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3400000002

第2章 东方之行

小货船慢慢地停靠在虹口区的一个码头,我提着衣箱上了岸。紧随我之后的是一名脚夫,他接过了我那对旧式的洋铁皮衣箱。这是1917年2月的某一天,我首次来到上海。那时,黄浦江的两旁布满了仓库和货栈,仓库的通道十分狭窄。这天正逢雨天,通道里面自然有很多泥。后来,两辆大黄包车跟了过来,要我上车。不过,我拒绝了车夫的好意,依然坚持以步行的方式前往理查饭店,我已经在那里预订好了房间。在此之前,我曾在日本横滨坐过黄包车。那时,我对亚洲的生活习惯并不熟悉,坐在人拉动的车上,会如坐针毡般的难受。

我之所以前往上海,是因为我收到密勒的一封电报。我曾在密苏里大学读书,密勒是我的一位校友。没想到的是,抵达上海后,我竟在这里度过了25年的办报生涯。当时,上海的政治局势颇不安宁。作为一名记者,密勒主要在远东地区工作,他在当地名声很大。

密勒向威廉拍发了一份电报,表示他想在上海办报,为此需要聘请一名密大的毕业生前来协助。当时,威廉是密大新闻学院的院长,他决定把这次工作机会留给我。

那时,已经有两家报社的发行人邀请我前去工作:一个来自《经济日报》,工作地点在爱荷华州首府第蒙;另一个来自一家日报,工作地点在佐治亚州的大西洋城,给我提供的职位是助理。与以上两个工作机会相比,我更倾向于去上海。征求过妻子的意见后,又与同事们多次协商,我最终决定离开密大,开始我的东方之行。

出生在密苏里州西北一个田庄的我,不像辛克莱小说中的英雄,“投胎在国际关系复杂的国度之中”。小时候,我在一所乡间小学读书,之后留在那里教学;攒了一些钱之后,我前往伊利诺伊州的昆西城。在那里,我靠送早报和晚报赚来的钱完成了高中和商学院的学业。几年之后,我成为《昆西自由报》的一名记者,这是一家较为资深的报社,在这里我赚足了到密大求学的学费。在密大,我就读于新闻学院,这是一个刚刚成立的新学院。四年之后,我毕业前往汉尼堡的《邮递报》工作。汉尼堡位于密苏里州的西北部,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乡。后来,我又回到了我的母校——密大,并在新闻学院做讲师,这是在《邮递报》做了四年的广告部经理兼发行部监督及市政组的采编主任之后的事。

对于美国的年轻人来说,中国和日本的情况是鲜为人知的,我也不例外。我从教科书上获得的相关内容很有限,而且也不完全正确。当时,教授们在密大课堂上几乎不会提及中国,只有在历史课上才会稍稍涉及一点儿中国的情形;不过,相关话语并不多,且多数都是不好的评论。

庆幸的是,在密大新闻学院有很多中国和日本的留学生,其中不乏与我相识的人。黄辛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出生于广东,先后在火奴鲁鲁和密大求学。彼此认识后,我和黄辛一起筹办了一个“四海俱乐部”,该俱乐部招募的会员都是密大的各国留学生。在学校报纸上,我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其中谈到了密大留学生的问题。另一位是来自上海的留学生,名叫董显光,是我的一名学生。虽然这两个人在政治立场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但几年后,他们在中国的新闻界都站稳了脚跟。此外,一个名叫户田的日本学生也是密大的外国留学生之一,他的身材十分矮小。当时,不管是我的学生中,还是学生军团中,户田都是最好的学兵。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在日本陆军部队服役三年后才到美国读书的。

当时,我并不清楚前去上海是为了协助创办什么报纸。不过,邀我办报一事引起了密大很多人士的好奇和羡慕。总会有人问我一些哭笑不得的问题,譬如,一位朋友一边向我展示一张中国洗衣店的收据,一边问我能否阅读“鸡脚印”。就连密大的理发师也调侃我,他说他可以帮我留辫子。

