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1600000161

第161章 新闻表现论(24)

先民在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取象”于自然各种事物,然后“模拟”归纳出“阴”、“阳”这两个概念。“阴阳”这两概念因为其包罗万象,也就是从天下万物的属性中提炼而来,所以就自然而成为了认知新事物的现有的“象化概念”,然后再以“阴阳”作为现有的“象化概念”对本身作出认知。

由以上对“阴阳”生“六十四卦”的认知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象化思维”对新事物的认知模式,这就是“取象模拟”认知的对象,然后把认知的结论建立为现有的“象化概念”,对于新的认知对象可进行再“取象”,然后以现有的“象化概念”对认知对象作“模拟”,这就是“循象而行”的过程,最后把新的“象化概念”再归入到相关的现有的“象化概念”内。只要我们明白“象化思维”模式的核心是“视觉模式”,而在视觉认知的过程中,大

脑就是把认识后储存在记忆中的“图像”来认知眼前的对象。例如,把记忆中的“香蕉”与眼前的物体作外形特征上的比较,如果两者的“属性”吻合后,大脑就会确认眼前的物体也是“香蕉”,这就是“视觉模式”的认知过程。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发现汉字的信息处理的过程,也就是对所见汉字的“认知”过程,由此可以发现汉字的认知模式与“象化思维”的认知模式两者间的一致性,这说明对汉字不仅调用到“视觉”信息的处理模式,而且更把这种模式升华为“象化思维”的认知模式。

“象化概念”的认知方式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象化概念”。这种“象化概念”的数量就基本上等于汉字的总数,但是有时候两个或以上的汉字也可以组成一个“象化概念”。例如,“君子”就有别于“君主”这个概念。总的来说,汉字命名“象化概念”的可用空间很大,不过,常用作为认知事物的“象化概念”还是有限的,例如“阴阳五行”的概念就是最为常见的“象化概念”。

先民在认识万物的过程中,同时又特别注意到自然现象的变化,如天、地、雷、风、水、火、山和泽这八种现象和事物。这八种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界之物对于先民来说,可以说是朝夕相见,而且它们是八种变化的复杂事物,存在着先民不可知的神秘性,但同时也是先民很想认知的外界事物,它们也可以说是构成外部世界的重要元素。因此,“象化思维”的先民就首先以“取象模拟”的方式,对此八种自然事物作“取象”,再以已知的“阴”、“阳”、“象化概念”来认知它们。

由“阴阳八卦”作为原始“象化概念”,再用父母子女作为认知对象,不仅可认知到父母男女的八种“阴阳”属性,同时从“阴阳”属性的程度和长幼顺序又给予“八卦”以新的排列次序,这就是“象化思维”以“属性”为核心的认知模式。

先民再以这些新的“象化概念”为基础去重演一遍“象化思维”对新事物的认识过程,例如上面的例子对伦常关系的认识,父为“天”即是“乾”,母为“地”即是“坤”,子女是父母所生,因此按顺序把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和少女分配到剩余的六个卦象中。

除此,动物和人的器官也可以用“八卦”卦象的“属性”来指示。

“八卦”的两两重迭可再生出六十四卦,也就是以“八卦”为现有的“象化概化”对“八卦”本身再作“模拟”认知,最后得到六十四卦(8×8=64)。这样就使到“八卦”的指示性大大增加了,令“八卦”系统变得更加复杂,于是以“八卦”为重要参数的“象化推演(逻辑)”就成为了可能,为后来“玄学”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数字,先民的生活也丝毫没有例外。先民在以“象化思维”认知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得出“阴阳”二象和“八卦”的概念,再以“太极”表示“道”而生出“阴阳”两仪,再生“四象”然后有“八卦”,因此宇宙万物就繁衍而成。于是,先民首先“取象”要认知的对象,从“一”到“十”的数字,并与自然界中所有的现有“象化概念”作“模拟”,最后得到从“一”到“十”的“属性”作为认知的结果。

这种“数术”的思想直至今天,我们还可以发现它们无处不在,在现代人的生活中不乏“数术”的影子,但是今天的“数”就不像昔日那样具有丰富的“术”的内涵,包含着大自然的“天机”。“象化思维”在今天热衷与喜爱的“数”只是以“谐音”的方式出现,就是“3”与“8”的数字,“6”与“9”也很受大家欢迎,但是就不及“3”与“8”所拥有的魅力了。

