登陆注册
3694200000016

第16章 驮工

在昆仑山,驮工是最具风险性的职业,而运输玉石出山的驮工被认为是踏着生死线过日子的人。流水村守着群玉之山,村民世代秉承传统的生活方式,每个男性村民一生中都曾亲历过驮工生涯,这种情形在昆仑山地区极为少见。

有关于田县山区居民的生存状况,以文字记录的方式出现较晚,没有哪一部书告诉流水村人应该如何生活。事实上,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每一个村民身上不同程度地留有烙迹,并可以令人直接感触到平凡表象下的纯朴本质。村中流行一条谚语:“吃肉靠羊,出门骑驴。”以放牧为主业的人家至今仍以肉食为主,反映出早期以畜牧为主的遗习。村里极少见马匹,驴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当地所产的驴个体不大,优点是耐力强,天生具备攀缘山地的能力,因此,家家都乐于饲养驴。出于职业需要,驮工家庭会饲养两到三头驴,其中一头驴专用于往来山间驮运物品和玉石,驮工是季节性的职业,每年的五月至九月是驮工繁忙的季节。由于驮工是一个季节性的群体,所以没有形成专一的组织,一般是根据县玉石厂需要临时集合一支驮队,而这次以考察群玉之山为目的组织一支驮队纯属例外。

驮队由七名驮工组成,考虑到考察路线较长,以及后续给养困难等一些不确定因素,配置了十头驴,用来驮运食品、干柴和帐蓬,干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高山岩漠地带是没有柴草可供炊煮的。为了减少驴的负载,驮工们没有携带卧具,搭在驴背上的毛毡是驮工唯一用来御寒的物品。他们抵御风寒的能力很强,随便找到一处避风的坑穴,用塑料布苫盖于上,就可以安然入睡。以往,我在昆仑山中也曾夜宿这种极简陋的坑穴,在高寒地带感觉要比简易帐蓬暖和。我的行囊里除几部相机外,又填装了一些黄瓜、胡萝卜,以我野外生存的经验,要比水果耐饥渴,一旦受困于不测的境况下,至少可以维持体能基本的需求。

克里雅河上游有十二条支流,树枝状支流顶梢隐没在冰峰覆雪之下,由北向南远眺,形似一条条挂满飞絮的柳丝,给人的错觉好像不是河水的源头,而是披散在一张饱经沧桑的老人面庞上凌乱的白发,让每一个入山者感受它亘古以来寂寥的面容。

驮队傍河水而行,谷风拂煦,绿满前川,远望一条蜿蜒的山路缠绕山间。在山道的叉路口几乎都可以见到摆放的路标,凡在河道两旁或隘口的路标都是驮工堆垒的,而谷地草滩边的石堆则是牧羊人摆放的。后来发现,牧羊人石堆指向常在坡地平缓的山路,驮工石堆的指向均在地形复杂之处,但在有些必经之地两类石堆互有所见。在几处河水中央砾石砥柱之上,可以看到用石块敲击出的沟痕,示意河水浸漫此线不可过河;在隘口上堆些石头表示有坍塌危险;弯道旁立石则表明下面是断崖绝壁。这些标识处以往都曾发生过意外。每当驮队经过这些带有警示性的路标时,驮工们格外留意,唯恐不慎造成闪失。

在我的记录中,驮队盘行在山地的第二天,穿过五道险隘,其中一处陡峻的隘口相对高差二百米;跨越断裂的石磴十九阶,磴阶砺石如刃,手臂划伤多处;趟水三十六次,有三处疾流水没腰际,冰冷砌骨;滑跌河水不知几次,一路艰辛实难描述。

山中看似有多条山路,其实上山和下山基本上走的是一条山路,河谷与山脊之间时而会出现岔路口,但行走不远便发现两条小路交并一处,另辟的歧路并不是捷径,而是上下两支驮队相遇时无法从一条山道上同时经过时让路用的,仅此而已。

在河谷间,我们的驮队和采玉归来的驮队相遇,并从过路的牧羊人那里买来只羊聚餐。无论上山还是下山,驮工都要大量消耗体内的能量,补充能量是生理上本能的需求,对于玉矿上的采玉人更是如此。在正常情形下,每隔十多天才得改善一次伙食,而平时只能以馕饼充腹。因为都是轻装,羊肉分煮在高压锅、水壶中,有人则将肉放在茶缸里置火旁煨烤。

飘散的青烟里弥漫着带有草味的肉香,驮工们用手托着肉块,捻起一小撮盐撒在上面,用小刀剜切送入口中,有的肉块还浸着血水,那种情景让人想起茹毛饮血的时代。一双双磨出手茧的手平日里看似拙笨,剔骨取肉时却显得十分灵巧,分离出的羊骨像工艺品似的摆在草滩上。

