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0400000007

第7章 光环下的陷阱(1)

从1992年开始,“巨人”已赫然成为中国电脑行业的“领头羊”,史玉柱也被冠以“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的头衔。这一年,权威媒体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大城市的万名青年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你最崇拜的青年人物”结果再次令人称奇:比尔·盖茨位列第一,史玉柱则名列第二……

1.巨人的转移——珠海

1980年,珠海与深圳、汕头、厦门被批准设立为经济特区。

1984年,邓小平首次亲临珠海视察,并欣然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这也成为推动珠海经济特区发展的强大动力。

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南方视察,来到珠海视察,他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也正是此时在珠海首次提出的。

在当时来看,在受下海者欢迎程度方面,发展速度并不理想的珠海与同为经济特区却发展迅速的深圳是不能相比的。但是自从1992年邓小平在珠海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后,不甘“屈居二线”的珠海似乎找到了“科技兴市”的发展依据,对科技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深,力争建设成为高新科技产业基地,而“高科技城市”就是珠海给自己的新定位。1992年3月9日,在邓小平离开珠海一个多月后,在当时的珠海影剧院广场上召开了一场由珠海政府举办的大会,重奖了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人们都在议论:科技的春天到来了。珠海一时成为当时受众人瞩目的“明星城市”。

科技兴市战略、科技重奖旋风,都折射出珠海的“大城市之梦”,而这也就意味着珠海需要一个具有传奇创业经历的企业家作为“高科技城市”的代言人。而一向对商机非常敏锐的史玉柱自然也没有放过珠海“科技兴市”这个难得的机会,他也希望可以借助珠海这一“明星城市”的明星效应,进一步打响巨人的品牌。而且他也看到了珠海未来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作为巨人集团总裁的史玉柱先来了一招“投石问路”,他通过珠海当地的新闻媒体公布了巨人集团近两年的经营业绩、纳税记录等,此举立即引起了珠海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商谈后,双方一拍即合。

1992年7月,史玉柱果断地将销售额以“亿元”为单位的巨人公司总部迁至珠海,并说:“特区是干事业的地方,珠海能干大事业。”事实也确实如此,史玉柱风光无限的创业之旅在珠海开启了。或许最初离开深圳,史玉柱是有着一些遗憾与失落的,但这看似迫不得已的选择,却让史玉柱“喜出望外”,巨人的华丽篇章便由此展开。

1992年7月21日,史玉柱和巨人公司由深圳转战珠海之际,特意在当时的《深圳特区报》上用整个版面做了一个广告,画面中充斥的只有一只巨大的皮鞋。《巨人报》,这一创办于1992年的巨人集团内刊曾对这则巨大皮鞋的广告做出如下解读:“这是一只巨人的脚,凡看过这则广告的人,都会对巨人公司刮目相看。‘别出心裁地做广告’是巨人公司与众不同的地方之一。”

1992年9月,巨人公司迁至珠海两个月之际,将公司的注册名称正式修改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注册资金就由最初的200万元飙升至1.19亿元,史玉柱出任总裁,公司员工数量也由15人增至100人。下设8个分公司的巨人集团,已经密集推出了M-6405汉卡、手写电脑等多款产品。

此时的史玉柱和巨人集团,豪情万丈、意气风发。1992年9月2日,巨人集团在《巨人的报告》这篇文章中豪迈宣告:

仿佛是横空出世,当百家争雄的计算机产业你砍我杀,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半路上蹦出一个程咬金”,中国又有了一个巨人公司。没有伸手向国家要一分钱,没有任何后台老板撑腰,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上,巨人公司赤膊上阵,一招一式完全不同于传统套路,而更使对手退避三舍的是它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

