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1500000029

第29章 制度引擎———论“小产权房”所代表和引发的制度变迁在城乡和谐发展中的意义(1)

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走漫长的道路,这条道路实际上是“思想重建”和“经济重建”的道路。在道路的选择上有许多问题值得分析研究。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深海潜水”,改革可“摸”的东西愈发缺乏,改革的未知领域更大,难度更大。社会改革的成功取决于对改革战略的选择,对制度进行适应性变革、发挥新制度在推进改革中的巨大作用是回避不了的问题。

8.1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引擎

8.1.1制度引擎作用不可或缺

“经济理论光有传统三大理论柱石——天赋要素、技术和偏好——还不够完善,第四大柱石,而且也是不言而喻的柱石就是制度。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功能。制度至关重要。”[1]然而,这个认识却在思想和认识领域里经过了长时期的发展和演进。在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的经济理论中,经济增长是以劳动分工深化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结构演进的自动结果,分工深化导致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导致经济增长。[2]根据斯密的分析,分工既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又可以促进“物质资本”的积累;一个国家的产业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程度,与该国的分工程度成正比。[3]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率随分工的不断增进而不断上升,分工深化导致劳动专业化、产品多样化和部门复杂化,导致生产迅猛增长和资本迅速增值,并与单个资本家对超额利润和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紧密结合在一起。[4]半个世纪以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一条由外生增长到内生增长的演进道路。二十世纪40年代末以哈罗德—多马(R·F·Harrod—E·Domar)为代表的资本积累理论奠定了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的基本理论风格:经济增长是以不变的资本产出比率和劳动产出比率为前提,当国民储蓄率等于资本产出率与劳动力增长率的乘积时,就构成了哈罗德—多马的均衡增长条件[5]。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学者们以技术进步论为外生经济增长的理论构造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论证了经济增长的机制、阐述各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差异。罗伯特·M·索洛(R·M·Solow)认为,长远来看不是资本的投入和劳动力的增加而是技术的进步才是经济增长最根本的因素[6];爱德华·丹尼森(Edward·Dennison)分析了1948—1981年的有关资料后指出,美国产量增长约三分之一可归结于劳动和资本增长,其余三分之二可归于教育、创新、规模效益、科学以及其他要素[7]。但这些模式无法摆脱一个内在矛盾,即长期经济增长必然离不开收益递增,而新古典增长模式的稳定均衡却是以收益递减规律为基本前提的。因此,它们只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域内,舍掉收益递增的生产函数形式,或者只允许极少量的收益递增因素发挥与要素收益递减相抵消作用,建立起收益递减或收益不变的增长模式,难以就人类漫长的经济增长史给出一致的、富有说服力的解释。[8]

上述这些解释经济增长的理论由于忽视了制度和制度变化的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存在着较明显的漏洞:第一,如果经济增长所需的要素可以归结于投资和创新等,为什么有的社会具备了这些因素和条件却没有得到预期的增长;第二,按照传统理论,当物质生产要素不变时,尤其是技术不变时,增长率就无法提高,经济增长就不能实现,但历史上的反例如何解释[9]。这一问题的原因如戴维·菲尼(David·Feeny)所指,“天赋要素的增加显然有助于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但人均投入量的增加只能说明人均产量增长中一小部分原因,技术变化虽是主要原因,然而就其变化过程而言,人们认识到了无论就导致基础变化来说,还是就使人们具有认识到这种变化所蕴含的潜在利益的能力来说,制度所起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10]。矛盾根源在于,新古典外生增长模式只关注少数可计量、性质比较单纯和标准的投入变量,而抽象掉早在亚当·斯密时代古典增长理论就阐述的重要观念,即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深化不仅可以促进生产制度的创新,而且可以推进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由此带来收益递增,构成长期经济增长源泉。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罗默、卢卡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为建立内生收益递增增长模式作了努力,体现了“新增长理论”的发展趋势与方向。[11]因此,诺斯指出,一种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制度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在技术未发生变化情况下,制度创新也能实现经济增长,“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增长的关键因素,其建设需要建立制度化的设施,使个人收益率不断接近社会收益率”。[12]为此,我们必须研究哪些制度有利于经济增长,那些不利于人们的努力、创新和投资,并进一步找出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国家创立了有利于增长而不是不利于增长的制度[13]。

