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5000000019

第19章 绝地反攻,楚汉争霸之势形成(2)

最悬的就是英布,英布虽然和项羽有矛盾,但两人的关系底子比较厚。之前,项羽觉得英布盗贼出身,封给一个九江王,英布应该感到高兴才对。但英布不爽,他觉得自己功劳比其他人大,结果封了一个很一般的九江王,心里很不高兴。后来项羽攻打齐国,向英布征兵,英布称病不出,拨出五千人算是应付。英布这个人性子比较直,不是那种贪得无厌的人,只是他自恃功高,觉得自己是项羽的左右手,理应得到比张耳、司马昂等更多的封地。

项羽在英布的问题上可能有些失职,没有交流好,英布这样的直性子本来不应该背叛他的,何况共同出生入死过。两人之间有什么误会,在酒桌上摊开讲就不会酿成大问题,项羽可以解释为什么给他封九江王,英布应该告诉项羽自己为什么对九江王不满。但是双方都把问题搁着,期望对方能想通,偏偏两人都是刚愎自用的人。

刘邦打彭城的时候,英布袖手旁观,这无疑加剧了和项羽的矛盾,虽然英布一再称病。项羽打回彭城后,又召英布见面,英布又托病不能外出。很显然,英布的这些举措让不可一世的霸王非常愤怒,虽然他未必表现出来。

张良选择英布,就是看中了他和项羽矛盾的激化。即便如此,游说英布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搞不好使者还会被英布烹掉。

刘邦旗下不乏能言善辩的说客,但似乎没有合适的人。郦食其口才相当好,但是夸夸其谈,英布跟项羽一样讨厌满口大话的人,所以让郦食其去不行。

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张良建议刘邦先在荥阳驻扎。刘邦出征的时候,萧何一直在关中“看家”,听到刘邦迁往荥阳,马上运输粮草过去。

此时,濒临破产的刘邦集团总算重新整合起来,现在最关键的是找到一个靠得住的说客说服英布叛楚。就在刘邦为这个人才烦恼的时候,一个儒生挺身而出。说实话,见到是个儒生,刘邦信心直往下跌。但见这个叫随何的儒生信心满满的样子,心想,反正没人敢去,就让你去吧,能成最好,不能成也是天意。

书生也有用

随何到了九江后,一连几天没有见到英布。英布只派出太宰(相当于总管)招待他,尽管受到怠慢,随何还是感到有戏。如果英布毫不动摇的话,理应让人宰了他。现在英布不见他,派太宰招待他,显然是在观望。

见英布始终没有动静,随何便对太宰说道:“大王不见随何,想来是因为楚强汉弱,所以踌躇不定。其实大王何妨和我相见,如果我所说合大王的意,大王不妨采纳。如果我说的不合大王的意思,大王将我枭首示众,献给楚王也是大功一件啊!希望太宰能把我这番话传达给大王。”

太宰将随何的话传达给英布后,英布总算召见了随何。英布是个冷酷无情的角色,他很清楚自己只不过是山大王的料,如何巩固和保住自己的地盘才是他首先要考虑的,项羽和刘邦谁能让他坐稳山大王的位子,他就会跟谁。

随何见到英布后,在酒席上说道:“汉王遣我随何来此,一来是向大王请安,二来也想问问大王,为何对项王这么忠心?”

英布说道:“寡人是楚国的臣属,曾经跟随项王反秦,自然不能不忠心了。”

随何说道:“大王和楚王,都是诸侯,如今大王甘愿为楚国的臣属,想必是看楚国强大,可以依靠;但楚国伐齐的时候,项王亲自带着部队去征讨,大王理应率领部队作项王的先驱,为何只拨几千人?难道做人的臣属有这么敷衍塞责的吗?而且汉王进彭城的时候,项王还在齐国,一时来不及回援,大王距离彭城很近,应该及早出兵相救啊!可是却不闻大王出一兵一卒,莫非这就是大王对楚王忠心的举动?大王名义上事楚,但是实际行动却是完全相反啊!将来项王发怒,会饶了大王吗?如果项王来讨伐你,不知大王是投降呢还是抵抗?”

英布听到这里,沉着脸不说话。

随何见状,又进一步摆出道理:“大王认为楚军强势,必然认为汉军弱势。楚兵当然是强大的,但是大王不要忘了,楚兵恶行累累,天下人个个都嫉恨,不愿屈服。想想项王都做了什么事吧,背弃怀王和诸将立下的盟约,排挤汉王,后来又弑杀义帝,这是何等的大逆不道啊!现在汉王仗义讨贼,各路诸侯纷纷归附。目前,汉王正固守荥阳,广充粮仓,巩固城墙,与楚军对峙。楚军劳师远征,进退两难,必然会陷入困境,到时强弱之势自然扭转,我们不妨拭目以待。退一步说,纵使楚军获胜,诸侯必定会团结起来,合力抗楚,众怒难犯,项羽就算是再强也不可能不败啊?”