“哇!”——计算机同行愣了,全社会震惊了,各路敏感的记者纷纷把新闻的长镜头对准巨人公司,他们把这一切称为“巨人现象”。一时间巨人公司曝光率空前。

……

巨人公司是由年轻人创办的,它的脉搏里流动的是青春的热血。由最初单枪匹马的创业者到现在的一百多名员工的大家庭,巨人的活力来自于它的年轻,他们用青春的激情与高亢同科技相撞。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但从此更贴近了自己的理想,这种智慧与年龄和事业与情感上的反差,形成了前景的恢宏。

……

巨人就这样诞生了,巨人就这样成长着。这样诞生并成长着的巨人,必定是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的英雄。作为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崇尚者的巨人,正以凛凛的姿态,大步走向明天的太阳。

巨人公司的目标,是要在两三年内全面赶超四通,成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要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中国最大的企业,最终成为世界巨型企业——东方的IBM!

2.荣誉——怪才的双刃剑

第一次连锁会议的现场订货模式让史玉柱的巨人公司大尝甜头,于是1992年10月,他们又在珠海度假村召开了第二届电脑连锁会。作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电脑盛会,巨人汉卡的销量也借此而直接跃升至同类产品之首。

到1992年12月底,M-6403汉卡的年销售量高达28万套,销售产值共1.6亿元,一路领跑电脑软件行业。巨人公司实现纯获利3500万元,年发展速度达到了惊人的500%。而这样的业绩,则是由一个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且97%是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年轻公司创造的。这样的巨人公司朝气蓬勃,充满希望,豪情万丈。

面对如此优秀的业绩,对于史玉柱和巨人公司“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这样的豪言壮语,没有人会怀疑,大家都相信那是最终会实现的理想和目标。

曾经担任巨人集团副总裁的王建在反思巨人时,在《谁为晚餐买单:沉浮中的史玉柱和巨人集团》一书中说:“细想一下,一个100多人的公司(当时),研发一种并不太高科技的汉卡——实际上是做英文软件的汉语转化工作,值得这么吹捧、这么大惊小怪吗?巨人在做自己的广告宣传时,除了汉卡,对电脑主机的宣传在每一种机型下面都注明‘黄金标牌,美国本土主机’的字样,这已表明在硬件上巨人只是代理商的地位。但高科技的宣传和附应,不但使社会误解了,也使巨人公司内部的人错觉了,以为自己真是一个高科技公司了。”

正因为这样的错觉,再加上蒸蒸日上的业绩,不管是史玉柱个人,还是巨人集团,都是名声日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当时的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对自己的能力难免估计过高却不自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错误的高估也必然会成为巨人集团发展的掣肘。

珠海对于史玉柱和巨人集团来说,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当巨人集团发展壮大的时候,史玉柱也常常感慨:“巨人集团总部由深圳搬到珠海,是因为珠海市是全国最重视高科技的城市。因此,我们也得到很多政府的优惠。而且,珠海市长梁广大的确有吸引力,他除了是全国最好的市长外,还有一种伟大的气魄。”英雄惜英雄之感,溢于言表。

珠海不仅让史玉柱的“巨人”公司成功注册,而且给史玉柱和巨人集团提供了很多支持和优惠条件,解决了巨人集团的很多发展困扰,比如户口调动、税收减免、破例审批出国等。就拿史玉柱本人来说,受当时的政策所限制,安徽不让史玉柱迁户口,珠海政府就开风气之先的为他重新办了一个户口。可以说,珠海政府对史玉柱和巨人集团表现出了最大的诚心。而时任珠海市长的梁广大亦可以说是史玉柱的伯乐与贵人,珠海、梁广大、史玉柱、巨人,从此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至于很多年后,当人们回顾珠海的发展历程时,梁广大和史玉柱成为了必须提到的两个人。

个人的名字与一座城市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这对史玉柱来说,自然是一种荣耀。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对当初的巨人集团来说,这种荣耀也是一把双刃剑。而这一点,在巨人大厦上会有更明显的体现。

珠海不遗余力地想将史玉柱和巨人集团打造成高科技的“城市名片”和形象代言,巨人集团所在的香洲区领导频繁造访视察,当时的珠海市长梁广大也开始定期到巨人进行现场办公。而珠海给巨人集团最重要的一份“厚礼”,自然就是后来建造巨人大厦的那块土地——半价,先使用、后交款、分期分批付款。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砸到了史玉柱和巨人集团的头上。这块土地位于珠海市香洲区,总规划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是一块地理位置极为优越的“风水宝地”。史玉柱和巨人集团几乎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他们更是喜出望外地兴奋感叹:“巨人迁到珠海,真是太明智了!”

