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2700000022

第22章 性反常问题(4)

一个女同性恋案例的心理成因

弗洛伊德有三名病人是在其父母的安排下进行心理分析治疗的,这个病例就是其中之一。大体上而言,如果病人抱持自愿和开放的态度,心理分析和分析式心理治疗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这表明病人了解问题的严重性,渴望摆脱自己所不乐见的症状。

在这个病例中,病人是一个18岁的女孩。这个病例在1920年公开,与于1905年公开的朵拉(我们会在下文中进行讨论)病例具有相似之处。在这两个病例中,病人的主要问题都是同性恋,只是朵拉病例涉及双性恋的问题。这个病例非常有名,因为其中涉及许多冲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病人接受治疗的动机以及她在治疗过程中所抱持的态度都是双重的。首先,这个病人并不认为自己需要分析治疗,同意接受治疗只是为了让她的父母满意。其次,这个病人虽然接受心理分析治疗,但在心理上非常抗拒,以防它对自己产生任何影响。

她意志坚定地想保持自己的性取向,而她的父母正是因为这样的性取向而要求她接受心理分析治疗。她希望通过自己独特的心理防御机制,向父母证明这种分析治疗是多余的。弗洛伊德能够清楚地了解这个病例的成因所在,正是基于这样的了解,他以《女同性恋案例的心理成因》为标题公开了这个病例。我们将在下面对这个病例作简短介绍。

病例介绍

这个病人绝望地爱着一个比她自己年长十岁的女人。这位年长的女人回绝了她的爱,病人试图自杀,这给她的父母敲响了警钟。他们说服女儿去接受弗洛伊德的心理治疗。这个病人并不认为自己患上了神经症,尽管她曾试图自杀,但并不认为自己的状况是一种病态。因此,她不相信自己有必要接受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治疗。但是,为了让父母满意,她同意接受心理分析。

在弗洛伊德看来,这样的动机不利于病人接受心理分析。与此矛盾的是,他自己还是接收了这个病人,对她进行了心理分析,虽然他知道病人的动机不利于产生较好的疗效。

如上所述,弗洛伊德似乎对同性恋病例的治疗前景有所怀疑。但是,如果存在强烈的异性恋冲动或者当事人强烈地希望改变现状,心理分析和分析式的心理治疗可能会取得成功。如果对象是严格意义上的同性恋者,就很难说服病人相信他(她)通过异性恋得到的快乐可以同他(她)曾经在同性那里感受过的或正在感受的快乐相媲美。

这也是最好不要说服病人或者给他(她)这样的印象——心理分析就是一种说服的过程,在这个特定的病例中说服工作是由病人的父母进行的。如果病人在心理分析中能抱持自愿和畅所欲言的态度,这也是因为他(她)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坚信心理分析有助于解决他(她)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这样一来,因为他(她)关心问题的解决,也就在心理分析中取得了较大进展。

病例分析

这个病例的致病原因很简单,但病人对此的反应却比较异常。病人在童年的时候经历了恋母情结阶段,但因为无法克服自己的恋父情结,所以未能成功走出这一阶段。为了赢得与母亲的竞争或者说消除当前对母亲的敌对态度(这是恋父情结的主要表现),她将自己对父亲的爱转移到了另一个人身上。她对爱情表现出失望,将对这个女人的爱视若曾经失去的爱,好似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此。如果失去了这份爱,她的生命好似也失去了,于是她试图自杀。

在弗洛伊德看来,这种对失去事物的认同是退回到自恋的一种方式。它可以避免同母亲产生冲突。他认为这种逃避冲突的动机在同性恋的成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此外,弗洛伊德还发现了病人的自杀动机,他针对这种与当事人的认同有关的自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没有人能够找到结束自己生命的精神能量,除非当事人同时还杀死了他(她)所认同的人。这么一来,当事人之前针对他(她)所认同之人的死亡之愿就转向了他(她)自己。导致病人选择自杀的其他动机还包括:

◆自我惩罚。

◆病人的某个愿望落空,这让她选择了同性恋。这个愿望是同她的父亲生个孩子,但没能实现。

朵拉:癔症案例的分析片断(1905年)

