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7600000002

第2章 带刺的玲子

玲子是个女孩,如果她是个男孩,那我和她就可称做是青梅竹马了。

玲子是家里三姐妹中的老小,因为年龄相隔很近,所以她们看上去都差不多大。玲子的妈妈是个很漂亮的女人,皮肤光洁,头发浓密,眉眼明媚耀人,个头高挑慵懒,在我眼里她是个俯视一切的冷漠的美人。只是她经常懒得说话,而多用她那美丽的大眼睛向孩子们示意。久而久之,我觉得她那原本好看的眼睛有些向外突出了。

三姐妹都幸运地秉承了母亲美丽的容貌,尤其是玲子,她除了眼皮生得一单一双(据说有福气),哪里都显得更标致。鲜嫩的脸上敷着一层茸茸的汗毛,侧着看去像一个光环;玫瑰花瓣般的嘴唇围绕着坚实洁白的牙齿,像是为了显示一种分明。这样的一张脸笑起来就是一个夏天的早晨。

在三姐妹中,玲子是最精明的,所以最少挨母亲的打。二姐憨厚勤快,从不惹事。大姐有点儿假小子性格,虽然生着一双绝妙的丹凤眼,却不会看人眼色。她是家里的老大,本应是权利多一点的,但事实上,她除了担任照顾每个人的义务外,对任何好处都是最没有权利的。记得有一次看到她被母亲劈头盖脸地打,母亲问她盆子里的沙枣怎么越来越少了,她用两臂护着头哭着说是自己吃了。她母亲似不相信:“我怎么没看到你吃呢?”她嗫嚅道:“晚上在被窝里吃的。”

这样的打,玲子本应有份的,她没少吃,但挨打从来轮不上她。她最馋嘴,但从不自己偷,怂恿着别人偷来了她便分一份,等母亲问起时,她是有理的。母亲反而喜欢她的乖巧,看着她因急于申辩而涨红的小脸就“噗”地一声笑了。玲子也笑了,朝着泣不成声的大姐做个鬼脸。

那时家家户户缺粮食,尤其是细粮。一般的家庭都是苞谷面发糕和馒头对半吃的。玲子家三个孩子都是最能吃的年龄,而且热爱运动,所以发糕也是好的。常见她们以蒸土豆为午餐,佐着一些家制的咸菜。三个如狼似虎的家伙围着一锅热气腾腾的圆土豆,像是在进行一场国际象棋比赛,让人觉得兴趣盎然。我常去那里凑一份子。

吃土豆也是有学问的。绿皮的发苦发麻,不能吃;深褐色的分量死沉,像一个面疙瘩,嚼起来黏糊糊的一嘴;只有皮色发白的泛着鱼鳞状的那种是好吃的:打开来像一包银粉,熠熠生辉、干干爽爽,放进嘴里不嚼就化了,一嚼便是“嚓嚓”像脚踩在冬天雪地里的声音。我们把吃土豆的这种最佳感觉叫做“沙”。

一次去玲子家吃土豆,无意中看到玲子的父母在小屋里用单把锅煮荷包蛋吃,我惊呆了。在我家里从来没有这样的事,如果有,吃荷包蛋的绝不是父母。看看那三姐妹,她们正欢天喜地地争抢着最沙的土豆。玲子作为最小的孩子,偶尔有幸能从父母那里分一杯羹,她引以为荣。而大姐振振有词地说:“父母还能享几天福,我们还长着呢!”那口气完全不像个贪嘴好吃的小姑娘,倒像个经世豁达的老太太。我心里暗叹:做他们家的孩子,得有多大的肚量啊!

