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8400000021

第21章 藏羚羊的天空(4)

我们坐在车里,静静的,一动不动。半个小时后,母羊站起来了。头低着,不停地蹭来蹭去,亲吻自己的孩子,并舔干小藏羚羊身上的绒毛。小藏羚羊摇摇晃晃站起来了,它步履蹒跚,跟着妈妈慢慢朝前移动,我看了看表,它落地仅有十分钟。真了不起啊!更令人惊讶的是,约莫半个小时后,小藏羚羊就开始紧跟妈妈奔跑了。黑尾地鸦、雪雀也都跟随前后,吱吱唔唔,赶来祝贺。

下午,冰雹密集地从天而降。雪山顶上,悬浮着奇奇怪怪的云团,洁白、松软、妙不可言。冰雹停后,天空阴暗,犹如覆盖一层幕布,令人感到压抑,恐怖。一会儿,天地相连,沙漠好像移到天上去了,空中沙浪翻滚。野牦牛先前卧着休息,突然一大片黑云移过,天顿时暗下来,野牦牛齐齐站立,齐声对天吼叫,叫声如雷鸣电闪,令人震惊。一会儿工夫,云走过,天透亮,野牦牛们安静地卧下。

秃鹫吃藏羚羊

我在山谷里慢腾腾地四处游荡、搜索、瞭望——怀着探索高原秘密的好奇心。我的老朋友王先生说,人需要在某一个时刻,在原野上无拘无束地撒野,那是心灵的放逐和自我的召唤。而此刻我正在高原上撒野。想起他的这句话,我不由一笑。

河谷边的高台上,地面潮湿,块状植物零零星星覆盖地表。

一只小藏羚羊孤零零地躺在地上,正好躺在草墩的一个圆盘里。它四肢伸开,毛卷曲,紧紧贴在身上。眼睛、嘴巴微闭,安安静静,像在睡梦中一样。摸一摸它的小身体,硬邦邦的。我明白了,它是出生不久的幼婴,上帝给了它生命,可高原的严寒又将它的小命夺走了。它的腹部正中间,有一个小圆洞,洞口处血迹斑斑。显然,在它死后不久,一只大鸟乘机打劫,啄食了它一口。大鸟是谁呢?

不远处,一只母藏羚羊来回奔跑,焦躁不安。它的举止明白无误地告诉我,它是死婴的母亲,丧子的痛苦正在折磨着它的心肺。

朝前踱几步,转过一个山弯,在一片雪地上,一大群小藏羚羊尸体横卧。这是它们来过荒原世界的告白,是它们生命消逝的最后记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夺走了它们新鲜的生命。

雪雀很多很多,落下来时,在白雪上罩下一大片黑影,它们寻找覆盖在积雪下面的小虫子、草籽,吃得欢天喜地,对于身旁僵硬的小藏羚羊视而不见。有几只雪雀站在小藏羚羊的尸体上,来回游走,大声喧哗。不知什么制造出了动静,呼啦一下,它们尾巴横扫着,从大地上惊飞。荒原恢复了寂静,比荒原更死寂的是早已失去一吸一呼的小藏羚羊。

五只大鸟利用气流在上空长时间翱翔,盘旋。我离开羊尸,坐在不远处的巨石后,回头张望。它们飞得低了,盘旋、滑翔,进一步侦察,仔细察看小藏羚羊的腹部是否有起伏,眼睛是否在转动。见小羊一点动静也没有,一只又一只黑色猛禽冲刺般从空中俯冲下来,落在小藏羚羊尸体附近。看得很清楚,它们是高原上体格最大的猛禽——秃鹫,以食腐肉为生,是草原上的清洁工。当秃鹫张开双翅下落时,整个身体有两米多长。

这时候,它们还有点儿犹豫不决,既想动手,又怕上当受骗遭暗算。瞧它们,张开嘴巴,伸长脖子,展开双翅准备随时起飞。秃鹫小心翼翼地又走近了一些,发出“咕喔——咕喔”的叫声。一只用嘴啄一下尸体,马上又跳了开去。小藏羚羊仍然没有动静,秃鹫们放下心来,一下子扑到尸体上。

它们褐色的头裸露,嘴巴带尖利的弯钩,蜡膜浅蓝,脖子周围长了一圈铅蓝色长羽毛,像人的餐巾一样,以防食尸时弄脏身上的羽毛。它们在一片幼婴的死尸上,举行着一场气势汹汹的大聚餐。生存和死亡,欢乐和凄凉,彼此相叠,令人震惊。

