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5200000002

第2章 失意书生的从军路(1)

袁世凯,生于乱世,死于乱世。小时候,他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入学后,痛恨八股。两次参加科考,两次名落孙山。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一生,他跟随这个人从军,并且一步步找到自我实现的快感。那时,他相信,自己天生就应该是一个军人。

袁家男人

1859年6月19日,河南省项城县的一个大户人家里,传来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声,我们的主人公袁世凯正式出场了。

大人物出生都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但袁世凯出生时很平静,既没有红光满屋,也没有电闪雷鸣,完全没有大人物出生时的那种“排场”。

六月天时,无风无雨,环境很平静,但是小袁并不平静。即使是在襁褓里,袁世凯也非常好动,那时父母便知道这个小家伙将来肯定很难管教。

袁世凯出生时有七斤多,比九斤老太太还差了两斤。袁世凯刚出生几天食量非常大,母亲的奶水很快被他吃得干瘪。

为了喂饱这个饥肠辘辘的婴儿,母亲刘氏和弟媳牛氏共同担负起喂奶的责任。牛氏的孩子刚死不久,奶水很充足,妯娌俩将小世凯喂养得白白胖胖。

牛氏丈夫袁保庆和妻子对这孩子非常疼爱,五年后,世凯的父亲袁保中见弟弟保庆仍没有一儿半女,便将世凯过继给他。

袁世凯出生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这似乎注定了他的一生不可能太平静。

所谓树大招风,在乱世中,大家族的命运往往更加难测。有的可能就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从此了无踪影;有的或许能抓住机遇,成为更加煊赫的家族。袁家是幸运的,因为出现了一个袁世凯。

在袁世凯发迹之前,袁家最有名望的人是袁世凯的二叔祖袁甲三。

袁甲三是道光十五年的进士,官职做到漕运总督、江南河道总督兼提督八省军门,是老袁家第一个官居一品的朝廷大员。有这样一个好榜样,袁家是幸运的。

袁甲三和当时炙手可热的曾国藩关系不错,咸丰二年,曾国藩赴江西担任主考官的途中忽然接到母亲病逝的消息,托儿子筹措旅费,袁甲三非常慷慨地掏出自己的钱袋。由此可见,袁甲三和曾国藩的交情不浅。

袁家被好运光顾之前是一个耕读家庭,所谓耕读家庭通俗地理解就是一边耕田一边读书,如果说读书是上层建筑,耕田就是经济基础。老袁家的经济基础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中国古代,全家人供养一个读书人是非常正常的事,因为只有考取功名才能光宗耀祖,家族老小才能跟着一起鸡犬升天。

那时候,农家子弟最大的愿望是金榜题名,袁家世世代代热衷于科举。科举之路就像今天的高考一样,是一座货真价实的独木桥,能够考上的自然是少数。袁家的男人们在这座独木桥上摔得遍体鳞伤,几百年间默默无闻。

历史上有些胆大包天的读书人考不取功名,敢于铤而走险造反,像黄巢、张献忠、洪秀全都是这样的人,但老袁家的人都挺老实的,考不取也只好认命,做个顺民,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袁世凯的曾祖父袁耀东是个屡试不第的老童生,考了十几年才中个秀才,满以为交上好运,不料一场大病夺走性命,死时年仅35岁。

道光年间,一声春雷在袁家上空炸响。袁甲三和儿子袁保恒双双中了进士。

这在当时,可是大喜事,古代考科举,就像现在中彩票。屡考不中是正常现象,父子双响绝对算得上是意外。

在古代,读书博取功名不光是刻苦用功的事,还得看命运、八字、祖坟,古人总结了“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的规律,“读书”是排在最末位的,“命”是最重要的。

袁甲三之前,袁家就像一只蜗牛在爬;袁甲三之后,袁家仿佛坐上了火车头,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望族。

不过,在袁家的男人中,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从袁耀东到袁世凯这四代,袁家的男人几乎没有活过60岁的。那个最有人气的袁甲三也只活了57岁,所以一旦步入晚年,袁家的男人几乎没有不提心吊胆的,随时担心阎王来索命。

