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9000000048

第48章 学习英语的成功经验的汇总(5)

八、学习简单、轻巧且地道的英语表述

有个很有趣的dillemma(矛盾)。外国人讲英语时用的都是结构上很简单很轻便的句式。大家记不记得,我前面写过,在到美国高中的第一天,头一次和外国人(包括友斯小姐和愠倦女士)面对面讲大段英语的时候,他们的这一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第一印象。

相反对于我们,英语还不是母语,英语说得还结结巴巴,倒是喜欢使用正规的从句和复句等等这些结构复杂的句式。总之口头上和书面上的遣词造句没有太大的区分,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我们英语基础很好,但为什么讲起英语不容易连贯?我相信这也是一个原因。从句和复句,想它们都要死很多脑细胞,更不要说去说了!把自己想说什么都放进一个结构很书面的句子里是很累的。无意识间,我们都在做“出口成章”的事。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个习惯呢?因为我们从小在学校里学英语一直都是捧着课本在看,即使到国外留学,多数留学生大部分时间也还是在读课本写论文,脑子里一直灌输的都是书面上的英文,到最后脑子里堆积着太多高深的书面英语。你脑子里这些东西装得太多了,组织英语的思路也就变得复杂而沉重,一跟外国人过招,你就不是“轻装上阵”,说话就容易卡壳。结果说不好还弄得心里很沮丧,费力不讨好。

而且经过在学校里长期的书本英语浸泡及语法训练,我们一开口说英语第一意识就是要把每句英语讲得正确。大家留意一下身边的人讲英语,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中国学生会花相当一部分时间在按语法规则纠正自己正在说出来的英语,常常还会喧宾夺主,把“说英语沟通信息”这件根本的事都给盖过了。其实,大脑很微妙,你老想讲正确反而搞不准确。听许多同学在讲英语时都会犯很简单的语法错误。英语语法其实是可以通过多读自然而然掌握的,而且你读多了,正确的语法凭直觉就写出来了,并不一定总要归纳成一个个知识点反复强调——能连续地讲语法准确的英语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事儿。问题就在于,我们讲英语常常是组装起来的,而不是自然流露出来的。而且话又说回来,若真要讲究口语的结构,我们可能要抛弃很多从国内英语书本上形成的造句习惯。外国人口头英语组词造句的习惯跟我们国内学的形式相差很大。

比如这么一句外国人讲的话:“This summer's been good.You have to tell me about yours sometimes.”换成我们,按照国内的英语课本,很可能会说:“I had a very good time this summer.How is yours?(这个暑假我过得很愉快,你呢?)”一比较,我们讲的英语结构就比较格式化,而且缺少人情味,老外一听就觉得你和他们有距离。我个人觉得,虽然这两句话讲的是一个意思,前面那一句听起来就比较地道,容易和别人拉近距离。

其实,把外国人口头上讲的话一句一句写下来,常常是一篇不合语法逻辑的文章。比如我随便从我的美国同学讲话中记下一句话:“It's good to come away knowing that right now we are close to the top,but it is important that we take the results in stride and continue to train to the best of our abilities in the coming months and we are looking forward a better record than the last year.”他讲着讲着,在以“it is important that…”起了一个头以后,其实并不注意这句话后面的语法。换成我们按照国内考试的要求,讲完一个完整的从句后都会停顿,然后要从头再起一个新的句子。比如上面这句话中,“It's good to come away knowing that right now we are close to the top”,已经是个结构很完整的句子,应该停顿了。“It's important that we take the results in stride”也应该句号一下,也要停顿了。但你看我的外国同学其实完全忽略了这些。其实,我们只要在很随意和流畅之间就把意思讲出来就可以了。我想我们为什么做不到能很“随便”地讲英语,就是因为学校的英语教育给我们脑子里画了太多的框框。我们潜意识里太注意句子的结构和句子语法上的绝对正确。

为了摆脱在国内学校养成的这种习惯,我建议大家要下意识把话说简单。每次你当着外国人的面,一句话表达不清楚时,多想想刚才讲不出来的地方可不可以用更简单的短语说出来,自己一句很长的句子可不可以分成几个短的句子来说?总之,多说简单的句子。