每年不同季节,我和鸟类学家都要外出观鸟。我们发现,哺乳动物在草地上休息时,通常聚集在一起。秃鹫们牢牢掌握这一规律,特别注意孤零零躺在地上的动物。一旦发现目标,便仔细观察对方的动静。这种观察至少要两天左右。

有时候,秃鹫飞得很高,其他食尸动物如乌鸦、豺和鬣狗等动物的活动,可以为它们提供目标。发现了食物,它会迅速降落。周围几十公里外的秃鹫也会接踵而来,以每小时一百公里以上的速度,冲向这美味佳肴。

三只正在啄食尸体的秃鹫,面部和脖子露出鲜艳的红色。它们愤怒地警告其他秃鹫:快躲开!一只身强力壮的秃鹫勇敢地跑来争食了,只打斗了几下,它就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它的面部和脖子马上从红色变成了白色。而胜利者趾高气扬夺了食物,面部和脖子变得红艳如火。

秃鹫的飞翔能力原本是比较弱的,好在它找到了一种节省能量的飞行方式——滑翔。这些拥有巨大翅膀的鸟儿,在荒山野岭的上空悠闲地漫游着,用它们特有的感觉,捕捉着肉眼看不见的上升暖气流,舒舒服服地继续升高,以便向更远的地方飞去。

无论严寒,还是天敌,小藏羚羊的死亡,对于大自然来说,是物竞天择的一种必然结果,但对藏羚羊妈妈,无疑,这是最痛心的。幸存下来的小羊羔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依然跟随着妈妈,在山上和湖畔之间快乐地穿梭。它们是活下来的幸运儿。

小藏羚羊

冰川横亘在眼前。

因为冰川的作用,此地气候变化莫测。短暂的一天当中,时而冰雹,时而暴雨,时而晴丽,时而阴霾。气候的恶劣历历在目。夜里难以入睡,偶尔睡着,也是时睡时醒。每一个夜晚,都是难熬的。在高原度日如年,实在令人难以忍耐。

下起雪来,雪山静默,冰川、河谷静默。就是大白天,四周也是一派沉寂。

大地覆盖了一层白雪。

一只孤狼驱散了一大群藏羚羊,一连咬死了三只小藏羚羊。它,咬死一只,丢下,再去追另一群。突然,另有四只小藏羚羊从草丛里惊慌失措地跑出来,向四面跑开。母亲及时出现,再次将它们藏起来。孤狼抓住了一只可怜的小藏羚羊,拖着它往草原深处走去,我们喔喔乱叫,驱赶狼。狼丢下羊跑开了,到草丛里一看,还好,小藏羚羊只是表皮被撕开一条小口子。我们对它进行一番治疗包扎,用牛奶喂它,每个人都轮流抱了它,大家对它喜爱至极。它浅褐色的绒毛,明黄的眼珠儿,安安静静,一副认命的模样,不挣扎,不叫唤。离别时,我们将它留在管护站,但愿它能平安长大。但可能性并不大,以前管护站曾经收留过一只小藏羚羊,长到三岁,莫名其妙死了。

藏羚羊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约定,每年六月中旬,千里迢迢奔波到固定的地方——兔子湖产仔。人们经过多年观察发现,此地平均海拔五千米以上,环境较其他地方更为恶劣。到高海拔恶劣的地方产仔,是为了让小藏羚羊一出生就接受严峻的考验,接受优胜劣汰的自然生存法则,也为了躲避天敌。另外,此地的植被类型可能有助于助产、催奶,产羔期藏羚羊以吃植物的根系为主,以保持体内水分,帮助幼仔生长。七月五日或者六日,藏羚羊们带着新生的婴儿离开此地。藏羚羊对自己的日历牢牢遵守,从没有随意更改过。而令人困惑的是,它们通过什么来计算时日,将每一年到达和离开的日子计算得如此精准?

夕阳

良久,夕阳好不容易从灰云里挤出一个圆圆的白圈,发出微弱的亮光,如同将要燃尽的蜡烛。东边的雪山宛如一幅朦胧画。而西边,云块豪迈洒脱地抒写着自由不羁的个性。

天空,烟灰色和铅色交融在一起。

夕阳忽明忽暗。

细雨淅淅沥沥。

西边,烟灰色的云团勾勒出水红色的花边。瞬间,水红色被消解了,化开了。亮白的夕阳底下,伏着三条深灰色巨龙形的云块。一会儿,又如烟囱里冒出来的烟柱,天空浓烟滚滚。

此时,浓烟把漫天霞光挤压成了一条宽大的光瀑。光瀑上燃起一片火烧云。旁边,青灰色的云团上又染上几小块烟灰色的云,如同光瀑上悬挂一块蜡染花布。

云块坠落到地平线上,地面青烟袅袅。

只剩下最后一道明亮的光线,亮光越来越窄,宛如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锋利地刺出去。令人不寒而栗。

