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9300000017

第17章 第11个故事(2)

主人杀了一只羊款待远道而来的艾多斯和刘悦。刘悦拿汉语说:“呀,让大家那么麻烦了,真不好意思。”满面红光的哈萨克人中,有一个汉语还凑合的小伙子说道:“我们哈萨克人有的就是羊。你们刚来,这才是第一个‘麻烦’,以后‘麻烦’多着呢。”大家都哈哈笑了,但刘悦似乎没有听懂他的汉语。他接着说道:“以后你们把我们的孩子们教得棒棒的,我们就让你们经常吃到香香的羊肉。”刘悦点点头,开心地笑了。这样直爽而明朗的人,她是喜欢的。这才是人原本的样子。

刘悦最不爱吃羊肉了。她曾计算过支教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困难,但说什么都没算到羊肉这个困难。

刘悦小声对艾多斯说:“哥,吃不下去,怎么办?”

艾多斯悄悄说道:“吃不掉也得吃,没办法。”

刘悦叹了口气,接着挑拣大盘手抓肉里面较瘦的部分,偶尔应付着吃两块。她十分不愿意让大家看出她不喜欢羊肉,因为手抓羊肉是哈萨克人最尊贵的食物。要说不吃,简直就跟大年三十的饭桌上声称讨厌饺子一样……

这时一位老者问道:“艾多斯,你们之间谁是教语文的?”

艾多斯望了望刘悦说:“是刘悦,她还会写诗呢。”

全毡房的人重新打量了一番刘悦。哈萨克这个民族对于诗人十分尊敬。当哈萨克人听说对方是诗人的时候,往往甚至会第二次致敬,表示对于诗人最崇高的敬意。

老者笑着打量刘悦说:“你是hanzu(汉族)的女阿肯(诗人)?”

刘悦既没反应过来kitai是什么东西,又没反应过来阿肯是什么。

艾多斯替她答道:“嗯,她是的,呵呵。”

老者说:“那这块羊舌头,就分给你吃吧。Sheshenbolaseng(你会成为能言善辩的智者)!”

艾多斯示意刘悦用双手接住老人给的舌头。周围人也七嘴八舌地说道:“是啊,你可要努力把我们的孩子教好啊。我们就把孩子拜托给您了。”(哈萨克人的习俗,要把羊的舌头分给最能说会道的人。)

刘悦的心中忽然起了涟漪。在北京,也有很多公司想要应聘她,可并不能说是需求她。如今城市里的人越来越孤独,因为在城里,大家发现自己并非是无可取代的。刘悦如果拒绝了某家公司,那公司还是会找到一样能胜任的员工。而在草原,刘悦深刻地感受到了种托付。如果刘悦会哈萨克语的话,就会知道那个词叫kerek(需求,理所应当且必然地需要)。

生活的价值不在于你做出了怎样的成果,生活的价值在于你获得了多少托付。在城市中,有谁会将自己100%地托付给你。就算如此,你又能承担吗?你会把自己100%地托付给他人吗?你敢敞开自己的心而不设防吗?你敢吗?

幸福就是某种契约达成,某种托付实现时的刹那……

可如今我们的生活只堆砌着虚假的欢笑与快乐。我们不相信爱情,我们说“神马都是浮云”。我们天天说“洗具”、“杯具”,却很久也没体验过真正的悲伤或者是幸福了……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年代。这是一个荒芜时代。

还是回到故事吧。

刘悦凑到艾多斯耳边,小声说道:“这个舌头真好吃,哥,我还想吃怎么办……”

艾多斯忍着笑,说道:“傻孩子,一个羊就一个舌头,等下次吧……”

刘悦一想到自己问了这么傻的问题,就不由得“咯咯”笑了起来。

要喝马奶了。

过了会儿,那个会汉语的哈萨克小伙子拿来了喝马奶子的礼器。这个器皿是由两个连在一起的木质大杯构成的。小伙子指着杯子对刘悦说:“你看见没有,这里是两杯马奶。我们嘛看你是第一次来草原的,之前没喝过马奶,又是个女同志。我们照顾照顾你,就喝那么一个杯子里的马奶就行。”

