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3200000004

第4章 节俭

“节俭”说的是持家之道,主要指能够恰当地平衡家庭生活的收支。

从概念上看,节俭的表现方式有以下三种:节制开销、杜绝浪费、选择“少投入多产出”的资源配置方式。无论用哪一种方式来衡量,中国人都是极其节俭的。

外国人来中国旅行,会对中国人产生多种印象,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人吃得很简单。他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发现大部分中国人都只吃大米、小米、豆类、蔬菜和鱼,食物品种相当有限。好几百万人呢,可是吃的几乎都是这些东西,最多也就再加一点儿别的食物。至于肉类,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是遇上什么大事时才有机会吃。

如今,西方国家为了实现以低价向穷人提供营养食物的目标,可谓煞费苦心。而中国呢,在一般的年头,一个成年人每天在饮食上的花销几乎只要两美分就足够了;遇到了荒年,一个成年人可以连续几个月过着每天的饮食花销只要一个半美分的生活。作为一个西方人,在面对这样的事实时,内心难免会生出许多感慨。因为,这表明中国人普遍具有精湛的厨艺。在外国人看来,中国人吃的东西低劣得几乎无法下咽。可是中国人呢,他们拥有精湛的厨艺,能够用双手把任何东西都变成可口的饭菜。这一点,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说到厨艺,温格罗夫·库克先生认为中国人的水平高于英国人,而且仅次于法国人。至于美国人的厨艺,库克先生几乎没有明说。说中国人的厨艺低于某些国家的,我们不敢肯定。可是,说到中国人的厨艺高于某些国家的,我们是可以肯定的。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中国人的主要食物非常简单,单是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中国人的眼光简直堪比生理学家。

中国人的厨艺的确很精湛,以至于即便只有简单的原料,他们也能做出各种可口的饭菜。这一点,即便是那些很少关注中国厨艺的人也有所耳闻。

还有一件事也很有趣,而且很容易被证实,只是它还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而已,那就是中国人做饭时会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一种原料。

他们吃饭时也一样,一顿饭下来,几乎不会有食物剩下。这一情况在中国很普遍,所以很容易被证实——只要看看狗和猫的身体情况就行了。中国人养的狗和猫,主要以主人吃剩的少量饭菜为食,所以生活得很艰难,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而在那些新兴国家里,人们的消费普遍没有节制,这一点几乎尽人皆知。就拿生活条件优越的美国来说吧,其民众在一天内浪费的资源足以改善六千万亚洲人的艰苦生活。

在中国,许多人都会把剩余的饭菜给仆人和孩子吃。有些人在喝完茶之后,还会把杯子里的茶叶渣倒回茶壶,以便多冲泡一些茶叶汁。如果人们都能这样做,我们会非常高兴的。

能够引起我们注意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中国人在饮食方面没什么讲究。这一点不同于西方国家,西方人对饮食普遍很讲究。在中国,几乎所有东西都可以吃。在中国北方,人们普遍用马、牛、驴和骡子甚至骆驼来干活。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或许会让许多人都觉得中国人的有些看似节俭的做法实在算不上节俭。一般情况下,在这些牲畜死后,中国人会很快将它们吃掉,而不管它们是老死、病死还是意外死亡的。在中国人看来,即便牲畜是因为得肺炎这类传染病而死的,也照样能吃,而且不会遭人非议。事实上,他们也知道吃死畜或病畜的肉不好。所以,如果有人出售这种肉,那他会把价钱压得很低,以便能尽快卖完它们。买肉的人虽然明知这种肉不利于健康,可还是会买来吃。他们心想:这些肉虽然有可能对身体有害,但是价格低廉,值得冒一次险。更何况,即便吃了这种肉,也不一定会得病啊。在中国,死马、死驴和死骡子会被吃掉,死狗和死猫也不例外。有几个村民为了摆脱狗的骚扰,用毒药毒死了一些狗,然后又把这些死狗给吃了。有一次,有几个谨慎的村民找到洋医生,想知道这种死狗肉会不会对人的身体有危险。这时候,死狗已经下锅。这几个村民最终没能经得起诱惑,美美地吃了起来。吃完了以后,他们还好好的!

