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2900000005

第5章 写在前面的话(3)

除了上面说的一些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存在于中国与日本这两个国家之间。自从与西方国家接触,到后来的建立外交关系,处理日常事务,日本很明显都要比中国占有优势。关于鸦片战争,前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论述。我们知道,正是因为那次战争,中国不得已被拖进了国际体系——一种西方人所谓的秩序空间。这次战争没过多久,日本也在西方国家的威逼之下,被迫打开了国门。关于这一点,我们没有丝毫的疑问。之后,在美国的主持之下,日本与美国签订了第一个条约。在此过程中,美国和日本达成了共识,严禁贩卖和吸食鸦片。并且,这一点还成为两个国家法律中的一部分。当然,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对于这些法律,与中国签订第一个条约的英国怀有怎样的态度。我们不妨做一番简单的比较:英国对于中国禁止鸦片贸易的做法,表示大为不满,并野蛮地进行干涉,阻止中国的立法机关做出相关的规定。相反,对于日本的立法,美国则从道义上表示支持。而且,美国的官员在进入日本之后,严格地遵守日本的相关法律。对日本政府来说,美国官员的做法无疑增强了他们的权威。

在刚开始的时候,对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所采取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他们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些影响和结果是没有办法想象出来的。可以这么说,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现在所形成的不同地位,就是上述的影响和结果造成的。1872年,中国和日本还没有建立正式的条约关系。那时候,旅居在日本的一部分中国人,写了一份申诉书,并将其交给北京的美国大使馆。他们请求美国大使馆,一定要把这封申诉书递交给日本政府。这封申诉书的内容大致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日本居住期间,吸食鸦片。然而,日本当局对他们采取了严厉的措施。他们还宣称,在晚上的时候,日本的警察经常闯进他们的卧室。为了判断他们是否正在吸食鸦片,日本警察总是要闻他们呼出的气味。他们无法忍受日本人这样做,对他们而言,那简直就是痛苦的折磨。基于此,他们妄图通过申诉书,为在日本遭到的不公而讨回公道。

在美国,有很多中国留学生。1878年,清政府向美国政府提出一个请求:希望能从在美留学生中选拔几个,将他们送到西点军校和安纳波利斯的陆海军学校学习。对于这一请求,美国政府的回应显得很怠慢。在之后的三年时间里,清政府一直在做努力,希望能实现那个请求。然而,他们的愿望还是落空了,因为美国政府最终拒绝了这一请求。后来,这件事情影响很大:清政府直接撤回了在美的全部留学生,并下令解散留美学生事务所。原本,派遣留美学生,是清朝政府主动与西方世界接轨的一项重要事业,既现实,又很有意义。现在,所有这些全部化为泡影。当清政府提出这一请求的时候,日本的在美留学生正在安那波利斯学习海上战术——关于这一点,清政府已经明白无误地获悉了全部实情。

美国偏袒日本而拒绝中国的这种做法,对于最近发生的中日甲午海战,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发挥着作用呢?对此,我们无法轻易地做出判断。不过,在那次海战中,日本方面的主要指挥官,有几名是从美国海军军官学校毕业的。同样的道理,美国的做法,究竟对清政府产生多大的影响,使其沮丧不已,感觉受到了巨大的羞辱;使其胆量变得越来越小,没有办法应对;使其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而不断徘徊,无法前进。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也很难做出有效的估计。

在世界上,只要是英国和美国的殖民地,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的移民都是可以去的。但事实上,在那些所谓的把中国劳工当人看待的国家,在法律上已经明令禁止了中国的移民。而对于日本的移民,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采取过类似的禁令。对于自己的臣民,清政府坚决反对他们出国移民。这是因为,在清政府看来,自己的臣民绝非一无是处。与此同时,针对西方国家所采取的歧视中国移民的措施,清政府表达了强烈的反对。

在这里,我们不是出于争论或者谴责的目的,才做出这样的一番对比。中国和日本这两个相邻的大国,所遭遇到的西方国家不同的对待,是不是把他们从各自的封闭状态中唤醒;他们的不同遭遇,是不是导致双方产生了嫉妒或者猜疑;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和日本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和措施,从事实的角度来说,是不是明智或者正确。诸如此类的问题,作者要么不想提出,要么根本不准备讨论。不过,今天中国所持有的态度和立场,与上述一番对比有着直接而又重要的联系。因此,我们不得不在这里做出一番比照。任何一个人,如果要对中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更进一步地,他若想要明白,那些外部和内部因素是怎样相互作用,从而使得中国处于今天的这个状态,那么我们前文所做的一番对比,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的。

