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6200000004

第4章 论音律

音者何?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也。律者何?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之十二律也。以七音乘十二律,则得八十四音。此八十四音,不名曰音,别名曰宫调。何谓宫调?以宫音乘十二律,名曰宫,以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乘十二律,名曰调。故宫有十二,调有七十二。

右八十四宫调,第一表为宫,二、三、四、五、六、七表为调,此但论律之排列,未及音之高下分配也。各宫调各有管色,各宫调各有杀声。何谓管色?即今西乐中CDEFGAB七调,所以限定乐器用调之高下也。何为杀声?每牌必隶属一宫或一调,而此宫调之起声与结声,又各有一定,此一定之声,即所谓杀声也。即以黄钟宫论,黄钟管色用六字,黄钟宫之各牌起结声,为合字或六字。故黄钟宫下各牌如《侍香金童》、《传言玉女》、《绛都春》诸词,皆用六字管色,而以合字或六字为诸牌之起结声。八十四宫调,各有管色及杀声。

右八十四宫调,管色、杀声,一一备列。但能知某牌之属何宫调,即可知某牌用何管色,用何起结。其事极简,而探索极易。然而明清以来,何以不明此理乎?曰:管色杀声,诸谱字备载《词源》,而玉田所书诸谱,皆为宋代俗乐之字,年代久远,乐工不能识,文人能歌者少,且妄加考订,而其理愈晦。且书经数刻,歌谱各字,渐次失真,于是毫厘千里,不可究诘矣。因取古今雅俗乐府字,列一对照表,又以中西律音,作一对照表,再取白石旁谱,以证管色、杀声之理,则前十二表可豁然云。

古今雅俗乐谱字对照

右表即据《词源》排次,而旧刻多误。于夹钟本律,当以(下一)配之,《词源》讹作(一上)。下五为大吕清声,应加一零,五字为太簇清,不当加零,而《词源》互讹。高五即(),当加小画,以别于五,而《词源》亦加以零,于是知音者,皆怀疑矣。勾字音义,今人度曲,皆不能识,方成培《词麈》疑为高上,亦未合,独凌廷堪《燕乐考原》引韩邦奇之言,始发明勾,即下尺之义。近人皆遵信之,而宋词谱无窒碍矣。(宋乐俗谱,低音加零,高音加一,前代乐音皆低,故高音部字少见。)。

要知中西古今同此七音,是以理无二致,可以理测也。今再就白石旁谱,考其管色起结,即知《词源》列八十四调之理。今词谱虽亡,而慨想遗音,亦可略为推求焉。

白石自制曲《扬州慢》、《长亭怨慢》二词,皆注中吕宫。按中吕宫管色用下一或高五,即今俗乐之一字调,或正工调也。起结两声,亦当用下一或高五。今《扬州慢》“少驻初程”、“都在空城”、“知为谁生”三句,末字旁谱皆作“”,此盖“一”字之声,加上底拍耳。“初程”之“程”,为起声,“城”、“生”二韵为结声,其理显然也。《长亭怨》之“绿深门户”、“青青如此”、“离愁千缕”,虽底拍不尽同,而住声于“一”字则同也。《暗香》、《疏影》二词,注仙吕宫,管色为工字,即今乐之小工词也。杀声亦作工字,起结二声,亦当用工字。白石二词中“梅边吹笛”、“香冷入瑶席”、“几时见得”,旁谱于末字皆作“”,此盖用工字结声而加拍也。按诸律度,无不吻合。《疏影》词亦同。惟“小窗横幅”,旁谱于“幅”字上作“”,此盖形近之误。《惜红衣》为无射宫,俗名黄钟宫,管色用下凡,即今乐之凡字调也。起结声同。姜词“睡馀无力”、“西风消息”、“三十六陂秋色”三韵,谱声“”,此盖用凡字结声而加拍也。按诸律度,亦全吻合。其他各词,无一不同前义,是可知管色起结,各宫调自有一定,知音者无不遵守之。白石于新曲作谱,如此谨严,则旧调从可知矣。

