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7400000123

第123章 会攻绥来城(3)

金顺一番歪思邪想后,好生不快,鼻孔朝天,阴阳怪气地说:“徐统领,你真能成。本都统(金顺此时已任乌鲁木齐都统)听你所说,咋像海外奇谈。哎呀!大军会攻几个月,居然抵不上你一夜间的游说。如此凶残的阿古柏匪徒,也经不住徐统领的甜言蜜语?!果真如你所说,也好。虽属唇舌之劳,但绥来南城唾手可得,你功不可没。但是,你这是先斩后奏。未经本都统应允,擅作主张,有通敌之嫌。念你苦战十来年,本都统暂不追究。但是,你对阿古柏匪方的许诺,本都统概不负责。孔将军——”金顺侧过身招呼旁听的孔才,不再搭理学功。

“末将在,金帅有何吩咐?请明示。”孔才早就听烦了徐学功的报告,此时爽朗地应答后,心领神会地嗤笑着,不时瞟徐学功两眼,心中暗自数落:

“不识时务、不识相的犟驴,自找苦头,自讨没趣。”

只听金顺严厉地命令:

“加紧备战,再决雌雄。”

孔才立即起身,恭敬有加地朗声应道:

“喳。”

金顺此时转过身来,似应付似别有用心地正告徐学功:“徐统领,你就这样回话吧,投顺可以,但必须呈缴马匹和枪械,尽献匪首。然后造余众名册,听候点检,分别处理。”

徐学功虽认为条件过于苛刻,但苦于无权替海晏他们讨价还价讲条件,只好将金顺的口谕写成文字射进城去。

城中军民得知金顺苛刻的回复后,顿掀轩然大波,使近日因即将归顺而缓和下来的对立气氛,骤然紧张得几欲爆炸。

城中有不少河州百姓,他们对金顺当年血洗金积堡记忆犹新,几万缴械投降的义军,无端死于清军的屠刀之下。幸存者逃入西域,这回又冤家路窄,还是逃不出金顺的掌心。他们岂肯相信杀人不眨眼的金顺!如今杀与不杀,全在金顺一句话。再说“尽献匪首”他们更不能照办。哪个做头领的情愿丢了性命?

河州人抚今追昔这么一嚷嚷,警示了大众,没有谁不怕吃亏上当。于是那归顺的念头瞬间消失了,转而奋起备战,拼命加筑防御工事,誓与城池共存亡。

残存的阿古柏死党见末日来临,蠢蠢欲动,纷纷谋划种种脱身之计。

金顺再度指挥炮队,猛轰之后,西征军一拥而上,挤满了城头。

谁知角楼里全装的是火药,忽然被西征军炮火引发,连续爆炸的响声惊天动地,硝烟漫天,药味呛鼻,腾空而起的几百个西征军被分解成千万块骨肉分离的残骸纷飞落地,阵地飘洒着肉屑血雨,惨不忍睹啊!

这是金顺和孔才强攻硬夺、欲显功绩的回报。

不错,城是被炸开了一截,但守敌很快用苇席裹土给填堵起来,并于沿城屋顶增筑女儿墙、排油仓,拼命死守。这是主攻不主和的西征军主帅给逼出来的,因为他们生怕投降也难免一死。

当攻城西征军搭云梯登上城墙时,守敌将沾了油的柴草点着照头抛下,以至人死梯毁,当下无法继续强攻。

视将士性命如草芥的金顺进退两难,摸着时常翘起的下颏踌躇起来。攻坚数月,至今还不了解守敌城防设施,不清楚敌人究竟有多大的实力,有多少军备,怎么就用之不尽耗之不竭呢?!统领几万西征大军出关以来,民心所向,军心所往,一路顺风。就说古牧地一战,有野战,也有攻坚战,仅仅七天,就以完全胜利告终,轻松地打开了进军乌鲁木齐的北大门。为此,他过于低估了阿古柏固守绥来的残敌,犯了严重的轻敌错误,以为小小一座绥来县城,用不着讲究什么战略战术,一味地强攻蛮干,即可奏效。结果呢,居然数月不下,丢人哪,真丢人!实不知守敌还能坚守多少时日?幸好是孤零零的一座城池,毫无外援,若有强敌来援,那就糟了!至少是顾此失彼,也许腹背受敌,可怕的是里应外合下一败涂地。如此耽误数月,若左帅追究起延误战役转移的因果责任,那将如何是好?