还有一件事也能说明中国人很节俭,那就是他们做饭时会考虑怎样才能节省柴火。中国人所用的燃料一般都是树叶和庄稼根茎,它们很快就能烧完,所以非常紧缺。为了尽快烧熟食物,中国人会尽量把锅底做得薄薄的。也正因为如此,在用这种锅做饭时,必须非常小心。

既然燃料不可或缺,所以中国人在收集燃料时也极尽节俭之能事。有些小孩由于力气小,所以还不能干活,可是捡柴火却没得说。每到秋天,漫山遍野都是拾柴火的人,场面真是壮观。在他们的竹耙所经之地,看不到一根枯草。在大人的吩咐下,男孩子们来到树林里,用棍棒把枝头残存的枯叶都打了下来。那幅场景,令人想起了收获板栗时的画面。田间的稻草也是拾柴人的目标,往往还没到秋风吹起时,它们就已经被人捡走了。

在中国,任何一位家庭主妇都知道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布料。她们在做衣服时,会选择既省时又不费工夫、不费布料的方法。做出来的衣服,无论是从花样还是做工上看,都很简单。相比之下,西方女人的服饰就奢华多了。在中国妇女眼里,哪怕是小小的一块外国布料,也是非常可贵的,她们会将它再次利用起来。当然了,经她们这么一加工,虽然做出来的衣物不一定好看,但是很实用。至于她们所用的方式,即便是那些专门研究“家政学”的女作家也想象不到。一小块布料,如果在这里用不了,那就换一个地方,总能派上用场。就拿一根碎布条来说吧,用它做鞋襻不就挺合适?在伦敦或纽约,有些好心人会把自己多余的衣服捐给同胞。不过,有一点令他们有些担心,那就是此举有可能让接受者自认为是穷人。因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接受者在受到帮助的同时也受到了伤害。可是,如果把这些衣服捐给中国人,那捐赠者就不必担心这个了。因为,即便这些衣服在材质和款式上都跟中国服饰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它们。

在送朋友礼物时,中国人经常送一些用线简单地固定在绢帛上的字画。他们之所以用线而不是用胶来固定字画,是为了让受赠者方便地拆下字画,从而使绢帛派上更大的用场!

商品零售商也非常节俭,他们在做生意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琐碎的细节。比如一个杂货店老板,他不但知道火柴有多少品种,还知道每盒火柴里装有多少根火柴,以及每盒火柴的利润。

即便是旧账本,也能派上用场。中国人会用它们糊窗户或做灯笼。

中国人为了省钱,甘愿忍受饥饿。由此可见他们有多节俭。在他们看来,这么做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根本没有什么不妥。这类事例可以在美国传教士亨利博士所写的《十字架和龙》一书中找到。亨利博士要到二十三英里之外的地方,就叫了三个轿夫抬他去。这三个轿夫空着肚子把他抬到了目的地,然后才赶回广州的家里吃早饭。他们来回要走共四十六英里路,其中有一半的路还抬着人,可是他们竟然都空着肚子,只因为在外面吃早饭需要花费五美分!

还有一次,两个轿夫早上六点钟出发,抬着轿子走了三十五英里,然后就坐上了回家的船。他们宁可空着肚子,也不去吃饭,因为吃两大碗米饭要花掉三美分。不巧的是,船在途中又搁浅了。等他们回到广州时,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两点钟了。到这时,已经三十来个小时过去了,他们还是没有吃东西,就这样空腹抬着一位先生走了三十五英里。尽管如此,他们还在坚持——他们提出要送亨利博士和他的行李去十五英里之外的广州!

中国人的节俭带来了一些让西方人高兴的东西。可是,中国人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天性,也就是所谓的纯朴,却很难让我们认同。

中国有些地区,尤其是中国北方,每年里总有那么几个月,孩子们差不多都光着身子到处乱跑——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这种现象真奇怪。

究其原因,有可能是不穿衣服更舒服,但最大的可能还是节俭。中国是个独轮车大国。无论你走到哪里,几乎都可以听到独轮车发出的嘎吱声,那声音可真刺耳。其实,只要往独轮车上滴几滴油,就能消除这种噪声。可是,那些“神经麻木”的人却没有这么做,因为它们认为油比噪声贵,用油来消灭噪声是不划算的。

日本人侨居国外时,会在租房合同里特别注明每天必须要有多少热水供应,因为日本人习惯了洗热水澡。中国也有澡堂,可是大部分中国人都没去过澡堂,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澡堂是什么样的。一位中国母亲在拿扫帚掸孩子身上的灰时,碰巧有一位外国妇女经过。外国妇女很好奇,就问:“你是不是天天都给孩子洗澡?”那位中国母亲生气地说:“天天给他洗澡?从他出生那天起,我就没有给他洗过一次澡!”

