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1500000006

第6章 选择朋友,就是选择成功(2)

同倭仁一样,曾国藩每天将自己的意念和行事,用楷书写在日记上,以便随时检点和克制。曾国藩将所写的日记,定期送与倭仁审阅,并请他在上面作眉批,提出不客气的批评。道光十三年(1843)七月,他出任四川乡试正考官,这种楷书日记还没有写满一年,旅途匆忙,日记遂改用行书。此后的日记他也没有再请倭仁藏阅,但在日记中时时自讼自责的精神,却一直维持终生不变。他天天要求自己以理学的道德自省,以经邦治国的要求监视自己,教训自己。也就是这个缘故,使他在封建的伦理道德方面和他所献身的事业中,一天天地进步。

曾国藩日记,绝大部分都像一篇例行公事的“流水账”,看起来备感乏味。然而“糟粕”中所藏“精华”也很多:论修身治学,曾国藩持身之严,待人之温厚忠恕,读书之恒心毅力,日记中随处可见,论史料,曾国藩本人的行踪交游,其所首创的水陆营制、幕僚将吏的人事,以及于当时的物价、租税、官场习俗等,都时时有值得珍视的记载,为别处所罕见。从中我们不但可以了解曾国藩的励志过程,同时也使我们对其《挺经》中的励志方法,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曾国藩认为:“凡人必有师;若无师,则严惮之心不生。”他告诫他的弟弟们择友需慎之又慎,因为一生的成败,都要看所结交的朋友贤与不贤,所以不能不慎、不可不慎。曾国藩认为何人可以为师呢?他所推崇的人是范仲淹、韩愈、司马迁、二程(程颢、程颐)、朱熹。曾国藩的大志由此可见。

曾国藩把自己考评过的那些认为学问、人品较好的人才推荐给各位弟弟。他对诸弟说:“贺蔗农、俞岱青、陈尧农、陈庆覃诸先生皆官场中人,不能伏案用功矣。”意思是说此等人千万不可为友,这些人虽贵为官宦,却都是些不学无术之人。

曾国藩认为,好学之友,愈多愈好,但无论与人为师为友,都要长存敬畏之心,因为如果敬畏之心不存,就容易产生轻慢别人的行为,而不能从别人身上得到或学到有益的东西。

立身处世创大事业,谁也无法预料最终会成功还是失败。成功的人固然有,可是失败的人却也不少。而成功者往往是能够磨炼心性、提高道德修养的人,是有磐石一般坚定意志的人。从曾国藩拜师这一事件中我们看到,他拜师的目的不是沾一点儿名气,而是真心实意地求道,因为他是把“拜得名师”作为实现自己志向的一个途径来看待的。从老师那里学到了治理和自励的做法后,他立即付诸实践并终生坚持。见微而知著,伟人的小事中往往更能体现其异于常人的一面。

3.容人以恕,宽和为上

“圣门好言仁,仁即恕也。曰富,曰贵,曰成,曰荣,曰誉,曰顺,此数者,我之所喜,人亦皆喜之。曰贫,曰贱,曰败,曰辱,曰逆,此数者,我之所恶,人亦皆恶之……吾兄弟须从‘恕’字痛下工夫,随在皆设身以处地。”

——引自《曾国藩家书》“书赠仲弟六则·恕”

俗话说的好,“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充分说明一个人的胸怀与他的事业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身在高位者,如果斤斤计较一些小事,为小事所困扰,断然不会有大的作为。古今凡成大事者,无不有着博大的胸怀和长远的目光,他们这种豪迈的气概也为自己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曾国藩认识到读书人一般有两大通病,一是尚文而不尚实;一是责人而不责己。“责人之弊,则无论何等人,概以高深难几之道相苛,韩公所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者,往往而是”。可以说在用人上,曾国藩高诸葛亮一筹。诸葛亮是事无巨细全由自己掌握,虽鞠躬尽瘁,却难顾周全,也就是在用人上过于苛刻了。曾国藩常告诫他的兄弟和幕僚,“凡有一技之长者”,“断不可轻视”,“人才难得,恐因小瑕而遽去有用之才也”。

求全责备往往还是对人怀有偏见。求全其实是求缺,这也是“恕”所忌的。

北宋景德二年(1005),宋真宗召试抚州人晏殊和大名府人姜盖。姜盖试诗六首,曼殊试诗赋各一首。宋真宗欣赏晏殊所作又好又快;宰相寇准却因为晏殊是南方人,并认为南方人一向很鬼,所以他力主取北方人姜盖,以压晏殊。宋真宗认为国家选拔人才应当不计较地域,唐代张九龄出身偏远也做了宰相。事实证明,宋真宗是对的。晏殊后来官至宰相,培养和举荐了如范仲淹、韩琦、富弼等贤能人才。寇准关于南人北人的见解就是他的偏见。