两宋诸词宫调可考者,如清真、屯田,皆自注各牌之下。梦窗亦然。其谱固亡佚,而宫调格式仍在,就其起结声之高下,而分配平仄阴阳,便是合律之作。大抵声音之高下,以工字为标准。工字以上声为高音,工字以下声为低音。(此约略言之,勿过拘泥。)高者宜阴字,低者宜阳字,此大较也。惟八十四调中,非每调各有曲子,据《词源》所列,止七宫十二调有曲耳。七宫者,黄钟宫、仙吕宫、正宫、高宫、南吕宫、中吕宫、道宫也。十二调者,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歇指调、越调、仙吕调、中吕调、正平调、高平调、双调、黄钟羽调、商调也。盖八十四调者,音律之次第也。七宫十二调者,音律之应用也。此意不可不知。

同类推荐
  • 众说钟叔河

    众说钟叔河

    本书收录了1981—2014年间评介钟叔河出版成就及创作成果的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共分为四辑。辑一“先行者并不孤独”,多为综合性文章,纵论钟叔河其人其书;或集中一件事情,一项话题,一次见面,一点印象。辑二“现代读书人的胸襟与眼界”,主要谈钟先生所编书籍。辑三“青灯有味忆当年”,偏重于钟先生自己的著作。辑四“温和的意义”,专收商榷、批评、讨论类文章,力图呈示全貌,保全“众说”况味及“百家争鸣”之追求。钱钟书、杨绛、张中行、黄裳、朱正等大家云集,字间行里,时间深处,诉说钟叔河先生的文人本色、编著成果,以及不绝如缕之文化回响,极具可读性与史料价值。
  • 别时花溅泪,回首落红妆

    别时花溅泪,回首落红妆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自古以来,就有女为悦己者容,无论是画眉、绾发、簪花,还是抚琴,书画,清舞……都如诗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漫漫长河中,也都出现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各处。无论文人名媛,还是民间女子,都或多或少地沾染这风雅的趣味,再现那些女子的生活和内心情感。风飞扬以其优美典雅的文笔,将这其中的闲情逸致娓娓道来,点缀以诗词典故,向读者铺张开了一卷美好的画轴,其中的风华,读者自知。 
  •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在人类生活中,爱的出现,或爱的信仰的出现,带来的不一定都是绚丽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在很多时候,爱情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忧伤、孤单、仇恨,甚至毁灭的前夜。
  • 卡夫卡谜题(1—15)

    卡夫卡谜题(1—15)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转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秋天。山间的树叶停止了光合作用,并将自己残余的养分重新退回到自己的母本。一个光彩夺目的色彩盛宴开始了。各种树木争相露出自己最后的灿烂之光,将要脱离树枝的叶片显出了五彩缤纷的一幕,这是最后的一幕,辉煌绝伦的一幕。为什么它们用夏季只有花朵才能说出的语言来留下未来的预言?它们究竟是想表达什么?是一个年度轮回的感叹?还是对自己命运的酬谢?
  • 读抄

    读抄

    书蠹丛书之一种。作者是书虫一枚,亦是近乎“苛刻”的阅读者,对文字有敬畏之心。文稿收入他关于阅读汪曾祺、黄裳、谷林、木心、孙郁、李长声作品的随笔,有访问周有光、韩羽等老一辈文学艺术家的记录,还有针对某些文集与选本的长评,与为所搜购好书撰写的短评。因待书严谨,其文章亦与时下几乎泛滥的书话文章划清界限。某些篇章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热门推荐
  • 边陲守碑人

    边陲守碑人

    世界分布着五块大陆,每块大陆由海洋分割、连接,生活在这片大陆上的人们各自的信仰,信仰冥王的幽冥界,信仰人皇的东方之城,信仰武尊的蛮荒之地,信仰龙主的神龙领域,信仰符圣的符文大陆,在很远很远的世界边陲,有座荒芜的小岛,岛中央立着直指天穹的一块石碑,似乎世人早已忘记的这块石碑的来历,似乎也没有人知道石碑到底存在了多少年,然而石碑上的两行大字依然赫赫醒目:石花开时,毁灭将至……
  • 唯一的爱就是你

