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8200000016

第16章 婚恋,剥树皮的谈情说爱(3)

听见洞房里是又哭又闹

农二师34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塔里木河的末端。他们那个地方,在当时的状态下,男的找配偶就很成问题了。之前在新疆就是男多女少,尤其兵团,由老部队组建过来,百分之八九十的光棍儿汉,在老家没结婚,很早就当兵出来。支边青年本来男女搭配得比较合适,但是到了那边以后总的比例还是男的多,而且女的有些嫁到地方上去,或是想各种办法走掉了。

王祖炯待过的一个连队是放羊的畜牧连,很艰苦,女的更少,放牧长年不见人,没机会谈恋爱,没处找配偶。好在团场职工如果找外面乡下的,在那时有个最吸引人的条件,就是外面的女子只要嫁到农场来,就可以录用为国营职工,只要一起参加劳动,就能拿工资。

现在说起来,三十多岁的男青年没结婚还是好年景,但那时候三十多岁没结婚就显得很怪了。别人就会帮他介绍,但是偏偏这个人长得又显老怎么办?那就需要好好地帮他编造这么一封信。谁来编,当然是有点文化的,恰好王祖炯在畜牧连当文教,帮人编这样的信就几乎成了他工作份内的事。

这样的信怎么写?原则上是这样掌握的:“年龄往小了说,收入往大了说,人往英俊了说,职务往高了说。”照片怎么办?借一张,借农场某个人的,穿军装,还戴个八一帽徽的,借了寄去。王祖炯当时也算是奉令行事,连队首长都会过问的。写完装信封里,别人拿去贴上邮票寄走。

信发出以后,过一阵子就有人从乡下远道而来了。王祖炯记得1966年底的时候,有个四川的女娃来了,准备嫁给连里一个放羊的。这两个人要是放在一块儿,看上去就像父女,实在差距很大。因为男的是“925起义”的国民党老兵,加上长年在戈壁上放羊,特别显老。那个四川妹子呢,生在天府之国,尽管在农村吃的不怎么好,但是毕竟年纪轻,也细皮嫩肉。

她来到连队的当天一看,对象根本和照片两码事,一看就这么个人呀,死活不肯跟他结婚。不肯怎么办?就做工作,劝说开导,然后想办法让他们迅速成婚。现在的电视节目上有“速配”之说,其实“速配”在那遥远的地方早已有之。

连队有间比较大的地窝子,平时开会的,叫俱乐部,就在那里头急急忙忙搞个婚礼仪式。一盏大一些的煤油灯放在前面的桌子上,后面一些职工席地而坐,或者拿个小板凳坐在那儿。大家也没别的事,都愿意来看看热闹。

那个放羊的老兵风吹日晒,脸上皱纹很多很深,但一身从箱子里拿出来的新军装是平整的,扣得严严实实,站在那儿,头也不敢抬,很对不起人家的样子。然后有人就把那个四川妹子领进来了,由两个女青年半拉半领着进来,还是老不大情愿的表情,见坐了那么多人,而且都盯着她看,她也赶紧把头低着。指导员照例是证婚人,仪式进行得很快,宣布一下,向墙上贴的毛主席像鞠个躬,就赶快送到临时准备的“洞房”里去了。

这一夜很热闹,连里的人都听见那房子里头,又哭,又闹,又骂,又吵,不愿意呀。但是关到一个房子里,结婚证在团里手写就成了,也不用照片。那么这个女的,乡下来的,她有一种基本的意识,自己是从农村来结婚的,是到丈夫这儿来的,一般都没有更多的抗拒,就是不情愿,也就木已成舟了。

在一间房子里,一晚上过去。第二天出来,就成一家人了。以后就在连队里生了姑娘,又生儿子。

上海人找外地人那叫半钢

上海青年里面,男的一般个人条件好点的,往往还是想找个上海女的;但是有好多上海女的,不找团场的上海人,老想着还要回去,想着自己一个人才好回去,这样一直拖。女的本来也没那么多,所以好多上海男的都难找到老婆。后来中央有文件,为了稳定大家,上海支边青年找的配偶从外面介绍过来的,只要结婚,就可以安排工作,就这样不少人才找上老婆。总的来说,从上海来的这些人,女的比较容易嫁,男的不太好找对象,男的好多都是找了外地女的。

实际情况摆在那儿,一个团场就那么多人,地处偏远,和外面接触的机会很少。到了年龄找不到人怎么办?这是个问题。为此,上面确实发了文件,具体是国务院知青办给了一个政策,其中的精神是,上海到新疆的支边青年,任何一个人,不管在全国什么地方,无论是从城镇还是农村找个人结婚的,都给对方解决全民所有制农场的编制,过来就算正式职工。这个文件一传达下来,好多老职工都想起给自己老家的亲戚,比如表妹、侄女什么的写信,让她来了以后嫁给上海人。