说到这里,随何摸了摸胡子,继续说道:“所以说呢,楚军的前途实在比不上汉军啊!如今大王不肯和汉军合作,反而忠心于那个外强中干、强弩之末的楚国,这不是误入歧途吗?”

看到英布越来越动摇,随何笑道:“当然了,目前大王的人马未必灭得了楚军,但只要大王和项羽决裂,归附汉军,项羽必然会前来攻打,这样大王就能将项羽绊住几个月,汉王便能稳夺天下。那时,我和大王一起归汉,汉王自然裂土分封,将九江仍然归在大王的名下。否则的话,大王如果还是一意孤行跟着项羽,只怕会成为众矢之的,恐怕楚国还没灭亡,九江就先已动摇。到时呢,不但天下人唾弃大王,便是项王也会记挂前嫌,来找大王的麻烦啊!”

随何讲起道理来层层剥皮,英布虽然是莽夫,道理也听得进。他还挺细心的,对着随何的耳朵小声说:“寡人会按你说的做,只是这几日先不要声张,稍待几日,再告示天下吧!”

英布所谓稍待几天,便是想观望,非常时期站队很重要,一旦站错了,可能身家性命难保。

随何等待了好几天,也没看英布有什么动静,探问馆员,才知道楚国的使者也已经来到,正催促英布征讨汉军。英布迟疑不决,当着楚使的面和部下一起商量出兵的事。一天,随何不请自来,直接走到楚使上首,坐定后说道:“九江王已经归汉,你是楚使,怎么可以来这里征兵?”

英布本来想瞒住,随何说破后,英布脸色很难看。此时,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杀掉随何,证明自己对楚国的忠心;一个是杀掉楚使,证明自己对汉王的忠心。楚使这时表现不好,看到变故,大惊失色,连忙往外跑。

随何忙对英布说道:“事情已经败露了,赶快杀了楚使,速速帮助汉王攻打楚军,免得贻误时机。”

英布此时没有了选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好挥挥手,左右一起冲上,将楚使捉住,一刀一个。然后,英布宣告与楚国脱离关系,联合汉王,兴兵伐楚。

现在人们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如果真是如此的话,也只能说明教育的失败,而不是读书的失败。真正会读书的人一定是有用的。把书读活,可以提升个人素质;把书读死,反而降低个人能力。

开放的胸怀

刘邦让人佩服的地方在于:被人打趴下后,他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爬起来。他似乎不需要什么调整的时间,他的心理素质似乎已臻化境。我们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有人说刘邦深谙道家思想,我们更愿意仅仅把他理解为脸皮厚,而且已经厚至无形。

以关中为后盾、荥阳为大本营,刘邦又雄起了。项羽经常派军前来骚扰,双方各有胜负,此时,项羽有些困惑了,刘季明明被打得一败涂地,怎么这时候骨头又硬了呢?

楚军的骑兵比较厉害,既然攻不下来,让骑兵骚扰还是有效果的。汉军没什么骑兵,刘邦紧急组建骑兵对抗项羽,为此请来了原秦国骑兵名将李必和骆甲。这两人不愧是名将,他们对刘邦说,我们是秦人,统帅汉军怕大家不服,反而影响了战斗力,我们还是负责实际的训练和领军的事务吧,骑兵司令还是由汉军中大将担任。

于是,刘邦拜灌婴为中大夫令,相当于骑兵司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秦人治军颇严,果然,汉军与楚军骑兵在平原上大战后,楚军竟然失败。

汉军的势力逐渐稳固,项羽不能轻易撼动。前线有韩信,后勤有萧何,军中参谋有张良、陈平,冲锋陷阵有樊哙、灌婴,这个阵容的确非常强大,而且配合得很好。相反,一个团队阵容再强大,如果配合不好效率也会非常低,如果让萧何上前线肯定不行,如果让樊哙和灌婴在军中作参谋也肯定不适合。

这时候,刘邦的人才队伍里出了一点小状况,这事情发生在陈平身上。陈平加入刘邦阵营后,一直没有什么特殊表现,所以不被刘邦重用。陈平是个酒色之徒,难免手头有些紧,便想出了个歪点子:凡是有话要向汉王传达的将领,必须交一定数量的礼钱,陈平才肯帮忙。

