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8800000018

第18章 跨越深藏天山的冷酷仙境——夏特古道(2)

跨过冰川,我们踏着过膝的积雪沿着陡峭的山体直接向山口攀登,海拔急速上升,沉重的背包压得我透不过气来,两条腿就像灌了铅似的,每走几步就得停下来大口地喘气。下午3点我们陆续登上了木扎尔特山口,从这里向南5公里是较为平坦的冰碛地带,这里是哈尔里克山山脊线上的垭口,也是天山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其北为夏特河源头的冰川,南为木扎尔特河源头,在这狭长的达坂两侧是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回头望着我们走过的路程,我的情绪跌到了谷底——区区2公里的直线距离,竟然用了我们5个小时。当时我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把给养全部耗费完了我们也走不出古道。

我们穿上了踏雪板,想在天黑之前跨越这5公里的狭长地带,到达木扎尔特冰川。可在严冬,任何一个小小的困难都会被放大到极致。没走多远侍海峰开始闹起了肚子,走走停停,到了下午6点我们只移动了3公里。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强劲的山风卷着雪粒扑面而来,打在人脸上像针刺似的,气温也降到了-25℃,连吕俊的摄像机也被“冻”住了。

大家心急如焚,队伍也拉开了距离,在前面探路的宋玉江一会儿就消失在风雪迷雾之中。天黑了,我们5人只能用头灯和大声疾呼相互照应。直到晚上10点,我们也没能走出这条狭长的达坂。

我们用冻僵了的双脚在松软的雪地上踏出一席之地,草草搭起了营帐,顾不上固定帐绳就钻了进去。风实在太大了,似乎会把营帐撕破;气温也太低了,在营帐里都感到冻手。两个高山炉不停地烧着,融雪煮肉产生的水蒸气,顷刻间在营帐上结了一层薄冰。我们不停地喝水吃马肉,以此来弥补身体失去的能量。

夜里,雪又开始下了,越来越大,我们不得不轮流出去清理压在帐篷上的积雪。

在冰雪隧道中穿越

清晨,雪停了,雾气渐渐地散去,云朵在湛蓝的天空中飘浮着,静静地耸立在木扎尔特冰川对面的白玉峰显得格外肃穆。中午时分我们走出了达坂,来到了耸立在寒风中的玛尼堆旁。这么多年过去了,无名碑和马头依然静静地摆放在那里,石碑上随风飘荡的哈达似乎在向我们诉说古道的沧桑。我们悄然走了过去,默默地在玛尼堆上摆放了一块石头。

2001年8月2日我们第一次来到这里时,我的好兄长董务新就是在这块石碑上写上了“无名墓”三个字,在马头上写上了“董大侠”。谁又能想到,两天后汹涌的木扎尔特河竟无情地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今天,再次路过这里,这一切又一次唤起了我对兄长的无限思念。

达坂南侧百米处便是发源于雪莲峰下的巴什克里米斯冰川和来自5000米以上雪山的冰川,在达坂附近汇聚成了一条30多公里长、2公里宽的木扎尔特冰川。登高望去,木扎尔特冰川像是一条银色的巨龙,从天边的雪山上倾泻而下。

由于受南边干热气候的影响,冰川上只覆盖了一层薄雪,纵横交错的冰沟,小山似的冰塔清晰可见。在不足2公里宽的冰川上有3条又宽又深的冰沟,在夏季,沟底咆哮的冰河震耳欲聋,令人望而却步,而在冬季,冰沟则成了晶莹剔透的冰雪隧道。

当我们借助绳索下到了冰沟里时,顿时被大自然的神奇所震慑——这不是普通的冰沟,而是一个神奇的冰雪迷宫。我们穿行在其中,时而如同进入了一线天,像被夹在几十米深的冰裂缝之中;时而又如同进入了大冰宫,宽敞得足以让我们在里面安营扎寨。夏季湍急的冰河把冰川冲刷出了一个个旋涡和冰洞,置身在这个奇妙的冰雪隧道里,我们仿佛回到了冰河时期。我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时间,尽情地欣赏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着世人享受不到的大美的同时,也感到了一种恐惧。