有一个技巧供大家参考,我发现一个地道美国人讲英语的模式:讲一句话,跟一句短语。下面这个例子是摘自我过去工作中的一封电子邮件,大家留意斜体的部分。

Hey,xxx

Was great seeing you.We are very interested in any ideas you might have for our growth in China.We have a pretty good platform there…not quite$100 M.growing fast.Pretty good local people.We are radiation specific in both h/w and s/w.would love to have a software company that does radiation information systems…just to give you a little focus.We have no interest in drugs.Just to give you a little direction.

Happy to discuss further.If you're ever in the bay area,let me know…And if you ever have some things for us to think about,shout out.

另外一点,大家要简洁用词,不要刚上阵就使用很难的单词,这是自己给自己设路障。书面化的单词在学校里记得多了,这些词就会逗留在你的记忆兴奋区内。当你开口说话时,你脑子里反应最快的是那些词汇。你能讲出来也就罢了,而恰恰是这些相对书面的单词,自己想讲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还根本念不清楚。我们要向外国人学习,说话时少用形容词和副词,尤其副词是很书面化的标志。

九、花心思推敲外国人口语中简单单词的巧妙用法,切忌自己“发明创造”

很多大陆生刚开始讲英语容易犯一种错误:有了词汇量后,没有真正去体会外国人用这些英语单词的习惯,而是凭中文意思发明创造,根据中文里的逻辑硬译。举个例子,我的一个同学曾经说了这么一句话:“My hair is very strong”(我的头发很多)。外国人可以猜懂你的意思,但一听你这样子的英语心里疙瘩。所以,你不确定是地道的英语就尽量避免说。在口语交谈中讲不出来或者讲chinglish(中式英语)时,要在事后回想总结当时应该怎么说才更地道。

掌握英语口语的沟通其实不需要积累更多更难的新单词,而是gets handy with the simple words that you already learned(娴熟地使用你已经学会的简单词汇)。同样一锅米,外国人和我们烧出不同水平,我们还在思考烧不好是不是因为没有放泰国香米或者国宝米。学英语,尤其口语,并不是学习自己不会的东西,而是看我们能否将课堂内已学单词的用法充分拓展应用开来。其实我们在国内念到大二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英语词汇,讲出地道的英语是没问题的。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充分体会到所知道的每一个英语词汇的魔力。

比如老外说“你的看法如何”,就会简简单单地说,What's your take?再举个例子,有一段时间,好几次在打篮球时碰到篮球没气了,可我不知道“没气”怎么说,说过“no air”一类的话。还好,听我说话的人觉得我在说“no air”时看上去不像是缺氧,没把救护车叫来送我去医院抢救。因此我对“没气”这个词一直耿耿于怀,想它肯定是个什么我没学过的新单词。直到有一天在历史课上,坐在轮椅上的兰波老师唤我:“Hung,could you do me a favor?My back wheel seems very flat.I got an air'pump in the pocket on my right hand side.”(航,能不能帮我个忙?我的后轮看上去没气了。我轮椅右手边的袋子里有个打气筒。)第一次听到“没气”其实就是“flat”这个词,恍然大悟,不禁对这个在初二学的单词刮目相看。

大家不妨读读底下这些真正的英语俚语,你会感叹这么简单的词能表达出那么感性的意思。

Thanks for the heads-up.(谢谢提醒)

So I am kind of a go-between.(我就像中间人一样)

Do it all in one go.(一气呵成)

The flip side/the down side.(事情不好的一面)

Make the judgement call.(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来作决定)

Simply put.(简单地说)

Back of the envelope calculation.(粗略的计算)

Catch me off the guard.(让我措手不及)

Gain the upperhand.(取得优势)

Bubble up.(沸腾,兴奋)

Dressy(盛装的,衣着考究的)

Cheesy(俗气的)

Greecy(油腻)

Jump in(突然插话)

Laid back(放松)

Full blown-out(问题或疾病等等全部爆发出来)