结果是,一部分上海女的嫁给外地人,一部分上海男的娶了外地人,这两部分加起来占上海青年的三分之一还多,大家管这种情况叫“半钢”。为什么把他们叫成“半钢”?也不是说贬义,这是用当时上海人甚至全国人民都熟悉的半钢手表、全钢手表,来比喻夫妻俩一个是上海的,一个是外地的。或者说,那时候自行车不是也分全钢、半钢嘛,大家口头语就这样讲了,都觉得蛮形象。

除了“半钢”,还有一种说法的意思也是差不多,那是21团徐佩君说的:“我老公是山东人,老职工,这会儿到连里帮人看盖房子去了,不在家。如果当时我找的是上海人,肯定早就返城回家了。可是我们属于“混纺”的,不好回去。你问什么叫混纺啊?上海人找外地人不就叫混纺吗?不是纯棉的,混纺。”

和朱静华同在一个班的有三个女青年,分别嫁到了江苏的宜兴、无锡、南京,当然都是郊区的乡镇,总之是离上海近多了。当时就是家里来封信,说有这样条件的,但不是先寄来男的照片,而是这边女的要先把照片寄过去,人家看中了,才有机会去。有个女的,对方的照片还没寄来,她连对方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就急着走了。她的要求很简单,只要对方是工矿企业而不是农村的,只要能嫁出去就行。到后来,一些女青年找对象考虑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如果外面有点路子,比如亲戚朋友给介绍的,能嫁就嫁出去。

一些上海女青年抱着生存得好一点的愿望,就想办法嫁到外头去,一旦嫁出去,别人也没办法阻止。虽然调不出去,但是结婚了,总可以走。大家陆续发现,周围有不少上海女青年嫁到疆内或疆外各地。只要是利用各种机会挂上钩,就想办法走。不管对方是什么样,年龄差别,或者兴趣差别等等,都不管那么多了。这样一来,众多的上海女青年通过婚姻换取了跳出去的结果,使得兵团本来总体上男多女少的状况显得更加明显了。

那时候西北西南各地都爱总结出“几大怪”,说到生产建设兵团,就有这样搞笑的段子:“兵团第一怪,粗粮吃细粮卖;兵团第二怪,大姑娘不对外……”在兵团的团场里,分配来的姑娘,既然到了兵团系统,无论如何尽量不能叫她嫁到外头去,尽量内部消化,从领导到同志都会积极地帮你撮合,兵团的各级单位确实是很需要女的。

嫁娶的同时,就是要有个安身的家。在全连的大会上,指导员就讲了:“现在有很多人要结婚,要结婚可以,你们自己盖房子,自己打土块,没房子你怎么结?”那么想要结婚的人,自己必须提前打土块,利用每天的工余时间抓紧打土块,打够了土块才能盖房子。当然干这个活就是再累,也都有积极性。

在那种少雨的地方造房子比较简单。泥巴和好以后,搬起来,啪,弄到盒子里面,用板子一抹平,端起来一扣,四四方方的,晒干了就用它垒房子。像这样的大土块,壮劳力一天能打五百来块。土坯垒起来,上面把棍子一放,排好,草盖上,用泥一糊就好了。

更简单的办法,要是不想打土块儿建房,那就挖下去,挖个地窝子,上面顶一盖,人往底下钻。挖地窝子不要多长时间,因为挖土是他们干惯的活,别人也会帮把手。想挖多大就多大,把土挑出去,边上修整好,一个方形的坑就出来了。树棍子往上一架,绑结实,草铺上去,再堆上厚厚的泥,糊好就行了。上面平的,有的高出一点,在上面跑也没关系。两个人不是要结婚嘛,这新房就有了。

韩培芬和白振杰是1974年在团场结婚的,还办了两桌酒席。韩培芬自己准备东西,能买到的东西买回来,上海人本来就喜欢做菜,她自己做的饭菜,请别人来热闹一下。她真是可以,那时候就存了五百块钱,几乎是大财主了,原来准备探家回去用的。白振杰没什么东西,因为那时候工资才三十多块,男的一般够吃喝就不错了。韩培芬居然拉了一马车东西到新房呢,还有从上海托运来的樟木箱,都成了嫁妆。

上海青年成家以后,接下来的事就是生孩子。那时候在连队接生的情况比较多,因为离团场卫生队远,路又难走,来不及的就只能在连里生。而“赤脚医生”呢,有的也是上海青年,于是上海青年就为同伴接生。