这种来自家族的阴影对袁世凯后来称帝也有影响,他迷信地认为称帝可以给自己冲喜,改变袁家男人活不过60岁的宿命。当然,宿命总是一种无法改变的东西,如果袁世凯不称帝,或许还能多活几年。

在袁世凯家族中,郭氏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袁家最后的发迹离不开这个女人的苦心经营。

郭氏是袁耀东的妻子,这个坚强的妇女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承担起抚养家庭的重任。郭氏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很清楚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读书才是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

她日夜劳作,让儿子们全身心地读圣贤书、挤独木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老二袁甲三第一个中举,后来又考中进士,成为独木桥上的佼佼者。

好运才刚刚开始,袁甲三的三个兄弟又先后考中了秀才。后来,袁甲三的长子袁保恒又中进士、点翰林,保龄、保庆中举人,保中取副贡。书中自有黄金屋,在郭氏手中,袁家终于如愿以偿,皆大欢喜。

后来,袁家步步高升,袁甲三官至一品,兄弟子侄都跟着出人头地,入朝为官。

生于乱世

应该说,袁世凯能够发迹,离不开袁家这些长辈们的辛勤奋斗。如果没有长辈们打下的基础,袁世凯科举失败后,除了学洪秀全就没有其他的出路。

当然,袁世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对于枭雄,最好的时代就是乱世。乱世从军有前途,盛世做官好发展。

在袁世凯出生前,英国和法国第二次冲进中国,一手拿枪,一手拿鸦片,问我们是要吃子弹还是吸鸦片。

大多数中国人还是有骨气的,宁愿吃子弹也不吸鸦片。有骨气是值得肯定的,但装备太落后,打不过别人。1857年,广州沦陷,两广总督叶名琛被掳走。叶名琛这个人很倒霉,他被英国佬请到印度的孟加拉,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绝食而死。他死了后,咸丰骂他,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形象更加扭曲,完全是个反面人物。

一年后,北京城沦陷,咸丰皇帝仓惶出逃,这时咸丰终于发现叶名琛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不怕死。

太平军在民族的伤口上撒盐,内忧外患,清军被打得抱头鼠窜。一时之间,太平军横行无忌。

在袁世凯的家乡,也有大量的捻军浮了出来,捻军是一个地下组织,盛行于北方,后来成为太平军的一支。碰上趁火打劫的人,咱老百姓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逃难,要么加入强盗团伙。

袁家是官宦之家,碰上捻军没有选择,逃避。逃避有时也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当老袁家全族搬到一个山野偏僻之地后,果然生活安静了许多,这地方后来叫袁寨。

动乱席卷了整个中国,清朝就像一个瘫痪的巨人,已经没有能力站起来。这时,出现了一个人,他改变了历史。如果没有他,近代史可能完全是另外一种面目。他是谁呢?

曾国藩。一百多年前曾国藩是红人,现在曾国藩还很走红,曾国藩的故事告诉我们,死人也可以做明星。

曾国藩能做政治大明星不是因为长得帅,要说长相,他可能连及格都难,一对三角眼让人想到眼镜蛇,虽然曾国藩不戴眼镜。曾国藩不是偶像派,他是实力派,他的实力表现在很多方面,但剿匪是他崛起的重大契机。

要说剿匪,自然是大名鼎鼎的曾国藩排第一,但是袁甲三也不赖。没有袁甲三的倾情配合,曾国藩这个主角做得就不会那么轻松。对此,曾国藩本人也是清楚的,所以他公开肯定袁甲三的功劳。

说来,袁世凯这名字还跟二叔祖有关。袁世凯出生不久,袁甲三大败捻军,为清朝收复了临淮关。凯旋回来后,朝廷授予他漕运总督、钦差大臣等官职,管理安徽、河南、江苏三省的军务。这在袁家是个大喜事,为了纪念这一天,袁保中给儿子取名为世凯。

