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7700000014

第14章 广播喇叭·收音机·电视机

我常把广播喇叭比做爷爷,把收音机比做儿子,把电视机比做孙子。它们祖孙三代随着共和国建设与发展的脚步依次走进寻常百姓家。

五十年代初,父母在掖县(今莱州市)工作,麦收期间,我到离掖城不远的一个小镇上去看爸爸妈妈。那儿果树遍野,月季满园。朵朵盛开的月季花,懔孩子们的脸,不时地向你点头致意,喷香吐艳。小小的我被这新鲜的景致吸引住。我对妹妹说,这儿那么多果树,那么多花儿,真漂亮。妹妹看到我的好奇,说,这儿还有一样东西咱村里没有。我问什么东西,妹妹神秘地说,先不告诉你,晚上领你去看。

静静的夜晚,镰刀似的月牙挂在西天上,眨眼的星星微笑着。温暖的西南风送来阵阵月季花的香味。我随妹妹来到大队办公室,办公室锁着门,屋里传来嘈杂的声音,有笑声,有歌声,有男女说话声,间或传来啼哭声(后来才知道那是播广播剧)。我从门缝往里瞧,里面黑洞洞的,疹人。我想起奶奶说过,只有鬼才在黑暗的空屋子里说话。就悄悄地问妹妹,里面有人吗?妹妹说,没有人。我说邓一定是鬼在说话。妹妹笑了,说,那是广播喇叭里的人在说话。广播喇叭?我可是第一次听说。妹妹说,等明天中午办公室开了门,你看看就知道了。

午饭后,我和妹妹冒着热腾腾的暑气,踏着烫脚的沙子来到办公室。办公室里坐满了人,在安静地听广播,喇叭里一个人在大声讲话。妹妹指指挂在墙上那个形似黑碗的东西,说,看,那就是广播喇叭。听,声音就是从里面发出来的。中午晚上我常来听他唱歌。

自此,我认识了广播喇叭。我回村后把我听到看到的广播喇叭当成向小伙伴们炫耀的资本。

少年时代的我好奇心重。我想象着喇叭的形状,用语褙粘了一个挂碍墙上,企图哪一天也会发出声音。我这幼稚愚蠢的举动实在可笑。

读小学五年级时,老师给我们上自然课,讲风雨雷电的花域,也讲广播喇叭的制作。我根据学到的知识,买来磁石、舌簧,纸盆又用铜丝缠了个线圈,做成喇叭。在学校登门式着响了几次,因村广播线路不通,自制的喇叭成了摆设。

六十年代后期,为了听到中央的声音,上级提出村村通线路,户户喇叭响。我家的广播喇叭才正式响起来。

广播喇叭每天早中晚播三次音,我早晨中午上学,没有时间听,晚上做完作业喇叭就回去了。广播里播出的京剧、歌曲、故事,曲艺很吸引人,有时听了头听不着尾,心里干着急。如果能天天播放或随听随放就好了。那时听说机关、学校里有了收音机,啥时想听可随时扭开,并且能收好几个台,比广播喇叭强多了。可是都个年代,收音机似乎离我们农家太遥远,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谁能买得起收音机呢?即使有钱的人家,又到哪里去买呢?

我第一次听收音机,差点背上黑锅。邻居家一个中学生,寒假里买来零件,在家里安装了一个简易收音机。晚上,我和几个小伙伴去找他,想看看收音机是什么模样,尝尝听收音机的滋味。他不同意,经过我们苦苦哀求和软磨硬缠,他才答应。他说,等广播回去以后到村头把天线连在广播线上才能听清楚。我说只要能听到声音,晚一点去哪里都行。

那个阴冷的晚上,西北风夹着雪粒呼呼地刮着,沟里的积雪己经结成冰。我们先把细铁丝挂到广播线上,再连上收音机的天线,然后趴在沟里收听。收音机有半个铅笔盒那么大,没有调谐功能,收听时须戴上耳塞,一个人一个人轮流听。中学生先让我听。打开 收音机的开关,我先听到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听着听着就跑了台。一阵国际歌乐曲之后,一个女播音员操着半生的普通话说:莫斯科广播电台,莫斯科广播电台,现在播送新闻。塔斯社消息……听到这里,我的心一颤,咚咚咚地狂跳起来。虽然脚冻得似猫咬,脸上却呼呼地着火,晚上天黑看不清脸,我想一定比红布还红。那时中苏关系正处于敌对状态,偷听苏修电台就是偷听敌台,偷听敌台就是现行反革命。我听了几分钟,就被另一个伙伴夺去耳塞。

我们一个一个轮流听完后,中学生询问我们都听到了什么?我没敢说听到苏修电台,只说是没听清楚。另两个小伙伴也支支吾吾地说,风大没听到什么。中学生说,听到什么自己知道就行了,对谁都不能说。

四五天之后,我们夜晚听收音机的事就暴露了。“一打三反”工作组没收了收音机,又找我们谈话。我们三个因年龄小,又是第一次听,只写了检查就过关了。邵个中学生以偷听敌台为由,扣上现行反革命帽子,送到公社办学习班去了。