周勃和灌婴听到后大为不满,向刘邦谏言:“陈平这个人华而不实,以前在家的时候就曾跟嫂子传出私通的传闻,第一次在魏国当官的时候就因为作风不正为人所不容,后来投奔楚国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最后投到汉营来,大王如此重用他,陈平非但不懂感恩图报,反而狐假虎威、收取贿赂。像陈平这种小人,反复不定,破坏团结,实在是个害群之马,还望大王明察。”

刘邦听了很恼火,但他没有直接找陈平麻烦,而是召来陈平的介绍人魏无知责问。

魏无知辩解道:“我推荐陈平是因为他有才能,跟他的品德无关。在现在这种乱世,一个人品德再高又有什么用处呢?就算一个人像尾生那样品德高尚,能够帮助大王吗?如今,楚汉之间你死我活,陈平又是有奇谋之人,我推荐给大王是因为他能帮助我们完成大业。至于说陈平盗嫂、收取贿赂这些事,我不清楚,而且我觉得也不重要。”

刘邦原本很恼火,听了魏无知的话,连连点头。刘邦找到陈平,觉得不惩罚他,也有必要教育一下:“先生在魏国被人骂,到楚国没什么作为,到了我们这里,又做出种种让人指责的事,你觉得这样合适吗?”

陈平听到刘邦的话,一点都不紧张,反而面带微笑冷静地说:“我侍奉魏王时尽心尽力,可惜魏王不懂谋略,所以我只好投奔项王。我投奔项王后不是没有功劳,而是项王不信任有功劳之人,反而险些把我治罪。项王任人唯亲,我来到汉王这里就是因为汉王素有爱才的美名。至于说受贿嘛,那是因为我太穷了,来到这里时两手空空,连生活都成问题。微臣心中早已有为大王夺取天下的规划,如果这些计划不能采用,我愿把收取的贿赂全部奉还给大王,并且马上辞职。”

刘邦让陈平谈自己的计划,听了后觉得颇有道理,不仅没有惩罚陈平,反而重金赏赐,并升他为护军都尉,负责监督所有将领。这似乎能够解释刘邦为何能置于死地而后生,和大多数领导不同,他的胸怀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在对待人才的态度上,他没有康熙那么高明,但境界上却比康熙要高,因为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他的心灵就像气流一样,和外界始终保持着接触。

韩信计擒魏豹

公元前205年6月,刘邦返回都城栎阳,和萧何讨论“持久战”计划。

此时,刘邦心中已有“当皇帝”的蓝图,所以立刘盈为太子,就是那个在逃亡过程中被他推下去几次的小男孩。除此之外,他还在自己统治的地方实行天下大赦。期间,关中发生大饥荒,刘邦将关中的百姓大量移民到汉中垦殖,有效地缓解了饥荒问题。

8月,刘邦返回荥阳,萧何则着手建立法令制度,设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萧何处理后勤工作得心应手,漕运、兵源、粮道、驿站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一个稳固的后方对于前线士气的振作有很大的作用,这也是项羽失败的一个地方,项羽的军队冲锋陷阵、天下无敌,但是后方总是不稳固。

刘邦这些软实力,泛泛之辈看不出来,魏豹就是其中之一。项羽3万人马将刘邦56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原本投降汉军的魏豹一心想重回楚军的怀抱。

同类推荐
  • 林语堂的人生哲学

    林语堂的人生哲学

    林语堂之于我们,是一种浓重的情结,就像村上春树之于日本,米兰·昆德拉之于捷克,卡夫卡之于奥地利。他们既是本国的,又是世界的。那一抹微笑或是自得,或是青涩,或是疼痛,或是幽默,都已随着文字的变迁深深地植入人们心中,不择水土地生根、发芽、长成。
  •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曾国藩历来是个受争议的人物。他被冠之以“中兴名臣”、“洋务之父”、“理学大师”的称号,但又有人称他为“曾剃头”、“曾屠户”。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曾国藩一生毁誉参半,有人称之为千古一完人,而也有人称他为祸国殃民的败类。纵观曾国藩一生,可以说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无论毁誉,曾国藩的一生都值得研究。"
  • 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

    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

    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本书,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学会如何守护内心无穷无尽的力量,如何在躁动的世界建造温润的生活,在繁杂的世事中锻造超然心境。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家

    主要讲了阿根廷现代文学大家,拿大现代文学大家普拉特大家,墨西哥现代文学,尼加拉瓜现代文学大家 智利现代文学大家等美洲地区国家的文学大家。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和独特风格的德语写作家、音乐爱好者、哲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传奇人物,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丈夫、父亲、儿子、情人、良师、益友、犹太人、世界公民、社会良心、和平主义者、业余小提琴手、统一场理论的独行侠……总而言之,是“生活在他自己世界里的个古怪天才”。本书将通过爱因斯坦的自述和其书信,真实地反映他的生活经历、事业理想、喜怒哀乐、特立独行及其辉煌的一生。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