于是他召来徐学功问:

“徐统领,你攻城已久,又出入南城,想必知道南城的防御情形吧?”

徐学功心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了解敌情的事本该战前搞定,战中应变才是,怎么会攻打数月,才想起询问这个?荒唐之至!或许借此考问刁难于我。不管怎么说,为了西征战局,只能实话实说:

“回禀都统大人,守敌的第一道防线是马队,配有火枪手,驻守于护城河外。鉴于我各路军旅云集城下,马队已收缩入城,此防线不复存在。第二道防线是护城河。第三道防线是高大坚固的城墙,有俄国格林炮压阵。内城有短刀手把守,阿古柏嫡系携大量火药、火炮、洋枪。本地军民大多执长矛、马刀、铁钩和弓箭,洋枪很少。原说有兵力一万五千多,攻夺以来,几经消耗,几次逃跑,恐怕已不足万矣。”

金顺听了不由口中“唏”了一声,好不纳闷,忘情自语:“照理说,起初,敌我兵力相当,我攻他守,自然有利于他而不利于我;后来,我有援军不断补充,已有两万余,远远超过敌匪。而守敌一无援军补充,二有伤亡消耗,三有几次逃遁,已不足万人。为何就能固守如斯呢?!”

“招抚无望,他们只有拼老命死守而已。”徐学功一语道破金顺百思不得其解的玄机。

金顺不愿承认这一昭然若揭的事实,不满地训斥说:“你又来了,总不忘招安之事。让本都统好生疑惑,容本都统好生想上一想。”

良久,金顺终于萌生一计,命令说:

“徐统领,你派一营兵力,给我一夜间搭起一座瞭望塔,至少高出城墙一丈。”

次日,金顺登上瞭望塔,将城内情形一收眼底,兴奋地发号施令:

“给我轮番进攻,只管叫他招架,疲劳他,拖垮他,看他还能支撑多久?”

徐学功听了大失所望。满以为金顺登高观察之后,能抛出什么锦囊妙计,谁知他简单地凭优势竟打起疲劳战,拼起消耗,下策下策!守敌若不是孤立无援,照此打法,嘿嘿……金大人呀,你为了立功邀赏,根本不惜手下将士的死活,你算什么好统帅,连能征惯战的好将军也不配!

徐学功颓丧地回到营帐,斜靠在地铺上陷入沉痛的深思之中。

他深恶满清的腐败,痛恨平瑞的暴虐。平瑞若不强征加征粮赋,激起百姓的反抗,他徐学功也不会铤而走险冒死组织乡民抗拒提督征剿。为了保家卫民,他不惜身家性命,坚决抵制妥明滥杀。为此,他又不得不出手救援他所憎恶的平瑞大都统;为此,他失去了三位同胞亲兄弟。十多年来,他身经百战,接连又失去了四位同母兄弟。老母每次悲痛欲绝的情景,令他心寒,令他无地自容。为了抗击阿古柏,为了抗击沙俄,为了保家卫国,他将一切痛苦忍了,将一切牺牲认了,从未因此而松懈斗志,也从未想过逞雄称霸。他不计前嫌,抛却个人得失和恩怨,对各族百姓一视同仁,尽管自己家乡横遭无数次洗劫,他仍坚信执意破坏民族和睦相处的是极少数,而且是中了流毒中了邪的无知之辈。他并不因此存有民族偏见,多次从阿古柏屠刀下救助了各民族父老乡亲,并和回民团联手共抗阿古柏侵略者。

而如今,被收编的他和他的兵勇兄弟们正应了高四他们的预言,流血牺牲的同时,倒还要横遭上司的猜忌和倾轧,并承受无端的驱使和责罚,日日忍辱负重,时时心口流血。现时身不由己的他该怎么办?

解甲归田?不可。那样对不住牺牲的七位同胞和无数难民兄弟,怎可半途而废呢!那样的话,牺牲的民勇兄弟在天之灵不答应,被他们弃之于世的难民亲人也不愿意,他们还正在野荒僻地躲难哩。学功想至此,奋身坐起,铿锵自语:

“罢罢罢,为了国,为了家,为了民,学功忍辱负重又算得了甚么?哪能跟牺牲了的亲人、将士比!”

