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1100000012

第12章 湘女进疆(8)

楼兰是一个古国,它当年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大国。在汉朝的时候、傅介子就曾经为了让楼兰一心归附中央王朝,而刺杀过楼兰王。最先发现楼兰的是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他在这里发掘了大量价值连城的文物,并带回了许多古文字,那些古文字中最古老的字纸,比欧洲认为最古的字纸还早七百年,那些文字记载着当时政治、军事、商务、交通、农业、制造业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证明古楼兰是一个繁荣的城邦,城内有客栈,医院、邮局、仓库、民居、官署和佛寺。因为来往于古丝绸之路上的中外旅客,都要经过这个要冲之地,使这个城市热闹非凡。后来,它神秘地消亡了。随着它的消亡,罗布泊这个西域泽国也就日渐荒凉,最终成了现在这个进去就难以出来的恐怖之地。后来,它曾让彭加木失踪,余纯顺断魂。

大家骑在马上,从四面八方来的阳光像火一样烤着我们,阳光灼得眼睛发痛。汗水湿透了衣服和马鞍,酷热使战马烦躁得直打响鼻。无论在大漠中走了多长的时间,因为大漠一色,没有任何参照物,所以感觉自己还是在原地踏步。这使本来就十分漫长的道路显得更加漫长,也使这茫茫大漠显得更无边际。

走了三天,还是令人绝望的沙漠,我们带的水越来越少,每人每天定量,最多只能用一军用水壶水。自离开铁干里克,就没有洗漱了。泥尘和汗水使每个人都像古戏中的花脸。衣服上汗水干后凝成的盐粒已白白的一层,衣服也变得很硬,一动就“呱呱”直响。食物是唯一的,那就是由两匹马驮的馕,因为整日被马汗浸着,早有一股浓浓的马汗味了。女兵们闻到那味儿,就想呕吐。现在,那馕经过二十多人三天的消耗,已所剩不多,也得省着吃才行了。

女兵们是第一次骑马,连续几天骑在马上,大腿和臀部都磨烂了,汗水一渗,钻心般疼痛。

走到第五天,由于劳累和缺水,有些女兵走着走着,眼前一黑,就从马上栽了下来。

沙是微不足道的,但当它们聚集,就显示了毁灭一切的力量。它使一条名符其实的大河——塔里木河在铁干里克一带中止,又让发源于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车尔臣河也在罗布庄附近消失。两条河流似乎是联盟着要走到一起,汇为一体,与大漠抗争,但都是徒劳。沙战胜了它们,把一个无边无际的死亡地域摆在了两条河流的面前。

我们就走在这死亡地域之中。从地图上看,我们为了赶时间,自英苏开始,基本上是沿东经八十八度线直插若羌,所以那条路线一直在沙漠之中。

也是第六天的下午,那匹老马走着走着,突然栽倒在地。它不想张嘴,不想抬起眼皮,甚至都不想呼吸了。它的嘴扎进黄沙里,有一边的嘴挂着一点白沫。它和人一样想着,与其这样走下去,还不如死掉。不,它是因为衰老,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它的生命被这六天的行程榨干了。它的神情忧伤,它的眼睛满含愧意。

大家想把它扶起来,但它已没有一点力气。最后,它体现了一匹训练有素的军马的品质,它挣扎着把自己的头支撑起来,指向前进的方向。

然后,它停止了呼吸。

骑兵们纷纷下马,向它默哀。排长拨出刺刀,按照骑兵的规矩,郑重地割下一绺马鬃,放在自己怀里。

马头所指的方向应在托尕木,这里离那儿应该不会太远。我们先到那里去吧,那里有一些胡杨木和零星的几片草地,也许可以找到水,运气好的话,还可能碰到牧民。排长声音沙哑地说。

其它马匹也不行了,它们像被沙漠占胜了的俘虏,低垂着头。汗水把它们的马鬃粘结在一起,凌乱地垂在脖子两侧。它们已载不动人,有两匹马不使劲地拉,就迈不动步子。大家只好下马步行。离地一近,更感到灼热。每往前迈动一步,都好像要用尽平生的力气。

