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5600000001

第1章 晚宴(1)

楔 子

上海滩有多少座钟楼,这有待地方志专家去考证。这种钟楼,上海人习惯称之为“大自鸣钟”。有的大自鸣钟已消失,但还留着口头禅上的地名。现在真正的大自鸣钟,只有外滩海关大楼和跑马厅两座。两座都上了年纪,尤其是跑马厅的钟楼,据说有近一个世纪的岁数,可谓阅尽人间沧桑。但沧海桑田里的芸芸众生常常忘记它的存在。若是大家都忽然注视它时,必定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比如“一·二八”、“八·一三”或四九年的五月二十三日……

八十年代中期,并无值得大书特书的大事,上海人却对大自鸣钟颇多议论了。

有人觉得时间飞快,快得像醉鬼开汽车,横冲直闯,简直疯了,照此下去,非闯大祸不可。

有人嫌时间慢了。广东和福建都办了“特区”,牛皮哄哄地要赶上亚洲四小龙。呔!深圳、汕头算老几!弹丸之地的臭鱼码头,哪能和曾经是东方金融中心的大上海相提并论。那时候的香港都叫小香港。现今,挨着点香港的边就眼睛长在额骨头上。上头的决策人肯定搭错了根筋,居然让穿木拖鞋的广东佬先上“特别快车”,大上海反而搁了浅。

还有人仿佛睡梦里都觉得有个幽灵,把大钟的指针倒拨了多少圈。他们破口大骂,历史倒退了!

但浑浑噩噩的凡夫俗子觉得时间压根儿没有变动。顺着拨,倒着拨,快点拨,慢点拨,大自鸣钟的拨针都始终在十二个罗马字上头兜圈子。每一刻钟的报时钟声,无非是历史老人困了,打盹儿时发出的呼噜。他们有他们的道理。比如这跑马厅的称呼,是老字号。打从五十年代起,这块地方已改名“人民广场”。但是老上海的谈吐里,总也改不过口。

至于小上海,喊了三十年的广场,现在改口为“跑马厅”却顺理成章得很。

再比如,“娘姨”这个称呼又很时兴。足见前三十年,只不过把面子翻做了里子。现在又翻转了过来。这故事不妨就从一位见多识广、博览世情的娘姨说起……

左邻右舍的“阿姨”们看到今天在三号张家做生活的曹菊芳居然到“自由市场”买小菜,顿时当做新闻,尤其是六号柳家的老娘姨——老老小小都喊她尤妈的那个快嘴快舌的老女人。

打从上海滩换上五星红旗,早就不作兴喊娘姨了。这称呼大有轻贱劳动大众的味道,属布尔乔亚的遗臭。改造后的称呼叫阿姨、保姆,更文明一点,称之为“劳动大姐”。尤妈不在乎那套:“我就是娘姨,从廿五岁起就做娘姨,侍候过九家人家,还是娘姨。只要给我钞票,叫啥名字都无所谓……‘劳动大姐’又不能抬高身价,做的照样是娘姨的生活。哼!”

凭这点资格,尤妈俨然成了这一地段娘姨们的领袖,一方土地婆。居民委员会有时都要向她打听这家或那家的底细,现在的时髦话叫做信息。

老远瞥见曹菊芳,尤妈对身边两位阿姨扮了个尴尬面孔:“今朝啥节令,张家那个老不要脸的铁公鸡,居然打发他家小娘姨到这里临市面了!……”话没有讲囫囵,自己先笑弯了腰。那两位同道,稍一顿便明白了尤妈笑的理由。

果然,尤妈又提起那段她已经数落过无数遍的老话。

六十年代中期掀起的那场“运动”中,这一带住洋房的资本家,有的被扫地出门,有的硬被塞进几户红色房客。三号里的张先生是聪明人,没等红色居委会下令自己先腾空了楼房,一家四口挤进汽车间。腾出来的小洋楼,让给了一个叫曹“司令”的头头。曹“司令”在革命委员会当一个什么组的组长。尤妈在“司令”家做过几个月。

“这个姓张的下作坯,居然一大清早在水龙头上冲他晚上用的那种套子。恶形恶状,像根猪大肠,嘀里嘟噜拖有尺把长。这种男人,装穷都装馊了。”

听的二位,其实耳朵已长趼,偏还要故意问:“那种套子又不花钱呀!”“不!六几年还是要买的。不过这又值几个钱!”“嘻嘻!腻心煞了!”