他暗自念叨,暗下决心:

无论如何,也要干到难民们返回家园、收回南疆、收回东西两路伊犁。到那时,学功决不贪恋功名利禄,解甲归田,乐享余生。

同类推荐
  • 狼蛇共舞

    狼蛇共舞

    佘爱珍大闹英租界。胡兰成从南京匆匆赶回上海,归心似箭,但是他急切想要见到的人却不是妻子全慧文,而是他最钟情的红颜知己佘爱珍。人称胡兰成是“大众情人”,他对这样的称谓不仅毫不反感,反而自鸣得意。他心里有一架天平,把他所拥有的所有女人放在这架天平上称一称,谁轻谁重,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全慧文是一只乖乖猫,可叹乖得过了头,成了一只痴猫呆猫甚至哑巴猫,怎能与佘爱珍相比。有人说佘爱珍是一条美女蛇,这比喻太俗,胡兰成自有属于自己的妙喻,他送给了佘爱珍一个爱称:阿狗。阿狗,佘爱珍确实是一条狗,一条又美丽又可爱又调皮又疯狂的国产上海小阿狗。
  • 日月

    日月

    安意如用纯美散文式语言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一个久居北京的藏地青年三十余年人世沉浮的心灵史,讲述了主人公在西藏被收养,到北京生活和学习,融入现代大都市,求学经商,经历情感挫折,渐渐迷失自我,最终重回西藏,寻根故土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关于成长、超越、觉悟的故事。本书也是一曲融宿命与情感,历史与现实于一体的人生咏叹,故事主人公索南次仁(尹长生)的此生,恰似仓央嘉措的今世。仓央嘉措虽未在书中真实出现,但却像一个符号,贯穿了全书的始终。小说中,现代都市的浮华虚荣与雪域高原的纯洁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作者亦把书中人物的命运与自己对宗教的理解和感悟相结合,使作品具有了非常深厚的哲理内涵……
  • 一把钥匙打开千把锁

    一把钥匙打开千把锁

    马路想刘莲想了好几十年,没想到的是,有一天刘莲突然来到了他面前,突然就见面了,这一见,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正在下雨,走路的人都急急忙忙躲躲闪闪的样子,好像在躲子弹。马路从惊讶中醒过神儿来,赶快拿给刘莲一条毛巾。他还在奇怪,莫非眼前这个女人真是刘莲?马路下岗以后,在阳光大道边开了一家很小的汽车修理厂,没有厂房,就在办公室门前露天作业,所修的车辆不过是路过的一点儿零碎生意,只能勉勉强强养家糊口。就是这点儿小生意,能坚持下来也很不容易,市容管理的要来,税务局和公安消防以及工商局的都要来,马路一看见那些身穿制服的人心里就发毛。
  • 伪皇宫御医王宝桐

    伪皇宫御医王宝桐

    一九四〇年的八月中旬,赤日如火,康德皇帝突发奇病,已有三日。新京伪满皇宫的宫内俨如一个密不透风的蒸笼。那位被关东军拉扯上台当了几年傀儡皇帝的爱新觉罗·溥仪,忽一日患下一种奇病,大口大口吐血,每日约有碗余。溥仪这大口吐血的奇病,不仅吓得伪皇宫内府的嫔妃、臣僚、御医个个大惊失色,甚至连日本关东军专派来监督“朝政”的“御用挂”吉冈安直也一时惊愕万状,六神无主。最后,居然惊动了关东军最高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也亲临伪皇宫的宫内府,到溥仪下榻的缉熙楼探视病况。然而,溥仪病情日危。
  • 中国古典小说精选(套装共三册)

    中国古典小说精选(套装共三册)