水只剩下了排长省下的一壶。他名叫尕五福,原在陶峙岳将军的部队中干过三年,是一个英俊魁梧的东干族小伙子,骑术超群,是一名名符其实的骑士。他后随陶峙岳将军参加“九·二五”起义,不久,由班长提升为排长。他一手拉着战马,一手护着那壶水。虽然他十分饥渴,但他保持着一个骑士的尊严,不让喉哝发出“咕噜噜”的声音,不用舌头舔焦干裂口、冒着血珠的嘴唇。他深陷的、淡蓝色的眼睛里闪着光,他厚实的嘴唇在不说话时总是紧闭着。

不知离托尕木还有多远?我用掩饰不住的绝望的声音问排长。

靠双脚走,得一天多。排长说。

我一听,就沉默了,大家都沉默了。只有凝重的脚从沙里拔出,再迟缓地踩进沙里的声音。不时有人把水壶盖旋开,把脖子仰起来,希望里面还有一滴水。当里面连一点湿润气都没有,那人就贪婪地盯一眼排长的水壶。

排长走在前头,当他见大家赶不上他,就会停下来等一会儿,然后又往前走。

女兵们觉得自己的身体快干了,干得像一张“呱呱”直响的纸,一小阵风,就可以把自己刮上天。

我没有被刮上天,我走着走着,就觉得自己要倒下去,我扶着马,但天地还是旋转起来,天地以我为中心,旋转、扭结着,世界像一个巨大的漩涡,要把我旋到最恐怖、最黑暗的中心。那一轮明亮得过分的太阳一下子变成了无数个,风车似地旋转着,像一群正围着我狂吠,并要把我撕扯得粉碎的疯狗。我仿佛听见自己呻吟了一声,然后就倒下去了。灼热的沙烫得我抽搐了几下。

大家围过来,排长取下水壶,给我灌了一些水在嘴里。然后把我横着绑在马上,让马驮着我走。我不知是多久醒过来的。刚醒过来,虽然还有些恍恍惚惚的,我还是下马要求自己走。

这时,排长对我们说,在即将断水的时候,在沙漠中决不能停留。多往前走一步,就远离危险十步,多停留一分钟,就多了十分危险。这水是在像王正先这样危急时,才能饮用。现在……现在……只要是水,不管是自己的尿,还是马尿,都不能浪费,都要喝。如果渴,就喝自己的尿。这里,只有人尿和马尿是水。大家不要害怕,特别是女兵,这样的事,对于在沙漠中行走的人来说,是经常发生的。只要到了托尕木,一切都会有了。但我们也许会因为缺少一口水,最后走不到那里。所以,我再说一遍,只要是水,就决不要浪费。

其实,骑兵们自从今天开始出发,就一直靠自己的尿解急。但他们不好意思告诉我们这几个女兵,现在没有办法。排长只好讲出。

女兵们已经木然了,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听着排长的话,也不表示吃惊,也没有摇头和点头。排长讲完后,大家只管迈着机械的步伐往前走。

我们,宁愿死,也不愿喝尿。

馕已干得像百年老陈土,一见火,就会燃起来。嚼在口里,满口是灰,除了牛汗味,很难闻出粮食的味道,大家已饿得两眼发直,但没人能咽下那玩意。

当时,太阳已经偏西,大漠被镀上了一层瑰丽的颜色。这时,我看见了一座城池,黄沙紧接着浩淼的碧波,岸边是一座城市,高高的楼房,匆忙的人群,美丽的花园,气派的广场,被风吹动的绿荫……

到了!排长,到若羌了!我用嘶哑的声音兴奋地喊到。

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望去,却什么也没有。

真的,我看见了一座好气派的城市,原来若羌有这么美,真是不可思议。我对他们看不见那城市感到很奇怪。

大家又望了望,那几个女兵也说看见了,都和我一样高兴。

骑兵们却笑了。一个骑兵说,那就叫海市蜃楼,非常美,但都是虚幻的东西,没有在沙漠走路经验的人,常常会被它引诱着进入绝境。

大家一下子泄气了。

这时,排长看见了一株真正的树,那是一棵不知道支撑了多少岁月的,一半鲜活,另一半却已经枯朽的胡杨。循着那棵杨树望过去,还有两三棵。他知道,快到托尕木了。

他想告诉大家,但他的眼泪先流出来了。他自己喃喃地说,我们没有走错路,我们没有走错路,老马指引的方向是对的。其实,自老马死后,他的心就一直悬着,现在他终于放心了。

他又往前走了好远,待到眼泪擦干了,相信再也没有泪水流出来,才转过身对我们说,同志们,前面有树的地方就是托尕木,我们从死亡之海中走出来了,我们胜利了!