先民作为人类的一分子,除了想了解大自然之外,当然最关心的就是自己和人类本身,究竟“人”是什么呢,“人”当中包含有什么信息呢,与外界的大自然——“天”有怎样的互动关系呢?这个问题最后到西汉的董仲舒那里,就总结出一个集大成的答案,就是从“天人感应”到“天人合一”的结论,理论的产生过程就是“象化思维”认知事物的当然结果。整个的认知过程就是由认知对象“人”开始,以此为“取象”与外界已有的“象化概念”——“天”进行“模拟”认知,通过“循象而行”的推演直至得到“象化思维”所理解的完满结论。

先民对自然和人的认知,甚至对动物也离不开以“象化思维”进行认知的过程。我们就以“龟”这种动物作为例子来了解一下吧,因为东方人对“龟”这种动物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这并不是建立在“宠物性”上的,而是通过“象化”认知后的结果。这种思维模式与现在“龟”崇拜的例子,在背后的思维方式上同出一辙,因为这都是“象化思维”模式的产物。

有关“象化思维”对外部事物的“静态”认知,“静态”认知就是指先民只是对事情进行了解,从而获得知识而已,但是还没有运用这些知识来服务人类本身,也就是暂时还不具备功能目的的应用性能,让它们朝着人类本身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如人类运用知识来防疾袪病和改变命运变化;等等。

“象化思维”的历时性演化

人类对发展“技术”或“科技”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事物的认识,再以此为参考依据对事物作出预测,预测的结果将会被人类利用并服务人类本身。例如,物理学是对物质的研究,找出背后的物理规律,然后我们就依据这方面的数据来预测自然现象如天文、地理等,还有设计不同的机器和工具来服务人类。史仲文在《汉字是这样美丽的》一书中指出,古今东西的技术理论都是围绕着这个“预测”的目来开展的。

中医学所选的药物主要是草药(也包括一些动物或动物的部分)为主的天然成分,所以很多人就认为中医学只是一种使用草药作为治疗方法的旧式医学。因为传统的药物不论在东西方,都是以天然的植物作药来治百病,而西方因为科技进步后,才摆脱了“草药”疗法而发明了现在的西药,所以,使用“草药”的方式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种比较落后的技术。但是,如果我们了解过“象化思维”和“象化理论”的内容,我们就会发现使用自然的草药成分,其实是“象化思维”认知和建立治疗理论所必要的条件,而要管理和对这千千万万种草药的药性进行归类,没有“象化思维”的方式也完全不能实现。

人类为群居动物,随着群居的生活而形成了集体的生活模式。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中慢慢出现了国家结构和制度的雏形。中华文明开始得十分早,所以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先民在早已成熟的国家环境中,就有了考虑如何治理国家的必要性。作为“象化思维”的他们,先民只能通过“象化思维”的模式来对这个目标作认知。根据“象化思维”“循象而行”的认知模式,认知的开始首先需要建立在现有的“象化概念”上,这作为认识的第一步(“象化思维”认知模式),而第二步就是对认知对象的“取象”和之后的“模拟”。

“象化思维”的统治者对同样具有相等思维模式的被统治者,所谓“知己知彼”,在深谙“循象而行”模式的情况下,布下了三大类别的“象”,第一是“概念象”,第二是“人间象”,第三为“人物象”,后两者的分别是,“人间象”指的是活人,“人物象”是历史人物或逝去之人。

统治者所布之“象”,似乎已经针对了天下各个层面的臣民百姓,这包括了知识分子与一般百姓、男性与女性,所有人都被覆盖在“布象”的范围内。

君主也需要“循象而行”,因为他们也有“象化思维”,他们为了延续统治,其实也向王朝的接班人“布象”,这个“象”就是“历史”。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官方修史的专门机构,官方编修的历史,我们称之为“正史”,而民间的就成了“野史”。官方修史既然是统治者所记录的历史,“正史”就合情合理的带有了统治者的取向,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统治者的正史,它是自古以来所有君主和读书人必读的教科书。

史仲文在《汉字是这样美丽的》一书中指出,历史之所以能成为“象”,因为历史的内容包罗万象,虽然以政治为主要的内容,但因为所讲述的时间覆盖面之大,已经累积起大量的人物与事件资料,也就是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对“象化思维”来说,认知这些大量的信息就如同认知大自然界一样,“取象模拟”就是其中最有效的认知手段,把其中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作归纳,然后吸收其中的“属性”就是最有效的理解方式,所以“象化思维”下的中国历史,总括而言就是一部“治乱”史。历史事件的浩如烟海,就好像以视觉器官接收的图像信息一样,图像中点与线对大脑的显意识而言有“无数”之多,为“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大脑处理图像的方式就以掌握图形的“特征信息”为主。同样,历史对于大脑意识也是一样,多不胜数的历史事件就如同图像信息的点与线一样。可见,历史信息就符合了“象化概念”中“象化信息”的“无限性”,符合了“象化概念”的特征。