可见,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绝非可有可无,那种通过抽象法将制度省略或者剔除和把制度结构与制度变迁视为既定变量的做法不可取。同样,在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时,也不能忽视制度的作用。

8.1.2制度引擎作用实现机制

作为规则的制度能够约束和规范人(群)与人(群)之间的关系得益于自身具有的功能。制度的功能之一就在于它通过建立社会合约克服了个体谈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减少了交易成本,促进了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从而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率。制度在经济运行中的功能归纳起来共有四个方面,此四项功能也就是制度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

8.1.2.1制度引擎的协调机制

制度确立了一套关于行为和事件的模式,这种模式通常具有系统性、非随机性和稳定性。拉坦和速水(1984)认为,“制度提供了对于别人行动的保证,并在经济关系这一变化和不确定的世界中给予预期以秩序和稳定性”。Kasper and Streit(1998)认为,在存在社会混乱的地方,社会的相互交往必然代价高昂,信任和合作也必然趋于瓦解,而作为经济福祉主要源泉的劳动分工则变得不可能。协调机制的关键功能是增进秩序、提供风险规避(Risk aversion)和风险减免(Risk reduction)。秩序鼓励着信赖和信心,并减少合作的成本和交易成本。当秩序占据主导地位时,人们就可预见未来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减少,从而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和增进信任(Kasper and Streit 1998)。

8.1.2.2制度引擎的约束机制

制度在社会共同体认可的前提下对人们的行为作出了规定。在规定范围以内的行事受到社会的允许支持和鼓励,而逾越规定的行为则受到社会的排斥禁止和惩罚。人际交往通常都需要制度框架作出必要的限制(Powelson 1994)。布罗姆利(1989)认为,“没有社会秩序,一个社会就不可能运转,制度安排或工作规则形成了社会秩序并使它运转和生存”。制度框架能减少逃避义务的风险,增强互利共存的习惯,达到抑制机会主义和恣意行为的目的。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主体客观上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行为特征,而且具有向他人转移成本或运用不正当手段争取更大利益份额的机会主义倾向。人的本能和有界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在这类机会主义行为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制度的约束机制尤其是所附属的惩罚规定则有助于为了长期的有效协作而抑制我们的固有的本能,从而使人们作出的既有承诺和契约得到切实地履行(鲁鹏2002)。

8.1.2.3制度引擎的信息机制

制度对人的行为施加了某种约束或限制,也就等于告诉了人们有关行动的信息。在这种情形下,制度减少了世界的复杂性,提供了另一种简化识别负担(Cognition task)的重要功能。制度所反映的信息一般都具有两个特点:其一,它们在过去被证明是有用的;其二,它们是人们为追求其个人目标而与他人交往时所必需的,就这点而言,制度是以往世代所获得的“信息仓库”。制度提供的信息一方面使人们可以籍此确定自己的行动,因为他知道一套程序或规则;另一方面使他人的反应更可预见,世界更加有序,从而使个人更容易与一个复杂而易变的世界打交道,也使个人更易于避免“超负荷识别”(Cognitive overload)问题。在面对永恒的信息不足问题时,制度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相信他们与别人交往将按他们的预期进行。信息搜寻是一件困难而有风险的事,而使人们的行为更可预见就恰恰可以降低信息搜寻成本。

8.1.2.4制度引擎的激励机制

在制度限制他人的行动并排除某几类未来的不测事件时,它们也减少着“远期无知”(Forward ignorance),从而提供了社会整体意义上的创新条件和活力源泉。美国经济史学家诺斯(1988)在分析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时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增长的关键因素;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就在于发展了一种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建立制度化的设施,并确立财产所有权,把个人的经济努力不断引向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制度规则为人们创造了一种积极性,由制度支撑的信心激励人们去尝试理解复杂而混乱的周围世界。促使个人不断努力、不断创新的制度就是最好的制度,因为它能给共同体里的人群提供一种持续的激励。另外,从更直接的意义上,制度的激励功能还通过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压抑什么等行事规则体现出来,并可能通过奖励或惩罚的力量得以监督执行。

