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6100000011

第11章 圣贤论(5)

我读书的办法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不切实际的贪多,既不能理解,又能忘记。

——徐特立

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

——鲁迅

读书有时会使人突然明白生活的意义,使它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

——【苏联】高尔基

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北宋】黄庭坚

分析事理是一种最可贵的才能。

——【英】萧伯纳

有了知识不运用,如同一个农人耕而不播种。

——【波斯】萨迪

人们越是贤明,越低着腰向他人学习。

——【英】培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

——徐特立

勤能补掘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华罗庚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鲁迅

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不都是天资高,有许多天资差的人经过勤学苦练也做出很好的成就。

——郭沫若

有十分天资的人,加以十分勤学苦练,才可能使他的十分天资充分发展。

——郭沫若

勤奋是智慧的双胞胎,懒惰是愚蠢的亲兄弟。

——【古巴】何塞·马蒂

笨鸟先飞早入林。

——【元】关汉卿

学者之患,莫大乎自足而止。

——【清】黄宗羲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毛泽东

百丈之台,其始则一石,由是而二石焉,由是而而三石焉,四石以至千万石焉,学习亦然。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久而成学。

——《毛泽东学国学》

我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感受

五年级三班

李虹桥的姥爷 刘学书

我今年已经65岁了,农民出身,高小文化,少年因病辍学,欠读了无数的书,老年酷爱读书,尤其喜欢和外孙、外孙女一起读书。为了营造读书氛围,特别装修了一间书屋,叫长乐书屋。书屋藏书若干,文房四宝应有尽有,名人字画琳琅满目。91岁高龄的恩师尹文相来书屋观后,挥毫写下了“书香之家”的条幅。我经常和孩子们在这个书屋里读书,读书时戴1400度的眼镜还不够,遇到小字还要再加一个厚厚的放大镜。

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主要是培养孩子们在理想情操、立志奋斗、品德修养、勤奋学习、珍惜光阴、团结友爱等方面的自觉性,从而与学校互动,为造就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而努力。

从孩子二年级开始,我们先后一起阅读了毛泽东、鲁迅、司马迁、司马光、孔子、李白、杜甫等名家著作和诗词,共约百余篇。对有些文章的重点语句,要求孩子能背、能写。有些文章还要求孩子结合思想实际,写出读后感,其中有一部分已写入老师布置的日记、作文和手抄报上。这样,提高了孩子对文章的领悟力和记忆力。

我的外孙女李虹桥,是中心小学五年级三班的学生,拟稿前我初步计算了一下,从她二年级开始,我与她一起读书写读后感共有20余篇,如: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主要培养孩子从小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观;读《任未勤学苦读》意在让孩子懂得不学无术者与“行尸走肉”没什么两样的道理;读《诸葛亮诫子立志》是为了启迪孩子树立“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意识;读《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针对孩子有粗心的毛病,敦促孩子强化“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在《天下谁人最快乐》一文中写道,宋高祖问大臣们:“天下谁人最快乐?”有的说功成名就者最快乐,有的说有权有钱人最快乐,宋高祖都摇头,唯大臣万钢说:“畏法度者最快乐。”宋高祖认为是对的。让孩子读此文是为了配合学校普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让孩子牢固树立终生守法的观念。

除此之外,还结合时事政治,与孩子一起阅读报纸,收看电视,如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期间,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先后阅读了《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小兵张嘎的故事》等文章,并将读后感写入假期的手抄报和日记作文里。

为了防止孩子死读书和读死书的倾向,为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还紧密结合学校的统一布置,面向社会、深入实际,多次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如:“对莱州市环境污染的调查”、“对农民告别皇粮国税的调查”、“莱州婚丧习俗调查”、“花卉调查”、“文字调查”等,同时都要求孩子写出了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

我和孩子一起读书是天伦之乐,是一大幸福,也是一大责任。孩子写的读后感、心得体会和调查报告,说实在的,在文字水平和观点认识方面,不全是孩子的,其中有我的一大半。然而我认为对孩子是一种帮助、是一种促进、是一种启蒙、是一种教育。特别是对正确树立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作用。我的外孙女李虹桥,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在家庭的配合下,收到了好的效果,有了很大进步,四年级升级考试,数学名列全班第一,其它课程全是优秀,可以不谦虚的说,现已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老师们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每天像园丁一样,辛辛苦苦,精心培育着这些天真的孩子。老师为了谁?归根结底孩子还是属于家长的,家长是孩子最大的受益者。我想:家长应与老师有机互动,共同努力,培养好我们的孩子。况且,与孩子一起读读书,搞点活动,也净化了我们自己的灵魂,陶冶了我们自己的情操,对我们自己的精神、身体大有帮助,对益寿延年也大有好处!