这“腻心煞了”的故事,是尤妈的保留节目。她每讲一次都会从丹田里喷出一声:“哼!”接着说:“姓张的恨不能举着那套子游行呢,表示自己从来都样样响应上头号召。计划生育呀、节约闹革命呀……都能沾上点边……给他算算看,这个老不要脸的运动来运动去从来没有吃过大亏!张公馆也从来没有伤过筋、动过骨……现在他不照样又搬回到自家的花园洋房里去了!”

“不过姓张的讨的老婆没闲话,文文静静,客客气气。听说烧的小菜一只鼎!”

“是喔!我亲眼见过张太太切肉丝,比绿豆芽还细!”

“尤妈,你嘴巴积积德吧!那是张家一月只拿几十块生活费的辰光,也难为张太太天天不缺荤腥。”

“这倒也是!张家那位太太原本是苏州大户人家的小姐。读过外国人办的教会学校。那个年头,这种大学里办一个班,专门教女人侍候男人的学问。”

“尤妈,你倒像是在张公馆做过几十年生活,样样事体都清楚。”

每听到这样的抬举,尤妈最最得意。

在她的自我感觉里,仿佛自己真成了这一带方圆十里的西太后。哪家哪户的帘子后面都设有她的宝座。

她两条淡得出奇的眉毛朝上一挑,比嘴巴说话更加传神。

小心点!管你是军机大臣,还是巨贾商缙绅,惹毛了我尤妈,什么底呀、渣呀全给你们抖落出来。并非只是张家的老不要脸在公共水龙头上冲洗保险套!又酸又馊的晦气事,哪家都有。

这会儿,尤妈特想探探张家小娘姨的蹊跷。平日价,这个叫曹菊芳的小娘姨很少光顾自由市场买高档货。在尤妈的记忆里,只有两次在这种场所里碰到她,两次都是张家请客:一次是请市政协的一位什么主任,一次是请张老太太的兄弟,那位张老头的小舅爷是从澳大利亚来,咨询办什么公司的。据说,咨询结果是张老头劝他再看两年风向。这回,这张家又要请客是无疑的。尤妈只要打听一下小娘姨手捏多少张钞票,便能大致不差地估摸出客人的身价,这方面,尤妈绝对是天才。

果不其然。尤妈挨近了正在鲜鱼摊挑选一条三斤来重活鳜鱼的曹菊芳,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娘姨,无须转弯抹角,三问两问就归纳个八九不离十的谱。小娘姨腰里装着两百五十块。要不,岂敢问津二十六块钱一斤的活鳜鱼,何况菜篮子里已经装着新鲜透亮的大对虾!一斤顶多六只,二十来只虾少说也要卯一百元,尤妈不识字,只要听曹菊芳讲她东家开的菜谱,二十五张“大团结”经不住开销,这回请的准是大客人。她正想问个明白,小娘姨却先请教起这位老门槛来了。

“尤妈,张先生要我买蛤蜊!这蛤蜊是啥物事?”

这一问,把尤妈到了嘴边的话堵了回去,尤妈一生最大的兴趣有两桩:一桩是喜欢别人听她身临其境地讲东家西家旮旮旯旯的秘事隐史;另一桩便是喜欢同行们向她请教这样或那样的门槛,从坐月子的门槛到买小菜的门槛,尤其是后一种。那是只有老娘姨的地位才有资格享受的特殊乐趣。每逢这种时刻,尤妈的神情大可比得大观园的王熙凤,一听说贾宝玉想吃“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她马上能指点刻着莲蓬儿荷叶儿的汤模子藏在哪间屋的哪个柜里。

此刻,尤妈已把打听张家请谁的话儿搁在一边。她拍拍曹菊芳的肩膀:“阿芳姑娘,这蛤蜊嘛,是总称。档次的上落推扳大咧,你千万不能买歪歪肉,弄不好壳里藏着蚂蝗。照你们东家今天的排场,一定是高档货色。宁波人挖蛎黄的牡蛎,味道鲜得来眉毛都能脱掉。要不,买几斤蛏子……”其实,这回她一时讲不囫囵了。这有点塌台。偏偏张家的小娘姨还缠着不放:“尤妈!到底是牡蛎还是蛏子……”