病例介绍

这个病例涉及伴随着神经性咳嗽和失声的癔症,就和约瑟夫·布洛伊尔那个有名的病人弗劳伦·安娜·O一样。它涉及五个人之间的关系,两对夫妻和朵拉组成了以朵拉为中心的一段五角关系,这种关系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性关系。在这段五角关系中,每个人同其他人的关系从某种层面上来说都不甚和谐。每个人同朵拉之间都存在某种关联。

朵拉生活在一个四口之家,家庭成员包括母亲、父亲、哥哥和她。她的父亲非常专制。朵拉为她的父亲所吸引。当他犯病时,随着病情的加重,她也越来越喜爱他。她与母亲的关系不大友好,她非常讨厌这个人。在他们都还小的时候,朵拉和哥哥非常要好,但在她接受心理治疗时,她与哥哥的关系很淡漠,因为彼此看上去非常疏远。朵拉的哥哥与母亲更亲近些,朵拉则同父亲更亲近。

朵拉的父母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她的母亲患上了某种神经症,渴望从疾病中得到额外的好处——让她的丈夫因为忽略她而感到不舒服和愧疚。她希望这种愧疚能让他开始照顾自己。她的丈夫不但没有如她所愿地照顾她,反而进一步疏远了她,同他朋友赫尔·金的妻子陷入恋爱。赫尔·金的妻子同朵拉保持着柏拉图式的同性恋关系,而赫尔·金本人则爱上了朵拉,希望在同自己的妻子离婚后能和她结婚。朵拉断然拒绝了赫尔·金的性挑逗。她打了他一记耳光,然后逃走了,并在自己的父母面前抱怨这个人。

病例分析

朵拉的癔症咳嗽和失声要追溯到她在婴儿期的发育,当时她还热衷于吮吸自己的手指。朵拉的同性恋倾向和异性恋倾向之间存在一种冲突,这一点也存在于她同赫尔·金和他妻子的关系中。她有意识地打赫尔·金的耳光,同时又无意识地对他产生幻想。

在对朵拉的梦进行分析之后,弗洛伊德发现三个人对她具有性吸引力:她的父亲、赫尔·金及其妻子。对这些人的爱被深深地压制,并被其他的各种感情所替代,比如恨、嫌恶和嫉妒。朵拉表现出这三种明显的症状。她感到深深的嫌恶,因为自己的上半身而感受到的压力,因此对男人抱持回避的态度,比如想与她亲密交谈的赫尔·金。这些症状都源于她在早些时候的一次经历。

弗洛伊德的分析表明朵拉的嫌恶感象征着口唇性感区域的压抑,她在婴儿时候曾过度沉溺于吮吸自己的手指。因为自己的上半身而感受到压力在某些方面与阴蒂兴奋相似,这种兴奋本身是转移到上半身的。面对可能处于性兴奋状态的男人,朵拉会失声,其目的是避免唤醒被压制的情感。因为回避这样的男人,朵拉发展出同性恋的倾向。

弗洛伊德公开这一病例的动机如下所述:

◆他希望展示如何将梦的解析用来说明精神生活中被隐藏和压抑的那部分,从而补充自己关于梦的解析的那本书的内容。

◆他希望激发人们的兴趣去了解被科学忽略的一系列现象,采用精神分析中的一些方法来揭示这些现象。

◆他希望表明性是癔症所有症状的动机所在。

◆他希望大家能够真正了解心理分析治疗的价值。

通过行为治疗来处理同性恋问题

过去,在鼓励同性恋公开坦白自己的性取向(出柜)之前,行为治疗医生采用一种经典的调理方式来治疗同性恋。这种方法假定同性恋是对性刺激所产生的一种令当事人感到不快的反应,因此同性恋者会通过治疗慢慢习惯于拒绝这种反应,并通过一种令人愉悦的方式作出回应。这种方法隐隐包含着我在上文曾提及过的评判及谴责,行为治疗医生会采用颇具争议的厌恶疗法,使同性恋者对同性恋产生反感,转而投入异性恋。