一个人的命运有起有落,一个家族的命运也不例外。袁甲三将袁家推到一个高峰,高峰之后紧接着就是一个低谷。

袁世凯四岁的时候,袁甲三去世,袁家开始走下坡路。大家都有登山的经历,上坡很累,下坡很快。袁甲三去世不久,接着另外两个叔祖凤三和重三也相继过世。所幸,袁家后继有人,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果断地挑起了当家人的大梁。

袁保中不太会读书,但是管家还算内行。

他是郭氏的长孙,性情温和,做事冷静细心。为了管理好这个大家庭,他甚至放弃了科考,袁家在他手中虽然没有中兴,但也没有衰落。

袁世凯六七岁的时候,中原大地才平静下来,天下似乎正在往太平的方向发展:人们在土地上按部就班地耕作,孩童们摇头晃脑地读着圣贤书,几千年的习惯似乎会毫无悬念地延续下去……

这一切都感谢政治明星曾国藩,从此当官的学习曾国藩好榜样,忠于清朝忠于国……

顽童

很多人将袁世凯和曹操相提并论,理由是这两人少年时都是顽童,成年后都是野心勃勃雄才大略,最终成为末代乱世中炙手可热的权臣。曹操是东汉的终结者,袁世凯是清朝的终结者,享有终结者外号的人都不简单。

不过,袁世凯和曹操最大的不同在于:曹操一辈子没有称帝,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袁世凯就不同了,虽然他称帝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中国变成一个强国。从这个对比可以看出,曹操更老成一些,老成谋国一点也没错,有一点不成熟就坏大事。

其时,三国那段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袁绍称帝,最后败亡,曹操一生不称帝,才有魏国,虽然唾沫星子是免不了的。袁世凯不学成功人士曹操,反而学习失败者袁绍,这是不看成功学的坏处。

中国历史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凡是“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一般都难做大事。刘邦和项羽都是不喜欢读书的,曹操和袁绍也是这样,这袁世凯小时候也不是个好学生。

要说这袁家,是靠读书起家的,家里的长辈对子女读书这事那是非常地给力。许多人想读书没有机会,这袁世凯是条件太好了,没心情读。

袁保庆跑到山东当知府后,顺便也把袁世凯带在身边,以便亲自管教。他不惜重金请了一个很有名望的举人做世凯的家庭教师。

袁世凯自幼被养父养母溺爱,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任性,现在突然来了个启蒙老师,就好像原本万里无云的晴空突然飘来一朵阴云。

这些枯燥乏味的八股文在袁世凯眼里如同天书,他是能敷衍就敷衍,能逃课就逃课。小袁同学如果在现在肯定是个问题学生,现在的一些调皮捣蛋学生最多是不听话而已,但小袁同学却敢捉弄老师。

这老师也是一番好心,逼袁世凯读八股文。袁世凯跟许多青春期少男少女一样,对八股文非常头疼,不听话的话老师就打手掌。严师出高徒嘛!谁知管教得太严,袁世凯产生了逆反心理。

一天,他捂着肚子向老师请病假,到晚上的时候,埋伏在老师回家的路上。他把早已捉来的萤火虫捏碎,涂在脸上,躲在一棵树后静静地等老师过来。

老师大模大样地往前走,这时,突然前方跳出了一个怪物,只见那怪物满脸闪着银光。老师以为是鬼魂,吓得屁股尿流。袁世凯看着老师狼狈的模样,哈哈大笑。后来,听说老师吓得躺在床上几天没起来,心里挺乐的。

那时候,袁世凯不知道,如果当初听先生的话,好好读书,或许就不会有后来名落孙山的那种失落感。当然,也很可能没有后来的大总统、洪宪皇帝。

后来,袁世凯跟父亲到扬州去。袁保庆带着袁世凯,前去拜访自己的老友、前湖南巡抚张亮基。张亮基慧眼识人,一看袁世凯,便知这孩子脑袋瓜儿特别灵光,便提议让袁世凯留在扬州,和自己三个儿子一同学习。袁保庆望子成龙,一口答应。

