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5300000049

第49章 我国何时开始建有军队之谜

我国什么时候开始建有军队?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定论。

史书记载中最早的说法是在上古的神农时期。唐代杜佑编撰的《通典》第148卷记载:“三皇无为天下以治,五帝行教兵是兴。所谓大刑用甲兵而陈诸原野。于是有补遂(有的书作斧遂,传说中的古代部落)之战,阪泉之师。”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见威王”一段中也有“神戎战斧遂”的记载。最近出现的《中国军事史·历代战争年表》也收录了这次战争,并根据南宋罗泌的《路史·后记三》改为“神农伐斧遂”。这些记载说明了在神农时期已建有军队,而且还因斧遂对神农不臣伏,神农领兵去讨伐,但许多同志认为神农伐斧遂是古代的传说,很可能是一次部落冲突(战争)。因为那时还没有阶级,没有国家。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看,似乎也不具备建立军队的条件。当然也不排除部落中有少数从事军事工作的人员。只是由于缺乏当时的文手记载,无法进一步考证。

另一种记载是:在原始社会末期,也就是公元前26至前22世纪黄帝时期。汉代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以上这段文字中“修德振兵”的兵字,指的就是军队。“征师诸侯”的师,指的也是军队。而是从诸侯那里征调来的。这段文字说明,不仅皇帝有军队,而且诸侯也有军队。明代编纂的《永乐大典》也把它收在8275卷中,但是大家认为《史记·五帝本纪》是根据先秦古籍中的有关传说编写的,虽然作者查阅了大量的先秦古籍,并进行了调查研究,扬弃了“神农伐斧遂”,仍难免有情况不确之处;所以现行的许多历史书上,在记述历史上的军队时,也没有吸收这一观点。

再有一种记载是:公元前21世纪,我国第一个奴隶主专政的王朝——夏朝的建立才建有军队。《尚书·甘誓》记述了夏帝启与有扈氏“大战于甘”。战前,召集了六军的统领——六卿,进行了动员。《史记·夏本纪》也有载:“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现行的历史教材也都把夏朝作为奴隶社会的起点,奴隶主贵族为了统治奴隶阶级的平民,开始建立军队,制定刑法,修造监狱。《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也采用了这一说法。从国家学说的角度看,夏朝建有军队是不用怀疑的,夏朝的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阶级统治,必然会建有军队。但是,也有的同志认为,夏朝的地下文物至今还尚未得到考古界确切的鉴定,夏朝的历史基本上也是依据古代的传说整理。如果仅是根据《尚书·甘誓》论证军队,那是不够的,因为这篇文章也还有争议,有的认为是后人依据传说的追记或假托,不能作为信史。

再有一种记载是:在公元前16至前12世纪殷代。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口戈”(国)字,字意是用武力保卫人口,这个武力意味着是军队。甲骨文中还有“王乍三自右中左”的记载。“自”是师的简写,“乍”是作字,创立的意思。联起来是:王创立了以师为编制单位的右、中、左三支军队。甲骨文还记述了商代的军队,由徒兵和车兵组成,师是最大的、固定的编制单位,每个师约有10000人。军队使用铜制兵器,采用10进制编组,有百人团体和千人团体。车兵使用的战车,编有驾马两匹或四匹。车上有甲士三人,一人御车,一人持戈矛,一人操弓箭。车后跟随徒卒。从这些资料看,商代的军队无论在数量上、在组织装备上、作战方式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事物总是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过程,而军队也不例外。那么,军队究竟建立在什么时候?看来还有待大家进一步探讨。

同类推荐
  • 自然界未解之谜全集

    自然界未解之谜全集

    大自然美丽而神奇,无论是广阔的天空,还是浩瀚的海洋,无论是遥远的地球两极,还足近在身边熟悉的土地,总有那么一些现代科学努力探索却又无法清楚解释的未知事物和神秘现象。这些扑朔迷离的谜团既令人惊奇,又引人深思,勾起人们探索的兴致。当我们人类自豪地以为我们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时,突然发现大自然有那么多我们无法解释的事物。为什么动物之问会感应到它们相互的信息?它们除了是一种生命以外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有着思想?如果我们认为统治着这个世界,它们是不是也认为它们也有着这个能力呢?因为我们现在清醒地知道,我们根本没能力真正控制这个世界,也许我们在它们的眼里同样的可笑。
  • 军事知识和常识百科全书