这些具有争议的疗法包括向男同性恋者展示男性裸体的幻灯片,随即进行电击。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使被治疗者将看到男性裸体和电击的感觉关联在一起,从而引发他对同性恋的排斥。另一种治疗方法是通过播放女性裸体的幻灯片,用异性恋反应来替代同性恋反应。在这样的情况下,但凡男同性恋者因为看到女性裸体而被性唤起,都标志着治疗取得了成功。

但是,随着公众在这么多年里对同性恋认识的变化,同性恋所感受到的变成“直男直女”的压力也越来越小,社会如今允许并鼓励他(她)们“出柜”。因此,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同性恋开始坦白性取向,那些颇具争议的厌恶疗法也渐渐淡出。有些同性恋者仍然会寻求心理治疗,但他(她)们如今这么做完全是出于自己的选择——渴望尽量了解自己和改变现状,而不是在不了解自己的前提下被迫接受治疗和改变。

现如今,同性恋已为社会接受。对同性恋而言,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在某些地方,还出现了同性婚姻。这样的婚姻不可能生育孩子。因此,那些想要孩子的同性恋者会通过代孕或者收养来完成自己的心愿。在这里,两种截然不同又相互关联的迫切心愿(存在于潜意识)得到了实现。这两种迫切的心愿是:

◆与异性孕育孩子。

◆渴望同性婚姻也能生孩子。

对真正的同性恋者而言,这些心愿显然同将同性恋视为性反常和不屑于异性恋的观点是矛盾的,在同性恋关系中这些愿望注定落空。但对同性恋者而言,这是存在于潜意识当中非常迫切的心愿。

但是,同性恋者的这些愿望可以通过一种“因病得益”的方式得到满足。他(她)们不用放弃自己的同性恋性取向,不用去做会伤害同性恋关系的事情,比如同异性进行插入式性交。与异性孕育孩子的心愿可以通过捐赠精子或卵子得以实现。这样一来,同性恋者就不用和异性真正发生插入式性行为,而只要对捐赠的卵子或精子进行人工授精即可。与此相似,与同性结婚生一个孩子的愿望可以通过双方捐赠精子或卵子或者领养在异性恋关系中出生的孩子得以实现。

在这个意义上,同性婚姻在同性恋者眼里和正常的异性婚姻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在异性婚姻中双方通过插入式性行为孕育孩子。这凸现了有些同性恋者圈子里的信念——同性恋是正常的,这一点我们曾在第一章中提及过。此外,它还表明在有些同性恋者的潜意识里,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希望他(她)们和异性恋者一样,可以做异性恋者做的事情。但是,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没错,有些同性恋者会与异性发生插入式性行为,有的甚至会和异性结婚(假婚姻,只徒有其表)。这样的婚姻是为了在同性恋者还没有完全“出柜”的时候掩盖他(她)的同性恋身份。

恋尸癖

这种情况是指尸体对当事人具有性吸引力,当事人会与死人发生性行为。尽管现实中存在这种情况,但是因为尸体无法为发生的事情作证,所以通常很难获取证据,除非嫌疑人被抓现行,或者他(她)出于愧疚、耻辱和愤怒而坦白自己的所作所为。考虑到这些情绪,恋尸癖者必定是个非常恶劣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转移正常人同死人发生性行为会产生的耻辱感和厌恶感,反而从中获得性满足。

在英国,37岁的厨师马克·迪克西曾被指控在2005年谋杀18岁的模特萨莉-安·鲍曼。2008年,他坦白自己曾和她的尸体性交,但否认杀害了她,令世人震惊。后来,他的谋杀罪名宣告成立,据传他曾捅这位模特数刀,直至她死亡,之后又与她的尸体发生了性行为。

对于恋尸癖者不是谋杀者的情况,难度更大。因为死尸是没有生命的,它的器官也无法正常运转。因此,恋尸癖者很难将自己的阴茎插入一具僵硬的尸体的阴道。女性恋尸癖者可能会耗尽力气让尸体的阴茎进入自己的阴道。使用假阴茎可能更容易、更安全,也更健康。只不过对有些恋尸癖者来说,他(她)与某人性交的愿望只有在那个人死后才能实现。上文提及的马克·迪克西案件就是典型的例子。根据当时对这一毛骨悚然的谋杀案的报道,马克·迪克西曾经非常迷恋这名模特,并尾随她。