历史与“人本哲学”一样,认知的对象也是“人”和与人有关的事件,也就是以“人”的行为为中心,再引发出很多相关的事件,这些“人”与事件只不过发生在过去,这样就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但从性质上也是围绕“人”的学问,所以“历史”和“人本哲学(伦理道德)”一样都成为了“象化思维”最适合不过的认知对象,历朝历代的读书人都要把以上两者作为自己的必修科目。

但是,“象化思维”的“历史观”是一种超越时间覆盖古今将来的“象化史观”,“象化思维”不仅以“前事”作为今天的“循象而行”的根据,也反过来以将来“史笔”如何评论今天历史作为“象”,通过今天的价值标准“推想”明天所编修的“历史”,以此作为第二重的“象”,为今天提供“循象”作用。

在“象化思维”的“历史观”下,“过去的历史”与“将来的历史”都提供到可循之“象”的作用,而目标对象就是“君主”与“人臣(士大夫)”这些统治阶级,因为基本上只有统治阶级才会被写入历史中去。(史仲文《汉语是这样美丽的》,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象化思维”与社会关系

人类是群居动物,而且作为高级的哺乳类动物,人类也在父母的哺育中成长起来。每一个人在出生开始,就会生活在由父母和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环境里。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其他的家庭成员将会是每一个人自出生后首先接触和认识的人——自己的亲人,在这些亲人的中间,孩子基本上得到了父母提供给孩子的物质需要以及在身体上的照顾,同辈中年长的家庭成员如兄长等,也会负担起一部分的照顾工作。一般来说,作为父母的孩子在家里过的可算是无忧无虑不用为衣食发愁的日子。家庭中的亲人作为孩子人生交际中的第一种人,家庭生活是人生中的首次集体生活,人对人类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认知就是从这里开始。作为“象化思维”的个人,他会像其他不同思维模式的人一样,认为在家的日子,在家庭成员如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的包围下,生活上得到了物质的供应、行动上的帮助、通过血缘关系带来了温暖亲情,这一切都令物质生活和心理上具备了安全感,这是一种实质的“神经”感觉,令人向往和感到舒适,所以俗语云:“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象化思维”对人生中最初的生活体验——家庭生活进行了认知,尝试探求一下背后的原因。

史仲文在《汉字是这样美丽的》一书中指出,“象化思维”认知的结果就是,家庭生活中的舒适度,来自共同的血亲关系所带来各成员之间的“互属性”,这个结论完全来自“象化思维”的认知结果,这是典型的“象化思维”认知模式。

当孩子长大成人,有机会认识社会或已经慢慢步入社会后,“象化思维”的他又是如何在社会里寻找那份来自“神经”上的舒适感和心理上的安全感呢?这一份感觉是一份再实在不过的感觉,因此对他来说的确十分重要。于是,“象化思维”就开始在现有的知识上向社会作出认知,这个现有的知识就是对家庭的原有认识。

同类推荐
  •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我国的著名学者,而且是大翻译家。他精通多种外语,译著丰富,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很多独到而精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翻译的文章,生动有趣,活泼精炼,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习外文和从事翻译工作的读者有所帮助。
  •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是一本从心理与情感层面讲述教养之道的书。“觉醒”意味着对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保持清醒,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和应对它,而不去妄图控制或改变它。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要依从他们的本性,接纳他们的本真。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是教育的真正开始。父母只有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 和谐密码:贵州省余庆县创新社会多元治理模式

    和谐密码:贵州省余庆县创新社会多元治理模式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景,是仁人志士不懈追求的理想社会。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本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课题的成果,列举了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的生平、职业生涯、新闻思想,其中有梁启超、王芸生、林肯·斯蒂芬斯 、亨利·卡迪尔·布列松等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这些人也正是中外新闻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这些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指引。
  • 你的任性必须配得上你的本事

    你的任性必须配得上你的本事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表达自我、遵循自我,似乎张扬、任性已经成了一件时髦、完美的外衣。很多人都在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对于那些混着工资浑浑噩噩度日的人,用什么去看世界呢?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先收起侥幸、矫情的心理,现在开始,要让收入配得上奢望,要让任性配得上本事!本书作者米苏用绝对“够狠够毒”的道理和文字,敲醒了城市里无数混日子的年轻人——用本事阐释任性,才是真正的任性!在本书里,你将为想要的生活找到起点和方向。现在的你吃的苦、流的汗,都将成为你将来任性的资本。
热门推荐
  • 林语堂三部曲