我们在这个巨大的隧道中如同一只只小蚂蚁,转来转去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曲折纵深的隧道似乎没有尽头,我们也似乎迷失了方向。外面传来的冰崩声,不时地向我们发出警示,大家都希望能尽快找到出口,离开这神奇而危险的冰雪隧道。

一路猎奇的我们一天下来只前行了5公里,晚上我们不得不在冰川中扎营。夜里,兴致未尽的我们在刺骨的寒风中点亮头灯,尽情地拍摄木扎尔特冰川的夜景。

岁月中那最凝重的一笔

在狂风中我们度过了又一个不眠之夜。清晨,我们清点了一下食品和燃料,由于极度的寒冷,燃料消耗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计划,我们必须尽快走出冰川,踏上古道。

因为一路上取暖消耗了大量燃料,我们只剩下了两个气罐。跌宕起伏的冰川消耗着我们的体力,还没等踏上古道大家都觉得口渴难忍。我正在犹豫是否用气罐烧水,马玉山已经迫不及待地掰了几个冰溜子塞进嘴里吃起来。

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人吃冰可不是说着玩的。但到了这个份上,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宋玉江、侍海峰也有些不情愿地一边唠叨一边把冰像棒棒糖一样放进嘴里,用大牙去硬咬。我也随即拿起一块冰嚼了起来,一丝彻骨的寒意从口腔渗透到肺腑之中,全身似乎刹那间就被浸泡到冰水之中。我一边打着寒战一边快速地把冰咽进了肚里。看着大伙儿吃冰的场面,我不禁感慨:这么一帮男人,为了探险都可以把冰生生地吃进肚里,我们还有什么苦不能吃的呢?

两个小时后我们跨过了支离破碎的冰川,开始沿着一个近70度的流水沟向山坡上的古道攀爬。千百年来的冲刷,使水沟又陡又深,两侧沟壁上悬浮着的一个个卵石,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脚下酥松的沙土上乱石遍布,攀爬中不时发出乱石坠落的巨大响声。下午4点我们终于踏上了通往南部垭口的古道。

岁月斑驳,一路上刻在巨石上的图文和玛尼堆上一个个垒起的石头,似乎在向我们讲述着前驱者们的故事。此刻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到,人在浩渺的大自然面前是何等的渺小,而开掘古道的祖先又是何等的伟大。

神秘的夏特古道有许多道不出的神奇。在充满理想和神奇的旅程中探寻着大自然的一切,人性在此时便彰显得脆弱而朴实。当我们面对各种危险与困难境地的时候,会从内心深处发现人性中最为朴实的一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本能,做到这些的确是世界造物的难能可贵。

我们沿古道而下,一个小时后,到达了木扎尔特冰川南部的垭口。这里地势险要,100多米宽的垭口两侧的山峰拔地而起,高耸入云,是扼守南北疆的天然要塞。在垭口东边的山坡上有七八间用卵石修建的古代兵营和几处掩体,而垭口最前端的一处绝壁上有一个碉堡,因为垭口两侧的峭壁无法通行,史书上记载的“冰梯”就开凿于碉堡下方的冰川上,这个“冰梯”也成了跨越冰川的唯一通道。

要塞附近散落着好几个坟包,在空旷的荒原上显得异常恐怖。寂静的古堡,随处可见露天白骨,试想这本来就是大自然物竞天择的遗迹,又有夸父追日般英雄倒下的身躯。凄凉,此时也是一种自然美;静默,或许是生命皈依的另一种倾诉。能在人世苍茫的天地间潇洒走一回,会发自内心地感恩上苍,感恩生命。今天我们有幸选择了古道,古道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我们,这也许是前世一个邂逅的如期约定。