对普通的中国人来说,即便肥皂零售商打出“比污垢还便宜”这样一句广告语,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感想。

在意大利人眼里,英国人是“浪费肥皂的家伙”。而在中国人眼里,可能所有外国人都像英国人一样浪费肥皂。当然了,中国人也会用肥皂洗衣服。可是,他们很少使用肥皂,而且每次的用量都少得令人无法想象,洗好的衣服自然也达不到我们的清洁标准。他们这么做,并非全是因为节俭。因为,还有些中国人虽然出身贫寒,但是照样跟我们一样爱干净。

由于节俭是中国人的本能,所以在中国购买工具,一般都买不到成品,只能买到半成品,然后自己动手配把手之类的东西。一般来说,半成品都比成品便宜。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中国才很难买到成品。

节俭可以是物质层面的。比如,在许多人家里,你都有可能在相邻两个房间之间的墙壁上看到一个小洞,这个小洞是用来放灯的,这么一来,昏暗的灯光就能同时照到两个房间了。这类节俭范例,在中国的编织法、陶艺、金属加工和牙雕等工艺中也普遍可见。对我们来说,说这些工艺代表节俭比代表精湛的技术更合适。说到这类工作,中国人所采用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我们无疑可以发明很多方法,而且能使每种方法都更加有效。可是,如果论及怎样使材料变得无关紧要,我们是无论如何都比不上中国人的。中国人好像无所不能,可是同时又好像什么都不能。他们做出来的东西也一样,大多都具有这一特点,无论这些东西是简单还是复杂。比如,中国人可以毫不犹豫地在一个小院子里建造一个小铸铁炉。小铸铁炉是用一堆泥砖垒的,一个小时就能垒好,可是从表面上看,它就跟一个既牢固又美观的灶台差不多,它虽然效率不高,可是既便宜又好使。

即便是在做大事时,中国人也会考虑到物质上的节俭。要证明这一点,可以看一看运送大批贡粮进京这一典型事例。运贡粮的过程可以说秩序井然,但也可以说毫无头绪。大批贡粮从天津运到北京通州时,成堆的粮食需要卸载、称重和搬运,可是负责完成这项任务的却是一大批苦力。西方的一位谷物交易商见了,觉得非常惊讶,因为在他看来,这么繁重的工作本该由机械完成。也难怪这位商人会如此惊讶,因为苦力们所用的工具只有一双手,还有形如截头圆锥、容积大约是一蒲式耳的小箱子,以及数量不一的芦席。苦力们先把芦席铺在地上,然后把粮食倒在芦席上,再一点一点地称这些粮食的重量。称好之后的粮食会被运走,最后是芦席被撤走。光秃秃的河岸又重新恢复原状。

在美洲经营烟草种植园,建造烟叶烘干棚是最大的一项支出,因为要把它建造得又长又精巧。可是,在中国的烟草园,这项支出并不需要多少钱,因为他们的烟叶烘干棚主要是用茅草搭建的。棚子拆了之后,建棚子所用的材料还可以当燃料。摘烟叶时,人们会把叶柄也摘下来,因为叶柄又粗又硬,可以用草绳系成一排并像衣服一样挂起来。用这种方法来烘干烟叶,真是既简便又有效。

还有其他一些事例也能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只要你细心观察,就很容易发现这些事例。在这些事例当中,下面这件事例最典型:一位中国老妇步履蹒跚地向亲戚家走去,只为了节省她死后家人为她抬棺材的钱,因为亲戚家离祖坟更近!

同类推荐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详解易经系辞传

    详解易经系辞传

    《系辞传》是用来解释《易经》的,使之不仅止予占卜,还进而成为一套哲学理论。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易经》产生的情况及来源,二是《易经》与天地宇宙的关系,三是谈及《易经》不同的卦象如何构成,四是谈及《易经》的功能。《系辞传》的思想十分复杂,内涵极深。故此,历来有不少人去注释和研究它。作者穷其三十年修易之功力,溯本追源,把这套很多现代人用于占卜术数和商业管理的伟大的中国哲学理论,化为现代人人人能读、能用的思想宝典,还原《易经》的本来意义,使大众对它有正确的认识,不致使这部代表原始儒家思想的典籍没落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
  • 弟子规说什么

    弟子规说什么

    如果你人缘差、事业不成功,不要埋怨自己不努力,其实根源在于你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思维习惯教育。现代人生活的不如意、身心的失常,几乎全是从性情失调而来,这根源于少儿时期的教育纰漏,各种心态、性格培养的不成熟,其实,《弟子规》里讲的全是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大智慧,能帮你从小到大构建完美人际关系和人生大格局。
  • 以孝管官(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管官(中国孝文化丛书)

    本书重点论述了历代的丁忧制度。例如,秦朝为了强化对人民的精神禁锢,曾号令天下臣民一律戴重孝为天子守丧三年等。而丁忧制度真正普及开来,是在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认可,成为国家正统思想之后。如在唐代法律中,丁忧制度被加以确认,形成了对官员丁忧行为的礼制和法制层面的双重约束。而到了清朝又施行了满汉不同的丁忧制度。
  • 聚散一杯酒