有个叫李德娣的女青年,一直特别积极要求进步,劳动总是实干加苦干。她结婚怀孕以后,心想,怀了孩子算啥呀,哪有那么娇气。照样跟大伙一起同样干活劳动。那阵子赶上打沙枣什么的,都要爬树,她居然也爬上爬下,结果一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流产了。

朱静华生头一个孩子的时候,肚子已经疼了,去团场卫生队,离连队有十几公里,交通工具就是马车、牛车。马车还快一点,跟赶马车的上海青年关系也好。她肚子疼的时候,马上喊他赶着马车把她往卫生队送,一路上颠得厉害,真怕把孩子颠出来。

帮她接生的就是他们同一批来的上海人,还是同一个街道一起去的,其实也没受过什么专业训练。接生的时候,没有电灯,就是点了四个马灯放在边上,外面的树被风刮得呼呼作响,她躺在那儿又疼又怕,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

农一师辖区内的幸福城,就是何百成曾经执著寻找的那座幸福城,在团场的院子里后来有了一座石材的雕塑,它建于80年代,那时内地的开放之风也已经吹到了这里。这座雕塑是请四川美院的人给设计的,寓意大概是幸福城的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弯弯的月亮,一对俊美的男女青年相依而立,看上去是那么的浪漫。恰好当时这个团的团长是位上海人,而女政委也是位上海人。团场的人们就打趣说,这一对男女青年好像是我们的团长和政委呀。

那时候大家都会以这座雕塑为背景照相留影,在他们珍藏的影集里往往可以找到这样的照片。所以关于那一段青春岁月的记忆,其实也是有着种种美好。

同类推荐
  •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作者没有写远大的理想,锦绣的前程。她把生活里的拧巴、纠结一一融化在淡淡的笔尖。写那些最朴素的人、最朴素的生活。偏偏让你嗅到理想应该有的味道。合上书,你也许会忽然发现,原来一直误解了理想的意义。生活不应是为了周遭的人对自己满意而已。54个人生最温暖的瞬间里,我们渐渐明白,平凡的一生不代表碌碌无为;变得成熟也不意味着要丢掉初心。就算怀揣世上最伟大的梦想,也不妨碍我们得到一个普通人的快乐。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 背影

    背影

    朱自清的散文是影响中国几代人的美文典范,语文教材多次更新的保留篇目。《背影》《荷塘月色》等,家喻户晓,享誉海内。李亚鹏在央视《朗读者》深情诵读,情到深处眼含泪水。最初在语文课本上阅读时,年少的我们尚无法体会这种感情。成熟以后再次阅读,千万读者顿觉当年的自己太过浅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背影”,牵动着灵魂深处的柔软。 《背影》是课外阅读佳作,培养孩子纯正的心灵。在阅读经典中懂得亲情的深沉,发现感动,发现爱。“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身为子女,我们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依仗着父母的爱,却还嫌弃着他们,正如《背影》中的“我”,嫌弃着父亲肥胖的背影、蹒跚的步履。成熟以后再想起那“笨拙”的背影,遍泪流满面。正如朱自清笔下的文字:“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各极一代文学之盛,是我国韵文发展史上光芒万丈的两座高峰。《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流传深远,最具宋词神韵。
  •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诗,具有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诗,是人类心灵的深切呼唤。诗是一条流经人类每个角落永不枯竭的清清小河。诗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那是因为由诗所传达出的人的美好情感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诗,可以越过沧桑岁月,到达地老天荒。诗是整体意义上的美,是春风沉醉的美。诗是美的极致,因为诗具有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 红舞台上的那些主角们

    红舞台上的那些主角们

    由著名作家顾保孜撰写的纪实作品《中南海人物春秋》,详实地记录了特殊年代中国政坛风云人物沉沉浮浮的人生。本刊从中节选出一段文字,以飨读者。这段文字,真实地描述了当年红透中国文化界的三位红主角,他们是如何在江青的“赏识”下,走向了一条不归之路……于会泳:戏剧般的荣辱人生江青召见于会泳时,握着他的手,喜悦地说:“你的文章我看过,我们应该早就认识了。”在得知于会泳是山东人时,江青热情地称他为“老乡”。于会泳不居功,无论是“三突出”理论,还是其他“样板戏”成果,他都无偿地归功于江青。
热门推荐
  •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融生活和经济原理于一体,让你更加理性的认识生活,更加准确的把握生活的内在。从柴米油盐到逛街购物,从求职就业到创业投资,从财富收入到幸福人生,经济学紧跟你的每个脚步,看懂经济学才能走好人生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与经济学紧密相关,很多人从不觉察也不去思考。人类的本质和社会的发展将生活和经济紧密连接,谁都无法回避生活中无孔不入的经济链条。面对生活就要面对经济,既然要面对,我们就要掌握主动,让不利变有利,从适者生存到发展获利,获得物质财富,并彰显人生价值。
  • 万界最强龙套