只有历练了才会变得豁达、宽广、珍爱

已是进入古道的第五天了,寒冷、疲劳不时地折磨着我们每一个人。一大早,我们五人站在要塞上向南眺望,纵深的南木扎尔特河谷雾起云涌,一眼望不到尽头。我们不敢停留,急忙拿出了绳索和冰锥,向冰川走去。

由于冰川的退缩,在冰川末端形成了近500米的落差。当我们走到断崖附近,眼看着还有100米就可以下到冰川的底部,平坦开阔的河床近在咫尺,但谁也没料到,这100米是木扎尔特冰川最为艰难而险峻的路段。陡峭的冰崖、犬牙交错的冰缝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

我们拿出了冰锥、冰镐等登山器械,在绳索和下降器的保护下,跨越了几处冰崖和大的冰缝,天黑前终于沿着一个冰隧道走出了冰川。由于燃料只能维持一天了,我们不敢停留,一路马不停蹄地狂奔,直到次日凌晨3点,饥寒交迫的我们实在走不动了,布满卵石的南木扎尔特河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黑暗中我们又一时找不到平坦的宿营地,只得在河床中央的冰面上扎营。

夜里,阴霾的天空又飘起了雪花,帐篷和睡袋上都结了一层冰霜,身下薄薄的防潮垫哪里能抵御寒气的侵袭,我们犹如躺在冰窖里似的,五个人紧紧地挤在一起,但冻得我还是一夜未眠。

第二天,雪花还在不停地飘着,我们不敢停留,拖着疲惫的身躯向破城子方向走去。

历时六天的夏特古道冰雪激情之旅,时常会令我静思苦想,它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真的就是勇士之举么?并非如此。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任何人都无法逾越大自然的力量。我们只有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和回到自然的怀抱中,才能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虽然我有过恐惧、后怕、惊悚,乃至于差一点放弃,但这种种经历不正是一种人生的另一类体验吗?只有经历了才能体会,只有历练了才会变得豁达、宽广、珍爱。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地理常识

    不可不知的地理常识

    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我国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城市是?世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世界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和陆地在哪?这些问题都不能对答如流吗?读者朋友,该充电了,赶紧来补充一下不可不知的地理常识吧,这样不仅对自己生活的星球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更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快速预览地理,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 胡马北风

    胡马北风

    站在长城线外,向中原大地瞭望,你会发觉,史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二十四史观点,在这里轰然倒地。从这个角度看,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是以另外的一种形态存在着的。这就是,每当那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明,走到十字路口,难以为续时,于是游牧民族的踏踏马蹄便越过长城线,呼啸而来,从而给停滞的文明以新的“胡羯之血”。这大约是中华古国未像世界有几个文明古国一样,消失在历史路途上的全部奥秘所在。
  • 半山一眸,世界真奇妙

    半山一眸,世界真奇妙

    这是一个需要静心的时代,远处的喧嚣和近在咫尺的焦躁与急迫,已经让我们不能正常呼吸。进入这本书所描写的场景,可以让你静下来,慢慢发现身边那些生活的美。
  • 萌爷爷带你游加州:不是观光,是旅游

    萌爷爷带你游加州:不是观光,是旅游

    获奖旅行作家李·福斯特用三十个章节描述了旧金山和北加州区域的最佳旅游景点,涵盖了从俄勒冈边界向南穿过东部的死谷和沿海的大瑟尔......旧金山,加州海岸,约塞米蒂国家公园,葡萄酒小镇,太浩湖等著名风景地。
  • 拈花菩提

    拈花菩提

    “菩提十书”之《拈花菩提》:生命之河漂浮着许多花瓣,有的美如桃花,有的凄艳如樱,有的轻淡若菊,还有的如历经冰寒的梅花,也有开在山溪间无名的小野花,无论是什么花,都展现了菩提心海妙有世界。本书是菩提系列第五部,林清玄以微观与巨视探触现实人生“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的真谛,让我们能以菩提心来看待因缘,包容人间,注视世界。
热门推荐
  • 今天有没有成为主宰