    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

    福尔摩斯探案系列是开辟了小说历史“黄金时代”的不朽经典,一百多年来被译成57种文字,风靡全世界,是历史上最受读者推崇,绝对不能错过的侦探小说。 阿瑟·柯南·道尔编著的《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超值金版)》充分忠实于原著,在借鉴前辈译家风格、手法的基础上,也纠正了以往译本的很多错误。注重于寻求更接近原著灵魂的真实表达,寻求故事之外更接近于那个时代的深刻内涵,并能更加符合时下读者的阅读感受。《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超值金版)》通过合理的版式设计,使原著的全部内容能够在一本书中精美呈现。而且选用质量上乘的轻薄纸张,控制书籍的厚度和重量,不至于笨重不堪。
  • 孟子与公孙丑

    孟子与公孙丑

    本书涉及管仲、晏子、曾子、孔子、告子、大舜、周公、商汤等众多历史人物,以及汤武革命、汉宣帝废立太子等纷繁的历史事件,南先生在讲授时采用一贯的“经史合参”、融会百家的方式,旁征博引、贯穿古今中外地对这些人物和事件给予了中肯而精辟的评价。他还将《公孙丑》与《礼运篇》、《论语》等儒家经典相互发挥,阐扬儒家学说精髓,并将其中的哲理、甚至整个儒家学说与其他学说、教义进行比较,分析《孟子》对人类文化的深远影响。南先生的讲述博大精深,涵盖个人内养的原则、方法和外用的境界、器度,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哲学、人事制度、财经问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圣贤之路”、法律体系等方方面面。
  • 斗罗大陆

    斗罗大陆

    唐门外门弟子唐三,因偷学内门绝学为唐门所不容,跳崖明志时却发现没有死,反而以另外一个身份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属于武魂的世界,名叫斗罗大陆。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没有武术,却有神奇的武魂。这里的每个人,在自己六岁的时候,都会在武魂殿中令武魂觉醒。武魂有动物,有植物,有器物,武魂可以辅助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其中一些特别出色的武魂却可以用来修炼并进行战斗,这个职业,是斗罗大陆上最为强大也是最荣耀的职业——魂师!当唐门暗器来到斗罗大陆,当唐三武魂觉醒,他能否在这片武魂的世界再铸唐门的辉煌?他能否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神?
  • 帝君喜追冷情妻

    帝君喜追冷情妻

    22世纪初末,喧闹的城市里有着一个拥有神秘能力的蓝氏家住,讲述了一名女孩蓝凌紫从小失去父母,族长之位被夺。被逼着自己变强为父母报仇,使得自己一步一步的变成冷心之人。最终得以报仇,不了命运之轮再次开启使得她流落异世,走上了变幻莫测得异世之路,也慢慢揭开一层神秘的面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离开任何人,你都可以精彩过一生

    离开任何人,你都可以精彩过一生

    爱来的时候满身光彩,爱走的时候一身是伤。停止温习发酵过去是活好的第一步。不要败给了自己的不甘和想象,与其在卑微里犯贱,不如在高傲里放手。很多人因为害怕离开,害怕孤独而依赖他人,失去自我。有人深陷于情无法抽身,有人为挽留抛弃自尊。有的人明明可以自己闯,却要仰仗他人,有的人一生败给了自己的弱点。一本书让你学会练就一颗永远不被牵绊的心,学会不乱于心,不困于情。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有可能改变你的一生。一个安心的人在哪儿都可以过自得其乐。让我们学会以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 大健事

    大健事

    “喂,靓仔,不用看了,说的就是你,戴眼镜的帅哥!”“是不是想找工作啊,过来这里看看,你面相老实,一看就适合干我们这一行。”某某公司出事的时候,工商局到店里检查,说真的,白轩当时就差点跑了。总觉得好像入错了行,被忽悠了,而且那个女孩看着有点眼熟,这就有点巧了。
  • 六眼族

    六眼族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我们处在宇宙的中心,人生或死,阴司是否存在?轮回不断,我们的起源是否就是个惊天大阴谋?老一辈的人经常跟我讲,人在做天在看,所谓的天是什么东西?谁给你的资格?你又在看什么?
  • 你可以说不

    你可以说不

    马登的成功励志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影响全球成千上万年轻人的命运。《你可以说不:这辈子绝不这样过》精选马登最经典的成功理论,指导年轻人勇于对命运说不,做自己命运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