大家一听,高兴的纷纷倒在地上,再也不走了,也没人能走动半步了。

前来接应我们的一个班已经等在托尕木,我们会合后,又走了两天,终于到了若羌。

九.饶钟琦:我们一直到了剿匪的最前线——阿尔金山

我和其他二十多名女兵是踏着王正先的足迹到达若羌的。不过,我们前往若羌坐的是汽车。没有公路,是汽车兵们自己闯的一条路。绕着沙漠,沿着戈壁走,足足有六百七十多公里。汽车开过后,扬起满天沙尘,像刮了一场沙尘暴。到达若羌后,车上积下的沙尘有一尺多厚,我们像是从沙尘中钻出来的,一跳下车,就引得一群好奇的老乡前来围观。待把脸上、头上的灰尘拍打得差不多了,老乡才惊叹道,哦哟,那些嘛是阳冈子(女人)!是阳冈子!

他们终于看出来我们是些女人。

若羌是座只有三四百人的小城,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一条三四丈长的巷子是它最繁华的大街,巷子两边胡乱地堆着些土坯房子,好像是上帝小时候玩泥巴时留下的,又好像是刚刚翻耕过来的土坯。街道两边有两家馕铺子,三处卖羊肉的地方,还有几个买杏干和萄萄干的妇女。他们身上和所卖的东西上全停留着厚厚的灰尘。他们也就在灰尘中招徕着顾客和对顾客微笑,白色的牙齿和敦朴的笑一起在尘土中闪光,每个人都是风尘仆仆的,好像与我们一样走了上千里路。杏子树下拴着灰溜溜的驴或马,它们的屁股下面,总会有一堆冒着热气的粪便。毛驴那像古代武士冲锋时发出的高吭得过分的大叫声把我们吓得抱成了一团。待明白那声音是毛驴发出的后,无不为如此一个动物能喊叫出那样的高腔而惊讶。

听到汽车的声音,人们纷纷从土坯房里钻出来看稀奇。大人站在巷子两边,小孩子跟在车后,即使用最慢的速度,车子碾过后腾扬起来的灰尘还是把人、房子、树、驴和马淹没得不见一点踪影。

若羌古为楼兰国,后改名为鄯善国,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汉代遣使屯垦伊循(即米兰河上游地区),并设辅国侯、鄯善都尉等职,除管辖罗布泊地区外,其范围西及民丰,北临吐鲁番。它与楼兰、米兰、伊犁等古城和屯田遗址一样,都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宝库。而当时的若羌城,却看不出一丝一缕的辉煌痕迹。的确,自然环境的改变,古国的衰亡,把这里变成了一个被世界遗弃的地方。

气象资料表明,若羌县年极端温度最高近摄氏四十四度,是新疆最酷热的地方之一。车颠簸着还没感觉,车一停下来,大家就觉得酷热难挡,汗流满面。

我到达骑兵团团部后即与同来的战友分开了。我一个人留在政治处,随即随工作组到且末县搞土改。

从若羌到且未还有三百五十公里路。我一听还要走那么远的路,就头皮发麻,浑身发软。从西安开始,就在汽车上颠簸,我确实被颠怕了。

我征尘未洗,心怀余悸地又一次爬上了汽车,然后,汽车又向那个陌生的地方驰去。刚出若羌不久,车就抛锚了。塔克拉玛干的炎热像利剑一样击中了大家,锋利的剑刃逼迫得大家说不出一句话来。我无处可躲,就索性钻到了汽车下面。我躺在尘土里,没过多久就睡着了。那一天夕阳西下之时,车子才摇摇摆摆地开进了瓦石峡。这里距若羌近百公里路,清代文献称为凹石峡。瓦石峡故城就在仅有一涓细流的瓦石峡河岸。在红柳和沙丘中,还可以看见一些房屋、陶窖、炼金炉、农田及墓葬遗迹。稍稍留意,还能找到散落于地表的钱币、瓷器残片、石器、陶器等物。这一切证明了这里当年曾是楼兰古国的经济中心之一。

