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8100000010

第10章 “爱国虾”

黄海、渤海盛产对虾。对虾个大味美,营养丰富,被称为海珍品中的上品。

将鲜活的对虾加工成美味佳肴,也是一门学问,最常见的是盐水虾,还有什么“两吃虾”(一只虾,两种吃法)、“大虾三吃”(虾头、虾段、虾尾三种不同的加工方法,三种不同的口味)等等,总之,要求色、香、味、型,样样俱佳。在我们这个对吃十分讲究的国度里,对虾这等美味,其烹调方法自然是发挥到了极致。在好多地方,一桌宴席有没有对虾,甚至成为判断宴会档次的标准。

在胶东沿海,判断对虾的标准论头,一市斤能称4~5只的对虾,被称为四个头的虾或五个头的虾。头数越少,单体越大,价格越高。现如今,四五个头的对虾已经很少见了,偶尔上得宴席,那价格也高得令人咋舌,不过,大凡能吃上这种对虾的人一般是不用自己掏腰包的,所以大可不必为价高而担心,只管安心享用就是。

渤海湾是对虾的集中产区,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每年秋天,渤海湾便会出现一幅十分壮观的景象,万船齐发,千舸争流,众船云集捕对虾,高峰时一网捕捞上万斤对虾不算稀罕事。

俱往矣。几十年过去,我们制造过“红海洋”,冷落了蓝海洋,岸上的污水肆无忌惮地往海里流,对虾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如今,对虾已很难成汛,成群的也为数不多了。加之捕捞工具越来越先

进,船比鱼多,人比虾多,虾群越来越少,对虾的个头也越来越小,“晚上归来鱼满舱”只能当歌唱了。宴席桌上的对虾也只好有毛不算秃,不管个头大小,上桌就算数。

前些日子到北京出差,顺便去看望姨夫。姨夫是50年代末期转业到北京工作的“老八路”,不知怎么就说起了渤海湾的对虾,姨夫感慨地说:“我们在胶东的时候,对虾多得很,那时还没有修兰烟铁路,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冷库,每到捕虾季节,满街都是卖对虾的,卖不出去就要烂掉,渔民的损失就大了,所以上级动员我们买对虾,吃对虾,把吃对虾叫吃‘爱国虾’。”

乖乖!吃不吃对虾,竟然提到爱国不爱国的高度。这话在今天听来像是天方夜谭,足让我辈目瞪口呆。

姨夫又问我如今渤海湾的对虾情况,我如实相告,姨夫感慨万端,叹息不已。

从姨夫家出来,我心中一直想着“爱国虾”这三个字,感到好笑,又笑不出来,不禁又想起了这些年住在海滨的一些经历。

渤海湾还有一种虾叫琵琶虾,当地人叫它爬虾或“虾筢子”。过去海边的人是不屑于吃它的,渔民们捕捞上来之后,都倒掉了,或在岸边挖个坑,沤成肥料喂庄稼。

还有一种鱼学名叫马面鱼,当地人叫它“剥皮狼”,过去人们也不吃它,打上来就扔掉了,有名堂的好鱼都吃不了,谁还吃它。可是近几年,这些过去海边的人们不屑一顾的“虾筢子”、“剥皮狼”之类,也成了好东西,不仅上了席面,而且价格不菲。

人们在向吃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许多过去不吃的,现在开始吃了,而且吃得势头很猛,海里游的,沙里藏的,统统捞上来,挖出来,一吃为快。

呜呼!难怪对虾数量越来越少,个头越来越小,“虾筢子”和“剥皮狼”们似乎也在走着对虾的老路,真不知明天的人们再吃些什么。假若人们能把吃的劲头用到海洋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上,那该多好。

老人们怀念吃“爱国虾”的年代,但那个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年,人们把吃对虾叫吃“爱国虾”;今天,对宴会桌上那一只只加工精美的对虾,人们又该叫它什么虾呢?

同类推荐
  • 林徽因诗歌散文集

    林徽因诗歌散文集

    林徽因,我国二十世纪第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学家及作家,曾被胡适誉为“旷世才情、风华绝代”,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她的作品一样,都为当世仰叹。本书精选林徽因最有代表的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若干合为一集,以飨读者对这位才女才情的仰慕。本书版本典雅、素朴,内文排版大方,是阅读、收藏不错的版本。
  • 雄村记事

    雄村记事

    上午,召集雄村村民代表(户主)会议,38户村民中的30户户主代表来到工作组驻地村委会参加会议。乡党委书记尼多和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参加了会议。我以工作组名义向村民们致节日慰问讲话,尼多书记和村支书也分别讲了话。会议开了一个半小时。会后留尼多书记在我工作组一同吃了午饭,边吃边了解关于村民反映天圆矿业公司补偿七户村民搬迁费,因分配不公而引起矛盾的情况,对雄村由矿业开发引起的不和谐不安定因素作了分析,使下一步开展群众宣传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
  • 诗词佳人

    诗词佳人

    本书收录了2017年以来我通过写乎、一点资讯、作家荟、东方散文、红罗山书院等平台在头条刊发的文章,约9万余字,真实地反映了我对生活的感悟。感谢平台的姚小红、洪与、邹舟、杨玲、大烟等老师,是你们辛勤的维护,将我们老祖宗留下的精美、精彩的文字演绎得更加神奇,致以文学的敬意。如果你从其中的一篇、一段、一句受到一点启示,文字之缘回让我们神交更远更深。
  • 思维的乐趣