(此文于2005年11月获莱州市文明办、共青团市委、市妇联、市教体局举办的“书香相伴、共同成长”征文比赛一等奖。)

3、践 行

【原文】

曾子曰:「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于义,可谓学矣。」

——《大戴礼记·曾子立身》

【译文】

曾子说:「君子尽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习气,检查反省自己的过错,尽力突破自己所不能做的,去除私欲,符合道义的事,当下去做,这样可以称得上是真实学问了。」

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庄子·让王》

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

——【汉】杨雄

强学力行。

——【唐】韩愈

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宋】司马光

知无不言,言无不行。

——【宋】苏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明】王守仁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明】王守仁

行,发乎迩,见乎远。

——《周易·系辞》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说命中》

学贵适用。

——【清】张伯行

读得书来,口会说,笔会做,都不挤事。须是身上行出,才算学问。

——【清】颜元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晋】子夏

天才形成于平静中,性格来自生活的激流。

——【德】歌德

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

——【南宋】朱熹

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南宋】朱熹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南宋】朱熹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明】王守仁

一家,力行而不惑者寡矣。

——【唐】韩愈

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

——【明】王廷相

盖天下之事,固因豫立,而亦无先知完了方才去行之理。

——【明】王夫之

知之尽,则实践之而已。实践之,乃心所素知,行焉皆顺。故乐莫大焉。

——【明】王夫之

读得书来,口会说,笔会做,都不济事,须是身上行出,才算学问。

——【清】颜元

心上思过,口上讲过,书上见过,都不得力,临事时依旧是所习者出。

——【清】颜元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

——【清】魏源

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南宋】陆游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明】王守仁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西汉】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南宋】陆游

九折臂而成医。

——【战国楚】屈原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东汉】班固

师心不如师古,师古不如师天,师天不如师物。

——【明】王夫之

传闻与事实不同,悬算与临事有异。

——【北宋】司马光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明】王守仁

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实现的。

——【捷克】夸美纽斯

行动是知识的真正果实。

——【英】富勒

除了实践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法】狄德罗

凡是在理论上正确的,在实践上也必定有效。

——【德】康德

实践“不仅具有普遍的品格,而且,具有绝对现实的品格。”

——【德】黑格尔

从理想到实在的过渡,只有在实践哲学中才有它的地位。

——【德】费尔巴哈

同类推荐
  •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

    本书汇集作者近年创作的散文、诗作32篇,分为此岸、彼岸两大部分。作者以独有的“工程纪实”手法,讴歌了改革开放30年来生活在中国和美国两岸的精彩,自然流畅地展现了中国的富强、朋友的风采、我们的生活、儿孙的成长、美国见闻以及往事回忆等等。此书系作者71岁时为纪念敦堉(老伴)辞世十周年而撰写,魅力独具。重庆南开中学校友级刊《53南开人》曾刊载过本书的部分文章。
  • 伎乐诗魂

    伎乐诗魂

    本书以璀璨流丽的笔触,书写了妓与士创造的秾华繁采、簸风弄月、讽喻呐喊、热烈率真的唐诗、宋词、元曲、吴歌小调等风骚浪漫、生红话绿的迷人时代。进而叙写名妓在歌舞、音乐、服饰、化妆、交际、书画、环境等方面的卓绝创造和独具一格的美学修养。细细品读本书,领略传统文学艺术博大精深、雍容华贵的同时,辨析古代艺术的光点与胎记,赏悟名妓与士子的倜傥风姿、潇洒逸韵,无疑是不可多得的高雅享受。
  • 古代游赏诗词三百首

    古代游赏诗词三百首

    游赏诗词是指因游玩观赏而记的一类诗词,其主要内容就是记叙作家游览情景及其感受。这类文学作品以自然景物为主要描写对象,而又常常有所寄托,既描写和再现自然美,又反映一定的社会内容。游赏诗词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园林亭馆的游赏,旅途风物的见闻,名山大川的描绘,异国风光的记叙,举凡旅游途中登临凭吊、游历观赏所写的诗歌、词都包括在内。本书的编选,以三曹的游赏诗为起点,延续到清代乃至晚清的游赏诗词。
  • 诗学第三辑

    诗学第三辑

    20世纪80年代,"归来"或"朦胧"又一次开启了中国新诗繁芜而动人的局面。但短暂的二十多年之后,激情澎湃的诗歌之音似乎早已游离人们的耳畔;那些关...
  • 奇来后书