次日的行程没有见到一个住户,一个行人,只有那辆军车在阔天阔地中行进。太阳似乎把所有色彩都吞没了,只留下眩目的浩浩平沙,直抵阿尔金山脚下。阿尔金山沉默地横卧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那些拔地而起的险峻峰岭直插云霄,那些峰岭上亘古的冰雪,在阳光下发出晶莹透剔的光芒。经过雅喀托格拉克后,第三天和第四天的行程可以看见成片的胡杨,它们是树中的精灵,可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这种树所蕴含的内在力量使我深为震撼。沿途有了这种树的陪伴,有了这些树给予的力量,我的心情好了许多。虽然到达的这座城依然很小,依然贫穷落后,但因为它傍着车尔巨河,我可以听见水声,所以就喜欢上了这里。

在土改工作队,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土地改革的有关政策和实施土改的好处编成文艺节目,用歌舞的方式进行宣传鼓动。还有就是负责喊批斗地主的口号。这些口号都是用维语喊的,所以我学会了维语,但都是死记硬背的口号式维语。起先,我不适应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吃不惯他们的饭食,更不习惯他们居室中的气息,所以只能吃干粮,睡帐篷,受了不少罪。奇怪的是,我学会喊维语口号后,这一切都习惯了。语言使我了解并真正地接近了他们。久而久之,我喜欢上了羊肉、奶茶、干果、砖茶、馕和抓饭。我走遍了且未的乡村,进了昆仑山、阿尔金山,也深入到了大漠戈壁。我至今还记得那些地名:科塔克苏拉克、亚尕奇勒克、哈迪勒克、阔什萨特玛、阿羌、库拉木勒克……我那带着湖湘韵味的歌声至今还被一些人记起。如果乡亲在获取土地的时刻是难忘的话,我的歌舞也是他们怀念的,因为在他们分得土地时总伴着我的歌舞。

同类推荐
  • 归雁

    归雁

    《归雁》浸透着痛失丈夫又孤寂无靠的庐隐极度的悲伤与沉重的心情。庐隐借女主人公纫菁之口,抒写她在内力(内心的情感需求,个性解放等)与外力(社会规范、舆论、礼教等)之间痛苦挣脱的一段心路历程。《归雁》标志着庐隐思想与人生的转型,她的人生观由极度的悲哀开始转向热烈的追求,但是另一方面,又不敢打破礼教的藩篱,所以她的情感是纠结的。她的矛盾、悲哀与无助都透露着在回归与挣脱之间的苦苦挣扎,庐隐在情与理、旧爱与新爱、悲哀与快乐之间徘徊。
  • 爻爻斋闲话

    爻爻斋闲话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要描述画家云巢和文涛夫妇二人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兴味盎然而不失天真,偶有机锋透露,却随性流出,如胸臆直抒,毫无雕琢痕迹,其中的闺房之乐,颇可谓当代《浮生六记》。书中所描绘的画家生活,关注植物,关注动物,关注天气,关注艺术,无市井气,无呻吟病,一任率真洒落,不计利害得失,远离都市的喧嚣扰攘,全然一片沉静的自得生活,在《浮生六记》式的闺房之乐外,又飘散着陶渊明式的田园清新之风。对忙碌拥挤的当代人,不啻为一泓洗濯心灵的清泉。
  • 舍檐低语

    舍檐低语

    由著名作家衣向东作序并题写书名,由丛书主编著名作家纪广洋作序。全书收录发表过的作品约70来篇。内容清新隽永,值得一读。
  • 前尘旧梦

    前尘旧梦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空日历

    空日历

    本书是80后诗人陆燕姜的诗歌作品集,部分已经发表在期刊上。她用“丫丫式”的诗歌体式,制造与读者间的朗阔空白,延伸形式和内容的距离,增强了我们接受诗意的难度。她的诗歌语言既是表现的工具,同时又仿佛是具有活体性质的另一个主体,既与诗人对话,又与读者进行着对话与交流。这样的诗显然站到了一个时代艺术的高地,对于诗歌的内行读者而言必然具有特殊的魅力。
热门推荐
  • 无非欢喜

    无非欢喜

    “听说过吗?世界上如果有两个人,他们是彼此的唯一,那么终其一生,他们都不会见面。”“我已经遇见你了。”一个温暖上进小助理与高冷执着大学老师的平凡爱情故事。
  • 灰烬人的神话之旅