    军事知识和常识百科全书

    军事是战争及一切有关武装力量建设事项的总称。军事科学主要探索如何创建、组织、管理一支新型军队;如何使武器装备的的研制、生产和使用能够与时俱进;如何将战略、战术与武装力量、武器装备更好地融合;如何让军事理论更加完善,从而更好地指挥实践……直到今天,这种探索从未停止过。
  • 小地球大迷宫(科学知识游览车)

    小地球大迷宫(科学知识游览车)

    《小地球大迷宫》本书为你讲述地球上发生的各种科普知识。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是一套科普类图书,旨在通过介绍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来向大众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大众对环保问题的重视。这本《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由刘芳主编,为其中之一。
  • 奇妙的天气(探索神秘的大自然)

    奇妙的天气(探索神秘的大自然)

    天气,就是一个地区短时间内大气冷热、阴晴、风雨、云量等气象变化的情况。它既是人类生活环境要素之一,又向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资源。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直接的作用,农业、工业、交通、国防等等,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天气的影响。
热门推荐
  • 灵启之东界

    灵启之东界

    宁去万年修,不堕无情道。心中意气在,自当万古明。
  • 小院清秋

    小院清秋

    虽是虚构的故事,我却也希望世界上某个角落里,能真的有那么一个人,微笑着抱着胳膊,目送你前行。
  • 大通篇 (下)

    大通篇 (下)

    没有文化,历史上不会有永存的事物。历史和文化是地域的灵魂,是一个族群集体的记忆,是无形的根,无价之宝。北川大通是青海河湟先民的栖息地,也是河湟多彩文化的发祥地,承载着五千多年的厚重历史和文化积淀,物埠民丰,人杰地灵。在离高原夏都最近的地方,在生态环境最纯净的地方,在水流最清澈的地方,在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在声声梵音飘过古丝绸南辅道的地方,大通犹如一块鲜亮的翡翠,承载着青海河湟五千年的文明发祥史,踏着新时代最强劲的发展音符和节奏旋律。
  • 江湖至圣

    江湖至圣

    记忆中的江湖,是潇洒豪迈,不拘小节;是恩怨情仇,是非分明;是刀光剑影,来去无踪;是尔虞我诈,杀机隐现。或许也只会是一代人的热血回忆,随时间慢慢隐匿于凡尘俗世中,不再张扬,却永不消散!
  • 希灵帝国编年史

    希灵帝国编年史

    (觉得不好可以从第二卷开始看哦~)帝国的威胁还没有完全的消失,在谁都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一个被打破的种子还是发了芽,渐渐的崛起,虚空,又是一场风暴要来临。
  • 冥冥有你

    冥冥有你

    重生+末世。这又是另一个故事的开端,似乎又是另一个故事的结尾。两个视角的阐述,混乱时间的描写。沐昕玉重生之后,为报仇犯下的几起案件,遇到了小学时候的同桌,以前的情愫开始发酵,纵使沐昕玉关注着方晏,方晏也因为一次救命之恩,开始对沐昕玉的行为放纵,没想到一些研究所的联合组织却掀起了一阵全球性的危害。
  • 罗特小说集3:先王冢

    罗特小说集3:先王冢

    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罗特广受赞誉的代表作《拉德茨基进行曲》的姊妹篇,是罗特的又一代表作。《先王冢》写了特罗塔家族的另外两支,从《拉德茨基进行曲》中的父子主题转向母子关系,将故事引向另一个丰富的维度。罗特在不断深入探究最神秘、最有决定性的人类关系的同时,对哈布斯堡王朝时期的德奥文化与历史进行了具象而深刻的反思。特罗塔家族系列小说通过特罗塔一家人的起伏人生讲述奥匈帝国的命运,折射了西方文明在近现代转折时期的种种问题和困境,有着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宁愿所有痛苦都留在心里

    我宁愿所有痛苦都留在心里

    我宁愿所有痛苦都留在心里,也不愿忘记你的眼睛!魅惑无双的眼睛,是真情还是假意?诡异的转学生?黑夜的暗影!三个家族几百年的仇怨,他与她的爱恋将走向何处?
  • 冷宫废后之臣妾不候着了

    冷宫废后之臣妾不候着了

    他对她厌恶至极,伤她遍体鳞伤之后;当一切尘埃落定,她抽身离开。他却不成想那个人早已在心底生根发,再也无法拔除。当剑穿过她心脏!他才知道自己深深的爱着她,忽然间曾经的过往在生死之间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他悔不当初,奈何伊人已不再南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