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

一起暴力而且致命的强奸事件可能会导致这种恶劣的犯罪行为。如果强奸未遂,他就会杀害强烈反抗的受害人,并在她的尸体依然温暖的时候同她发生插入式性行为。这样的情景与马克·迪克西的行为非常相似。恋尸癖者认识受害人,但又无法同她发生性关系。

恋童癖

这种情况指的是成年人渴望同孩子发生性行为的病态欲望。实施这种堕落行为的人被称作恋童癖者,既可能是男人也可能是女人。在任何社会中,恋童癖者都会遭人唾弃,他(她)的行为理应受到谴责。因为孩子还不到法定的性承诺年纪,恋童癖行为不仅涉及强奸还涉及虐待儿童。这种行为理应受到道德谴责,因为它是与未成年人发生的非法性行为。恋童癖者会被小男孩和小女孩吸引,因此他(她)可能是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或双性恋者。

恋童癖行为是通过与不到法定的性承诺年纪的人发生性行为从而获得性满足,是一种犯罪行为。如果一个恋童癖嫌疑人被指控为恋童癖,在审判和裁定有罪后,有可能被判在监狱服刑多年。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奇怪,恋童癖者有可能认识这个孩子,与这个孩子非常亲近。恋童癖者可能与受害者住得很近,比如邻居。在极少数情况下,恋童癖者可能是受害者的家人,比如继母、继父或者受害人的亲生父母,这也是最令人发指的。这种情况很难被发现,所以对孩子的虐待可以持续很长的时间。发生在奥地利阿姆施泰滕的约瑟夫·弗里茨勒案例就是这样的例子,我们曾在第一章介绍过。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现代心理训练方法

    现代心理训练方法

    该书将心理技能训练分为5类117种,包括改善认知的方法、激发动机的方法、控制情绪的方法、提高群体凝聚力的方法和比赛心理调控方法。每种方法通过“目的”和练习“方法”两部分加以介绍。
  • 透视人心的心理游戏

    透视人心的心理游戏

    《透视人心的心理游戏》主要内容简介:你想了解真实的自我吗?你想消除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吗?你想摆脱愤怒、忧郁的负面情绪吗?你想得到朋友的信任、领导的青睐吗……有趣的心理游戏将为你揭开心理学的奧秘,让你在休闲娱乐中走进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帮你挖掘出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引领你探寻非凡的人生轨迹。
  • 催眠师手记(第一季)

    催眠师手记(第一季)

    这个世界只是一个假象,而我们,就生活在这假象之中,没有任何真正创造,也没有过任何突破,我们就像执行程序的电脑,就好像电脑不会明白自己正在执行程序那样,不同的是,我们非常坚定地相信人类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因为,很少有人能明白真相。如果福尔摩斯主攻心理学,而华生会催眠,他们的故事大概就是“催眠师手记”系列。
  • 狼道的秘密

    狼道的秘密

    狼族在草原上纵横了百万年,以自己桀骜不驯的性格,不屈不挠地生存着、繁衍着。自古以来,人们对狼颇多贬斥。一提起狼,人们便会想起“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一些关于狼的负面词语。事实上,狼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很好品质,譬如:勇敢,狼能在关键时刻奋力一搏;坚忍不屈,狼既懂得进攻又懂得退守;沉着冷静,无论形势多么险恶,从狼的眼睛里都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慌乱与紧张;善于交流,更善于独立思考;既懂得遵守狼群纪律,又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正因为如此,无论遭遇多么恶劣的自然环境,面临多么强壮的狮虎、凶狠的人类,狼始终占据在食物链的顶端,顽强地生存下来。
热门推荐
  • 幻想民国