玲子从不做这种明确的表态,也可能她知道自己做不到。

玲子吃东西的时候喜欢让别人看着她吃,好像那样才算吃得有意义。当大家都围坐在教室的火炉边聊天的时候,她会变魔术似的变出一个苹果赫然在同学们面前,然后在两手上不停地做抛物线运动,大家的目光也就不由得随着苹果上下翻飞。玲子突然停下来,像是腻烦了,咬了那苹果一口,脸上现出酸甜交替的表情。大家在观赏的同时,心里都怀着一丝难堪。那苹果就是玲子为自己制造的一个节日。

除了吃土豆,我们四个女孩子有时会坐在一起说一些平时绝对不敢说的话。比如日后谁会最先嫁人,玲子说:“当然是大姐,她最大。”我们便哄笑,幸灾乐祸地倒在床上,好像嫁人是很不齿的丑事。笑完了,彼此再互相看看平坦的胸脯,又笑。还是玲子说:“等咱们这里都长大了以后,别忘了互相参观一下哟!”我们便骂她:“不要脸。”

在学校里我和玲子一个班,她尖嗓门的笑声总能听得到。虽然玲子很聪明,学习却不怎么好,我当了班里的小干部后,她就离我远了。她用她那非凡的号召力团结起了一批成绩中下的女生,经常批判她们眼里的不良倾向:谁巴结老师了,谁吝啬小气了,某男生和某女生关系不正常,某某没有是非观念充当老好人了,等等。我常在她们的批判之列,但这种批判从不是当面进行的。

玲子和我不再在一起玩了,见面只是泛泛招呼。当然,我们还没有吵过架。而我们曾经吵嘴的时候,却亲密无间。

我和玲子在小学都是乒乓球队的队员。一次业余体校通知我俩在星期天去参加选拔赛,我们又兴奋又紧张,这对我们太重要了。校队队员努力的方向就是体校,那是我们痴迷向往的地方。

可能上帝总要让人在一生中忘记几件大事,以证明忘记的意义。

那个星期天我玩得忘了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等到下午想起时,我就像个被列车误丢在荒野上的人那样绝望。我立刻跑去住同院的玲子家。我怀着毫无希望的侥幸心理,想让那些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出现,比如教练病了,赛场正好停电了,球台倒了等等。

玲子像是知道我会来,一脸平静地等着我开口。“已经比过了?”“当然比过了。”我控制不住自己,当着她的面便泪如雨下。“教练说了,”玲子提高声音道,“不去的人统统不要了。”

我边哭边回家,一路上伤心欲绝。我在心里暗暗羡慕着玲子,羡慕到嫉妒。她没忘记,她没像我似的在不该忘记的时候忘记,她成了业余体校的正式队员。

上中学后,我仍和玲子在一个班。玲子的学习更滑坡了,但她并不以为意,因为她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她当时是校排球队的主力队员,乒乓球已不再练,迷上了排球,是非常优秀的二传手。玲子的确是擅长运动的,排球从她的十根手指上弹起时,就像蒲公英的种子在风中起跳,轻盈得好像不会再落下;她两条修长的手臂一举起,便像是奔放的非洲舞将要上演。

那时的玲子成了学校的明星,没人不知道她。但她仍然讨厌我。一次她从旁边指着我对别人说:“看她都长成什么样了!”风把她的话清晰地送到我的耳朵里,玲子可能就没打算顾及我。我立刻有些紧张无措,想象着自己的不恰当。其实我也没变成什么妖怪,我正顺利地长成我们童年所暗暗期望又羞于正视的那个模样,玲子当然也不例外。儿时的梦正像一个空的花枕,渐渐地被絮满。

记得那时我在学校的舞蹈队,每当玲子在操场硬地的烈日下练习扑球翻滚的时候,我正在排练室里不顾韧带撕痛尝试着“掀身探海”;当玲子的十指上贴满了胶布时,我手上正舞着红绸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一个动作。当时,功课在大家眼里绝对没有文体重要,所有的老师都会为文体生开绿灯。我们真愉快啊,天经地义地活在游戏中,被所有的同学羡慕着、牢记着。玲子经常停课外出赛球,赛后懒散松弛的样子很有运动明星的风范;我也时时涂着漂亮的油彩妆去参加汇演。玲子益发健美,我更加苗条;她有她的发烧友,我有我的崇拜者。