    万界最强龙套

    叮,恭喜您绑定万界最强龙套系统!张小羽在水浒世界,睁开眼便看到倾城美人,端着药汤喊着大郎喝药了。张小羽在斗破世界,挥手灭掉七八团异火,冷哼一声,世间再无异火大阵。张小羽又在遮天世界,怒吼长啸,留下一句,我儿王腾,有大帝之姿!这是一个龙套也想做主角的故事。
  • 附内义丹旨纲目举要

    附内义丹旨纲目举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通缉犯逃遁案

    通缉犯逃遁案

    1892年晚秋,有个机会又让我得以跟好友福尔摩斯一起精彩地侦破另一起案件。我妻子最近身体状况欠佳,我费了好大劲儿才说服她在她的老同学凯特?怀特尼陪同下去瑞士休养一阵。料想您还记得凯特?怀特尼这个姓名吧,她曾经在我以前发表的那个以《歪唇男子》为题的案件中出现过。近来我的医疗业务相当兴旺,使我一连好几个月都在繁忙操劳,自己也真想度个假休息休息。但是我并不想离开本职工作太久,无意到阿尔卑斯山中住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我答应妻子我也陪她到那里去短暂休息一周或十天,她这才同意下来。当时我有个老病号病情相当严重,直到八月底过后才转危为安开始康复,我就放心地把业务委托给一位临时代理的医生,开始琢磨到哪儿去度假最佳。
  • 重生之蔷薇影后

    重生之蔷薇影后

    他是黑暗中的王者,商业帝国的传奇,冷血无情,站在顶端,拥有着一切,却也拥有着虚无。它是一只蔷薇花精灵,从小走失,被培养成最强刺客。一朝陨落,它成了她。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当她遇见他,会是刺杀了他,还是他捕猎了她呢?然鹅……真实的生活是这个样子滴:蔷薇在家里收拾衣服,被某人撞见某人哭唧唧的控诉:“老婆,你要离家出走吗?你不要我了吗?”蔷薇:“我是要出去H市拍三天的外景。”某人:“三天?辣么久!没有你,我肯定连觉都睡不好,吃饭肯定也吃不香,我……”蔷薇:“不是有手机吗?”某人:“手机里的你只能看不能摸……”蔷薇汗颜:“那你想怎样?”某人:“带我一起去!好不好?”蔷薇:“不好!你会捣乱。”某人:“我保证会乖的。”蔷薇:“不要!第n次之前你也是这么说的。”某人:“那还不是因为那些不要脸的小妖精想要勾引你……”蔷薇:“拍戏怎么可能没有肢体接触的!这次一定不带你。”说完提起行李箱高冷的走了。……“喂,今天要去H市出差三天,你准备一下,就安排和夫人去的酒店一个房间里吧!”特助:“……,是!”面对夫人一出去,Boss大大就出差的他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末世殖武者

    末世殖武者

    ???????这是一本虐主、微重口的升级流慢热末世废土文,后期有克苏鲁元素,不喜勿入,轻喷。???????余晖从冷冻中醒来,已经是灾后20年,他携着一柄断裂古剑,待在这个只剩下他一个人类的世上。忽然,有一天晚上,他的门被敲响了...????????新世纪的大门由此展开,变异兽、变异人、殖类兽、殖武者这些生物的诞生都由于星虫裔族的入侵而随之洐生。???????各种稀奇古怪的怪物、五花八门的殖武、稀奇古怪的能力,达尔文的棺材板都蠢蠢欲动。???????殖武兵、殖武士、殖武师、殖武领主、殖武将之上还有什么未知的等级,一切尽在《末世殖武者》!
  • 这些提醒你要在乎

    这些提醒你要在乎

    《天呐女人》的内容来源于阳光媒体集团和乐视网共同出品的网络日播节目“天呐女人”,栏目出品人杨澜、主持人刘硕。是一档致力于传播年青人健康生活方式的生活服务类节日,栏目内容涉及去痘、美白、减肥、怀孕等女性关心的健康话题。轻松幽默,增长知识。
  • 楚少的法医娇妻

    楚少的法医娇妻

    全世界都知道,楚少宠妻无度,他家夫人想干嘛,背后肯定还跟着boss收拾残局。法医这个职业注定了一个女人的高冷淡漠,可是,面前这个可冷艳可逗逼的疯女人是谁?偏偏楚少还已经对她私定终身,坚贞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