随着前去中国的日期愈来愈近,我开始寻思未来的工作一事。在一家经济性的报纸上,我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内容围绕小城市报纸组织计划的话题展开。令我吃惊的是,许多小城市报社都采用了我提出的方案。那么,这篇文章会对我在上海的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吗?我协助出版的又会是一份什么性质的报纸呢?或许,我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诸如写社论、拉广告、订户,会不会像乡下报社那样什么事都得做呢?我很熟悉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报社,因为我在城镇中的小报社工作过,当时除了排字,我还需要做各种杂活。现在,我想知道的是中国人会不会设立印刷公会。据说,通常情况下,一份中国报纸的文字量是5000个中国汉字。我不清楚中国报社的排字楼规模有多大,是否能排下这么多字。

我前去密大的图书馆,找到两本与中国相关的书,以便增加我对中国的了解:一本是《中国人的性格》,另一本是《中国乡村生活》。这两本书出自同一个作者,他是具有幽默风格的史密斯博士。史密斯博士在中国传教的时间长达五十多年。在这两本书中,他以极其幽默的方式描写了中国和中国人。然而,这两本书并不受留美中国学生的欢迎,因为他们认为史密斯博士所描写的中国人生活的情节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色彩,而且多有偏颇。我刚到上海不久的时候,曾去听史密斯博士的演讲,演讲的内容以北京的政治局势为中心。当时,北京的共和政府内部颇不安宁,因为刚刚经历了宣统复辟的骚乱。这次演讲结束后,史密斯博士便返回美国,随后就退休了。那时,在场的听众听到史密斯博士说“中国正站立在一个危险的边缘”后,脸上无不流露出凝重的神情,刚抵达中国的外国人尤其如此。不过,史密斯博士接下来的话语和表情立即冲淡了这种沉重的气氛。他幽默地眨了眨眼,想了一下说:“实际上,他来中国已经50年了,其间他觉得中国每天都位于悬崖的边缘。”

我前往中国的时间是1917年1月,当时,我在旧金山搭乘了“日本丸”,它是日本的一艘远洋客轮。那时,我认为美国不会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这次世界大战已经持续了3年时间。当我随着这艘轮船到达日本长崎时,一位船员奉船长指示对我们说,凡是去上海的旅客,都要回船中取下自己的行李。当时,我们正结伴游赏于长崎,这个城市与欧洲人打交道的时间最早,它是我们在日本停留的最后一个港站。这位船员告诉我们说,在长崎把所有到上海的旅客丢下后,船长将直奔马尼拉,这是横滨东洋汽船会社总公司的指示。于是,我和另外两三位前去上海的旅客被遗弃在长崎。长崎作为一个日本港口,虽然规模小,却比较特别。

于是,我们不得不寻找其他开往上海的船只。在长崎的轮船公司打听时,我们从公司职员那里获知这样一种情形,即在三个星期之内没有到达上海的船只。当时,我身上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因而打算到港口去试试,看能否搭乘前往上海的货船。几经周折后,我终于找到一位愿意将我带到上海的船长,他答应给我一个舱位。但他提出要我没用完的横渡太平洋的船票并外加十美金,并且我只能自己带食物吃。由于情况紧迫,我只好同意了,于是,拿来行李后,我立马去买了一些吃的,准备前往中国。这位船长不仅对英语不熟,而且对我这个美国乘客也并不喜欢。

当时并不是阳光明媚的日子,直到船离开了西部的海湾,太阳才缓缓地出来,天气也变得暖和了一些。突然,我发现船上散出一种极臭的味道,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这种味道愈发难闻。无奈之下,我找到了船长,问其原因。船长指了指堆在甲板上和舱口处的被稻草包着的货物,说:“臭鱼,这些臭鱼只有中国人才喜欢吃。”之后,熏在我衣服上的怪味很久才消失,但这种味道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其实,我很幸运地搭乘了这条船,因为一周后从日本出发的“波塔瓦”号在中国海遇到了台风,这艘船是在俄国海参崴登记注册的,它被大风吹到了上海南部的海滩上,几经周折后遇险的乘客才被救了出来。