在清政府打开国门,向西方国家开放的前三十年间,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神秘莫测的问题突如其来,让她有些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是好。事实上,那些问题事关重大,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生死存亡。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恭亲王奕和李鸿章,逐渐掌控了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甚至主导着整个国家的命运与前途。

1860年,当北京遭遇英法联军的强行闯入时,整个皇家贵族中,只有恭亲王——当时咸丰皇帝的亲弟弟,留守在北京城内。在这种情况下,恭亲王理所当然地被指派为中方代表,与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各国代表进行和平谈判。从此以后,恭亲王在清政府的内政外交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逐渐地,他权倾朝野,烜赫一时。一直到1884年,他被罢免后,这种情况才宣告终结。

然而,外国人对另外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可能会更加熟悉。这个人,便是李鸿章。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恭亲王作为皇亲国戚,身份高贵,一般的外国人是没有办法与之相见的;另一方面,与李鸿章不同,恭亲王远离对外开放的口岸城市,而一直在北京城内深居。但是,不管怎样,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如果说恭亲王是清政府的头脑心腹,那么李鸿章便是它的左膀右臂。

近代清政府与西方列强进行交往的外交体系,还有高效率的海关制度,都是恭亲王在他的政治生涯初始阶段建立并逐步完善的。当清朝帝国内部接连出现动乱——太平天国运动和西北的陕甘回民起义时,恭亲王采取果断的军事措施,对其进行了有效的镇压。接着,在天津,发生了中国人屠杀外国传教士的惨案。这一事件很快引起了外国政府的愤怒。但是,恭亲王立刻出马,用一系列优惠条件抚平了这次风波。外国公使想要觐见中国皇帝,恭亲王围绕礼节这一问题,与各国代表展开了喋喋不休的争论。然而,当事态的发展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时,恭亲王又能富有远见地预见到,并及时做出了让步。在处理伊犁问题上,恭亲王在与俄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占尽了上风。此外,他还想方设法地消除了劳工贸易。之后,法国人侵占越南,在处理这一问题上,恭亲王出现闪失,并被当政者赶出军机处。即便如此,新上任的执政者依然采取了他制定好的政策。

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恭亲王总是事先将对手放在假想的对决场景中加以研究。对他而言,当问题真的出现的时候,一切为时已晚。在许多外交事务的处理上,他取得了伟大的成功。其原因就在于,他善于预见各种可能的情况,并选择恰当的时候做出一定的妥协或者让步。在各种角色的转换中,恭亲王显示出了惊人的速度。在他身上,你既可以看到骄横粗鲁的一面,又可以看到谦和文雅的一面。有时候,他待人接物显得很有耐心;但在另外的一种场景下,他却又变得相当暴躁。立足不同的情况,出于各种需要,他会灵活自如地运用自身的特点。

或许,你会认为,恭亲王变来变去的一副副面孔,显出他的犹豫不决。其实,在那不断变换的面孔背后,他正在快速而又仔细地琢磨、研究对手。在彻底摊牌之前,他一直在判断对手的情况,探究对方的真假与虚实。这时候,你会发现,他很坚定,丝毫没有要妥协的迹象。然而,就在最后的时刻来临之际,他的对手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与之争夺时,刚才那个坚挺不屈的恭亲王瞬间不见了。而站在对手面前的,却变成了一个笑容可掬、阿谀逢迎的奕。可以说,在东方的外交场上,恭亲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老行家。

在清政府中,恭亲王的才能在周围的一群人里显得格外突出。作为一名领导者,他坚定不移地执行防御型保守性的外交政策。对于清朝帝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恭亲王比任何人更加清楚。对于这个庞大帝国所存在的问题和弱点,他比常人更有深刻的洞察。到目前为止,在大清帝国内部,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肩膀上担负着重大的责任,深刻而又细致地观察着世事的变迁与发展。在担任总理衙门大臣的二十四年当中,他先后辅助了两个皇帝。那两个皇帝继位的时候,都还是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同治皇帝,不但女性化倾向严重,而且生活奢侈腐化,最后在荒淫无度的生活中死去。

实际上,在恭亲王的从政生涯中,他一直是清政府内政外交的中坚力量。有很多内政外交政策,都是他一手苦心经营并机智地执行的。可以说,恭亲王是清政府中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最近,这位多才善变的恭亲王,官复原职,又回到了总理衙门大臣的位置上。这对于清政府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内政外交中,它意味着清政府将会有很大的收获。