尤妈啐了一口:“呔!反正你挑贵的买,一分价钱一分货色。”说着便挽起同伴的臂膀,转悠到别处去了。

事后,尤妈懊恼了大半天,因为这蛤蜊,竟没顾上打听张家今天到底请的是什么客人。

为了把那套几乎三十年未用过的英国细瓷餐具找出来,史韵已经浑身酸疼。尤其是那八个专门吃蛤蜊用的盘。她几乎忘了家里还有这套古怪的吃饭家什。

幸亏丈夫是仔细人。他记得这些玩意儿都装在第十四号木箱里。那些木箱都是他自己编号并贴上封条的,正是那场“运动”的初期。

事情已隔二十年,张先生的记性一点也不差。几只大木箱在地下室,十来只小木箱在壁橱里。装瓷器的几只箱子压在最底下,居然完好无损。专门吃蛤蜊的瓷盘镶着一圈缕银宽边。上面有比照蛤蜊形状压出来的十二个坑洼。张先生捧着那摞瓷盘,朝太太道:“看你!连自己的嫁妆都记不得了,真是……”

是“真是!”。史韵已经懒得睹物思旧。明年,她满整六十。翻箱倒柜已累得她筋疲力尽。她软瘫瘫地朝沙发里一埋,只想喝一口碧螺春。老家前几天才送来一罐明前新茶,茶叶罐就在墙角小柜上,但她连欠欠身的劲都没有。她满可以吩咐丈夫:“仲轩,给我泡杯茶……”但是几十年来都没有开过这个先例。女人天生应该侍候男人。史家不算古旧的大家族,但从她的祖母、外婆起都这么做;她的母亲、姑妈、舅妈也都这么做,何况她还读过东吴大学家政系。洋派女子里有一派和中国的古训何其相似乃尔!不同者是缠小脚的外婆、母亲这几辈女人,只能在二门内尽妻子侍候丈夫的责任,而在洋学堂学过家政的史韵,还需要在大庭广众面前表现贤妻良母的才能。比如,她必须学会烧几只地道的、叫得出名堂的小菜。西风东渐,她还会应付几手西餐。法式餐里的烙蛤蜊,就是史韵的“毕业论文”。这种论文,并没有登上学报,却经过不少到过巴黎的行家的舌头评定:“张太太这只菜崭!红房子的大师傅到你这里只能当下手……”每个人都有一段风华正茂的回忆。史韵——虽然在五星旗下他们夫妻约法三章,对内对外决不以老爷太太相称——一生最灿烂的时令,是和“一个文明能干的漂亮太太”这种社会舆论相联系的。这便是她的事业。她非常得意自己的父亲想到在她的嫁奁里放进了这套英国瓷器,致使她成为张家少奶奶之后,喜欢摆阔气的公公,隔三岔五就要媳妇在宾朋面前露一手。烙蛤蜊端上桌,史韵赛过一个开罢个人画展的艺术家。可不!那决不亚于一件美妙的艺术品。十二只蛤蜊,掀开半只壳,像十二只蝴蝶,围着一簇花,而所有的客人都围着张家少奶奶。她照例微微一笑,细声细气地连连说:“怠慢、怠慢……”作为一个太太的事业,这不算黄金时代又算什么!要晓得,能参加这类家宴的客人,那些董事长、总经理和企业家们的舌头,都是尝过龙肝凤胆的。推扳点的手艺,会被他们在背后讲一辈子。这些老爷先生回去之后一定会对他们的夫人讲:“人家张仲轩的太太……啧……”这声啧,自然会引出别的太太们的醋劲。但张太太的贤淑无可挑剔,风雅而不风骚,决染不上桃色新闻,能听到别的夫人几句酸溜溜的话,未始不像听男人们的喝彩。这也是太太这门事业的一种独到的享受。