我家的收音机是青岛下乡知青来我村插队之后买的。一九六九年春天,十名下乡知青从青岛来到我们村,刚来时住在我家的老房子里。我到老房子去喂猪,看到知识青年们一边吃饭一边拿着袖珍收音机听,我很眼馋。白天在一起干活,晚上我就去他们那儿听收音机。有一个姓曹的知青,看到我这么喜欢听收音机,就把他的借给我带回家听。春节时,小曹回青岛过年,就把收音机留给我,让我在正月里听。

除夕晚上,我打开收音机,全家人第一次享受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春节文艺节目。一个正月,不仅我没有离开收音机,父母也听得上了瘾。到了年底,父亲卖掉一头肥猪,花了六十七元钱托小曹到青岛买来一台五波段晶体管收音机。这是我家第一台收音机,也是全村第一台收音机。

村里人听说我家买了收音机,投来羡慕的日光。东邻西舍吃了晚饭就来我家听。炕上地下,东间西间坐得满满的。天暖和了,越来越多的人屋里坐不开,或到大街上听上干脆搬到场院里,人们一边乘凉一边欣赏着收音记里的文艺节目。杨子荣高亢嘹亮的唱腔;刘兰芳悬念百出的评书;侯宝林韩幽默的相声;高元钧韵味十足的快书……人们听痴了,入迷了,那段时间,我们村形成了收音机热。姑娘找婆家,必要收音机,原来的三转(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四不动(四间房),又加上一招(收音机)。小伙子找对象来相亲,桌子上也摆上收音机,临时买不起的,便到我家里借。

收音机虽然给农家带来了欢乐,但只听声看不到人成为它的缺陷。人们渐渐地不满足起来,议论说,哪天能买到既能听又能看的邵种就好了。那时的农民们还没听到电视机这个名字。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进人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科技飞速发展,农村实行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人大幅度提高。我家承包的三亩粮田三亩棉花,纯收入达到了六百多元,连续三年,存折上的现金就到了四位数。在电视机刚刚进人市民家庭的时候,我托人到县城花伍佰元钱买了一台长城牌玥英寸的彩色电视机,这也是我村里第一台彩电。我在院子里竖起根十几米高的天线,可以收到中央、省、青岛市几个电视台的节目。彩电一播放,又在村里引起轰动。南屋北屋老的少的都来看。这既有声又有影的器物,令神话变成了现实。到了秋天,棉花大丰收。不少人家推着雪堆一样的棉花送到加工厂,回来时从商店里捎回了电视机。

跨人二十一世纪,随着电视覆盖面的扩大,村里通了有线电视,彩电便在千家万户普及开来,不少农家换上了高清晰度的大屏幕液晶电视机。彩电的普及,开阔了农民的视野,改变了农村闭塞状态。看电视已成为农家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人们每天通过电视,了解世界信息,明白国家大事,学习科技法律,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戏曲、影视剧、体育等娱乐节目为农民带来了精神享受,提高了生活质量。新年、春节、端午、中秋,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亲情脉脉,爱意盈盈。和谐、和睦、幸福、美满。从广播喇叭、收音机到电视机,近六十年来,它见证了中国农民从贫穷落后到富裕小康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中国农民从封闭保守思想状态下解放出来,走向改革开放,走向农业的现代化。

此文获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日报》社举办的建国六十周年征文大奖赛三等奖。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名人谈亲情

    中国文化名人谈亲情

    本书是《中国文化名人书系》丛书之一,是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集,其主要是对亲情的谈论。书中分别选入鲁迅、周作人、郭沫若、叶圣陶等120多位作家的多篇散文作品,如:《风筝》、《做了父亲》、《一个人在途上》、《屠敬山先生》、《望断天涯儿不归》、《白舅舅》、《心上的暗影》、《怎么爱人也不够》、《三姐夫沈二哥》、《长情默默》、《陌生的儿子》、《家累》等150篇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最华美的语言文字,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每位作家在亲情方面的创作风貌。
  • 宝山

    宝山

    宝钢惊天动地的风雨历程为中华民族全面工业化提供了多方面的至真至纯的宝贵经验,这是一笔用汗水、泪水、血水挣来的精神财富,这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山!宝钢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国防建设以及国人的生产、生活、生存提供了最优质的工业原材料,它实实在在是一座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物质基础的宝山!宝钢是一块宝,是一块佩戴在共和国胸前的熠熠闪光的瑰宝!
  • 人生到处:东坡之东十年诗存

    人生到处:东坡之东十年诗存

    作者以洞察世事的眼光和饱含深情的笔触记录人生感悟与行旅足迹,以诗歌的方式书写历史古迹、四时变迁、自然风光、时代风貌、交友点滴,内容丰富,情感细腻。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国内外优美的风景,感受岁月的变迁,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 难得的心思