    收录了《明月台》和《河东记》两本小说。《明月台》全书十二回,该书从神话说起,写两个人的经历故事,一反一正,对比鲜明,其用心如书中自序所言:“从忠孝节义、悲欢离合之中,生出渺茫变幻,虚诞无稽一段因由,借端借事,惩劝醒世。”本书是作者根据亲身经历之所见所闻构思创作而成,在某些地方亦借鉴了《红楼梦》。《河东记》,薛渔思著,书中不少故事发生在唐文宗大和(827-835)年间,故知此书当写成于大和之后。此书内容虽然以谲异怪诞为特点,但与那些单纯宣扬物妖神怪的志怪小说不同,而常常是通过神异故事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体现了唐代有意为小说的特征。书中既大胆讽刺了皇帝和官僚们的昏聩无知以及政治的腐败,也批判了图财害命、自私残忍等恶劣行径,还塑造了一些美好的妇女形象。总之,此书仍不失为一部较好的唐人传奇小说集。
热门推荐
  •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末日时代

    末日时代

    这是一个崩坏的世界,也是新时代的开启。咒邪的诅咒爆发,早被遗忘的仙魔神也悄然到来……阴谋?战争!在这个时代里,谁能活到最后,在这个时代里,谁能守卫成功……这个时代,名为末日!
  • 绝世良缘

    绝世良缘

    前世林青瑶为了维护亲情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让,幸得妈妈垂怜暗中相助。为了回报母爱,林青瑶草率地嫁给了那个叫钟麒麟的男人,从此过的日子比之前更惨。重生过去,林青瑶将前世的不幸通通翻盘扭转,把那些喜欢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的人一一打压。他:是我苦了你。她:不怕,我能坚持走到最后。
  • 只想和你在一起

    只想和你在一起

    十年前,邵建奇似一道光,强硬地闯进她的生活,给予她温暖。十年等待,她如愿以偿成为了他的新娘,却不曾想新婚当晚,他会宿夜未归。更让她备受痛苦的是,当晚他的电话是她亲妹妹接的。顷刻间,他从阳光,成了噩梦。后来,他跪在她的面前,磕头道歉。可是她,再也不敢轻易地相信他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阿弥陀经异本

    阿弥陀经异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漠总裁的双面娇妻

    冷漠总裁的双面娇妻

    嘿嘿!她是调皮的人,却又爱恨分明,他是冷血无情,内心深处却有着无尽的温柔;她知道自己该离开了,她把所有对他的感情都收了起来。六年后,她已经释然,无所谓世,但是骨子里却还有这调皮,他却还是原来的样子,内心却一直埋藏着她……当他们再次相遇,又回发生怎么的火花呢?(嗷嗷,求收藏啦!)贝安乐看着男人,不禁头上冒出了三条黑线:“下去。”男人赶紧坐好:“嘤嘤,老婆我错了,不要赶我……”贝安乐看着这性情大变的人,在内心吼道:快吧原来的人还给我,这个不要脸的是谁,快走!!!绝对很宠哒,相信我。(坏笑,坏笑)
  • First Visit to New England

    First Visit to New Eng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漫威世界中的蓝龙

    漫威世界中的蓝龙

    “其实,我只是个警察。”卡南迪对着正准备代领奇瑞塔星人进攻地球的洛基如是说道,“先生,请把你手里的拐棍,还有你脑袋上的铁天线放下,稍后我们会有专业的心理医师为您进行精神鉴定…放心,我知道你有个护短的老哥,但落到我手里,就算是你爸来了,也保释不了你!”
  • 蜜宠99天:总裁爹地惹不得

    蜜宠99天:总裁爹地惹不得

    乔若白没想到,传言中的神秘厉大总裁竟然是自己老公!更没料到的是,有钱有势的老公还附带送她一只萌哒哒的“小包子”。一大一小的男人开启了宠她的PK模式。“小白,我帮你虐了欺负你的坏姐姐,你是不是要奖赏我?”见乔若白被她的继姐欺负,小包子帮她出气。“嗯。”乔若白抱起小包子给了他一个大大的吻。“我把乔家端了。”渣爹算计她,厉先生出手护她后,学小包子的方式讨赏。后来,有人看不惯乔若白被宠,挖出她五年前的秘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文化地产战略

    文化地产战略

    本书是作者以文化的视角研究地产发展的一部理论性专著。全书对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产业做了全面的梳理。勾画出文化大背景下的全球地产发展图谱。对世界范围内的地产引发的重大经济现象做了深入的剖析。同时,也对中国近十年地产发展和今后地产走向做了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