古人认为:应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是宽以待人的道德要求。“道人善,即是善;扬人恶,即是恶。”这种提倡与人为善的行为,反映出一个人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

曾国藩在教导四弟要以“恕”立身时说:“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不欲人以虚伪待我,我便应不以虚伪待人;不欲人以权术待我,我便应不以权术待人。如此等等,都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曾国藩强特别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既不怨天,也不尤人,认为如果“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凡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最终也不能立己达己,历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证明了这点。因此,曾国藩向来主张“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曾国藩奉行的“待人以诚以恕”的品德,集中体现在他正确地处理与左宗棠的关系上。

曾国藩为人拙诚、语言迟讷;而左氏恃才傲物,自称“今亮”,语言尖锐,锋芒毕露。左宗棠只比曾国藩小一岁,但他屡试不中,科场失意,蛰居乡间,半耕半读。咸丰二年,左宗棠已41岁,才由一个乡村塾师入佐湖南巡抚张亮基,当了个“刑名师爷”。后张亮基迁为湖广总督,左宗棠于咸丰四年三月又入湖南巡抚骆秉章幕达六年之久。曾、左虽非同僚,却同在湖南,常有龃龉。传说,曾国藩见左宗棠为如夫人洗脚,笑着说:“替如夫人洗足。”左氏以牙还牙,立即讽刺说:“赐同进士出身。”有次,曾幽默地对左说:“季子才高,与吾意见常相左。”把“左季高”三字巧妙地嵌了进去。左也绝不示弱,说:“藩侯当国,问他经济又何曾!”语涉鄙夷,也把“曾国藩”三字喻尽。这些传之甚广的言谈,或为后代文人编造之辞,不足为信,但简单的对话,确实反映了左宗棠个性的桀骜。

左宗棠颇有识略,又好直言不讳。咸丰四年四月,曾国藩初次出兵,败于靖港,投水自尽未遂,回到省城,垂头丧气。左宗棠“缒城出,省公(指曾国藩)舟中,则气息仅属。责公事尚可为,速死非义。公瞑目不语”。意即责备曾国藩,事情还未到不能办的时候,自寻短见是不当的行为,何必出此下策。一番话说得曾国藩无言以对。可见左宗棠并非没有情分,而是为主帅打气,敬爱甚切。

咸丰七年二月,曾国藩在江西瑞州营中闻父丧,立即返乡。左宗棠认为他不待君命,舍军奔丧,是很不应该的,湖南官绅对此也哗然应和。这使曾国藩颇失众望。第二年,曾国藩奉命率师援浙,路过长沙时,特登门拜访,并集“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十二字为联,求左宗棠篆书,表示谦让之意,使两人一度紧张的关系趋向缓和。曾国藩的大度待人还表现在他对左宗棠的保举上。尽管左宗棠在很多事情上与曾意见不合,但他认为左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不遗余力地向清廷举荐左宗棠,甚至说左“深明将略,度越时贤”,终使左能够一展抱负,成为近代著名人物之一。

曾国藩待人以诚恳的例子还有很多:

曾国藩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时,有一位同学性情暴躁,因曾国藩的书桌放在窗前,那人就说:“我读书的光线都是从窗中射来的,不是让你遮着了吗?赶快挪开!”曾国藩果然按照他的话移开了。曾国藩晚上掌灯用功读书,那人又说:“平常不念书,夜深还要聒躁人吗?”曾国藩又只好低声默诵。不久曾国藩中试举人,传报到时,那人更大怒说:“这屋子的风水本来是我的,反叫你夺去了!”在旁的同学听着不服气,就问他:“书案的位置,不是你叫人家安放的吗?怎么能怪曾某呢?”那人说:“正因如此,才夺了我的风水。”同学们都觉得那人无理取闹,替曾国藩抱不平。但曾国藩却和颜悦色,毫不在意,劝息同学,安慰同室,无事一般。

曾国藩求才心切,难免也有被骗的时候。

有一次,一个冒充校官的人,拜访曾国藩,高谈阔论,议论风生,有不可一世之气概。曾国藩礼贤下士,对投靠的各种人都倾心接待,但心中不喜欢说大话的人。这个人言词伶俐,中间论及用人须杜绝欺骗时,正色大言说:“受欺不受欺,全在于自己是何种人。我纵横当世,略有所见,像中堂大人至诚盛德,别人不忍欺骗;像左公(宗棠)严气正性,别人不敢欺;而别人不欺而尚怀疑别人欺骗他,或已经被骗而不知的人,也大有人在。”曾国藩察人一向重条理,见此人讲了四种“欺法”,颇有道理,不禁大喜,对他说:“你可到军营中,观我所用之人。”此人应诺而出。