驮工们寒暄的话题离不开玉石,一群人中,除我而外,几乎都是鉴定玉石的行家。采玉人和驮工有别于职业鉴定师,鉴定玉石主要靠“掂”、“看”、“敲”三种方法。

和田玉拿在手中有沉笃感,用掂的方法测比重以区别玉石的质地,手掂大致可以确定玉石的密度,摒弃玉化程度不完全或是呈现石化现象的次玉。

看,主要是观察玉石有无绺裂。所谓绺,就是肉眼直观可以分辨的玉石纤维化纹理,古人称“丝十为纶,纶倍为绺”即此道理。采玉人不仅凭直观可以辨识出玉石外表绺瑕,有经验者甚至不借助仪器检测,在自然光下也可观察出玉石内绺瑕疵。裂一般指的是绺和杂质造成的玉石内部裂罅,外力作用造成的裂纹则容易分辨。此外,直观上也可分辨出玉石色差,虽不同于翡翠有正色、偏色之分,但也有明确的标准。确定玉石的主色调并不难,细致地分辨出过渡色并准确归类却并非易事。玉石的光泽度也是通过目测鉴定的。之前,采玉人总是习惯性地将口水唾于玉石表面,然后用手指在玉石表面上研磨,感触玉石的细腻和温润程度。目测玉石光泽柔和如脂者为佳,呈玻璃光次之。此种方法在外人眼里虽不雅观,但却实用。

敲打的方法常用来鉴别玉石的硬度。其次,根据玉石所发出的声响分辨玉性的清浊,耳音好的人对玉石的音质极为敏感,甚至可以谛听到玉石有无内裂。

我一向认为品评玉石是玉石鉴定师和诸如玉石专家的事,殊不知玉未出山,采玉人和驮工对每块玉石的价值已品评定论,对于玉石行业内的大多数人而言,大概也是意想不到的。

人们通常将吃苦耐劳视作一种精神,对驮工而言则是生来具备的本能。面对生死险境能够沉着应对,化险为夷,才合乎一个驮工的本分。他们诚实、笃信的职业习惯颇有“侠客”之风。他们之中大多数人的性情不易冲动,寡言少语,遇事保守、固执。路途中我曾多次提出选走捷径,争取在大雪封山之前走遍群玉之山,均遭拒绝,他们的解释只有一句话:“那条路从来没有走过!”也许改变路线需要冒极大的风险,或者,暗示预先约定的计划不能改变。驮工坚持践行诺言而不改初衷,我相信行程中的每一条山路都是驮工脚步丈量出来的,而何时、何处攀山、涉水、宿营,驮工都是根据天气变化决定的。

受季节性气候的影响,山中气温日较差变化十分明显,由北向南,随海拔升高逐次降温,白天气温可达摄氏十五度,入夜强降温,河水结冰。让驮工最担心的是瞬息间的天气变化,山地一日间阴晴无常,遇到雨雪骤降,山峰飘雪,谷地降雨,随之山洪咆哮而下,河水暴涨,驮队滞困于河岸,只能等待夜深河水结冰后于拂晓过河。有时,天气阴晴变化也颇有戏谑性,驮队沿山路竟日走在降雨带,雨水淋沥不停,而两侧山峰之上一片晴空。九月中是昆仑山气候急剧转寒的季节,驮队正向海拔四千米以上的群玉之山行进,如果因一路顿踬而延宕了出山的时间,驮队将要忍受摄氏零下二十度的气温在山间寻找归程。自登上海拔四千一百米的山脊后,雨雪间歇性地飘洒,在濛茫雨雪之中,一路无言,我看到驮工面部的表情比天色还要阴郁。

行走在曲折高峻的山路上,乱石突兀,驮队首尾不得相见,让人自顾不暇。我的那匹蹇驴总是落在最后,不管前面行走的驮队是否会伫足等候,始终不紧不慢地相隔一段距离。这个距离我只能拍摄到驮队的背影,只有在驮队中途休息的时候,才能拍摄到驮工喘息甫定的情景。一路上我很难拍摄到行走在险境中的驮队,因为人不可能偏离狭窄的山路选择拍摄的角度,最佳的位置总在人不可攀缘的绝壁,要么,那个位置处在悬空之中。镜头里真实的物象缺少了惊险的背景,让人留下无可奈何的遗憾。