    幻想民国

    穿越民国,同人剧情一锅煮Σ(°△°|||)︴诶?恕我直言,你这是一代宗师,还是一人之下前传?怎么铁打的九叔也出来了喂?!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开在异界的娱乐中心

    开在异界的娱乐中心

    在一个武者可劈山断海,修士可排云布雨遥远的异界有那么一家被无数人称之为娱乐中心的黑店。就因为能在电脑游戏里学习各种功法,在电视剧中学习各种战斗经验......店内某武道王者整天嚷嚷着找人开黑。某修士仙子进店后就是带着宗门的小辈们吃鸡。半个学院的弟子集体逃课就为看一眼新出的电视剧。自从系统出了直播功能后,我们的姜老板一天到晚的拿着爱疯手机,.....
  • 我的名字叫花钱(上册)

    我的名字叫花钱(上册)

    70年代,一个叫刘家营的小山村里,发生了一起恶性杀人案。被害人家属却没有报案。队长青猴子的孙女在两个月前离奇失踪,村民纷纷猜测黄下海里的那具无名女尸“烂腰”就是那个小女孩。青猴子与前任队长罗金宝的个人恩怨,引发了村民的种种议论,从而展现出刘家营村王姓人家与刘姓人家不同的人生。其中有老地主的改过自新,有老光棍的悲剧人格,有劁猪匠王朝喜的悲喜人生。一群被侮辱被忽略的底层小人物的命运交错在六七十年代的山村……
  • 老婆乖一点

    老婆乖一点

    十八岁生日的夜晚,他成了她永生难忘的噩梦,而这,却仅仅只是开始……两个月后,他挽着心爱的女友远渡重洋,而她手握一张化验单,茫然的站在街头,耳边回响起医生冰冷机械的声音:妊娠十周,做流产手术会有危险,回去和孩子的爸爸商量一下。孩子的爸爸?不,她的孩子,没有爸爸……一别六年,命运的捉弄。父亲为了利益,亲手将她推入他慕总裁的怀抱。温纯之后,他看着她,绝美的凤眸中是清晰的讥讽之色。的确,她不是完璧之身,她的第一次在十八岁那年就给了他,只是他不知道而已。他冷嘲着说:结婚吧,我会负责的。而她说,有一个小女孩,她爱了你整整十年,所以,她要你用一生来偿。只是,她的十年,比不过他们的十年,她注定赢不了。当他的初恋女友回归,她留下一纸离婚协议转身离开,只是,他霸道的不肯放手,又是想要怎样?没有爱情,故事怎么以幸福结尾。我以为给你的爱堪称倾城,可是,到后来才发现,爱情不过是我一个人的事。——沈天雪一直以来,我将你当做最亲爱的妹妹,哥哥和妹妹,又怎么能相爱。然而在这场虚假的复仇游戏中,沦陷的却是一颗真心。天雪,无论你相信与否,你都是唯一走进我心的女子。——慕东霆
  • 快穿:反派攻略百变撩

    快穿:反派攻略百变撩

    沐韵莜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死了,她才18岁大好前途还在等着她呐!她可不能就这样死了![叮!检测成功!宿主身体素质符合标准!绑定成功!]……
  • 游戏世界的开挂之旅

    游戏世界的开挂之旅

    一个横死的倒霉蛋,在游戏中装大佬的故事!
  • 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是朴学泰斗俞樾之孙、红学大师俞平伯之父、光绪朝探花俞陛云为家中孙儿女“欲学为诗”特意编选的,专论唐人五七言律绝,侧重于分析每首诗、每副名联的“声调、格律、意义及句法、字法”以及“诗境之妙”,观点独特,品评精到。全书一展诗之境阔,不仅可以作为学诗的法门,同时还是一部欣赏诗境之美的读本。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5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5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5短篇小说卷》选取了2015年优秀短篇小说二十余篇,包括铁冯骥才、邱华栋等作家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创作的高水平。主编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年度最值得阅读的小说,每篇附有专业的、精彩的评论。既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和成绩的梳理,更是为读者带来美味可口的文学盛宴。
  • 机械性缺失

    机械性缺失

    不知道我的记忆是否为真实,但是我只相信我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