    唯一的爱就是你

    她叫东方小静静,单亲家庭已经见怪不怪了,重复的搬家,破碎的家庭,让她这样一个坚强的女孩子迫切地想要一个好玩伴,他如阳光出现在她的生命里,他是她的好朋友,是她的青梅竹马。他们一起走过初中,高中,大学……有一天,她问他为什么他们会一直相遇。他笑着摸她的头,“傻瓜,因为我一直在后面追你。”
  • 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

    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

    裴倩是哭着跑出特立工贸公司的。她那天本来特意打扮了一番,一袭职业女套装,庄重大方。她在大学学的是文秘专业,在同级的文秘专业五个班里,被选作五朵金花之一,腮上的两酡绯红,不知迷倒了多少帅哥。但她没像有些女大学生那样除了求职书之外,还要附上几张写真照,她凭的是自己在学校每次考试没下过前五名的实力。大学四年里,除了学习功课,她利用几乎所有的时间阅读文学作品,这是她从小养成的习惯。但在高中几年里,她几乎放弃了这一爱好。在大学,她完全可以在文学的海洋里自由驰骋了。文学爱好铸就了她心地善良,善解人意的性格,但也渐渐使她趋于内向,多愁善感。
  • 活学活用博弈论全集

    活学活用博弈论全集

    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无不在生活中运用博弈的智慧。学习博弈的精髓,让你懂得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变通求胜;在权利的争夺里如何进退自如;在感情的烦恼中如何理清头绪……洞悉人性,智慧博弈,在社会的竞争中游刃有余掌握主动,圆润通达,在人生的磨砺里挥洒自如。
  • 尊主的俊俏夫人

    尊主的俊俏夫人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宠儿沐颜。邪神南宫冥。
  • 法句譬喻经

    法句譬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上神仙河畔草

    天上神仙河畔草

    若有一天再相见,那时我定扶摇直上九万里,再不做小人物!
  • 嫡女谋:天命凰途

    嫡女谋:天命凰途

    她生于高门,长于望族,看惯了勾心斗角,习惯了权力厮杀。从王府到深宫,从倾国倾城的高门嫡女到尊贵无比的后宫之主,她可以把自己深爱的男人送上龙椅,也可以用铁血手腕翻覆乱世!天下为局,江山为子,芊芊素手拨动暗涌风云。王府魑魅魍魉蛰伏,帝王心思难以捉摸,朝堂波暗诡谲不断,各路白莲纷纷涌现。江山?美人?舍我其谁?沙场点兵,她挥斥方遒,后宅夺嫡,她艳杀天下。金戈铁马,万里江山,总敌不过他一句“待我君临天下,定以江山为聘,天下为媒!”
  • 蓝厅的故事

    蓝厅的故事

    以随笔的方式 ,讲述了百年北大的一些老教授的轶事,寻常生活的 点点滴滴,回顾了陕西下放生活的美好时光,国内一 些文化名人、景点的游历,以及去欧洲、俄罗斯、以 色列等国的游记。文笔优美,由于作者的独特经历, 她的所听、所见、所闻与普通人有很大的差异,她的 视角独特,反映的生活层面各种各样,特别是工作关 系,她结识了莫言、铁凝等文化名人。
  • 祭之漠然

    祭之漠然

    有点呆萌,有点搞笑,有点叛逆,有点伤感。霁然和易清尘的青葱岁月在道不破的情愫暗生和遮遮掩掩的你追我赶中渡过了,那原本该相濡以沫的华年在短暂的交集过后打破了原有的格局枉然生出了枝节。再见面,依然是一个爱得热烈一个爱得深沉,只不过,这次,能走到一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