第二天,拜见营中文武各官后,他煞有介事地对曾国藩说:“军中多豪杰俊雄之士,但我从中发现有两位君子式的人才。”曾国藩急忙间是“何人?”此人说涂宗瀛及郭远堂。曾国藩又大喜称善,待为上宾,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暂时让他督造船炮。多日后,兵卒向曾国藩报告此人挟千金逃走,请发兵追捕。曾国藩默然良久,说:“停下,不要追。”兵卒退下,曾国藩双手捋须,说:“人不忍欺,人不忍欺。”身边的人听到这句话,想笑又不敢笑。过了几天,曾国藩旧话重提,幕僚问为什么不发兵追捕。曾国藩的回答高人一筹:“现今发、捻交炽,此人只以骗钱计,若逼之过急,恐入敌营,为害实大。区区之金,与本人受欺之名皆不足道。”此事在令人“喷饭”之余,亦足见曾国藩的远见与胸襟。

大度本身就是一种魅力,一种人格的魅力,不仅是对自己缺点的正视,而且也是对自身力量的自信。

做人和交友若能够胸襟坦荡,虚怀若谷,就可以与他人以诚相待,互相信赖,博取人们对你的支持和真诚相助,事业就有成功的希望。

曾国藩虚怀若谷、雅量大度的举止,深深影响了他的同僚。李鸿章深受曾国藩的影响,为人处世显得极为大度。当发现有人指出他犯有这方面的错误时,他便立即改过不吝。

相交以诚,大度宽容,不仅使曾国藩自身增加了人格的魅力,取得人们对他的支持和真诚相助,更重要的是使他少树了许多仇敌。

同类推荐
  • 张居正传

    张居正传

    张居正于嘉靖四年(1525年)五月初三在荆州府江陵县出生,而他的祖籍却并不是在这里。张居正的家谱十分简单,只能向上推算到元末。张居正在他回忆父亲的一篇文章里记载,张家族谱上的远祖是张居正的七世祖,名为张关保。张关保是南宋抗金名将张浚的后人,家住凤阳府定远县,就是现在的滁州。张关保与明太祖朱元璋是同乡,与明朝的开国名将李善长也是同乡。在元朝末年张关保加入了红巾军的队伍,和乡亲们一起造反。在这期间,张关保一直追随朱元璋打天下。
  •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书分为旧学宗师、人文大家、科学巨擘三个部分,试图从宏观的背景、独特的视角、生动的场面,反映他们精彩的人生,表现其鲜明的个性。如辜鸿铭的怪癖、吴宓的浪漫、刘文典的“名士”风度、黄侃的“狂狷”、章太炎的“疯”、胡适的优雅、鲁迅的启发、马寅初的激烈、马约翰的耐心、李叔同的多礼、熊十力的性情、冯友兰的拙扑、沈从文的天真、黎东方的生动、钱钟书的睥睨、雷海宗的磅礴、林语堂的幽默、郁达夫的无奈、华罗庚的谦逊、闻一多的尖锐、老舍的文采……
  •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是百年前辛亥革命时山西起义的重要领导者,起义于十月二十九日以突击形式攻击山西巡抚衙门,一举成功,遂推选其任山西都督。从此,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而且,在风云变幻的民国历史上,阎锡山始终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所选取的这些女性,不仅自身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她们的身世、命运都具有传奇性,可以说她们身边的男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传奇性和故事性,所以能够激起女性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不单单只是停留于对优秀女性的欣赏、崇拜。作者默默以优美动人的笔触娓娓道来,讲述了这些传奇女性的生平,她们的成就,她们的悲喜,她们的感情生活,她们的事业波折。信息含量大,且作者在编写中对于细节的把握非常动人,从女性角度出发,体察幽微地描摹了这些众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女人,她们内心最温柔的细节和最伤痛的感触。"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黑暗中唯一的光

    黑暗中唯一的光

    那个占据我小半个人生带我走出绝望的男人也是我爱而不得忘却不能的男人。我该怎么对待他
  • 和你一起看星星

    和你一起看星星

    青春美文系列丛书已出版五本,精选五位中高考热点作家的美文佳作,每本书内附阅读试题详析详解。本书是作者的经典作品集,以思辨性之智与观赏性之美相统一,以思想深度与文学魅力相结合,反映了作者一以贯之的美学追求。阅读此书,潜心思考,融会贯通,对于读者开启心智,增长知识,必大有裨益。本书以“看星星”为题,看浩瀚宇宙之群星灿烂,看茫茫人海之星光璀璨,大处着眼,小处着笔,引经据典,史料翔实。细读此书,践而行之,可开阔胸襟,心骛八极;可高瞻远瞩,眼界宽广;可立志奋斗,建功立业;可充实生活,青春无悔。
  • 懒农