    难得的心思

    桌子上放着一沓书稿,是同仁徐志良即将付梓的新闻评论集《难得的心思》。翻看书稿,不禁为志良感到高兴。为他的收获,更为他的耕耘。
  • 新诗杂话:朱自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新诗杂话:朱自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每一篇都极为宝贵,但其中尤以散文最为瑰丽,堪称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瑰宝。他笔下生花,文思泉涌,拥有独特的审美旨趣和美学意境,不拘泥于已有的散文体制,开创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树立了万口传诵的白话美文模范。
热门推荐
  • 诡局

    诡局

    我和我哥哥是双胞胎,但我们两个长得一点也不像。我长得像我爹,我哥哥却长得像我爷爷。村里人风言风语,一天我爹把我哥哥带出去,回来却只带了一把沾血的斧头。
  • 不正常龙类养成日记

    不正常龙类养成日记

    本书讲述一个穿越成绿龙的疯子在dnd平行世界疯狂搞事的欢乐故事。“我们的目标是?”“绿化全世界!”“为美好的世界献上和平!”“促进各种族文明大融合!”“代表爱与正义消灭那群邪神!”“愿绿光护佑(忽悠)着你!”柯林挠头:“难道不是搞事吗?”又名《手握金手指的我是怎样成为龙神的》、《开挂玩家不需要解释》、《我在异界当老爷爷的那些年》、《诸神都是我小号》轻松搞笑欢乐文,伪dnd,异界版灵气复苏。
  • 诸天世界成我道

    诸天世界成我道

    一个宅男的诸天万界之旅,一段追求超凡的故事,孤独的旅程,寂寞的成道之路ps:无女主有金手指新人新作请多支持,求收藏,求推荐票!
  • 司礼监

    司礼监

    莫欺少年穷,我叔魏忠贤。——傲骨出品,必属精品。五代正版订阅群:964647911(前四代已亡)
  • 怀得上,生得下

    怀得上,生得下

    不得不承认,越来越多高学历、高职位、高薪酬的女性不会生孩子了。怀不上、保不住、生不下……一场生育危机似乎已经到来!作者通过十余位女性的好孕故事,系统地解读了“怀孕”这一复杂而又神秘的系统工程。针对排卵监测、同房体位等坊间流传的生育传言,作者从科学的角度给予了解答。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身患妇科疾病的女性正经历着过度治疗,身心俱疲,作者通过五位患者的求医经过讲述了常见妇科疾病的发病原理及治疗原则,旨在帮助人们避开医疗陷阱,迅速有效地治愈疾病。此外,作者还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讲述了导致严重生殖障碍的几种疾病,通过几位女性历尽波折终于怀孕生子的经历告诉人们,只要医患互相信任齐心合力对症治疗,好孕终将降临。
  • 浮生半枕红尘梦

    浮生半枕红尘梦

    身遭孤辰之难,手握逆天之力,却难逃命运捉弄的越界之女,面对岔路口上的人生该如何抉择?一个是永远守护,甘愿付出的邪道男子。一个是心怀天下,超尘脱俗的正道和尚。面对同样的救命恩人,会舍大取小,还是舍生取义?
  • 酒香田园

    酒香田园

    冰冷无情的杀手女:挡我者死,所有对不起我的都该死!恨意难消的重生女:前世猪油蒙了心,误把鱼目当珍珠,才会落到那般下场,既然老天爷怜悯让我重活一世,那我定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心高气傲的穿书女:上天竟然让我穿越到这里,那我就是这个世界的女主,挡我路者,一个不留!末世穿越的柳媚儿:那个,你们慢慢斗哈~,我就想过点发家致富的小日子而已。众人异口同声:不行!!!柳媚儿握拳:老虎不发威,你们当我是病猫啊!来啊!PS:无CP文。上部:《酒香田园》下部:《凤起田园》
  • 问道三十年

    问道三十年

    王道灭,侠道兴清风为伴剑作酒,历经肝胆写春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道中人,不问来处,不问归途只问当下本心虽死,无憾!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民国山川,英雄竞逐。人物品藻,任诞风流。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乱世,政事纷繁复杂,局势动荡不安。在这个非常时期出现了许多显赫一时的人物,在内忧外患的民国,他们扮演着自己特殊的角色,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民国的历史。那些耳熟能详或鲜为人知的故事,为我们演绎了历史的另一种的“真实”,使我们对活跃在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有了全新的看法。我们且从这些风云人物的一言一行中捕捉当时的历史真相,洞察近代中国的跌宕起伏。
  • 二爷

    二爷

    谁都清楚,今晚这种场合,二爷只能是他哥我大爷的配角。尽管二爷他一米九〇的大个,牛高马大,污油光头,鹰隼眼目,到哪里都算得上彪形大汉,在娇秀为美的江南,更显出突兀和凶神恶煞模样,但二爷没有交椅,不配。煤气灯嘶嘶作响,好似蜷蓄了许多活跃的蛇蜥,白得雪青的冷光,与圈外无边的墨色构成戏剧化了的惨烈对比。二爷的身量,灯光只照见其鼻梁与下半脸,他的头颅便半黑半白,不阴不阳,神秘鬼怪地浮在空中,多出一分冷重的杀气。气氛十分肃穆,声音凝固,暗中却有两种力量在缠绕、较劲和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