    今天有没有成为主宰

    契约了一个来路不明,黑化开挂能力逆天的宿主,系统表示自己的压力很大。系统:【宿主!淡定!淡定!千万hold住!不能黑化!】慕言歪头,“黑化?这样吗?”片刻过后,战场浮尸百里,血流成河,宛如身处地狱。系统:【!!!】宿主!违规操作了啊喂!于是,系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动谁都不能动宿主大人的小妖精。系统对小妖精怒目而视。小妖精妖孽一笑,转身抱住某大人,“媳妇儿,它凶我!”系统:妈的!这个祸国殃民的禽兽!-问:有一个随时都会黑化开挂的宿主,是好,还是不好?系统默默蹲角落,瑟瑟发抖,“黑化了它死翘翘。”“开挂了他们一路通关!”所以,到底好不好?
  • 杜司空席上赋

    杜司空席上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焰罗王供行法次第

    焰罗王供行法次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精灵的朝圣

    龙精灵的朝圣

    聚集天地之灵,成为天下最骄傲的种族,龙族的伴生之灵,龙精灵。
  • 只管挖坑不管埋

    只管挖坑不管埋

    江湖上有很多种人。大侠,女侠,少侠;大魔头,女魔头,小魔头;盟主,阁主,宫主……很可惜的是,这些称号跟赵扶摇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她是传说中江湖上最最最……最底层的小人物。
  • 薨之灵(一)

    薨之灵(一)

    该说说法医吕鸿的故事了。此时她正赶往一个案发现场。城市已经入睡,喧闹渐渐停息,在行进中,吕鸿从越来越厚的寂静中辨别出一种声音。对于这个声音,她久违了。那是蟋蟀的叫声。不是因为城市中很难听到蟋蟀叫,而是,这种叫声,在吕鸿的心理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叫声远远的,躲在某个地点,很弱,却不停歇。吕鸿乘坐的警车在公路上像一个夜行侠,快速安静地移动。
  • 道史经

    道史经

    (新书《火尘广记》已发)布道万界薪火种,传承道意亿载空。鸿蒙界中开混沌,混沌大道梦游中。洪荒天帝谁人立,悠悠六界神来封。预知造化运轮预,尽在始古道史经。
  • 养牛经

    养牛经

    先郑重声明,别误会,海叔不是养牛专业户,他每年只养一头母牛。养这头母牛,为的是赚个牛犊子,到第二年春上牵到集市上换回沉甸甸一匝票子来。这当然发不了家,致不了富。加上老婆搅劲,三年前得个偏瘫,干不了活,还得用药养泡着,因此海叔常叹,这辈子都难以奔上小康了。别人劝他,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蹦着活走着活躺着活,到头来都一样,少不了身上扣个土馒头。你瞅瞅你老婆,拄着拐杖子,一步三摇,不管面前有人无人,人多人少,大人小人,她总是点头哈腰地晃动着,脸上还漾着笑眯眯。
  • 币圈:区块链的故事和事故

    币圈:区块链的故事和事故

    《币圈》一书为超级畅销书《借贷》《放贷人》《资本圈》的作者资本之鹰最新作品,是第一本有关区块链的专业财经小说,讲述了在区块链时代,“民间金融教父”许量如何抓住机遇,进入币圈,成为区块链大咖的故事。区块链是怎么炒起来的?区块链到底有多神奇?区块链到底有多么广阔的应用前景?币圈都有哪些秘密?数字货币是如何运作的?未来将会如何发展?翻开此书,了解区块链的故事和事故。
  • 始之源

    始之源

    让一切恢复原点,一起创造奇迹!三百年前,一场灾难,毁灭了一切,叶灵,被封印在虚空水晶中被一位老者丢进虫洞,一颗记忆宝珠封存在他的灵魂本源中,他究竟背负了怎样的秘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