尽管现在的张太太无意怀旧,但是张先生手里一只只拭抹得晶亮的镶银瓷盘,却像一面面镜子,照亮了女主人曾经有过的容光焕发的年华。

瓷盘已经尘封了三分之一世纪。确切地说,打从“三反”、“五反”运动起,它们就被打入冷宫。这幢奶白色的花园洋房,因为它的老主人——张仲轩的父亲有过“偷税漏税”和“行贿”的牵连,运动中被吓得中风之后,早已门庭冷落。那时候,资本家们都不敢摆开阵势斗富比阔,因此也不敢竞相炫耀各自家里的太太或名厨的拿手好戏。张太太的烙蛤蜊和浓汁牛排,还有什么奶油鸡茸汤之类的保留节目,只好保留在那些常到张老先生家做客的老饕们的唾津里。公私合营之后,资本家大都成了吃定息的寓公。寓公里的洋派人,不屑与引壶卖浆之流在一国粹茶馆里为伍,便三五相约,在西餐馆里消磨辰光。东有“德大”,西有“凯瑟琳”。火车座式的大皮沙发中,有他们固定的位置,一壶牛奶红茶能打发三个钟头。言谈中常常感叹栗子蛋糕掺假、铁扒鸡太硬,至于烙蛤蜊,只有“红房子”凑合。但这蛤蜊,岂能和张太太的相比!那是什么成色!掀开半只壳,黄澄澄的蛤蜊油,欲淌未滴。烙者,就讲究烤箱里火候,欠一分太生,过一分太老,要这么一吮、一嚼,嫩得入口便化。山珍海味,真正停留在味觉神经的时间,顶多几分钟。而这几分钟,居然也能像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小说,像李白和杜甫的诗,永垂不朽!

这种出自内行的肺腑之言,常常传到史韵耳里。她倒也动过恻隐之心,把那几个馋鬼请过来过过瘾吧,有何难哉!就像齐白石画虾子,大笔一挥,跃然纸上。她有时暗暗好笑:我只不过在西餐里掺进了点中国作料,如此而已。每当有这个念头时,张先生连忙摆手:“侬昏了头哉!现在这局势还堂而皇之请这班爷叔来,派出所要疑心三号张家是礼拜五俱乐部咧!……勿能!勿能!”张太太当然点点头:“那也便当!我告诉他们怎么做法。”张先生更加紧张,几乎要捂住太太的嘴:“保密!保密!哪能随便泄露侬的配方……阿拉小爷叔在美国留学的辰光,就靠每礼拜做十几客鱼赚外国人钞票,读完了四年大学……其实那做法不过把西湖醋鱼稍许变个名堂罢了……这一手,叫专利,将来总会派上用场。”

哼!派上用场!一晃三十年过去了,连主人都忘记那套瓷器在哪里搁着了。

同类推荐
  • 钓鱼城保卫战

    钓鱼城保卫战

    《钓鱼城保卫战》是星光系列丛书之中的一本。钓鱼城保卫战,以孤城抗击蒙古进攻三十余年,甚至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军队也未能越雷池半步后,终止抵抗后也不降旗、不收兵器、不改县志。用实力让敌人放下屠刀,被欧洲人惊叹为“上帝折鞭之地”。因为其历史意义和传奇性,我们单独予以讲述。
  • 合锦回文传(下)

    合锦回文传(下)

    梁生到柳公处寻找梦兰,但不得而知,很是难过。柳公劝他另娶自己的表侄女。梁生娶了梦蕙。成亲第二日,梁生心心念念的梦兰也出现了。原来这梦兰寄身在柳公府中,巧设此妙计,一是为了试梁生对自己的真情,二来也要玉成妹子的好事。梁生一下有了两位夫人,着实很高兴。后来,梁生也考取了功名,夫妻三人生活得很幸福。
  • 你是一朵美丽的花

    你是一朵美丽的花

    这是一部日记体小说,通过男主人公张云冰的日记描述了两个真心相恋的人阴差阳错、无缘结合的悲剧,塑造了一个美丽、清纯、聪明、善良又痴情的女性形象。爱情,是古往今来道不清说不完的话题。作者对暗恋、失恋、网恋都做了细致的描写和深入的探讨,对当今文学尤其是诗歌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用多首诗歌来贯穿整部小说。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文学作品永远的主题。这部小说歌颂了人间真挚纯美的爱情,同时对虚伪、邪恶、贪婪的人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 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

    日本文学大师太宰治半自传体绝笔之作。太宰治后期美学集大成之作品全收录。战争创伤,虚无主义美学代表作《微明》首次译介野间文艺翻译奖得主。陆求实 倾情献译。
  • 尔雅书院(中国好小说)

    尔雅书院(中国好小说)

    《尔雅书院》是杜鸿最新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写了棒匪宝爷向往儒家文化,向往读书人的生活,送其儿子宝楠去尔雅书院读书,宝楠与女同学黑荷、先生秋儒之间的爱情纠葛。故事曲折,可读性强。
热门推荐
  • 七岁萌妃像颗糖:王爷要凉凉