    懒农

    穿越回古代当个小地主,养养鸡、养养鸭,挖个水池当鱼塘,建个房子当猪场,喝茶、养鸟、斗蟋蟀......路人甲:你这的纸张真的是二十文一百张吗?掌柜:童叟无欺,二十文一百张,不信您数一下。说着,掌柜拿出一包厕纸让客户数了起来。...路人乙:你这儿那种好吃的面还有吗?掌柜:您说的是哪种?路人乙:就是那种用开手一烫就可以吃的,那味道比山珍海味还要棒!掌柜:那叫方便面......路人丙:掌柜的,给我来两包辣条!掌柜:...
  • 一品凰妃:王爷,井水不犯河水

    一品凰妃:王爷,井水不犯河水

    最后的最后,他才相信命中注定这一说,上千年的轮回,终究敌不过当初轻言许下的承诺。“不要试着离开我,否则,哪怕是上九天下地狱,拆了那天庭地府,我也要一寸一寸将你挖出,与我生死同衾!”*初遇之时,他救她于铁蹄之下,临了凉凉抛下一句:“脑子不灵,反应迟钝,以后无事少出门。”再次相见,便是花好月圆良辰美景洞房花烛夜,他手持喜秤,轻挑盖头,眸光平淡波澜不兴:“姿色平常,身无二两肉,坊间传闻洛家三小姐爹不疼娘不爱,看来是真的。”她语噎,坊间还有传闻,当今六王爷年过二十未曾娶妻,且容貌丑陋性格怪癖,嫁给他就等于守了活寡。*本想着井水不犯河水,不料刚过回门之日他便娶了个女人回来,还是地位在她之上的正妃。一句话,堵得她心慌。也罢,她不妨养养小草,悦目又怡情。指着老天咒怨无果,终于认命地决定好生做他的妃,殊不知这只是一切计谋的开始。*当一切温情不再,真相昭然,他,终究不再是他。绝望而笑,心底升腾而起的彻骨寒意犹如来自万丈幽冥,唇边笑容却妖冶如罂粟,惊艳了刹那,照亮了芳华。“若不爱我,便放我走。”“就算不爱,你也注定只能是我的女人。”情缘三生,何处繁华笙歌落,沧海万倾,唯愿一生为一人。*深情腹黑无限,结局一对一,亲们别忘了“加入书架”哈。
  • 龙妃凤舞:龙王,你好坏

    龙妃凤舞:龙王,你好坏

    “母后,我的头上为什么会有小角?”宝宝睁着好奇可爱的大眼睛奶声奶气的盯着她问。她傻眼了,顿时哑口无言。“母后,为什么我会有尾巴?”宝宝摸着可爱的小尾巴瓷声瓷气的询问她。她看着他摇摆的小龙尾,再次无语。“母后,我的身上有好多片片喔,为什么母后没有?”正在洗澡中的宝宝摸着身上的金黄色小粼片,睁着迷惘的圆溜溜的眼睛问道。她怔住了,因为她是人,他是龙。天啊,她怎么能告诉宝宝,她和他不一样,就因为他是一条龙,是她珠胎暗结,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小龙人。她灵魂出窍,然后在海边被好色又邪恶的龙王纠缠,在海面上欢爱数夜后。没料到,她已经珠胎暗结,身怀龙种,十月怀胎,她生下了小龙人,却不知道宝宝他爹是哪一个海的龙王。
  • 南怀瑾大师开释人生

    南怀瑾大师开释人生

    上下五千年,步履如飞,尽情体会传统文化智慧的精髓;纵横十万里,目光如炬,穿透历史风尘品味生活的繁华与精彩。人们习惯称他为“居士”,也有人喜欢尊他为“教授”,然而更多的是敬他为“大师”。他是“台湾十大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人们希望通过他的指引,找到阅读传统文化的捷径。他就是南怀瑾,是“国学大师”,是“禅宗大师”,是宗教家、哲学家,也是温暖人生的最佳顾问。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弒天无轮

    弒天无轮

    “我不过是一介武将,安能宾服四海?”“戎马一生,换来的不过是刀剑悚人的伤忆……”“那这天下是何人予你?”“你们都说我居心叵测,可忠贞二朝你们又几时看到?!”一个战乱四起的年代,一代将军在刀枪中铸就传奇……书友群:977935262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