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4500000031

第31章

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是非恩怨之谜

王安石与司马光都是北宋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他们曾经是相互倾慕的朋友,只是由于后来的政见不同而成为一对政治冤家。他们各自恪守自己的政治理想,毫不妥协。但他们又保持着对对方人格的尊重,也许用清代大词人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来形容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关系,再恰当不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司马光与王安石的好友关系持续了很长时间。司马光《与王介甫书》中写道: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光不材,不足以辱介甫为友;然自接侍以来,十有余年,屡尝同僚,亦不可谓之无一日之雅(交往)也。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游处相好之日久”,“平生相善”。他们都蒙受过欧阳修的教诲和举荐,又同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结为忘年之交。他们还一起在包拯也就是著名的包公包青天手下,担任群牧司判官,包拯则是他们的顶头上司——群牧使。

据《邵氏闻见录》所引司马光的《斋记》记载,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为:“好读书,能强记,虽后进投艺及程式文有美者,读一过则成诵在口,终生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错意,文成,观者皆服其精妙。友爱诸弟,俸禄入家,数月辄无……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人莫能。始为小官,不汲汲于仕进。 ”《邵氏闻见录》称“荆公(王安石)、温公(司马光)不好声色,不爱官职,不殖货利皆同”,这些共同的品格和志趣,使得他们互相“倾慕之心,未始变移”,就连租赁住宅,王安石也宁愿和司马光做邻居。

在王安石即将被起用之际,司马光在写给王安石的信中说:“远近之士,识与不识,咸谓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令致,生民咸被其泽矣!”这年五月,司马光发现好友吕诲袖中藏有弹劾王安石的文章,非常不理解,对吕诲加以劝阻后,回到学士院默坐终日,想不出王安石有何“不善之迹”。

在他们各自的文集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互相赞赏的诗赋。王安石与司马光友谊的顶点是在他们共同担任馆职——皇帝文学侍从的时期。《宋人轶事汇编》记载“王荆公、司马温公、吕申公、黄门韩公维,仁宗时同在从班,特相友善。暇日多会于僧坊,往往谈燕终日,他人罕得预,时目为嘉四友。”

但是,好景不长,两人因为政见不同发生了分歧。1067年,皇太子赵顼继位,是为宋神宗。当时朝廷将要举行春季祭天大典。由此,引发了王安石与司马光二人在神宗皇帝面前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争论。当时,王安石与司马光二人已经先后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王安石一次没有推辞便接受了此项任命;而司马光则是在皇帝下令不许推辞的情况下,接受了任命。王安石认为:“国家财政状况不好,不是当务之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善于理财的人。”司马光反对:“你所谓善于理财者,不过是巧立名目,在百姓头上增加捐税而已。”王安石说:“不然。善于理财者,可以不增加捐税却使国库充盈。”司马光大不以为然:“天下哪里有这个道理?天地所生的钱财万物,不在民,就在官。设法从老百姓那里巧取豪夺,比增加捐税还坏。这实际上就是当年桑弘羊之流蒙骗汉武帝的那套说辞。”

从后来发生的情况判断,皇帝很可能有过短暂的犹豫,但最终还是支持了王安石的变法主张。1069年,即宋神宗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著名的“熙宁变法”开始了。

当司马光发现改革可能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时,他开始用激烈的言辞弹劾王安石;而作为好朋友,他又三次给王安石写信,劝谕王安石不可“用心太过,自信太厚”,借“以尽益友之忠”。王安石在与宋神宗的谈话中,力排司马光的非议;但对这位好友,又“赐之诲笔,存慰温厚”。眼见无法改变局面,又与王安石因变法事绝交,司马光坚辞枢密副使,离开权力中心,来到当时的文化中心洛阳专心修史。

他们两人虽为政敌,但两人互相保持着对对方人格的敬重。一个反对新法的官员死后,司马光为其作墓志铭,其中有讽刺变法的话。有好事者将这个墓志铭献给王安石,以为后者会迁怒于司马光。不料,王安石却将铭文挂在墙上,向其门下士赞曰:“君实之文,西汉之文也。”而司马光在洛阳记述宋朝历史时,也能对王安石做客观评价。