    七岁萌妃像颗糖:王爷要凉凉

    你的初恋等于我娘,那我娘死了,我就等于你的初恋,所以你要对我负责任。七岁阿狸抱住娘亲生前的初恋王爷大腿不撒手,非说是他的初恋,要他养她成人。一趟微服私访莫名其妙多了个小初恋,好吧,养就养吧,谁叫他摊上了她娘这么个初恋呢!还生了个小情人让他养,真是作孽啊!可养归养,你搅黄我婚事是几个意思,我还要不要娶妻生子的……你猜……阿狸笑得贼兮兮,王爷一脸黑漆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元之洞

    异元之洞

    一个梦惊醒了他,一个游戏带他进入一个个熟悉或不熟悉的世界,异元系统迫使他去危险的边缘挣扎,现实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而后新的时代到来了。
  • 网游之一世传奇

    网游之一世传奇

    【2019清新网游风格】全新都市开篇,全新网游启航。带你领略不一样地虚拟网游写法,一同感受属于强者地网游世界。游戏时代已经开启,高手大佬齐聚一堂。转职属于你的隐藏职业,开始属于你的专属故事。坐骑、宠物、副本、公会、线下赛、国战,尽在本书之中。还在等什么?拿起你手中地正义之剑,与秋小白一同书写【神往】地荣耀时刻吧!
  • 大明王朝1566(全集)

    大明王朝1566(全集)

    豆瓣9.5分高评好剧《大明王朝1566》同名小说,台湾朝野必读,新加坡内阁政治参考书。此书为《雍正王朝》编剧、《北平无战事》作者刘和平成名之作。全书以扳倒大老虎严嵩为线索,讲述大明王朝一场盘根错节、惊心动魄的反腐大戏。揭开中国历史上最另类的皇帝嘉靖数十年不上朝的执政之谜;揭示中国历史上清官海瑞以“智忠”代“愚忠”的为官之道;揭露清修明史列为奸臣之最首辅严嵩权极而衰的真相;揭破明朝特殊的政治机构宦官集团最深层的秘密。时隔十年,该剧于2017年2月13日在优酷上线重播。
  • 温馨分离温馨

    温馨分离温馨

    男主超级有钱,女主只有小钱,家里有自己的田地,开了自家的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洪荒乌云仙

    洪荒乌云仙

    当吴云贤穿成截教乌云仙,他还会被捉去八宝功德池当宠物吗?当成为乌云仙截教还会没落吗?一切尽在洪荒乌云仙
  • 熙时景年歌

    熙时景年歌

    身为大熙国的少年天子,景珩,18岁登基,20岁亲政,智商在线,又生得一副好皮囊,更难得的是三观还正。江山美人都不缺,就是偶尔有些缺心眼。一生一世一双人是不存在的,怒发冲冠为红颜倒是可以有。然而深情是你,薄情也是你。只有情情爱爱哪能坐稳江山?朝堂上外戚干政,后宫里太后专权,就是江湖也不太平,更别提邻国虎视眈眈。天子不易,为皇咱还是一步步来吧。。。且看少年天子执掌江山沉浮,演绎帝王一生。ps:咱很正经!本文属架空历史,涉及政斗,宫斗,感情线很多,甜虐交织,欲知详情,点开自己看!
  • 相思引之曾相忘

    相思引之曾相忘

    她本是现代一名中医,一朝穿越,成为护国公府嫡小姐,因父母之仇不卧闺阁,投身江湖,与丐帮联手建立天下第一阁只为调查当年之事。他是南楚五皇子,亦是皇室中可有可无的存在,可谁能想到多年后,这位默默无闻的五皇子不仅继承了南楚江山更是一统华夏大陆,其才华、其谋略、其心性更是令人叹为观止。阴差阳错下,她身中相思引,相思若入骨便再难相解,且看她与他如何如何巧妙化解相思引,守住这一世繁华。(本文纯属虚构)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彩霞东来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彩霞东来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彩霞东来》是作者焦东海半生工作心血的结晶。《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彩霞东来》既是一本历史教科书,也是一本人生教科书,书中涉及许多革命前辈以及曾为西藏的解放和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的事迹,纪念和励志“味道”十足,且其纪实性、史料性、哲理性、收藏性、可读性、教育性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