到达旧金山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客轮和货轮必须要在日本注册,而后才能通过太平洋这条大的航线的。无奈之下,罗勃杜勒船长只好在加拿大注册他所有的货轮。当时,罗勃杜勒船长是一名影响力极大的太平洋航线经营者。这时,太平洋邮船公司也不得不航行于南美和巴拿马航线,这是美国唯一的客运公司。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与者,美国正处于战争的紧急关头,它们的船只为何会被迫离开太平洋呢?原来是由于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份法案——《拉福赖蒂法案》。这一部法案是拉福赖蒂为了帮助美国海员而提出来的,他是威斯康星州的一名自由派参议员。“美国的船只上不可以有亚洲船员”是这部法案中的一项条款。日本和英国以最廉价的方式雇用亚洲人,因而以高待遇对待船员的美国轮船公司根本无力与英日两国相抗衡。撤出太平洋航线也实属美国的无奈之举。如果美国货轮能够在英国注册,并雇用到中国水手那是再好不过了。因为中国的水手不仅可靠,效率还高,堪称全球最好的水手。但是,此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际,日本独霸太平洋,英国也只好将航线从太平洋撤回到大西洋。直到战争结束,美国的船只才重返太平洋航线,而且是鉴于联邦政府帮助建造船只之下,并以运送邮件为由签下了一些冠冕堂皇的合约,才完成重回太平洋的愿望。然而,自从美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国之后,在这片辽阔的太平洋之上,美国船只的踪影就寥寥无几,只有零星的几只。

同类推荐
  • 八旗传奇之汗王崛起

    八旗传奇之汗王崛起

    努尔哈赤年幼丧母,被后母欺压,父亲放纵继母欺压努尔哈赤兄弟二人,不得不离家投奔外祖父,在古勒城,他们学习了很多军事技能,努尔哈赤也有了第一位女朋友,不过短暂的宁静被战火烧毁,外祖父被俘,最终被明朝杀害,努尔哈赤兄弟再次成为丧家之犬,双双被俘,在辽东总兵府慢慢受到赏识,努尔哈赤也与二公子李如柏产生了兄弟般的友谊。机缘巧合,努尔哈赤与青娅相识,刚开始二人互相看不惯,最后却成为彼此灵魂的伴侣,并为他生下两个儿子,褚英,代善。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唯一活下来的舅舅阿台,重修古勒城,继续于大明为敌,最终被部下杀害,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祖父也在劝说阿台投降的时候死于乱军之中,基本上痛失了所有至亲的努尔哈赤,在一夜之间站起来了……
  • 战国赵为帝

    战国赵为帝

    穿越到战国时代,成为公元前295年,16岁的赵国惠文王赵何。什么,沙丘宫变即将发生,我爹武灵王赵雍马上要被活活饿死?什么,我赵何死了爹之后还要被权臣架空十年?什么,好不容易赶走权臣夺回权力,还要被秦昭襄王嬴稷压制几十年,到死不能带赵国翻身?赵何怒了。怼他!寡人是要成为千古一帝的男人,谁敢挡路,全部怼死!战国精英QQ交流群:672482759
  • 我竟然到了三国

    我竟然到了三国

    中学历史教师蒙钧,那日像往常一样,正在上课,却是感觉大脑一阵晕眩,醒来时竟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约莫九岁的孤儿。无意间被孙策所救,成为孙权少时玩伴。然大丈夫身处乱世,当有鸿鹄之志,蒙钧智斗卧龙,设计曹操,高谈阔论,当名留青史,传不朽佳话。书友群:779221537
  • 大家小书:史学遗产六讲

    大家小书:史学遗产六讲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著述。作品论述了历史观点、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历史文学等几个方面的优秀遗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这些遗产,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史学在社会中的作用,总结中国史学发展的规律。
  • 泱泱秦歌