艾多斯刚要插话,那小伙子说道:“你别插嘴,不要告诉她。”于是艾多斯摇头笑了起来,周围大婶大姐们含着慈祥的笑,小孩子们已经“咯咯咯”地笑作一团了。

刘悦很疑惑地喝起马奶。

那个小伙子又说道:“马奶子嘛,第一次喝有点辣,你要一口气咕咚咕咚喝完。”

于是刘悦仰起头大口大口喝了起来。全毡房的人都已经笑出声儿来。

刘悦喝完后,放下了杯子。她惊讶地发现另一个杯子里的马奶子也都不见了。刘悦喝了马奶,有些微醉(马奶会醉人的)。当她看见另一个杯子里的马奶不见后,疑惑地望着大家,又不时看看艾多斯。

艾多斯说道:“傻孩子,两个杯子底下是通的啊!”

毡房里满是笑声,尤其小孩子们得意得不得了,仿佛刚刚赢了一场游戏。

突然,刘悦哭了。

大家都吓到了,没想到竟把远道而来的老师弄哭了。城里人娇贵,又不像哈萨克人这样习惯开玩笑。骗刘悦玩的那个哈萨克小伙子一下子窘迫起来。整个毡房,各种大婶儿大姐又开始责怪起来他。孩子们也收起几秒钟前的高兴,学习大人用责怪的眼神望着那个小伙子。

那个小伙子大声自言自语道:“我就是想逗她开心嘛,谁想到会这样。”好在刘悦的泪水也就流下了几滴,没一会儿她又开心起来。大家看她没事,也就又开心起来了。

趁着外面没有黑透,大家决定跳一个叫作hara jorga的舞蹈。刘悦和艾多斯望着舞蹈中欢乐的哈萨克。刘悦问艾多斯什么叫作hara jorga,艾多斯说翻译到汉语叫“黑走马”。

刘悦疑惑地说道:“走马?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艾多斯说道:“呵呵,你倒还真学识渊博,如今仍背得下李贺的《梦天》!可哪里是那个走马。诗中的‘走马’指急驰的马。而这里所说的走马,是相对于奔马的。马儿颠着向前步行,叫作走马。你看没看过奥运会上‘盛装舞步’的表演?里面的那个动作,就是走马的动作。‘马踏飞燕’那个文物,里面马的动作特别优美,据专家考证,那是走马的动作。”

“那到底为什么这个舞叫作走马?而且为什么必须是‘黑’的?”

“我觉得其实hara这个词,在这里并非强调‘黑’本身,强调的是一种庄严性和神圣性。我也没看过走马,可我想马一定是在最自然轻松地时刻才能走出那潇洒的步子。你看跳这舞的人们,他们和走马还真有那么几分神似。无论你有什么烦恼,只要一跳这舞,便会全部忘记的。这个舞蹈也没什么固定动作,只要融化在音乐中就可以了。”

艾多斯拉着刘悦跳起来了黑走马,哈萨克人把刘悦邀请到了圈子最中间,大家都为她叫好。人们越来越喜欢这个来支教的北京女孩了。

其实刘悦多半是喝马奶喝得半醉了,不然以她那么薄的脸皮很难鼓起胆量去跳。刘悦笨拙地跳着黑走马,哈哈笑着,一副很享受的样子。艾多斯好开心,可开心之外又有一份莫名的淡淡忧伤。

天黑了,漫天的星辰。

艾多斯和刘悦远离人群,躲在一棵大松树底下看星星和月亮。

艾多斯问刘悦开不开心,刘悦点了点头。

艾多斯问刘悦刚为什么在毡房里哭,并告诉刘悦哈萨克人就是这样,比较爱开玩笑,她得适应。

可刘悦却长叹了口气,说道:“哪里!我哭是因为感动的。”

艾多斯:“感动?”