东边,天空傻乎乎地明亮着,洁白的雪山与青白的云起起伏伏。

云块并非静止不动,你稍一疏忽,它们眨眼间就并列成纵队,如鸭爸爸领着一群小鸭子,在蓝色澄明的湖面上练习游泳。

云,越压越浓,越压越黑,如战场上硝烟弥漫,如逃窜奔跑的小动物。青黑的底色上,附着可爱松软的奶白色,任人看也看不够。

我坐在颠簸的大卡车里,历数着脚下的植被:甸状驼绒藜、沙梭、硬叶苔草、甸状水柏汁、高山红景天。而每一个小土包上都能看到,山柽柳以茂盛的姿态向四处蔓延生长,一地开着小红花。高山红景天,带刺、叶面肉质,三角菱形,个个头上顶着红色小火球。藏羚羊非常喜欢吃它们的根和花瓣。

“那是什么?”近处的一个缓坡上,两个黑点慢慢移动。我紧盯着黑点,它们好像是爬山的人,又好像是两只黑狗。我和司机猜了好几样动物,都不像。渐渐地,那东西离我们的车近了几米,它们一大一小,浑身毛乎乎的,好像站立着,大的走走停停,招呼小的跟上。

熊,两只黑熊!我恍然大悟,大声惊呼。

我们旁侧的确是一大一小两只黑熊。

洛桑是西藏人,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们家在牧场上开着一个商店。夜里,他家的人睡在帐篷里。熊悄悄到商店拿酒喝,熊打开一个瓶子,喝一口酒,将瓶子立在草地上,再打开一瓶,再喝一口,又立在草地上。早晨人们看到,草原上竖立着一排酒瓶,相距一样远,每只瓶子剩余的酒也不多不少。

我也想到关于熊的一件轶事:六月初的某一天清晨,许多人还在睡梦中。王先生送走上学的孩子和上班的妻子,倒头又睡。突然传来“嘭嘭嘭”剧烈的敲打声,接着是玻璃碎片纷纷落下的声音。他以为是调皮的孩子在搞恶作剧,起身开门去看。

砸门声更激烈了。开门的瞬间,王先生一下愣住了。

一头熊威风凛凛站在门口。王先生全身战栗,那一刻,他似乎有了特技,纵身一跃,从后窗逃出了家。“棕熊进城了!”王先生拼命地跑着、喊着。喊声唤来了该县全体警察,他们控制了这个区域。

棕熊在王先生家大闹一番,洋洋得意,在大街上招摇漫步。

当它看到无数双眼睛对它虎视眈眈,这才感到情况不妙,撒腿就跑。它躲进一户居民的煤棚里。煤棚没有窗户,里面黑漆漆。顽皮的棕熊给警察出了一道难题:怎么带走它?人们在墙上挖开一个洞,救护人员伸进长臂注射器,希望使熊先睡一会儿。棕熊轻轻一咬,注射器断了。后来,人们在棚顶上掏了个天窗,吸引了棕熊的注意力,注射成功:棕熊渐渐入睡。结局并不妙,警察把它送进了森林公园,棕熊睡醒后,气得嗷嗷大叫,用牙齿把铁笼咬得咯咯直响,显示它的愤怒和反抗,以至于牺牲了两颗门牙。

事出有因,这只五岁,刚刚度过冬眠期的棕熊,因右眼受伤,视力不佳而误入城镇,自此失去半生自由。

相比较而言,在荒原上潇洒漫步的一大一小两只黑熊,它们的生活堪称美满。

同类推荐
  • 滑波、泥石流防范与自救

    滑波、泥石流防范与自救

    自然灾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能力阻止它的发生和带来的损害。大多数人在突然遭遇自然灾难时会彻底崩溃,他们或哭泣、或尖叫,却不知此时是需要迅速行动的最关键时刻。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冷静,利用自己所学的灾害自救知识,并迅速采取行动脱离险境、减小损害。因此,如果幸运的你还没有亲身经历过自然灾难,请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我们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会在何时遇到何种灾难。
  • 天气:喜怒无常的天气

    天气:喜怒无常的天气

    一种新的气象现象霾,也称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香港天文台称烟霞。
  • 动物:复杂的动物档案