    泱泱秦歌

    穿越战国,一睁眼便是生死迷局!秦王即将一统的时代,却因他的穿越而发生许多变化。战役的损伤远超史实,秦王的能臣并未出现,六国的联盟,招招致命的刺杀,让秦国危在旦夕!面对自己带来的变化,沈御该何去何从,是辅秦?还是刺秦?
热门推荐
  • The Golden Age

    The Golden 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快乐交往达人

    我是快乐交往达人

    友谊,是人生最珍贵的感情之一,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写 出了无数优美的诗句去赞美和歌颂它,我们也徜徉其中,感 受着它的魅力。
  • 平凡不可贵,最怕无作为

    平凡不可贵,最怕无作为

    一个人走上一条路,既是你选择了路,也是路选择了你。前途荒荒,大风大雨,走到哪里不知道,有路无路也不知,反正就是要一步一步走下去。间或风停雨歇,花叶水迹犹湿,小鸟唱出明丽的曲子,这一时半会儿的心旷神怡,就权作了给自己半世辛劳的无上答谢。?奋斗是人的一种生存本能和灵魂饥渴。本书以“事业”为切入点,讲述了我们的艰辛奋斗,艰难成功。奋斗到后来,你会发现,任何难题都不是难题。挑战是给你机会去战胜挑战,艰难是给你机会走出艰难,困境是给你机会让你成长到足够翻转困境。只要转换视角,就能翻转命运。
  •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阅读2011年的随笔,脑子里总是缠绕狄更斯的一段话。这是让人辗转不寐的话,一想起心里就有莫名的躁动,骨子里仿佛添加了别样的物质。狄更斯的话本来是对法国大革命而言的。那是震荡的时代,那是血与火的时代,是方生方死,是绝望时希望,是血污与啼哭,是产床与墓碑,是破坏与打碎也是祈祷与重建。在大变革的时代必有大撕裂,在血水里浸泡,在沸水里蒸煮,在清水里涤洗。但是当下呢,我们身处的当下,这是怎样的时代?怎样的时期?我们心绪茫然,真不知如何命名这种情绪:是说爱还是言恨。你要爱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吧,这是天堂;你要恨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这是地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Pacific Onslaught

    Pacific Onslaught

    Japan had mighty ambitions—to control the Western Pacific. The attack on Pearl Harbor devastated the American Pacific fleet, their primary obstacle, and they swept across the region. What ensued was a bitter struggle in which many thousands of soldiers lost their lives on both sides.This is the first book in Paul Kennedy's chronicle of the Pacific conflict in World War II, concluded in Pacific Victory. Featuring a new introduction by the author, this book provides a close, step-by-step narrative of the Japanese expansion into the Western Pacific during some of the most brutal years of World War II. Offering contemporary analysis of war strategy, it includes a riveting look at Japan's tightening grip on Hong Kong, New Guinea, the Philippines, and other key strategic locations—and the Allies' inexorable struggle against it. These works on the War in the Pacific are as gripping today as when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回来来我们算旧账

    重生之回来来我们算旧账

    莫晶晶哭笑不得,她是自杀而死的,死的时候自然也恨不得仇人一起死。可如今,她虽重生了,重生在一个曾经被自己打压算计的同父异母妹妹身上,这还不算可悲,更可悲的是自己的妹妹竟然也重生在自己的身体上,到是上帝看我上辈子那点不够惨,老公的二奶三四个,孩子也一大堆自己竟然都不知道,难道是因为自己太蠢,上帝也讨厌收我,所以再把我丢人间历练。
  • 你是我追逐的星光

    你是我追逐的星光

    她受尽他人欺辱,被亲生父亲暴虐致死。生命结束之际,她发誓,就算做鬼也绝不饶过欺负她的人,定双倍奉还!奇迹降临,她回到了高一的那一年,并发现自己获得了强大的力量。他虽生于豪门世家,却是受人唾弃的私生子,他冷酷且孤独,不与任何人有来往,自从和她相遇,黑白的世界终于有了光彩——你是我唯一的星光,也是我追逐的理由!
  • 重生从乞丐开始

    重生从乞丐开始

    两世为人,让他学会了许多。当他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的时候,一切又重新开始了。剑神虽亡,但意志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