分给我的坐骑是一头十三岁的老驴,从他的主人交付给我乘骑之后,这头驴便一直随在驮队之尾,我原以为这头驴在耍懒,但随即发现,即是在路况较好的山谷坡地,仍亦步亦趋地跟随驮队之后,任挥鞭恐吓或犒劳以红萝卜均不奏效,令人愠恼不已。这头驴的主人卡斯木阿訇牵引一头运食品的驴走在我前面,偶而会帮我催赶这头“懒汉”,但当他的主人转过身去,这头驴行走的速度即如故态,于是,卡斯木阿訇郑重地请求我,不要再催赶这头驴,他说,这支进山的驮队连人带驴一旦出现什么意外,只有这头老驴能将你安全带回流水村。我突然像一个清醒过来的懵懂人,明白他为什么在出发前执意让我乘骑这头驴。

卡斯木阿訇的这番话在之后不久得到了验证。经过一道马鞍形的山坳口,常年雪融水的侵蚀,形成了一道狭长的孔道,这条路异常难走,裸露的岩石参差不平,而转弯处是一条湍急的河流。

驮队相继走下河,河水贴着驴的肚皮,驴在水中站立不稳,牵驴的驮工只得站靠在驴的上方,以减轻水对驴的冲击。我的这头驴却没有随驮队下河,它带着我继续向前走,在一处布满砾石的河道停了下来,虽然河水湍急,水珠喷溅,但河道被几块巨石分割成一条条溪流,松开缰绳,驴跟随在我身后踏着石磴过河,大约过了半个小时,驮队才绕行来到我们所处的位置。看着驮工个个湿漉漉的样子,我不再记恨这头驴恶意摔落我的把戏,开始欣赏它的智慧和经验。

这天傍晚,驮队宿营在阿拉玛斯河谷内。夜半时分,我被河水中翻滚的石头撞击声惊醒,借着月光,看见卡斯木阿訇在河水中寻找玉石。于河水中捞玉,历来有许多的传说,《明史·西域传》称“土人视月光盛处入水采之,必得美玉”,大概是指和田玉光泽如脂,在月光照射下,水中的玉石会折射出明亮的月晖,凭视觉于河水中捞玉,眼前的情景似乎印证了这一说法。但卡斯木阿訇解释,浅水清澈可以分辨出河水中的玉石,倘若水没膝上全凭脚下的感受,和田玉表层细腻是可以感觉出来的。当夜卡斯木阿訇所处河床水深尺余,据他自己说是用脚在找玉,即“踩玉”。至于每年有人九月跣足夜间捞玉,原因为这一期间气候转凉,昆仑山河水源头白日消融,夜晚冰封,午夜后河水浅缓是捞玉最好的时机,遂成为趁月捞玉的美好传说。

卡斯木阿訇没有捞到山流水,坠入河水中的山料驮工是不捡的,再上八百米的高度就是阿拉玛斯玉矿,羊脂玉山料俯拾皆是。

驮工卡斯卡阿訇是流水村中的采玉世家,从十四岁起便随从父辈采玉,二十一岁那年因矿体围岩坍塌砸伤腰部改做驮工,十七年间山中玉矿无处不至。他虽然只上过小学,但标示的矿区位置及路线很准确,而且无论地形如何复杂,都能将驮队带出迷津,这是他的过人之处。卡斯木阿訇夫妇生养一男三女四个孩子,大女儿已出嫁。家中分得梯田十二亩,除春耕秋收季节卡斯木阿訇下田劳作,其余农活和家务都由妻子承担。家中有五十只羊,所得收入用于家庭日常开销略有节余。卡斯木阿訇已迁入政府为村民新建的抗震安居房,此次结队入山考察,心无旁鹜,所以有心情夜间下河捞玉。

在七名驮工中,买买提·库尔班是与我交谈最多的人。他曾在于田县城中学就读高中,通过汉语六级考试,后要求分配到原籍流水村玉石转运站工作。他和妻子古丽尼莎常年看守玉石转运站,有关历年采玉的情况都是从买买提·库尔班报表资料中获悉的。买买提·库尔班在流水村人缘甚好,村里人将采得的“碴子玉”稍加打磨集中交由他代管,在不违反相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买买提·库尔班总是能尽心为村民寻找销售渠道。

生在群玉山中的买买提·库尔班似乎对玉石看得很淡漠,他唯一的心愿是能在阿羌乡中学当一名教师,而眼下他希望尽快回到流水村,山中梯田里的青稞该开镰收割了。

这是一支没有宣言的驮队,走在古老的玉石之路上,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我脑际里悬想的事物都被驮队带上了昆仑山巅。昆仑山真实的景象由陌生而稔熟,我眼前的一切不是再现历史情境,而是于移步之间随时有新的发现。我在想,当驮工将玉石送出山去,今天这段真实的过程就衍变成为传说,而以往人们听到的传说故事将会增添新的情节和内容。