1823年,李鸿章出生在安徽省。那是清朝帝国内部的一个中部省份。当时,李鸿章所在的家族在当地并没有什么名气。后来,李鸿章的兄弟及其子侄辈们,在官场上飞黄腾达。他们先后受到清政府的嘉奖,并被允许顶戴花翎。至此,这个家族在当地才有了声望和名誉。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鸿章的母亲才倍感荣耀。说起李鸿章坦荡的政治仕途,可以追溯到清朝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那时候,他担任江苏省巡抚。而在江苏省,太平天国的起义活动,此起彼伏。一次,五个姓王的起义军头领向清军投降。在此之前,戈登已经向那五个人保证,只要他们放下武器,一定会给他们一条生路的。然而,李鸿章知道了这件事后,立即下令将那五个人斩首示众。(编者按:此处资料有误,作者所记之事可能为发生在1863年的“苏州杀降事件”,被杀者有八人,分别为:郜永宽、汪安钧、周文嘉、伍贵文、张大洲、汪有为、范起发、汪怀武。)1871年,李鸿章被清政府任命为直隶总督。在这一职位上,李鸿章一直待到他去世时为止。当时,整个北京城也在直隶总督的管辖范围之内,因此,在清廷的督抚中,李鸿章拥有最高的地位。

作为一名直隶总督,李鸿章具有丰富的军事作战经验。从外在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方式来看,李鸿章可以说是一个地道的政治家。然而,与政治家的身份相比,我们情愿说他更像个士兵。在中国人中,李鸿章是少有的身材高大者。他说话的时候,声音浑厚且有些粗鲁。然而,他的性格却很温和,容易让人接近。作为一名典型的东方官员,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李鸿章显得有些矜持和自重,并且处处流露出安宁祥和的神情。然而,与他相见,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任何一个外国人,如果能经由他的同僚带话,希望与他谋面,那么像这样的请求,一般都会得到李鸿章的允许的。

在与那位看似粗鲁的老总督的交往过程中,许多外国人明白了真正的彬彬有礼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和行为。有一次,一位美国人——某州的前任州长,在总督府里,受到了李鸿章的热情接待。当他们见面的时候,老总督和那位州长先生,包括那个在场的翻译员,彼此相距不远,差不多是站在一起的。当州长先生离开那里时,对他身边的一位美国朋友这样说道:“谁说那位老总督是个顽固不化,地道的野蛮人?他明明是一个很有礼节的人啊!”在中国,近代海军和新式陆军的组建,可是说是李鸿章一人所为。作为清廷的左膀右臂,李鸿章在坦荡的仕途道路上,向整个清王朝显示着自己至死不渝的忠心。而清政府对于他,也越来越倚重。不管是什么事情,清政府都会找他协商,希望他能出个主意。可以说,在所有的大臣中,李鸿章是最受清政府宠爱的一位。在整个朝廷里,没有一句谣言,是关于清政府不再重用他或者他对清政府存有异心的。与李鸿章一样,对于满洲人在中国的统治,其他官员也没有什么异类的想法或者态度。作为统治者,满族人在历史上曾经是聪慧、理性,且富有远见的。整个国家上下,汉族人和满族人之间,清政府都一律平等对待,而不存在什么差别或者种族歧视。当然,那种极个别的受到特殊恩宠的人除外。实际上,满族人已经被土著的汉族人所同化和吸收。这两个民族已经彻底融为一体了。在清廷内部,满族官员数量远远低于汉族官员。众所周知,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是德国血统。如果因为这一点,要她与自己的英国朋友势不两立的话,很明显,这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的事情。同样,如果让清朝的满人皇帝与他的汉族官员作对,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同类推荐
  • 道德经(全集)

    道德经(全集)

    《道德经》是一部以短短五千言而让后人感觉永远言犹未尽的传世经典,历来被学人们称为“哲理诗”。老子是西方人非常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从16世纪始,《道德经》就被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至今各种外文版本的《道德经》已有三百余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全书共计81章,文约五千言,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每章篇幅不长,但论述精辟,含义深远,思想广博。其内容从多方面论述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等,并将其意义融入到社会、国家、民生等诸多方面。
  • 隐遁的社会: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斗蟋(田野中国)

    隐遁的社会: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斗蟋(田野中国)