在班上,有个高个儿男生喜欢我,他常常在课堂上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我,有时我甚至能感到背上火辣辣的。只要转过脸去,十次便会有十一次碰到他那电一样的目光。我显然被击中了。那是我的初恋。

玲子和她的族群轻而易举地发现了这个秘密,便如破获了盗窃案一般地兴奋。课堂上她们不再东张西望,只是盯住了那男生和我。截获我们投给彼此的一瞥成了她们最大的乐趣。我从此过着囚徒般的日子,目光都失去了自由——玲子成了我的监狱。如此的监禁还不够,她又去汇报给了班主任老师,讨了一个我“思想意识不好”的结论到处宣布着。那是怎样的一个年代啊,你不做任何错事都会有罪恶感:身体悄然的起伏,内心刹那的向往,都足以让我们忏悔,更何况这个可怕的断语。它让我羞辱难当,我无地自容地哭着,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从此我心里便恨了玲子,认定她是个恶毒的、唆事的女孩儿,还发誓今后绝不做一个与玲子有丝毫相似的人。

在我快乐单纯的少年时代里,玲子就如同一根闪闪发亮的芒刺,向我投射着一个少女的恶毒。我从未反抗过,可深记在心里。什么是我沉默的力量呢?我当时并不清楚。

成人多年后,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多地想到玲子,甚至是想念她。怨恨的心情好像已经石沉大海,再也找不到,浮起的却是略带伤感的甜蜜和呼之欲出的亲切。时光在流逝,我怎么能不对她有一种感念之心呢?她用她的方式给了我那么多印象深刻的感受,回想起她带给我的苦涩,就能同时遇到那些并存的快乐,它们在时光中交替闪烁,直至融为一体。后来我终于明白了我当时能够承受的原因:那时我和玲子作为同龄的女孩儿,我比她安全,比她幸福,我深得父母的疼爱和信任,我的内心从未有过对她的羡慕和向往,我从没希望过将自己变成她,一分钟也没有。玲子的感受也许正相反,只不过用了一种变化的方式来表达。不然她不会像个复仇天使似的。

曾经被我恨透了的玲子,现在在我的脑海里还是那个样子:眼皮一单一双,脸上有一层绒毛,两臂修长,说话尖声,美丽又开朗,好像她永远都不会随着时间改变模样。

同类推荐
  • 崩溃

    崩溃

    菲茨杰拉德撰写的一系列自我剖析、自我反省的散文。1936年分为三篇发表在二、三、四月刊的《时尚先生》(Esquire)上。开篇即写道:Of course all life is a process of breaking down.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美国小说家、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代表作为《了不起的盖茨比》。他共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及一百六十多篇短篇小说,作品主要探讨青春、绝望与时代等主题。
  • 感悟友情:不求回报的85个片段

    感悟友情:不求回报的85个片段

    感悟友情,真挚的友情从来是不求回报的,只记得一句,他是我的朋友。
  • 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

    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

    《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以语录、述评、小传的形式,从处世、两性、文章、政治、文化等视角向读者展示这位“文化狂人”的傲骨与个性,揭示并审视他的各种思想和观点,可以帮助读者朋友们更深刻、全面地了解和理解李敖先生的为人和学问。除此之外,《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还有另外一个使命,那就是通过李敖先生幽默、犀利的态度以及对生命的顿悟与达观,鼓励更多的人热爱生活,积极地面对人生。
  • 湘行散记及其他

    湘行散记及其他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收录沈从文散文经典《湘行散记》、沈从文与夫人张兆和的通信《湘行书简》以及沈从文散文中关于家乡描写的部分文章。《湘行散记》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经典,文章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展现了沈从文对故乡人民不可言状的同情与温爱。《湘行书简》是《湘行散记》的母本,作者生前未公开发表,1991年由沈虎雏整理、编辑而成。
  • 沙沟行