寸土寸金的政府拨地,在感激不尽之余,尽管史玉柱对此还有些迷糊,也没有非常明确的概念,但他却深知这是一块价值极高的土地,绝对不能轻易地白白浪费。追逐财富、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商人的本质,史玉柱也不例外。怎样规划和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这块宝地并让它为巨人带来最大的价值,成为史玉柱考虑的首要问题。单纯的科研大楼?配套设施完善、集生活工作于一体的员工公寓?经过深思熟虑,史玉柱最终决定在这块土地上建造以自用为主的巨人大厦,包含开发中心、行政中心、员工食堂、员工公寓等。

但是巨人集团同珠海的城市形象关系太密切了,而巨人大厦的楼高如同数字游戏般的层层加码与此也有很大关联。作为回报珠海厚礼的一种方式,史玉柱本人多次提到要通过建巨人大厦的方式为珠海市争光,一定要将巨人大厦建成珠海市的地标性建筑,并在楼层上超过全国其他城市。巨人公司在后来的宣传广告中甚至直接宣称“由梁广大市长亲自选定模型的巨人大厦”。情势所迫也好,头脑发热也罢,史玉柱对巨人大厦的初衷最后都被改变了。

“我后来发现,定很高的目标是很可怕的,必然会违背经济规律,会让自己浮躁,让企业大跃进。回过头想想,巨人那几年确实乱得很。现在就没有那么大的口号了,目标就是把能够影响结果的每件事情做到最扎实、最透,把最下面的事情做到最好。”史玉柱复出后曾对媒体这样强调。

为把巨人大厦建成当时中国第一高楼,需要资金12亿元,而史玉柱手上现金却只有1亿元。但是,一方面珠海当时的房地产确实很热,另一方面由于土地成本低,巨人承担的风险也就相对小一些。于是史玉柱使尽浑身解数地通过集资和卖楼花这两种方式筹款。最终巨人大厦打下了平均深度68米的牢固根基,最花钱的地下打桩部分就花掉了史玉柱1亿多。

然而,这一切依然无法保证巨人大厦的坚固和稳定。

3.年轻的“大家庭”

或者是因为曾经的婚姻失败,让史玉柱对家庭的温暖有更为深切的体会,而他对企业文化和员工待遇的重视程度也是令人折服的:“我们一直很重视员工待遇问题,一直在改善,我认为,民营企业家应该努力爱护员工。”在史玉柱看来,提高员工待遇才是降低企业成本最有效的方式,“这是因为,提高员工待遇后,企业的效益会更好。”因此,在巨人集团,有一个非常温馨的词语:“巨人大家庭”。家,温暖的大家庭,这是史玉柱最希望给员工展现的企业形象,而他本人,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巨人集团的员工基本上是年轻的团体,并且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有97%都是大学生和研究生,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年轻、欢快、活跃、温暖、和谐、充满朝气的气氛总是让很多人羡慕不已。不过,遗憾的是,到巨人后期的时候,这种气氛就没有了。

随着企业的发展,巨人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其核心便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用人之长,记人之功,容人之过,待人以诚”。温馨感与归属感,也正是巨人集团吸引优秀青年人才的奥秘。