    作者选取在中国存在了千百年但却一直没能进入学术研究视野的斗蟋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七年多的参与式观察和持续田野调查,掌握了大量扎实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文化社会学的方法不断加深问题意识和延伸分析触角,揭示了相关群体的基本生存样态和内在行为的文化逻辑。这不仅体现了作者走近研究对象的努力和开拓研究领域的能力,更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的敬畏和追求。
  • 成都人

    成都人

    小院,陋屋,枯树,老了一座成都。冬阳,老叟,笼鸟,淡然一帧风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成都随处可见这样的日常景观。虽是寻常巷陌,破旧市井,但成都人代代衍生于此,依然视为乐土。只消一支烟卷在手,尽可两眼悠然向天。正所谓知足常乐,其乐也融融;怡然自适,其惬也何如?真是:但得一方小天地,怡养百年好人生。
  • 德国精神

    德国精神

    在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中,说起别的国家,国人或许总是很容易说出这样那样的批评,但说到德国的时候,国人却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褒扬。在我们的意识中,德国精神是和严谨、忠诚、顽强、毅力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就有了“真的很德国”这样的广告词。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国家,德国无疑有其伟大优秀的一面,就这一点来说,国人对德国的褒扬是有根据的。
  •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周口店遗址是现今世界上发现人类化石最丰富、最生动的古人类遗址,那具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便是周口店的发现,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书编者融合国内外考古发现,剖析遗骨遗迹的同时,挖掘考古背后的文化及历史背景,为读者全面展现周口店遗址挖掘的历史过程。
热门推荐
  • 遇见与温暖

    遇见与温暖

    “别做梦了,那个女人不会回来了,她的东西她都带走了。”“不会的,妈妈只是出去了,我要去找她。”温暖激动的对着醉醺醺的爸爸说。“别找了,我和你妈妈已经离婚了。”家里片刻沉默之后温暖哭着跑出家门。上学前和自己约定一起过生日的妈妈,转眼间不见踪影,难道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约定真的这么不值得重视吗。温暖是多么期待放学后的生日,没想到回家的礼物却是得知父母已经离婚的消息。温暖不知不觉坐……
  • 沙琪玛

    沙琪玛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会飞的范丸子

    会飞的范丸子

    无敌神功之飞毛腿神功,听着就觉得很拉风吧?跛脚怪特制的牛肉汉堡,让范丸子化身神行者,一时间范旋风横空出世,就像脚下长出了一对风火轮,速度快到眼看不清风景、耳听不见声音,风吹电闪一般急速而驰,行驶的汽车以飞快的速度向后掠去,飞龙队赚钱赚到手软……范旋风飞起来抢球、运球、传球、射门,他飞翔的身姿迷花了轮椅男孩小老虎的眼睛,他的进球让小老虎眼花缭乱……一碗加盐的南瓜蘑菇汤惹了祸,打肿脸充胖子的范丸子被迫公布真相,作业代写公司面临破产,寻狗事务所歪打正着,一张飞往广州的飞机票喜从天降……
  • 嘿,又见面

    嘿,又见面

    八年前,她落入敌人之手,侥幸逃脱。却遇见某小只,“休想打我师傅的主意,她只能有我一个徒弟。”她滑稽一笑,“那你就好好看看我将来是怎么拜师的。”
  • 绝品仙医

    绝品仙医

    医可杀人,亦可救人。兵者为王,锄强扶弱。军队中走出来的妖孽吴晨,身兼兵王神医两大名头,你是二代?你老子都得跪!你说你权势滔天?请问你认识天庭御医嘛?跟我比财富,一颗丹药倾天下之财老子也未必卖。跟我比人缘,绝世美女组成军团任我挑。行走在都市之间的妖孽吴晨,缔造兵者为医,泡妞无敌的传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解君心

    解君心

    俊美绝伦的名门贵公子玉君好宣布,他要找个独一无二的人做娘子。怎么样才算是独一无二?就像他的偶像一样。有一天,他遇到采花大盗,幸好被他的偶像及时相救。他的偶像是个女人,还是一个武功高强神秘冷艳的绝世大侠客……
  • 逑婚

    逑婚

    “姑娘,请问你可不可以嫁给我?”“你是不是有点瞎?我是你前妻呀!”“是的,我确实是个瞎子,我知错了,请问可不可以再嫁给我一次?”“好像有点晚了,我有喜欢的人了!”“不许!我不允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