    灰烬人的神话之旅

    灰烬人来到了一个由众神统治的世界,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风波?ps:fz部分写崩了,大家跳过就吧,不影响的,只要记得主角去过了型月就行
  • 都市放牛

    都市放牛

    几年过去,纯和安详的玉林,渐渐变得浮躁、嘈杂、混乱起来,各种摊点、车辆拥塞街道,垃圾的腐臭四处弥漫,形形色色的人等随意纵欲放肆……使这个越来越庞杂的小区,一方面富有时代特色与活力,一方面狂膨乱涨大有欲爆炸之势。我的小家无法安静。我的书房无法安静。是逃出玉林的时候了。回首再顾,暮色中的玉林在一大片霓虹光彩映照下,带着一种世欲的妩媚,令人难以留恋。然而,玉林还将长久存在于都市一角,继续繁荣和喧闹,这便是严肃的现实。
  • 皇上是个妃管严

    皇上是个妃管严

    她穿越只求一份安逸生活,却卷入如此巨大的阴谋权斗,危难时,他朝她伸出手,打破她的迟疑,“跟我走?”当诡计多端心思缜密惯于扮猪吃老虎的她,遇到俊美无俦权利倾天却腹黑狡诈的他,风云变色。她为爱义无反顾,他许她倾世承诺,“待我登上帝位,只许你一人为后,后宫无妃!”男强女强,执手天下,绝世无双。
  • 狼烟燎原

    狼烟燎原

    苍山月,破西疆,夜色微澜,何处起狼烟;风里烟,迷九州,孤枳霖泽,残棋濒燎原。
  • 论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论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你点的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你点的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你点的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这本有趣的书终于上市了,这是飞象纪出版的第一本书!这本书收集了飞象纪点赞和阅读都较高的作品。作为一个致力于挖掘新一代年轻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青年新媒体平台,飞象纪在努力地发现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也奋力对抗黑暗,正和每一位关注飞象纪的人一起成长。正如飞象纪一直强调的那样:中二、懒癌、文艺、愤青、散漫、傲娇,你喜欢的样子我们都有。可能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懂你,但我们会陪着你啊。这个地球上有几十亿人口,两个人相遇的概率是千万分之一。真高兴,现在让我们遇到了你。
  • 绯色妖娆之倾君

    绯色妖娆之倾君

    万年等待,千年相伴。初见,她是才出生的娃娃神,他是被追杀的帝子,她说:“以后你就是我的了,知道吗?”他无奈的笑着,轻声回了句:“知道了,我的神。”再见时,他是天界太子,她是妖神。她说:“我不知道我为何存在,但现在我只想为你存在。”他放肆的笑着说:“嫁给我!”。“好!”当烈焰焚天,她绝美的脸上留下最后一滴泪,呢喃道:“以汝之血,封吾之魂?何必如此!何必。呵呵!”抬起手,结印,惨白的唇微颤,一字一句的说道:“我以妖神之名启誓,绝吾之情,封吾之爱……”当最后一朵落神花化成赤炎燃尽,他们又将如何。繁华落尽繁花开,花香燃烬再不归。
  • 人类大历史

    人类大历史

    一部大格局、大背景、大手笔的大历史著作从古希腊文明到中世纪的历史,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到首次世界大战,作者以有力而睿智的笔墨描写人类历史横跨数千年来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呈现,披沙拣金,梳理脉络,展现人类历史的恢弘画卷全书选取了人类历史上的关键时刻,展现历史事件的起源、发生与发展,从军事到宗教、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习俗……一一讲述,无不囊括。场景恢弘,浓墨重彩,让人身临其境,强烈共鸣一件件惊心动魄的事件、一个个震撼不已的瞬间……带你重返人类历史上的永恒时刻。
  • 牧羊人

    牧羊人

    张果子死了。风吹在他的白发上。他像一棵熟透的果实沉静地摆在石板上。羊没有发现异样,它们继续吃草。张果子的确死了。但是他感觉自己没有死。他从石板上站起来,空气不冷不热,脚下的草新嫩无比,当他抬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羊出现在他的视线里。他跺一跺双脚,低头又看了看草地,感觉这是春天的草地,会开花的草尖上还站着一些红色的瓣子。草叶上的露水让他明白,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