    奇来后书

    杨牧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十年之内持续地书写三本以少年时光为叙事反思之聚焦的《奇来前书》,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那一远阶段的结束。之后,杨牧自觉地开始了一件新的写作,前后易六寒暑才完成,即《奇来后书》。《奇来后书》在时序上衔接《奇来前书》之结构,同样隐含文学自传的况味,却是从杨牧十八岁之后写起,告别青少年岁月、故乡花莲的山林与海洋,以成年后的学院时光为追探主题──东海、爱荷华、柏克莱、华盛顿、东华等大学……置身多样的人情和知识环境之间,感受学术、伦理,与宗教等及身的信仰和怀疑。笔法翻复、文类跨界之际,依然紧扣“诗”主题,对诗的执著始终不变,于风雨声势中追求爱与美之恒久。
热门推荐
  • 鲜妻有喜:暴君蛇王,撩上瘾

    鲜妻有喜:暴君蛇王,撩上瘾

    隐世家族姚氏嫡三房这一脉千年来必须以身饲蛇族的秘辛,姚贝儿却是在被送入秘洞空间之时才得以知晓。然,他们不该欺骗她。秘洞空间,一人一蛇三天三夜完成了纠缠。姚贝儿本以为自己死了,没想到,她竟然神秘的被送出秘洞空间,三天怀孕,七天生蛇宝宝。蛇宝宝三天会坐,七天会爬,十天会走,十三天会说话。“本宝宝是你的种?”蛇宝宝一小脸的狐疑。“本王是蛇,你也是蛇,不是本王的种是谁的种?”某蛇王被质疑脸黑黑。“切,你才半神,本宝宝也是本神,你也太差了,你怎么好意思和宝宝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蛇宝宝不屑极了,一脸的看不起。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王妃,你的快递

    王妃,你的快递

    前一刻还在收快递,怎么就跑到这儿来了?苏清婉仰天太息长叹曰:“我苏清婉何德何能,竟然赶了个时髦穿越了,可悲的是:这穿越现在也算不得时髦了啊!”这个王爷长的貌似很不错嘛,不像传言中那么可怕啊,还挺好欺负的样子。“云柯是谁?娘子好生奇怪,方才你可不是这么唤为夫的。”“你少给我装蒜!”“在下玉树临风,英俊潇洒,比蒜好看多了,不用装它。”“王八蛋,你少废话,快放我下来。”“王八蛋怎么会放你下去?王妃果然是看到为夫都高兴糊涂了。”好欺负?咳咳,好吧,她想多了……
  • 一杯春露冷如霜

    一杯春露冷如霜

    龙族生来便是妖,假如你不能渡劫成仙,就算是死无葬身之地,神魂具灭了永不超生也不会有人觉得惋惜。出生是计,成长是计,生存是计,去哪儿遇到何人会做何事是计,就连何时该死,怎么死亡也是计。可唯一算不准的啊,是人的心,和你的真诚。
  • 肥喵修夫

    肥喵修夫

    宋妙儿拒绝了一只猫送给她的礼物而被报复穿到了异世的一只猫的身上,结果还惹上了一只花妖。猫:老子千辛万苦的去打猎自己都饿着肚子你居然给扔进了垃圾桶?宋:非常感谢,但是我不吃死老鼠啊!花:嗯?猫不吃老鼠吗?宋:..........
  • 铁血神侯

    铁血神侯

    天际大陆,疆域辽阔。其上武道繁荣,宗门众多,帮派无数。因为功法,药草等资源大部分都被江湖势力所占据。所以也就导致朝廷无法对武林势力产生过多威胁,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来说就是一场灾难。秦东,意外来到这武侠异界。原本凭借着系统的帮助,于江湖中崛起。不曾想,偶遇红颜。孤傲,冷酷的他甘愿为爱“招安”。铁血神侯——从快意江湖到金戈铁马,演绎无悔人生。
  • 历代帝王之死

    历代帝王之死

    许多皇帝之死尽管死因不明,成为历史悬案,但诸多蛛丝马迹,也有迹可寻,归根结底,仍是与最高权力息息相关。一切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类最美好的情感,都在权力支配下烟消云散。许多帝王死状之惨,至今读来犹觉不寒而栗……
  • 我们穿过重重大雾

    我们穿过重重大雾

    青蓖的诗歌里有小说语言,而小说里充满诗歌气质。她以莫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为背景,“我”陪母亲去敬老山庄接外公,用A面安静地叙述事物进程;又以生趣盎然的姿态,用B面回忆小家族的动荡更替,但又不局限于家族故事。少年总要离开,老者总要隐去,如同城市变迁,当月桂树迁种于林音寺,将有多少顿悟的人抬头仰望,而它自此不惊。每座城有自身的气息,青蓖以她的锐利和对细节的铺陈,让读者感受到小说中的城和人扑面而来的气息。青蓖一直素淡,躲藏,喜欢植物的静默。绽放或凋零,不肯表露。世上的坚持稀少,不自觉去证悟,A面觉得证悟会剥去虚假,哪管满目苍夷;B面却也小心怀着希望,让信念得以坚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