新法旨在清除社会积弊,但是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更主要的是,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反对。几年之后,王安石被自己最亲信的助手出卖;接着,又遭遇了家庭的不幸。他毅然奉还相印,归隐江宁谢家墩。不久,司马光被重新起用,他将新法改革措施一一废除。新法遭到重大挫折的讯息,加剧了王安石背上的疮毒,使他溘然而逝。司马光得知王安石逝世的消息后,深为悲憾,他写道:“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不幸介甫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光意以为朝廷宜优加厚礼,以振起浮薄之风!”根据司马光的建议,王安石被追赠正一品荣衔——太傅。

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有着磊落的襟怀,他们有着深厚的友谊,各项重大的分歧,都以维护宋王朝为出发点,毫不涉及个人的利害冲突。用司马光的话说:“光与介甫,趣向虽殊,大归则同。”王安石也承认,他们“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恩恩怨怨正如宋人冯所说:“王安石、司马光,皆天下之大贤。其优劣等差,自有公论。”

《清明上河图》是“清明”时节吗?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美术遗产中的伟大作品之一,它宽 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唯一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是我国古代风俗画的杰出代表。《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 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另一部分是市集。画中有 814人、牲畜 83匹、船只 29艘、房屋楼宇 30多栋、车 13辆、轿 14顶、桥 17座、树木约 180棵,人物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自从它问世以来,受到上至当朝皇帝,下至文人学士的赏识和珍藏,辗转至今,历时八九百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现在还能展现在人们面前,可以说是历经坎坷。《清明上河图》历十年画成,最早由北宋宫廷收藏,靖康之祸后流入民间,历经辗转,后为南宋贾似道所得,元朝时期再度进宫,至正年间又被调包,流落民间,明朝初期,由大理寺卿朱文徽、大学士徐溥收藏;徐溥临终前赠予李东阳,嘉靖三年(1524年)图归兵部尚书陆完,陆完死后,其夫人将《清明上河图》缝入枕中,其娘家外甥王某曾临摹。陆完之子将《清明上河图》卖至昆山顾鼎臣家。后来落到宰相严嵩、严世蕃父子手上,明人田艺蘅《留青日札》载严嵩为得《清明上河图》,以 1200金从苏州陆氏处购得,“才得其赝本,卒破数十家”。严嵩倒台,图被没收,第三次纳入宫廷。经明代皇室收藏,后来太监冯保偷出,在画上加了题跋,之后真本又不知去向。清朝时由陆费墀保存,在上面钤印题跋。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收藏,毕沅死后,《清明上河图》第四次进宫,深藏紫禁城内。嘉庆帝命人将其收录于《石渠宝笈·三编》一书之中。1931年溥仪将真迹和两幅仿作一起带至东北,但溥仪也不知何者为真品。1945年被收入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当成赝品处理,直至 1950年冬天才由杨仁恺等人从库房的赝品堆里鉴定出真迹。

在中国历史上,学者对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年代,以及“上河”一词曾有过一些争论。但是,对画中描绘的是清明时节,从金代以来,并无异议。“清明”一词,最初见于金人张著的跋文,在他的跋文中曾引《向氏评论图画记》说,张择端有《清明上河图》及《西湖争标图》,这样《清明上河图》的名称才开始定下来。元人杨准在他的长跋中还着重说明这画卷题签的是宋徽《清明上河图》局部宗赵佶,并盖有小印。明人李日华在他的《味水轩日记》中记载,这画卷不但有宋徽宗的瘦金体题签,双龙小印,并有他的题诗,诗中有“清明上河图”一句,这样看来,这画卷描绘的是春天景色就更不用怀疑了。

但是,到了近代,却有不少专家学者对这幅图所描绘的季节产生了质疑,那么这些人的证据何在?

一、画的开始,画有一队小驴驮着木炭从小路而来。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始“进暖炉炭,帏前皆置酒作暖会”,若说清明节前后进暖炉炭,违背宋人生活习俗。孟元老和张择端生活在同一时代,《东京梦华录》是研究北宋汴梁风土民俗的重要资料,所述史事当是可信的。画家首先告诉读者,这是秋天,冬天不久来临,这些木炭是东京准备过冬御寒用的。秋季营运冬季货物比较合理,商人早在春天营运冬季货物,在时间上来说,太早了,不符合经济规律。

二、画面有一农家矮篱内长满了像茄子一类的作物,赵太丞家门口垂柳枝叶茂盛,更为有趣的是几名孩童赤身嬉戏追逐,这些都不可能是清明时节的画面。

三、画面乘轿、骑马者带着仆从的行列,回向城市一段。这群人虽然有上坟扫墓的可能,倒不如说它是秋猎而归更恰当些,因为,上坟四季皆有可能,就插花而言,春秋二季都解释得通。今从画面种种现象来看,说是秋季更符合实际些。