    聚散一杯酒

    本书为“艺术经典”丛书之一种。郑重是著名的艺术家传记作家,在艺术界享有盛名。本书是郑重历年所写关于书画家人生故事和艺术成就的文章结集。郑重对现代中国书画名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许多画家是朋友。
热门推荐
  • 憎恶与传奇龙之王

    憎恶与传奇龙之王

    “你说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是一头强大、凶猛又贼能吃的红龙罢了。”那头美丽而又威严的庞大异体龙对着瑟瑟发抖的诸神们快活的说到。————主角前期是异体红龙,后期会慢慢变成有着钚龙和虹彩龙特征的龙之异类。龙娘种田文,异兽流————————新书《从钚龙开始做魔王》已经发布,请大家多多关照!
  • 先生真乃神人也

    先生真乃神人也

    穿入《神探狄仁杰》的世界里,得拜狄公为师,又身具高宗血脉。真是一手好牌啊,陈南觉得自己也许可以玩波大的!陈南:“我如果造反,兄长们觉得如何?”虎敬晖:“这事儿我有经验,准成!”元芳:“虎兄说的对!”
  • 穿越风雨见到你

    穿越风雨见到你

    上古的大战,使十五位年轻人沾染到了元素之力。时光来到未来,五位初中生再次肩负起守护这个世界的使命。殊不知,背后还有更大的阴谋……
  • 行走诸天的剑客

    行走诸天的剑客

    斗破苍穹世界,他学剑、知剑,单人独剑,覆灭加列家族。一世之尊世界,进步斐然,眀悟剑心,纵横人榜,剑试各方天才。莽荒纪世界,拜入黑白学宫,初入剑道,加入应龙卫,仙缘大会一鸣惊人!吞噬星空世界,参加虚拟宇宙公司天才战,直面宇宙无数天才,与伯兰比肩。………………如今进入最后阶段的收尾。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
  • 山洼,我向外张望

    山洼,我向外张望

    一次地底的旅行,胜似一次时空的穿越,满足了好奇心的同时,却多了一份沉思。以前艳羡甚至嫉妒窑工回家时那副沉重的担子,从煤窑出来后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他们真的不容易啊。再一想,山洼里,谁活得容易呢?我挑起了沉重的担子,独自上路。
  • 春琴抄

    春琴抄

    本书是日本唯美大师谷崎润一郎最著名的中篇小说。大阪药材商之女春琴幼年双目失明,她美貌聪颖,天赋过人,在音曲方面表现出惊人的才华。来她家做学徒的少年佐助倾慕她,尽心服侍之余,自己也暗地学习三味线,两人成为半主仆半师徒的关系。自立门户后,春琴因招人忌恨,被人毁容,佐助也自刺双目,两人深入无人知晓的二人世界。《吉野葛》是以吉野地方历史传说为背景创作的中篇小说,亦虚亦实,饶有趣味。“我”准备创作以吉野地方为背景的历史小说,到吉野来收集资料,却引出了“我”的朋友津村思慕早逝母亲的旧事,并缔结了一段美好姻缘。
  • 佛说不空罥索咒经

    佛说不空罥索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成炮灰女配后我被摄政王宠野了

    穿成炮灰女配后我被摄政王宠野了

    【穿书+爽文+轻松+小甜文,疯批反派VS权门恶女】楚湘月穿越了,而且还是小说里的炮灰女配。注定全家死绝,成为男主角的踏脚石,侥幸活命还被反派一刀砍了脑袋。楚湘月微微一笑,都是小问题!天朝百姓:楚三小姐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正在角落打人楚湘月猛地打了个喷嚏……官家小姐:湘月县主才惊艳艳,貌若天仙。此刻正在课堂上画乌龟的某人……官家公子:和安郡主举止大方得体,当之无愧才女典范。某个趴在树上睡午觉的小妖精……—湘月破门大哭,一把抹眼泪一把抹鼻涕,她受不了这个委屈,只想作死赶紧回家而已,为毛要这么折磨她!…薛楚裔:心悦你啊,我的阿月~楚湘月:滚蛋!
  • 霸道玺:一纸婚恋

    霸道玺:一纸婚恋

    她,爱好,男色。他,爱好,捉弄女主。“哇,帅哥耶。”“在你旁边的我不帅吗?”“那不一样,别人是小鲜肉。”“那你的意思是我是老腊肉?”“怎么?你吃醋了?”“切,才没有……”“眼神不经意的四处飘荡,神色慌张,一看就是标准的撒谎现象。说!你是不是喜欢我?”“………”一纸婚约,恋爱也慢慢的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