刘悦:“你看那个小伙子说话时多么认真,很久很久没有人那么认真地骗我了。”

艾多斯:“什么?”

刘悦:“城市里现在连骗子都骗得漫不经心了,经常一个虚假短信群发N多个号码。连骗子都不关心你上不上当了。如今男孩子追女孩子也是越来越实际了,都没什么人愿意好好哄女孩上当了……”

艾多斯:“呵呵,你这个理论真的很神奇。”

刘悦:“你看毡房里那么多的人静静看着我喝,看着我上当,多么温暖啊。那就像是小时候,大人们带着爱意哄骗孩子一样。而我真的上当后,毡房里的人们笑得比我自己都开心,都像是孩子一般。我觉得——我觉得……”

艾多斯:“你觉得什么?”

刘悦小心翼翼地握住了艾多斯的手,以很微弱的声音说道:“我觉得很幸福。”

漫天的星辰在空中,让人不禁想要仰望。

今夜的月亮很圆,也很美。美得像一场托付。

艾多斯攥紧了刘悦的手。

与此同时,艾多斯也表达着一种想要攥紧刘悦手的感情。

同类推荐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魍魉世界(下)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魍魉世界(下)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黑暗混乱,鬼蜮横行。区老先生一生读书,也教育四个子女认真读书,用学得的知识谋生。然而,重庆物价飞涨,物资奇缺,民不聊生,靠工资生活实难度日。于是,区老先生的三儿子弃文开车跑运输,发了大财;二儿子弃医经商作买卖,生活小康;长子仍然是机关公务员,穷愁潦倒。其周围的朋友、同事、邻居、亲戚,无不投机钻营,唯利是图,为挣钱发财苦度时光而日夜奔忙,真正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 嘎小子认爹

    嘎小子认爹

    寡妇领着孩子改嫁,俗称“拖油瓶”。在卧虎岭、盘龙河方圆百里这疙瘩这块儿,叫“带葫芦”,骂人话“带犊子”。龙河村的满仓嫂还没改嫁,儿子有根就沾上了“带葫芦”和“带犊子”的浑名外号。有根这小子不是挨熊受屈的主儿。别看他才十三四岁,平时蔫头蔫脑地梗梗着脖子、蔫声蔫语地撇撇着嘴,那可是不吃一点哑巴亏。无论大老爷们儿、半大小子,谁拿他开心取笑耍着玩儿,他就跟谁叫劲儿对着干。不管咋被折腾、咋挨搓磨、咋受欺辱,他也不认输、不告饶、不服气。瞅冷子得下把下把,得下口下口,不是朝腿肚子猛踹一脚,就是抓手腕子狠咬一口;再不从背后冷丁推一把,把耍弄他的人推个大前趴子“狗抢屎”。
  • 打渔雀

    打渔雀

    夜已经很深了,忽远忽近的车流带来铺天盖地的声浪在这个都市的上空久久盘桓。这个城市究竟有多大,人口有多少,没有人能够说得具体明白,给人的感觉就是,城市就像涨破了皮的脓疮,皮已经不起作用,任由破溃而出的脓血四处漫溢,东流一块,西流一块,左右摇摆,淹没了周遭那美丽的田园风光,把人们像叠罗汉似的四平八稳地嵌入进矗立在城市的高楼里面,腾出的大地让给越来越宽的公路和难以计数的立交桥。这天晚上,罗常伟站在18楼的阳台上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他尽量让吐出的烟雾能飘得更远一些,或许这样才能舒缓一下心中淤积已久说不清来由的闷气。
  • 涂满油漆的村庄

    涂满油漆的村庄

    我是韦虎的弟弟,我愿意当他的弟弟。在我们村,最高的山是加广山,然后依次是加脉山、加料山、加饭山、加权山。我们要在这五个山顶上,砍掉五棵大树,之后在将倒未倒的树下,安排一个人在树下守望。加权山是我弟,加饭山是我哥,加料山是我,加脉山是我妈,加广山是我爸。
  • 从群星闪耀到大师远去