8.1.3制度引擎功能图示

我们可以视制度为一种宝贵的生产性资产或者援引Kasper and Streit(1998)的说法,不妨称其为“制度资本”(Institutional capital),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考察它们之间是如何作用从而扩大社会所有商品的的潜在总产量的。对于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投入,例如资本和劳动,生产可能性曲线描述的是,当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时,任何两种类商品,譬如资本品A和消费品B,可以达到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制度对增长的影响除了这种尽可能使经济趋近于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的配置效应外,还通过稀缺资源的创新利用,增加知识积累,以及前述的分工与专业化等途径对经济具有外移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创造性效应。按照卡尔多(1999)的区分,制度的配置作用只是其各类机制所体现的一个功能,此外,制度还具有创造性功能,它能为扩展生产可能性边界、把可能性提供一种环境,使我们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生产水平和效用水平。投入资源量保持不变,由于制度结构所蕴涵的导致知识更新创新和投资的动态力量,使生产过程的资本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消耗同样的资源量,就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商品A和商品B,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相应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也由1点外移到新的最优点2处,将这里只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推广开来,那么国民生产总值即生产的所有商品和劳务的总价值将被提高,换言之,经济增长过程正在进行而且经济具有了更好的生产效率。A·P·瑟尔沃(1999)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为增长提供新的机会的市场制度的创造性功能,可能与市场的配置功能一样重要。

同类推荐
  • 谁来买单:走进经济学聊天室

    谁来买单:走进经济学聊天室

    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过去相比简直是飞跃一般的进步,但是人们却“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政府机构年年精简,但是却不断地变得更加臃肿;很多个人的小公司渐渐地发展成了巨人,而有些巨人般的大企业却在不知不觉间轰然倒地……这都是为什么呢?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为你解答了本书生活工作中这些令人困惑的问题。本书没有刻意追求经济学严谨的逻辑性,而是通过寻常百姓的饮食起居、开销用度、求职谋生、投资办店等活生生的生活故事和真实案例,将以往“高深”的经济学的原理变为浅显的生活常识。
  • 变局:新经济时代中国企业大变革

    变局:新经济时代中国企业大变革

    “变局”是一个符号,也是一种宿命。适应变化的惟一途径就是应变,应变术就是生存术。企业如果仅能维持今天的视界,必然丧失其适应力。世事沧桑,一切都在变。在变动的明天的世界里求生存图发展,变才是惟一的不变。
  • 管理:下一个50年

    管理:下一个50年

    《管理--下一个50年》以管理:下一个50年为主题,文章包括未来50年的管理思维、战略师需要什么:智者的思想碰撞、从生产力角度看增长前景、经济增长前景展望:罗伯特·索洛访谈录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
  • 理念的力量:什么决定中国的未来

    理念的力量:什么决定中国的未来

    本书涵盖了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近年来所主张、研究主要观念,书中论点涉及市场、法治、改革、未来发展等重要领域,列出了作者长期思考的影响社会的二十四个重大理念。本书没有专业的经济学术语,而是用简单形象的类比说明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前沿的一流经济学家为普通读者撰写的经济学读物,也是获取正确的经济观念、理解中国经济和世界格局的第一手资料。张维迎教授在八十年代即提出价格双轨制并长期坚持自由市场理论,对中国社会改革和社会观念的影响有目共睹,他的许多观点和预言已被事实所证明,他在本书中所提出的极具预见性的理念,相信也会为我们如何改变现实、面对未来提供重要的参考。
  • 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

    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

    本书致力于从经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对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的思想史作个详尽的梳理,以期通过这种研究,一方面从方法论的角度深化对经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为在我国学界刚刚兴起的经济哲学研究贡献力量;另一方面通过致力于经济学视域与哲学视域的辩证统一,来深化对哲学思想史,尤其是马克思哲学发展史的研究。
热门推荐
  • 怪盗格里芬

    怪盗格里芬

    日本讲谈社镇社之宝,名列日本纪伊国屋书店top50;亚马逊五星图书。纽约的神秘大盗格里芬接到了一桩盗取珍藏在大都市美术馆里的梵高自画像的生意。委托人告诉格里芬,美术馆里的那幅画是赝品。怀着“把所有的东西放到应该放的地方”这样的信条,格里芬所接手了这项铤而走险的任务。然而这竟然是美国中央情报局设下的一个圈套,目的是胁迫大盗格里芬参与命名为“不死鸟作战计划”的机密任务——夺取波克诺共和国军队最高指挥官恩里克·帕斯特拉米将军保管的藏着国家机密的玩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甜蜜婚令:溺爱小娇妻