四、画面上的人物拿扇者有十多人,有扇风状,有遮阳状,常识告诉人们伏天用扇,初春用扇者极少见。而且,画中草帽、竹笠在多处出现。草帽、竹笠是御暑、御雨的东西,画中并没有下雨的景象,这肯定是御阳用的,不仅如此,河岸及桥上有好几处小贩的货桌上都摆着切开的西瓜。宋时古都汴梁的早春乍暖还寒,不可能有西瓜一类鲜果。在画面上有一处小茶水摊,在招牌上写着“口暑饮子”字样。根据当时汴梁的气候,清明节很难解释。

五、画面上酒肆多处,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而《东京梦华录》云:“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醉仙锦,市人争饮(见该书‘中秋’条)。”宋代新谷下来要酿醪酒喜庆丰收,不然无新酒可言。

如果《清明上河图》所绘并不是清明时节的景象,为何又叫“清明”二字呢?

有人认为,这里的“清明”要从广义上去理解。《后汉书》有例证,是书云:“固幸得生‘清明之世’……”从语气看这个“清明”系指政治开明。画中题款“清明”语,本是张择端进献此画,请帝王们赏识所作的颂辞。金人在画面上留下的跋文说:“当日翰林呈画本,承产风物正堪传。”点明此画主题在于表现承平风物。考张择端行年,他于徽宗朝在翰林书画院供职,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便是宋徽宗,可证画家意在称颂盛世,讨最高统治者欢心。知道了这个背景,显然“清明”一词不是指节令。

《满江红》难道是岳飞的托名之作?

我国宋代著名抗金将领岳飞有一首著名的《满江红》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千古绝唱《满江红》慷慨激昂,豪气冲天,述说了一代名将岳飞誓将金兵赶出中原,洗雪靖康耻辱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岳飞收复失地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气节。从古至今,每当国难当头,这首词不知激起了多少志士仁人前仆后继的奋勇斗志。

自古以来,《满江红》一词一直被认为是岳飞的作品。但是近几十年来,人们开始对此不断设疑,并展开争论。

怀疑者认为:第一,这首词最早见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徐阶编的《岳武穆遗文》,这篇文章的根据是弘治年间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岳坟词碑。这首词不见于宋人、元人的书中,却突然出现在明中叶,来历不明,深为可疑。第二,岳飞的孙子岳珂所编《金陀粹编》中的《岳王家集》也没有收录这首词。岳珂平生富于收藏,精于鉴赏,他与父亲岳霖搜访岳飞遗稿不遗余力。但是,从嘉泰三年他为《岳王家集》作序到端平元年重刊此书,共经历了 31年,仍未收入这首词。第三,《满江红》词中用了岳飞自己的事迹和典故,如“三十功名”、“八千里路云和月”,等等,作者自己用自己事迹的典故,真是匪夷所思。相反,根据这些尽人皆知的材料,拟作者是很容易写出这样一首词的。第四,《满江红》词的格调,与已证实的岳飞另一词《小重山》风

格迥异,前者洋洋洒洒,慷慨激昂是豪放派风格;后者格调低沉,是婉约派风格。

前后风格大不一样。第五,贺兰山不同于前人泛称的“玉门”、“天山”之类地名,它是实指。贺兰山在汉、晋时期还未见于史书,到北宋时才有记载。

同类推荐
  • 秦汉之建国路

    秦汉之建国路

    萧何、曹参已经缒墙而出。穿越到秦末乱世,成为了刘邦的侄儿刘辟非,马上却要面临被逮捕的命运。他巧舌如簧,他胆大坚毅,他用兵如神,热烈拥抱乱世的到来!刘邦:辟非,吾之左膀,汉之右臂。郦食其:小刘将军虽然没有我会说,但胆子比我大。韩信:吾善用水,独羡慕小刘将军火攻之术。
  • 正说三国

    正说三国

    想知道三国真正的历史吗?想了解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有什么不同吗?想读懂正史三国的都来看看吧!
  • 锦襜突骑