    林语堂三部曲

    《朱门》与《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合称“林语堂三部曲”。这部小说于1953年付梓,主要讲述了两位西安人——记者李飞和名门闺秀杜柔安跨越门第界限的爱情传奇。小说不仅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西安古城的文化风貌、动荡时局,而且跟随两名主人公的经历,也花很多笔墨描述了广袤的西疆风情,以及发生在那块种族混居、斗争不断的土地上的传奇故事,并处处流露出作者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
  • 我真不想当灯神

    我真不想当灯神

    一句话:本书是被颜值狗系统绑架的主角,撒泼打滚,混日子,穿越在历史人物之间,不干正事的故事。水字数简介:许愿不,我帮你实现啊!武大郎:小人想当大宋的快餐之王。陈世美:我想做个好人。杨玉环:看在我美的份上,救救我,伦家不想死。宋徽宗:仙人仙人你快告诉我,我的字是不是最美的!康熙:鳌拜欺朕太甚,有没有仙人帮我除掉此獠,朕封他一字并肩王。朱明,什么我帮你杀了鳌拜,你竟然说我名字犯忌,你给我死去吧!
  • 歪瓜剑客

    歪瓜剑客

    歪瓜不开挂,拿来做麻瓜?明朝万历年间一个农村小伙踏上江湖!
  • 九印神皇

    九印神皇

    【作者新书《噬灭剑神》和《最后一尊魔》比本书更好看!】祭印,每人只能觉醒一个。而他却觉醒出了九个最神秘的祭印!阴剑,全天下仅存九把的最强魂器。而他却拥有九把阴剑中最为强大的一把!他拥有无限魂力的魂源之体!万年前的万兽之主是他的印中魂兽!他要开启九印血脉!集齐九阴神剑!湮灭魔族!一统天下!他是日后要成为九印神皇的男人,他叫江离!
  • 凤还巢之嫡妻二嫁

    凤还巢之嫡妻二嫁

    姬上邪有一个难以启齿的隐疾——只要一闻到男人身上的味道,她就浑身发软!本以为嫁为人妇、躲在后宅一生也就没事了。结果谁知道,夫婿和继妹搞到一起,把她扔到荒山野岭自生自灭。她还不幸遇到那位嚣张跋扈的吴王世子,从此这份潜质慢慢被发掘到了极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偷吻专家

    偷吻专家

    他身边那个位置,代表了危险与死亡,她却从不畏惧。他给她的爱,不能让她知晓。吻,只能偷偷进行。如果不是她近乎执拗地坚持,也许他们早已错失一切机会。面对她,他从无招架之力,最多不过是负隅顽抗。说不清是谁给谁坚守和继续的勇气,只知道一路同行,抵死不惧。
  • 明媚多姿

    明媚多姿

    做为一个穿越者,碰上个仇恨值满满的重生者时人生怎能不狗血天雷,多姿多彩只见那重生萝莉意欲一雪前耻母仪天下再看那土著少年气势汹汹,试图……诶,我只是个打酱油的围观群众,别冲我来呀少年,听我一句劝,你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挖坑填小姑娘是没有节操的行为!…………掀桌,萝莉有毒,少年凶猛,还让不让人活了!————————————————————满血复活,欢迎蹲坑,亲,来收藏一发呗~
  • 神明所创造的少女

    神明所创造的少女

    被困在虚拟现实之中,无法从中逃脱出来,如果hp清零,将会彻底消失,于是Theendofworld变成了死亡的虚拟现实世界,文羽之情,将会有何种结局?
  • 端午

    端午

    我的童年,在我七岁的夏天就彻底结束了,那是母亲结束两年的师范进修回来后不久。尽管后来外婆一直想用各种方式来冲淡我关于那天的记忆,但我还是清楚地记得那天是端午。之所以一个七岁的孩子对节令印象会那么深,是因为那天是我们那里一年一度的药市。我的家就在西南边陲的一个叫靖圩的小镇上,是那种一杯茶工夫可以从街头走到街尾的那种小镇,我家在街西边上。
  • 一念终生

    一念终生

    孤僻少女在遭受意外打击,对世界心灰意冷之际,在异国他乡遇见了足以改变她余生的男子。他带她领略天地大美,让她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他们互相治愈,并相爱。然而,爱人意外死亡,让她再次陷入绝望。回国后她成为法医,却在破案时遇见了与心爱之人长得一模一样的男人。这个人是谁?经过层层调查,她越来越来接近真相,却越来越心惊……没有你,世间再无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