在重视人才、重视知识的巨人集团,没有失落与颓废,员工们都是年轻又充满朝气的,彼此之间都很真挚,和睦又团结。人际关系简单,没有高高在上的领导,大家平等互敬,可以互相调侃,没有所谓的“办公室争斗”,即便工作再累,心也不会疲惫。“我曾经是特区规模宏大的‘打工部落’中的一员,有一种‘望断天涯路’式的漂泊感,但是在巨人,我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这或许也代表了所有巨人员工的心声。

很多南下闯一闯的有志青年,都在巨人集团的招募广告前驻足,并且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巨人的大家庭中。当时很多为巨人集团效力的年轻人,也是在史玉柱的“名人效应”影响之下慕名而来的,他们愿意为自己的崇拜者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巨人集团奉献出自己的青春。而这些人才的引进,更是促进了巨人集团的业务发展,巨人集团的凝聚力也随着史玉柱的“名人效应”达到空前。正如打仗需要以“元帅”为核心一样,史玉柱的“巨人大军”在他这个“元帅”的率领下,在行业内树立了一个楷模,并且大有无坚不摧的势头。

同类推荐
  • 马克·吐温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马克·吐温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马克·吐温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转变,其思想和作品风格也呈现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改变。马克·吐温不受欧洲传统的束缚,以新大陆人的眼光看待事物,提倡并开辟了“运用口语进行创作”的独特文体。
  •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这是一本关于大衣哥朱之文的励志传记。朱之文一唱成名天下知,进入“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并成功登上春晚,红遍全国。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好的心态,把唱歌当爱好,30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铸就了他的辉煌。令人敬佩的是,虽然出身贫寒,朱之文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梦想和追求,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土屋、田野里、河岸边、建筑工地上都有他练习唱歌的身影。如果没有这种“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音乐追求,也就没有今天的“大衣哥”。
  •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帝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留侯世家》:“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很明确,“帝师”是指皇帝的老师。本书从记叙帝师生平事迹入手,再现了帝王之师对历代帝王的教育、指导和辅佐,同时揭示了帝师以其亦师亦臣的特殊身份,对帝王决策的各种正面、负面影响之谜。展现给读者一幅亦真亦幻的历史画卷,道出一些亘古不变的历史发展规律。
  • 刘邦发迹史

    刘邦发迹史

    一个一无是处的小混混,是如何在秦末的乱世中崛起并登上皇帝宝座的?他如何能打败包括项羽在内的各路豪杰,成为最后的赢家?如果你问刘邦,刘邦可能这么回答:“我没能耐,我游手好闲,但我运气好啊,我凡事看得开,我会招徕人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如果是项羽问刘邦,刘邦会说:“打仗,你行,我不行;用人,我行,你不行!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史上最牛混混刘邦的发迹之路。
  • 安徒生: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安徒生: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图说世界名人:安徒生(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多为简历式的的介绍和事件的记叙与说教式叙述,多从日常生活曲折有趣、多姿多彩、富有启发性的小故事中传达伟人不同的特质及取得成功、成就的道理,把传主不平凡的一生经历,全面、立体、多彩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于愉快轻松阅读中吸取养分,得到启示。
热门推荐
  • 让青少年学会孝敬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让青少年学会孝敬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让青少年学会孝敬的故事》分为理解父母的关心与爱护、理解父母的无私与付出、理解父母的苦心与艰辛、理解父母的平凡与伟大、理解父母的唠叨与批评、理解父母的错误与弱点、从父母身上理解爱的真谛。
  • 大明王朝1587

    大明王朝1587

    万历十五,海瑞已死,戚继光病退,张居正一党已被悉数逐斥,申时行正任内阁首辅,李成梁在辽东战战兢兢;努尔哈赤在建州老营上筑起了新城,丰臣秀吉已将要一统日本,英国和西班牙的海上战争一触即发,耶稣会的传教士带来了天主教和西方知识;乾清宫西暖阁,明史研究生朱翊钧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竟然穿越成了二十四岁的万历皇帝。此书又名《我不是明神宗》、《我穿越成了我的研究对象》、《大明田野调查手册》、《拯救晚明技术实录》
  • 俗眼病