同类推荐
  •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葬礼和墓地最为纯净,最能够使人们在名利场上的争斗中幡然地卸下铠甲,从而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恬淡而从容,但愿杨早所著的《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的读者在阅读后心灵上也获得如此洗练……《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还原世界空难史上15个著名的空难事件,倾情揭秘空难背后的故事,娓娓讲述空难自我避险小贴士。
  • 红太阳白太阳:第二次国共合作启示录

    红太阳白太阳:第二次国共合作启示录

    本书为纪实文学,全景式地、多层面地展示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影响中国未来走势的一段历史。
  • 瓦釜集:刘半农作品精选

    瓦釜集:刘半农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中国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批评

    中国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批评

    在中国女性文学批评领域,西方女性主义学说一直拥有话语霸权,“以西律中”“借西构体”是大多数学者选择的批评范式与批评路径。西方女性主义学说以西方性别政治压迫与文学实践为批判指涉创构,在中国的适用程度值得分析。走出西学话语藩篱,进行民族主体性理论建构,已成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本书在研究中国传统性别理论与观照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基础上,提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民族主体性理论建构的构想。
  • 当代中国农民阶级发展问题研究

    当代中国农民阶级发展问题研究

    自农民阶级产生以来,中国农民历经了封建社会(含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以及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下,农民的社会地位、身份、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呈现出不同特征,历经了不同的变化过程和阶段,但最富有划时代意义的变化是始于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从此逐步冲破传统的束缚向现代文明迈进。
热门推荐
  • 佛治身经

    佛治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乌龙同学

    乌龙同学

    《乌龙同学》是“快乐哥哥作品乌龙系列”的第一本,主要写一帮个性同学在校园、家庭和课余生活的各种糗事和搞笑事。全书共33个章节,小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有涉猎,情节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以搞笑为主,并把学习和做人做事的道理隐晦地夹杂其中。
  • 废柴小仙:太子,别过来

    废柴小仙:太子,别过来

    新书《美味萌妻:太子爷,我等你点赞》已发布,欢迎大家前来支持~~~她,九重天上的小花农,因被上神喜爱,惨死鬼姬之手。他,神族帝君,因为鬼姬的诅咒,将永世不得真爱。3000年后,小花农变身洛家的废柴小小姐,因为出身,注定是洛家的弃女。帝君轮回成帝国太子,天资卓越,命中就是帝国的下一任王。当废柴遇到强者,她利用他、刺激他,每次欺负完他还要假装受害者。他宠溺她、娇惯她,不知不觉就非她不可。一个引狼入室、养虎遗患的爱情游戏,看他们如何上演。
  • 流过岁月的河

    流过岁月的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一遇萧少误终身

    一遇萧少误终身

    未婚夫和所谓的堂妹在一起;魏颐萱心里简直呵呵哒,果断退婚分手;却不想,招惹上了萧昱川......
  • 无题李商

    无题李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改变人生的一杯水

    改变人生的一杯水

    《改变人生的一杯水》精心选辑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故事精品,书中的故事,多为励志故事、真情故事、传闻逸事等。这些故事,情节生动,引人人胜,让大家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感受到读故事的快乐,并能从中体悟故事作品中人物乐观、向上的情感。这是一本励志、有趣的故事书籍,十分适合青少年朋友阅读。
  • 江了一个湖

    江了一个湖

    江湖,情怀! 我愿执剑相伴,陪你流浪人间!执剑的人玩着剑花,雨中林间起剑舞。向往着自由的人,翩翩步逾生莲华。渴望光明的人啊,我欲峰巅观完天下风景。你想拥有一切,你就得付出同样的努力!我有一座楼,赋名为倾楼。 我有一剑匣,可蕴器为九。 我有几敌手,为天下一流!我有几好友,皆是这天下一等! 背剑行江湖,染那红尘纠纷。
  • 末世被玩坏了

    末世被玩坏了

    这个末世好像被玩坏了,但是云沫只想做好人!什么?好人不求回报?怎么可能,她倒是想求,可谁让她有个坑货系统呢?_?`
  • 古龙文集:边城浪子(上)

    古龙文集:边城浪子(上)

    年满十八的傅红雪,为了给父亲白天羽讨回公道而踏上了一条漫长的复仇之旅。仇恨,使他勤练武功;仇恨,使他忍受别人所不能忍的污辱,这所有的一切全为了报父死之仇。然而,就在傅红雪终于能够面对各个仇家时,他却迷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