Buckle up(倾全力于……努力认真于……)

Harp on(批评,责骂)

Showstopper(极为吸引人的人或物)

Weight in(加入,参加入)

Bound off the ideas(集思广益)

Scream one's lung out(声嘶力竭地喊)

On the whole(整体来说)

Jive with(忽悠)

Bread and butter(基本生活所需)

Rough elbows(被暗中攻击了一下)

Khakis(穿着很随意)

No one bites(没人采纳和理会)

Let's role(我们走吧,开始吧)

Let's raise the roof(让我们尽情狂欢)

Baller(派对上最引人瞩目,回头率最高的人)

Swagger(大摇大摆地走)

Losing your mojo(失去精神支柱)

Eye-opening experience(让人大开眼界的经历)

Powerful catchy tone(富有魄力而扣人心弦的音调)

The Golden Rule of The Thumb(最首要的标准)

这些看似简简单单的单词的灵活使用习惯,其实是相当值得我们细细学习的。自己不要花太多功夫去背高深的英语单词,花太多脑力去想使用哪个“big word”去表达意思。我们脑子里一定要认识到一点:过去在学校学的书面表达不大对接外国人现实生活中的口语体系。这就需要先让自己的英语思维按外国人组织英语语句的方式先带一带牵一牵,接下来再有一些自由度去造一些句子。总之,静下心多体会外国人是如何简明巧妙地运用一些最简单的单词就把他们要讲的意思表述清楚了。然后你要积极为自己创造机会马上投入使用看似简单、但魔力无穷的英语单词。最后我想提醒大家一点,不少人常常把“口语地道”和“能说俚语(slang)”等同起来,其实外国人普通的交谈中,俚语并不是用得很频繁。而且国内音像和英语材料教的许多稀奇古怪的俚语常常是带有一些蒙蔽性。比如我曾经从《疯狂英语》学了一个俚语“raining like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后来我在美国同学面前使用出来后,美国同学都笑我,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同类推荐
  • 设计概论

    设计概论

    概括介绍了艺术设计这一门科学的基本发展历史、基础的概念分析、学科的基本分类,以及各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知识内容、当代基本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并根据我国当代一系列开放政策的需要阐述了艺术设计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的重要关系。同时,本书也对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知识技能、经营管理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能力作了介绍和建议,目的是使学生对艺术设计这一行业在宏观上有一个比较详尽的把握,并能够对其理论的认识也运用,为将来的深造和发展奠定坚实雄厚的基础。
  • 跟着郭明义学雷锋:小学高年级版

    跟着郭明义学雷锋:小学高年级版

    本书以雷锋和郭明义两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契合点贯穿全书,用雷锋、郭明义的典型故事诠释了助人、敬业、进取、勤俭、信念等雷锋精神的内涵。
  •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规则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规则

    作为盛开的最新特色塔罗系列,本系列2014年共计12本,本书是该系列第2本。本系列作品均来自90后获奖者的最新作品,主要收录历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大赛、萌芽、最小说获奖者的精华作品,有小说、散文等。这些作品空灵隽秀、质朴绵长,勾勒出了最独特的青春风貌和青春生活,表现了他们卓越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青少年读者,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学习辅导和课外阅读书籍。
  • 小鹿班比(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小鹿班比(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小鹿班比》是一部经典的杰作。这是一只鹿的成长故事,从它刚出世不久一起讲到它成年。作者察尔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真实的森林世界,动物的生活习性也描述得相当准确,就像一部很有诗意的森林动物手册。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茶花女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茶花女

    小仲马的第一部扬名文坛的力作,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刻骨铭心、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抒写了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对真正爱情的渴望与执着,造就了一段散发着不朽魅力的爱恋。这部永恒的爱情经典歌颂着高贵的灵魂与人性之美,同时也毫不留情地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
热门推荐
  • 校园聚焦