    俗眼病

    俗世、俗人多俗眼,俗眼是“病”!是这些“患者”令人绝望,又催人奋进。。。。。。
  • 名门艳女

    名门艳女

    我一直认为,小说的根本是讲故事,只有故事讲得好,才是优秀的小说。因为我生活在狭窄的文学圈子之外,每天接触的都是与我相同,或不相同,但大多都是在为生存进行着艰苦的,甚至是残忍的苦拼苦斗者。对于这部作品的扩张网络版改编,我完全没有理睬当今的写作时尚,也不打算走追风媚俗之路。作品的全部叙述,都是围绕着彝族人家,阿诺家族的没落史而展开的。这是一个子女众多的阿诺家族,也是一个正与新彝汉文化交织得理还乱的家族。我动情地描绘这一家人,写他们在最近十几年中有过的种种经历。我完全是从另一种视角——这个曾经的土司贵族到贫穷平凡的彝族视角,从阿诺黑骨史的视角和几个个性不同的现代兄妹的视角,来展开分类叙述。是由内而外、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地讲述,让大家跟着几个各有个性的人东走西闯,细品他们心灵的震颤,领略彝族人的生存体验,特别是彝家少女——汉艳。本小说为《超级画师》的改编和扩编版,内容不同,但线索是一样,人物出现了很大变化。
  • 重生八零之女首富养成计划

    重生八零之女首富养成计划

    时装设计师秦小鱼被渣男害得死不瞑目。重生的她穿到25岁小寡妇身上,抑郁症带俩娃,重点是生活在八十年代。没享受过家庭温暖的秦小鱼被五岁儿子感化,她决定带两个娃好好活下去。她开启了彪悍人生:开美容学校,收购服装厂,创建时装帝国……呃,这也叫女首富养成计划。她的人品和情商就是最好的金手指。身边的那些人,不管是奸的,恶的,坏的,脾气暴的,不好相处的,自私的,软弱的最后统统都老老实实的,鱼姐发财途中顺便教做人。噫?不知不觉身边多了一个人,累时让她靠,冷时给她取暖。他还说,我要帮你养娃!于是新生活开始了,说好的事业与家庭不可兼得,那是不存在的,鱼姐全部都要……
  • 你不知道的爱情

    你不知道的爱情

    车祸后醒来的江绍铭失去了所有的记忆,而他却拥有着漂亮的妻子和乖巧的儿子,然而午夜梦回中出现在他梦中的神秘女子却并非他的妻子,他的过往所有人都绝口不提……他的过去究竟是一场惊天阴谋还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 无涯至极

    无涯至极

    少年父母双亡,少年跟姑姑一家到万剑宗住下。为了寻找真相,少年破祖训,修剑术。少年于万剑冢得混沌剑认主和混沌祖龙寄居。在混沌祖龙的帮助下,少年开始修炼混沌剑术。混沌剑术有五层境:一为无极境,二为阴阳境,三为四象境,四为五行境,五为万物境。
  • 平凡之路大波澜

    平凡之路大波澜

    理想是做一名出色的外科大夫,却阴差阳错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酒店大厨。
  • 飞上枝头成凤凰

    飞上枝头成凤凰

    品质更好的新书已开,这部是第一次写的试水作,没有写作经验题材不好
  • 盛势帝妃

    盛势帝妃

    她,身为暗帝,弑天噬神,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她,身为贵胄,女扮男装,温文尔雅,为护至亲肝脑涂地在所不惜。当她成为‘她’,万丈光芒,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京城众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言家公子’乃实至名归的“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皇室小公主同言家公子,乃是金童玉女,天作之合。可又谁曾知晓?汝乃女娇娥。————————————————某个名义上的未婚夫,曾对她不屑一顾的天之骄子,如今却对她说,“我愿褪下一身锋芒,护你加冕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