    思维的乐趣

    作为一个自由人文主义者,王小波终其一生思考着并快乐着。他以自身对“文化大革命”的记忆为重要矿藏,用杂文以独有的调侃的笔调完成了对自由和理性的反思和书写。由李银河编选的王小波杂文集《思维的乐趣》展示给我们的正是一座巍然屹立于戏谑的笑容和令人会心而战栗的幽默之后的智性的迷宫,并让我们在真切地体会到思维给人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快乐的同时,从他那里学会如何去独立而自由地思考。
  • 都邑赋史论

    都邑赋史论

    都邑赋是我国古代赋体文学中一类源远流长的重要体裁,一直不乏佳作,本书是对这一文学样式的深入研究,使得这种古典文体再次进入大众的阅读视野。
热门推荐
  • 百鬼夜行

    百鬼夜行

    “女鬼姑娘,我看你面犯凶煞,怕是大难临头。不过你不要急,先去我家避避风头。黑白无常那边跟我熟,他们是不会欺负你的……”天赋阴阳体质的李萧凡,除了是高中生以外还有着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抓鬼师。在因缘巧合下,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女鬼住进了他的家。往后,又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代嫁太子路痴妃

    代嫁太子路痴妃

    莫名其妙吃个饭被打晕带上了花轿,要嫁的人还是冒名顶替的。事后某人换上可怜兮兮的表情,:“媳妇儿,你都把我看光光了,要负责。”某女无奈,明明被占便宜的是她,为什么他比她还委屈。
  • 康熙大帝:夺宫初政

    康熙大帝:夺宫初政

    《夺宫》是《康熙大帝》的第一卷。描写康熙八岁即位后,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里,与辅政大臣鳌拜集团的篡位阴谋作斗争的故事。 康熙年幼时异常聪颖,曾拜落第举人伍次友为师,学习封建统治本领。在太皇太后孝庄和侍女苏麻喇姑的支持、帮助下,康熙团结了一批在圈地中破了产的中、下层地主和知识分子,形成了一支拥帝派的拱卫力量。经过多次较量,他终于在十五岁时,智擒了鳌拜,巩固了帝王权力,为清王朝的振兴打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 独佳闪婚

    独佳闪婚

    格霏霏趴在住处阳台上观察,楼下新来的保安小哥哥腿长颜值佳还很上进。“小哥哥。我们交个朋友,谈谈人生。可好?”“不好。”“小哥哥。我洗衣做饭,你洗碗拖地。可好?”“好吧。”2月14日那天,《钻石杂志》爆料,本国第一总裁脱单!闺蜜哭天喊地向格霏霏诉苦说她被国民老公抛弃。格霏霏开导闺蜜:“这男人手上的戒指,不贵。他肯定是开皮包公司赚得没你多,还到处欺骗无知少女。更可恨的是,他的名字居然和我老公名字一模一样。”......
  • 我在异界做微商

    我在异界做微商

    灵气复苏,邪念滋生,万物修行,异界入侵……高中生李华一觉醒来,发现世界被突然改设定。自己被一位自称紫阳仙界的仙人王启明发展成为地球代理商。本以为自己可以抱抱仙人大腿,成为修行鬼才日进千里,灵丹宝器取之不尽,分分钟吊打全球走上人生巅峰。要不是听到蹭吃蹭喝的仙人王启明卧室里传来熟悉的:“澳门皇家赌场上线啦……” 他差点就信了…… ps:本书又名《我信你个鬼之王大爷你这个糟老头子坏的很》《看学校门口单身六十年的五旬保安王大爷如何迎娶比他小两岁的食堂白富美带着猪脚走上人生巅峰》
  • 芨芨草也有年轮(中篇小说)

    芨芨草也有年轮(中篇小说)

    平静的乡村因工作组的进入,一切都贴上了政治标签,在揭发批判中石老忠也在劫难逃。直到那场风波连同那个年代结束后,石老忠成了唯一的殉难者。那是一段怎样的岁月?一刘家堡是工作团团部所在地。邵文杰从团部大院高门槛上跨出来以后,压抑了好一阵子的兴奋之情欣喜之情豪壮之情,才开始释放出来。他的步伐轻快,带着点军人姿态,甚至边走边哼起时下流行的一首歌——
  • 锦年爱,微微凉

    锦年爱,微微凉

    《青春密码:锦年爱,微微凉 》集合了青春里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多少人的青春,是锦年有爱,却终要分离?因为年轻,分离似乎只是道个别而已;因为青涩,失去似乎也显得美丽……把这些青春故事用文字讲给你听,你会想起谁?我们曾相爱,想到就心酸。青春回味,几多深情。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考察干部

    考察干部

    本书是《政界乾坤》姐妹篇,讲述了发生在《政界乾坤》前的故事。尹凡初入官场,看似平静的生活却暗潮涌动,敦厚的笑脸后埋藏着难以察觉的虚情假意,不动声色的情态下包藏着石破惊天的野心,美艳的樱唇下吐露的可能是致命的舌信。组织部门是个充满神秘的部门,外面多少人对组织部门抱着好奇、猜测甚至窥探的心理。尹凡从一个局外人一下子就要进入到这个部门里去,他的心里多少有点忐忑和紧张,尽管他学历高、读书多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