    校园聚焦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安苏宝藏

    安苏宝藏

    刘大壮出生于四川,后来家中突生变故,逃往东北,之后当兵在一场战斗中故意被俘,后被东北抗联的同志解救,送往河西村一农家养伤,期间结识了苏联红军排长诺夫斯基,俩人“村民的口中得知山上有个满是宝藏的“老虎洞”,并从中得到一份藏宝图,藏宝图上记录四个玉狮子的所在地,集齐后便可以在长白山找到遗失的安苏宝藏,俩人假借抗日为借口,为了发财而开始夺宝,最终虽然寻获宝藏,却付出了惨重代价。
  • 启源新时代

    启源新时代

    那年,我们抛弃了太阳!在航向的旅程中,我们发现了新的世界,在这个博彩大千的宇宙中,人类依然是那么渺小。数千年的风云变化,使得我们成熟稳重,踏着一个个坚实的步伐,我们奋起直追,逐梦原来的理想。在亘古不变的时间长河中,联邦与帝国这对长久以来的死对头,面对未知生物的猛然来袭时,是联合还是继续纷争,对于他们的选择,人类又该何去何从?是固步自封等待毁灭,还是昂扬挺胸英勇向前,这些哲学与思维的问题,都将属于大人物的考量,而我们,只能遵守.....
  • 济南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济南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济南历史绵远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史话》分七章,言简意赅,从市情概览,建制沿革,历史风云,名士风采,地方文化,景观名胜,现代风貌,全方位地介绍了济南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是了解济南历史的百科式小书。
  • 我很忙的

    我很忙的

    所有的相遇都是缘分,所有的相爱都是决定。我不知道我们会走多远,但我希望是永远。
  • 芯片之谜

    芯片之谜

    不知是多少年以后,为了抢夺日益枯竭的能源,一场核武器世界大战不可避免地席卷了全球。经过漫漫长的岁月,人们又渐渐恢复了生活的平静----
  • 土星防卫军之丧尸行星

    土星防卫军之丧尸行星

    本作讲述距离土星3700光年外的殖民地开普勒1647b遭到了太空病毒的袭击,9成殖民的人变成了丧尸,幸存的人不仅要乘飞船逃离这里,更要防止病毒感染到土星
  • 乡村档案

    乡村档案

    讲述的是西岭市西安县苦藤河乡因一条河挡住了出路,交通不便,农民的生活贫苦,苦藤河乡的祖祖辈辈都盼望在苦藤河上修一座桥。可苦藤河乡的主要领导却将农民修桥的血汗钱中饱私囊。新来的乡党委书记为了办政绩工程,早日调回县城,再一次集资修桥,致使农民与乡政府严重对立,酿成大祸;农民聚众砸乡政府、县纪委书记险遭谋害、漂亮女孩暴死灭尸……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实,迫使苦藤河乡的农民们团结一心,与邪恶势力展开了一轮又一轮较量……
  • 万界之最强龙神殿教主

    万界之最强龙神殿教主

    程龙来到宗教至上的平行世界,没想到意外获得了龙神殿系统。建立万界宗教,成为至高无上的神明……“上帝啊,你这样的脾气不改,就给我去贫瘠世界当神官去。”“释迦牟尼,你这斋菜做的不地道啊。”“女娲……算了,没你啥事,把孩子抱给我看看。”……从此,程龙无敌了
  • 狼人杀之夜尽天明

    狼人杀之夜尽天明

    新书发布…狼人杀神祗时代!我吐了,我来到了一个狼人杀的世界?叭说了,兄弟们,三神已走,四狼起身拍刀。我的那个天,这是什么香蕉棒棒锤?三神已走四狼拍刀,三刀中民,好人胜利?……第一天我自刀,女巫开解药救了我。第二天我自刀,守卫用盾守护了我。第三天我再刀,我终于tm死了,我这匹悍跳狼终于死了,不容易啊,三天才死。……我底牌是一个平民,但是队友不太行,逼着我起跳石像鬼去骗狼人了啊…石像鬼:我是守墓人!我:我是石像鬼,今天全票出我,晚上狼队去刀守墓人(石像鬼)。石像鬼人都傻了,自闭了…怎么还有好人让狼人去刀狼?猴子群号:72756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