    甜蜜婚令:溺爱小娇妻

    他宠她,恨不得把自己最好的一切给她!她说,“慕司晨,你混蛋,我要离婚!要离婚!要离婚!”他把她抵在墙上,亲吻她的红唇,邪魅一笑:“宝贝儿,不能离!”
  • 多余

    多余

    尽管没有爸妈待见,我还是在奶奶的悉心照料下,一天比一天硬实起来。在我还没断奶的时候,我妈刘小霞跟我爸李二牛就已经闹到非离婚不可的地步了。我身上有一个大我四岁的哥哥。最后,哥哥跟着妈妈走了,我随了奶奶。奶奶疼我,每天拿小铁锅熬大米稀粥喂养我。奶奶的眼睛得了白内障以后,视力几近失明,连衣服都搓不干净了,做饭的时候,米里边经常裹着沙粒子,她也挑不出来,就和米一块儿下锅煮了。有一回,我喝粥的时候不小心咬到了一粒大沙子,硌掉了我两颗小门牙,导致我好长一段时间说话直漏风。慢慢地,我学会走路了,就经常跑到街上去玩儿,和村头的野小子们一块撒尿和泥,摔泡泡。
  • 天下无双

    天下无双

    这是一段阴差阳错,还是情有独钟的俗世情怨?一个甲子前,祭神台上的惊鸿一瞥,令源仲从此再不能忘姬谭音的身影,为了找到真正的她,他甘愿化身族内杀神。就在即将放弃希望时,身边突然多了一个居心叵测的姬谭音。他怀疑她,不停用计谋试探她,最后却意外发现她竟然是让自己魂牵梦萦了一个甲子的神女。尚未来得及品味爱之甜美,却先体会到被背叛,原来姬谭音的到来只为了他天生具有神力的左手。痴情难断,源仲愿以刀刃自断一臂,这样是否能够唤回她怜爱一瞥?
  • 影帝的农家小娇妻

    影帝的农家小娇妻

    小小的身材里也藏着大大的力量,灰姑娘不只有漂亮可爱也有腹黑与机智!看似傻白甜的白攸攸实则是个切开黑的毒舌女医生和在外高冷面瘫大狼狗回家各种宠妻的的年下少爷。这两个人生轨迹完全不一样的人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欢迎走进农家少女不一般的逆袭记。让毒舌农家少女白攸攸告诉你智斗小三狂秀恩爱!野百合的春天不止是盛开,还要灿烂。
  • 校花的影子保镖

    校花的影子保镖

    候补校花聂晓冬,遭一伙流氓劫持,危险之际,被一个从时空穿越过来,拥有神秘能量的男子的分神当作了宿体,并且寄居下来,从此像影子一样,陪伴并保护她。校花毕业参加工作,意外的邂逅了某跨国集团营销部的一位高管。影子,高管,他是谁,他又是谁,或者,他们是谁?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炮灰攻略

    炮灰攻略

    五十年代婚姻是包办的,五十年代的女性是弱势的。当男人的花言巧语,社会主义等一连串的理由砸来时,让你不得不信服,却为此耽误一生的青春。本文作者标新立异,以现代女性的心性、睿智、以及经历,重塑五十年代女性对婚姻的向往憧憬,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时代女性对爱情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揭露伪男人的丑恶脸庞。
  • 可爱是你,温柔也是你

    可爱是你,温柔也是你

    关于做你的小仙女和做你的小可爱这件事。第一件事:顾先生说:“你刚来,不吉利。”后来我翻了翻音乐播放记录,才发现那首歌的名字叫《分手那天》。第二件事:“你说,你是想做我太太,还是可爱小仙女?”第三件事:顾先生说:“我在观音像莲花宝座下跟你说这句话,我愿意和你同甘共苦。”第四件事:顾先生说:“好好学习,天天都要喜欢我,我和你一样。”第五件事:顾先生说:“巫念顾有个跟屁虫——是我。”第六件事:顾先生说:“不好意思,这是我的小姑娘。”第七件事:顾先生说:“我的手握成拳在地图上量了一下,是我能握住的距离,你别担心。”第八件事:顾先生说:“来来去去那么多人,只有我是因你而存在的人。”第九件事:顾先生说:“又到爱你的新一年。”第十件事:“求什么?”“求心上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