在张亮基的家里,袁世凯最开始还循规蹈矩,但是混熟以后,马上露出狐狸尾巴。他不仅调皮,食量也大得吓人,而且举止非常粗鲁,完全不像出身于书香之家。

每次开饭之前,袁世凯就第一个来到桌边,风卷残云将饭菜席卷干净,常常让张家人目瞪口呆:袁家这小子真是个大活宝。

袁世凯不仅食量大,还以此为自豪。有一次,他和张家的一个亲戚比食量,输者付钱。那次,袁世凯一口气吃了二十个鸡蛋、十个馒头;看着袁世凯这架势,那人不得不认输,但是他又想赖皮,不愿付账。这袁世凯可是得理不饶人,非得逼对方吃下跟自己一样多的食物,结果害得那人大病一场。

这么一个活宝,说实话,再有修养的人也受不了。张亮基原本是觉得袁世凯这小子聪明有活力,万万没想到是这么一个“鬼见愁”,只好随便找了个借口,将袁世凯打发走。

可以说,袁世凯青少年时期过的完全是纨绔子弟的生活,这养成了他放荡不羁、敢闯敢荡的性格,但也为后来轻率称帝埋下了种子。如果他在青少年时期像曾国藩那样谨慎,后来应当不至于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那时袁保庆在南京,袁世凯再度回到父亲的身边。在南京,袁世凯大概生活了五年,具体时间是从1869年1873年,袁世凯的年龄段是十岁到十四岁。袁保庆把世凯的学业当成头等大事,高薪聘请了当时的江南名儒张曲治教世凯学问,并将世凯的两个哥哥世廉、世敦接来同读。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袁世凯是一点也不懂得体会。他还是一副野性不改的样子,就像现在很多学生,一上课就打瞌睡,一下课便生龙活虎。

这段时间袁世凯沉迷在饮酒、打拳、骑马、下棋、赌博中,带着一帮兄弟到处玩乐,俨如当地的地痞。南京的一些胜景,如清凉山、雨花台、莫愁湖等都被他们踩遍了,所到之处无不是一片狼藉。

这时,袁世凯身上唯一令人称道的是他的组织能力,虽然是吃喝玩乐,也要个带头的,袁世凯是他们中名副其实的带头大哥。

同类推荐
  • 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冰川之父:施雅风传

    冰川之父:施雅风传

    《冰川之父:施雅风传》中“创”和“闯”是施雅风的妻子沈健对他的评价。她将她对他的了解和认识只用了这两个字加以概括。创!他创造性地在中国兴建了“冰川学”这门新学科,开辟了“冰川”这个新领域;闯!他不畏艰险勇闯高原山峰进行科学考察,也无所畏惧敢于挑战权威。
  • 重建的世界

    重建的世界

    亨利·基辛格为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外交家、世界历史的重要人物、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本书为基辛格的处女作,部分为政治传记,部分为外交史,既有基于历史文献的严谨历史叙事,也有基于其理论的客观分析和评论,集中研究了俄国击败拿破仑后世界各国为构建新的国际秩序所做的努力,尤其关注外交的局限性和国际稳定的要素。该书所阐发的“均势外交”思想奠定了基辛格战略思维的基础,本书的成功奠定了基辛格作为现实主义学派中第一流学者的声誉。《重建的世界》看似一部讲述欧洲历史的著作,但基辛格在书中亦描绘了均势外交的基本原则,而我们也不难在他日后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时采取的政策当中发现这些原则。本书清晰地表明了基辛格的观点:国际和平最好不是由法律或者国际组织来确保,而是要依靠分散权力以克制强势者的野心来实现。
  •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诗圣”的“诗史”一样的人生:“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他们,个性或狷介,或痴狂,或迂腐;他们,性情不失风骨、风趣和浪漫;他们,品格清风朗月、苍松劲竹。他们是近现代飘逸浪漫的士人才子,却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演绎着中国文坛江湖的风雨激荡和恩怨纷争。相知、相敬、相重者,莫如胡适与陈独秀,胡适与李大钊,冯雪峰与鲁迅,吴祖光与两任妻子吕恩、新凤霞;爱恨纠葛、难分难解者,莫如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交恶纠缠、怨怼一生者,莫如鲁迅与周扬,胡风与周扬,丁玲与周扬;孰是孰非实难道断者,莫如钱锺书、杨绛夫妇与鲁迅……
热门推荐
  • Tales of the Klondyke