    动物:复杂的动物档案

    抹香鲸不但个头大,捕食凶猛,其外形也很奇特,就像一个大大的蝌蚪,而脑袋就占了整个身体的1/4,看上去有头重脚轻之感。它那个大脑袋可不是空的,里面储满了鲸油,一头大抹香鲸脑袋里的油,重达1000多千克。人们还发现,抹香鲸的油是所有鲸类中最纯净的。这样一来,抹香鲸就遭了殃,人们为了牟取暴利,肆意捕杀,使抹香鲸的数量锐减,从原来的一百多万头,减少到现在的几万头,面临灭绝的危险。为了挽救抹香鲸的命运,世界各国都制订了一些保护措施,并在海洋里划出禁猎区。
  • 灵山秀水之间

    灵山秀水之间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自然:在自然的怀抱里

    自然:在自然的怀抱里

    冰雹的形成和危害冰雹,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俗称雹子。冰雹常见于夏季或春夏之交,是我国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物,是圆球形或圆锥形的冰块,它由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直径一般为5毫米至50毫米,最大的可达10厘米以上。冰雹的直径越大,破坏力就越大。
热门推荐
  • 嘿,文艺青年

    嘿,文艺青年

    本书是一本正能量满满的文艺青年励志指南。作者以生动流畅、犀利麻辣的语言,结合一则则真实亲切、饱满有趣的故事,讲述了文艺青年的正确打开方式——既要以梦为马,拥抱诗意的世界,也要接地气,融入世俗的生活。
  • 丐世神侯

    丐世神侯

    一介布衣,却能不费吹灰之力救下当朝女皇;武功盖世,却和一帮乞丐称兄道弟;纵横朝堂与江湖之间,天下谁人不识君?
  • 忍泪

    忍泪

    两个命运不同的人在一次次擦肩后相逢,但要完成各自的使命而无法道清真相,同时矛盾、误会不断增多。便开始了自相残杀、对抗世界的决定,两人最后也为了对方走上了绝路。
  • 盲匪

    盲匪

    冥冥之中,万象似乎都是在一出合理的控制与安排之中;一把透着寒光的刀,一把衡量人心的尺。一个充斥着臭味的江湖。
  • 现代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现代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快穿系统:女配她是朵黑莲花

    快穿系统:女配她是朵黑莲花

    黎晓,人狠心更狠的典型代表。外表温和可亲,内里心如蛇蝎。 现在我们来采访一下被害者们—— 女配一:刚登场就被砍 女配二:同上,就是差点gg 炮灰男配:不想说话,下一位。 系统:我当初绑定的是个什么啊!说好的傻白甜小姐姐呢?怎么来个女魔头! 黎晓:我也不愿意,你强(自)迫(找)的。 女强爽文。 第一位面《口嫌体直王爷篇》√(较慢热) 第二位面《末日毒舌小狼狗篇》更新中(女主强势虐渣) 双面腹黑打脸女主×深情尬聊被打脸系统 or 强势冷傲翻脸无情女主×腹黑温柔宠妻无度大佬 另类人设的快穿系统文,又名《系统它的戏好多!》欢迎各位爸爸围观~
  • THE END OF

    THE END OF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语志异

    不语志异

    在民间的奇闻杂谈中,各路神仙粉墨登场,各显其能,在民间的这些流传的神话传说中,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的绚烂多彩,又能体现一定人生智慧,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亘古流传下来的处世之道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坚定邪不胜正、正邪不两立的意念。本书将以短片小说的形式整理民间流行的奇闻杂谈,讲述民间的奇艺色彩。
  •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闻一多最脍炙人口的诗歌、演讲、文艺评论、学术研究、散文、杂论、书信等作品遴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闻一多在诗歌方面成就最大,《闻一多大全集》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诗歌作品。如诗集《死水》《红烛》《真我集》等,无一不体现了闻一多的“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主张。
  • 东宫宸记

    东宫宸记

    前半生,她是奴。后半生,她是主。心不高,命却薄。这终究,是缘,还是孽?敏慧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皇后姊也,天聪八年来归,崇德元年,封关雎宫宸妃,妃有宠于太宗,生子,为大赦,子二岁殇,未命名。六年九月,太宗方伐明,闻妃病而还,未至,妃已薨。寥寥数笔,记录了这位“大清第一宠妃”短暂而又不凡的人生。昙花一现也好,烟火一瞬也罢,或许是命,或许是劫。这里没有穿越,没有重生,没有废柴逆袭,没有随身空间。有的,只是一段渴望相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