    锦襜突骑

    没有系统,不是穿越,本书将步步为营,演绎一个不一样的三国小兵传奇......
  • 三国之谋平天下

    三国之谋平天下

    东汉三国,军阀纷争,群雄角逐,谁主沉浮,英武当先,谋略平定。
  • 大明重兴

    大明重兴

    我来了,我见了,我做我想做的!那就是让我堂堂中华当让万邦来贺,中华民族永立世界民族之巅。
热门推荐
  • 带着老公去修仙

    带着老公去修仙

    23岁的乔音,一朝穿越。万妖之王,升级打怪,她不再是那个懦弱的小公主!魔王又如何,杀之!神界又如何,打之!万凰之主,乔音何曾怕过谁!
  • 他是永恒,不是时间

    他是永恒,不是时间

    “嘿~慕安南,我想泡你。”庄盈说。慕安南勾唇一笑,对着安橙说,“她说要泡你,你受吗?”“我受..”安橙拖走庄盈。庄盈跺脚,(生气)“我说我要泡你~”安橙拖走庄盈,回头朝慕安南暧味一笑。-“喂,大哥,今天又帮你档一道桃花。赏什么?”安橙讨价。慕安橙清冷一笑,宠腻望着她,“送我给你行吗?”(男+女1+1哈甜宠不斗不虐细水长流哈哈)
  • Naondel

    Naondel

    Booklist called Maresi "utterly satisfying and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standard YA fantasy." Now, Naondel goes back to establish the world of the trilogy and tells the story of the First Sisters —the founders of the female utopia the Red Abbey. Imprisoned in a harem by a dangerous man with a dark magic that grants him power over life and death, the First Sisters must overcome their mistrust of one another in order to escape. But they can only do so at a great cost, both for those who leave and for those left behind. Told in alternating points of view, this novel is a vivid, riveting look at a world of oppression and exploitation, the mirror opposite of the idyllic Red Abbey.
  • 观心食法

    观心食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个公子不太冷

    这个公子不太冷

    一场政变,三个家族命运的转变,三个人的爱恨嗔痴。魏焓:“我希望你能回去,这样我才能娶你”我以为回去了,便能和你一生到老,却不知你我的命运早就被写进墓碑。赵旻焕:“你是我的妻子,我来接你回去。”从遇见你的那天起,我的悲剧就开始了。当我记起一切的时候,他的下场,所有人都知道只除了我。“只要我想,你是困不住我的。”“你就是逃到天涯海角,我的万马、千军也会把你带回来,这辈子,下辈子,只要这世间有你我,你都是我赵旻焕的妻子!”一切不过造化弄人,此生,肝肠,寸断,只求来世从轻发落。
  • 神州修真大学

    神州修真大学

    修真技术哪家强,神州修大在仙阳!老牌名校,源于1729,近三百年办学经验,历史悠久。我们拥有最完备的教学设施,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最精锐的教师团队,帮助您实现对才华的兑现!主授法术、符咒、炼丹、炼器等修真界热门技术,无论您是地球上从未接触修真的零基础,还是修真界大门派中的精锐弟子,只要您已满十八岁且未满二十岁,通过文化和体质审核后即可参与报名!报名热线:#666-666-6666
  • 花当阁丛谈

    花当阁丛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光暖暖皆因你

    时光暖暖皆因你

    谁说早恋不好的?叶苒高中时,快要高考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忙着考试的事,但……她的高三男友每天为她跑上跑下买东买西的,根本没有在意过高考……这一举动闪瞎了一众高二高三学生的眼,羡煞其目!她高考时,她的男友已经大一了!但……她家那位特意请了两个月的假在她最后冲刺阶段做全职教师加保姆!这一举动,又闪瞎了当年高二现今高三的学生的眼……坑品保证,放心入坑!带你重温高中恋爱那点小心思.!
  • 诸界无限

    诸界无限

    诸天万界,无有穷尽,星门大开,无限穿梭......灵魂拼图,诡谲无限,思维下载,无限重生......
  • 陌上花开之锦璃

    陌上花开之锦璃

    “遇见他,是我一生最好的事。”……初见,她还是溪水里怡然自得的锦鲤;分离,她已是龙王最疼爱的幺女。她恨他囚她父王、欺她龙族。那么拿命来偿还。“告诉她……”他用命偿了对她的愧疚,不悔。恨他入骨不及相思成疾,她释然,“从此以后再无宠妃锦璃,我是太师瑾离”。转身,她为他完成使命,图谋天下。从锦鲤化身为龙女,从龙女变成宠妃……一步步直至国士无双。锦璃披荆斩棘,而身边已经没有了他。“我只比他晚了一步。”帝王心,情根深种。终生误,到底是谁负了谁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