    Tales of the Klondyk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枪械:世界经典枪械完全手册

    枪械:世界经典枪械完全手册

    越来越快的射速、越来越远的射程、越来越大的杀伤力,使得枪械的发展近乎完美。《枪械:世界经典枪械完全手册》详尽地介绍了历史上经典的枪械和目前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的枪械。资料丰富,数据精确,并佐以大量的精美图片,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世界经典枪械完全手册。
  • 野蛮公主拽恶少

    野蛮公主拽恶少

    【雪熠宫出品】她,夏若沫。有着华丽无人能及的外表。有着豪华奢侈的公主生活。他,崔熙晨。有着帅气酷似张根硕的外表,开朗的性格却因为前女友的不告而别而一夜间变得冷酷无情。直到他遇到她,这个跟他前女友有着那么相似的眉眼。而且要比他的前女友还美的女孩子,他愣住了。她到底是他的代替品还是他的真爱?当他前女友回来跟他说当时的苦衷时,他是原谅她?还是继续与夏若沫在一起?
  • 绯闻总裁婚了没

    绯闻总裁婚了没

    他以总裁继承人的身份勇闯演艺圈,一昔之间便成为光环耀眼的首席男神,她是小小花痴暴力女一枚,醉后一错,绯闻漫天飞扬。最落魄的时候,她重遇曾经背叛她的渣男,他将她护在身后,“谢谢你的有眼无珠,才让我遇到她……”勇挫渣男锐气,她感动不已,他却傲娇如初。神秘人甩下巨款,“离开安秀基,这些钱全是你的!”她答的干脆,第二天便逼着安男神和自己订婚。钱不要白不要,离开他,怎么可能!
  • 都市之主宰巅峰

    都市之主宰巅峰

    【强者重生,灵气复苏】君临寰宇整整一个纪元的青仙帝,以纵欲过度富二代的身体重生,降临到了久违的俗世之中。金融巨子?特种精英?隐士异人?抱歉,在座的各位都要让路。尽管这世界的灵气正在复苏,但是屹立在巅峰的人,只能有一个!
  • 快乐女人的20堂幸福人生经营课

    快乐女人的20堂幸福人生经营课

    快乐女人的20堂幸福人生经营课,引导广大女性朋友掌握幸福的心理要领,提高思考的能力,明确人生的方向,塑造迷人的魅力,了解幸福和快乐的真谛。本书共分为二十章,内容层层深入,分别从人生、命运、财富、爱情、事业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典型而生动的事例,阐述了什么才是女人需要的幸福,它告诉现实生活中的女人,如何生活才幸福,怎样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情闺何在

    情闺何在

    在大学,我们的关系渐渐靠近或疏远,炽热的心跳是否会在某个刻相遇?——在未来,我们最美好的时光也会散去,最熟悉的感觉也会变得陌生。我们,会在适合恋爱的时间上相遇吗?(暑寒更,早上8点半点更≥1章,)
  • 狗狗旅馆

    狗狗旅馆

    最近,安迪可苦恼了。她和哥哥布鲁斯瞒着大人们,正在经营一家“地下的”狗狗旅馆。因为房客都是无家可归的主儿,旅馆的运营经费很成问题。他们疯了似的想方设法要将旅馆维持下去,可是……经营的难以为继,大人们的怀疑,狗狗们时不时的吠叫和外出溜达,加上坏蛋杰瑞的虎视眈眈,狗狗旅馆处在一片风雨飘摇中……
  • 嫡女策,毒后归来

    嫡女策,毒后归来

    他让人挖我心,分我尸,置我于阿鼻地狱。却不曾想我一朝涅槃,重洗一盘天下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