    从群星闪耀到大师远去

    历史上把“我民族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晋有南渡,宋有南渡,明有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返北者”。上个世纪,为抵御日军入侵,中华民国政府南迁重庆,大批学子也随之“南渡”。集中于西南联大的师生们演绎了个人与家国的爱恨情仇,续写了中华文化的传奇。在此,我们选取《南渡北归》的部分章节,介绍抗战后大批知识分子南迁的过程,并以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冰心等人的交往故事透视当时的社会风气及一代文人的气度和胸襟;对胡适、陈寅恪等离世的记录,则揭示了南渡后最后一批文化大师的命运,铭记他们践行“自由之意志,独立之精神”的节操。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念天行

    念天行

    一个被遗忘的世界,一场血雨腥风的较量,一把开启神魔战场的钥匙。被惊世骗局所笼罩的少年,誓要走到修道的巅峰,踏碎那张棋局,只为摆正世界的倒影,找到那熟悉的身影……
  • 邵帅宠妻成瘾

    邵帅宠妻成瘾

    夏之意怕邵瞿怕的要死。邵瞿却爱夏之意爱的要死。他为她进军校时说:等我五年。五年后回来时,却是她婚礼被抛弃,遁入空门。他一拳揍在新郎俊朗的脸上:我放在心尖尖上的女人,却成了你随意抛弃的物件,找死。邵瞿回来了,夏之意开始颤抖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默守陈规

    默守陈规

    陈溪认为一辈子谈三次恋爱足矣,一次懵懂,一次刻骨,一次一生。一次蒋桥生,一次沈默,一次温长青。
  • 爱成灾:冷少追妻365天

    爱成灾:冷少追妻365天

    年少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个人,不经意的撞入了你的生命,然后,用尽一生的时间都不能忘怀……苏意以为,相识八年,相恋两年,相离五年,爱恨交织,怎也会有结束的那么一天。谁料到,再次重逢以来,那些往日的记忆与情感,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将她淹没。她不止一次可悲的发现,沈以轩这个名字,这个人,如一枚印章,已经深深印在她的心头上,融入她的骨血当中。无论她如何努力,都无法否认,他早已是她生命无法剥离的一部分。无论过去,现在,或者将来。
  • 异火重生:雪颜倾城

    异火重生:雪颜倾城

    她是药王最宝贝的徒弟,也是卜算子最得意的徒弟,更是他心尖上的人儿,她因着异火被强大的势力灭族,却又因异火重生在底层大陆,看这一世,她如何得异宝,变强大,为家族雪恨,哎等等,这一个两个的,都找过来是要怎样。
  • 幽隐

    幽隐

    本小说讲述幽隐独霸江湖的野心,从而引起江湖轰动,人人自危。由四川唐门召集江湖各派共同对抗幽隐,谭幽岚、凌少顷、剑七娘…年轻辈出,为了侠义、自由,更是奋身直上……
  • 卿本荣华

    卿本荣华

    凌曦堂堂二十一世纪的金牌特工,没想到因为渣男,被迫来到了一个历史上从未记载的王朝。本以为这就够倒霉的了。可谁曾想,半路遇上了个腹黑大魔王,从此便日日不得安宁。可她主动送上门去,却被拒之门外,说什么等到洞房花烛夜。为了与他并肩,遇敌杀敌,遇佛杀佛。"你说我不容易吧!"君离陌:“的确不容易,今晚,让为夫好好犒劳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戴尔·卡耐基亲子睡前故事:五分钟名人传记

    戴尔·卡耐基亲子睡前故事:五分钟名人传记

    戴尔·卡耐基5分钟道尽一个名人的一生,本书根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金牌节目整理而成,书中简明扼要地介绍了37个名人成功路上的坎坷经历,大人物,小视角,故事不长但非常精彩,每天晚上孩子睡前讲一则故事,有利于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目标并锻炼其抗挫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