    沙沟行

    街头显得潮湿、泥泞,他们经过的地方到处有蔬菜腐烂的叶子。两只灰溜溜的鸽子飞过县城雨雾笼罩的上空向下跌去。环绕四围的山冈若隐若现。汽车呜呜吼叫着,驶过古老的土街,溅起雨点般的泥水。
热门推荐
  • 渔夫传奇

    渔夫传奇

    大学毕业后的卫航在海洋局跑腿近一年,最后还是因为几句口角被上级领导开除。回到家乡,在海边偶遇一颗神秘珠子,融入体内。经过了解,那珠子能让卫航在海底畅游,不受氧气、水压、光线等影响。神秘的海洋一直是人类向往的,少有人涉足,下面是无尽的宝藏,都静等人类开发:大龙虾、大海蟹、海参、海胆、鲍鱼,罕见的红珊瑚、甚至海底遗宝等等。有了神秘海珠,渔夫也是一个传奇!
  • 人生像年轮

    人生像年轮

    很多人想回到过去弥补一些我们遗失的东西,人生没有那么完美,年轻时不好好珍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 轮回空间掌控者

    轮回空间掌控者

    失而复得的生命,来到了这个神奇的轮回演绎空间。不是作为一名轮回者闯荡万界,而是一个类似管理者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它能够给轮回空间的人物发布任务,也可以用过自己的思想改变世界。魔神间的博弈,因果律的纠缠。以天地做盘,以万物为子,夺天地造化,屠创世神魔。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故事。其实,只是两个阴逼到处阴人的故事。
  • 情似故人来(下册)

    情似故人来(下册)

    一段丝绸世家的盛衰荣辱,一场前世今生的风花雪月。赵以敬和宋清扬,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一次雨夜的邂逅,他记忆深处的那双熟悉眉眼,有了新的灵动。沉稳冷酷的他,淡薄清静的她,第一次爱得欲罢不能,飞蛾扑火。他是她的劫,没有遇到他,今生如虚度;她是他的孽,没有遇到她,岁月空被误。
  • 追男到古代:白菜别跑

    追男到古代:白菜别跑

    三年前 方然:王爷,我老稀罕你了,你就让我追一下你呗。 秦慕白(不屑的眼神):我一点都不稀罕你,你别老缠着我。 三年后 方然:我已经不稀罕你了,你别在我跟前碍眼。 秦慕白(不屑的眼神):谁让你以前稀罕我来着,现在想甩我?没门!
  • 凌沧草

    凌沧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妃有毒,不服请再战

    医妃有毒,不服请再战

    他的话,被她牢记在心,从此以后,众叛亲离,亲手杀了自己的亲人。等到他拿起刀刺向自己时,她才知道自己错的有多离谱。重生归来,她护亲人,踩白莲,虐渣男,只为弥补前世所犯的错误。只是,这个男人,你可不可以不要老在我面前晃悠?
  • 权释传

    权释传

    战乱纷争,乱世之中,一个少年踊跃而出,平复各种事件,解开最大的阴谋,打败幕后主谋,保卫国家,力战上神,最终得道升仙
  • 蜜战不止:亿万总裁追妻计划

    蜜战不止:亿万总裁追妻计划

    帮闺蜜抓奸走错房闷头揍了大BOSS还想保住饭碗?顾清黎的眼珠滴溜溜的在眼眶里转:“景总,我会煮饭,以后可以煮饭给你吃。”“哦?”男人的眼睛微抬一下。“我还会洗衣服!”“顾小姐恐怕弄错了自己来应聘的职位,既然擅长与职位都不相关,不如换个工作。”他淡淡的看了她一眼。“换什么?”
  • 宁醉一场青春

    宁醉一场青春

    我是一个很悲观的人,在我的世界中所有人都是戴着面具生活的,对于这个世界我一直觉得很无奈,我以为我也将戴着面具生活下去,不过很庆幸的是我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个人,他照亮了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