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5300000012

第12章 陈友谅,接招吧!(2)

这个指挥命令非常简单,执行起来非常方便。

此时,徐达提出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如果陈友谅不在龙湾登陆,而是直接沿着秦淮河,兵临南京城下,那怎么办?”

徐达果然就是徐达,一语点中问题的关键。有什么足够的理由保证陈友谅一定会在龙湾登陆呢?光是撤走守军够吗?陈友谅并不是一个庸才,也不是一个贪图小利的人。他本身就是水军占优势,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优势打陆战呢?

朱元璋笑了笑,指着底下的一个人说:“有他在,陈友谅一定会在龙湾登陆。”

难道朱元璋把陈友谅的老爸抓到军营里来,陈友谅会这么乖乖听话?这个人是谁呢?康茂才。

康茂才是一个双面间谍,陈友谅把他安排到朱元璋那里,朱元璋反过来收买了他,让他为自己服务。

这个计谋设计得很完美。从秦淮河到南京城之间有一座木桥,叫做江东桥。这是陈友谅水军的唯一阻碍,但这个阻碍根本称不上阻碍,一座木桥,拆了就行,或者一把火烧了也不错。

康茂才派人送信给陈友谅,也是告诉他要从水路进攻,这符合陈友谅的原定计划,所以陈友谅非常相信康茂才的忠心。康茂才在信中承诺,只要陈友谅一来,他马上起兵做内应,到时在江东桥会合。陈友谅收到信后,满意地捋着胡须,然后回信给康茂才:事成以后,我一定重重赏你。

康茂才收到陈友谅的回信后,当然朱元璋也在一旁看,看完后。朱元璋命令李善长马上动身,将江东桥拆了,修成一座石桥。

朱元璋怀着满腔的热情和信心对众将领说:“胜利一定属于我们,陈友谅虽然强大,但只要我们有勇气,一定能战胜他。”

是的,朱元璋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也是一个心理素质非常好的人。刘邦心理素质好更多的是由于无赖的天性,而朱元璋的心理素质却是从生活中历练出来的。正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在朦胧的月光中,陈友谅的舰队沿着秦淮河一路前进。一路上,陈友谅的心情非常激动,想到应天城内朱元璋集团鸡犬不宁的样子,他露出了得意的笑。

可是,当他到达江东桥的时候,他的表情僵硬了。

朱元璋的胜利

陈友谅望着江东桥,悻悻地骂道:“这哪里是木桥,分明是石头桥。”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第一个念头是:莫非康茂才这小子忽悠我?

想到这里,陈友谅在波光涟涟的秦淮河上呼唤康茂才的名字。没有回答,除了他的呼唤声,就是风吹芦苇的声音。

夜很静,真的很静,但是陈友谅的心很不平静。不会的,康茂才不会忽悠我的。陈友谅又喊了几声,可是哪里有康茂才的回答。

寂静,令人恐怖的寂静。陈友谅忽然背上渗出凉汗,莫非我中计了?想到这里他大叫不好,是的,只要再过一会儿,伏兵就会出来,锣鼓声响,刀枪剑鸣,火光冲天。可是,很长时间过去了,周围没有半点动静,换句话说,没有伏兵。

陈友谅彻底搞懵了。也许康茂才没有背叛自己,也许康茂才的计划外露,被抓了。又或许康茂才被什么重要的事情拖住了。其实,如果这时,陈友谅拆掉石桥,逼近南京城,胜利依然属于他。可是他已经很困惑了,前面的路让他提心吊胆。

恰巧这时,他接到一个消息,弟弟陈友仁率领一万人马攻占了龙湾,正等着跟自己的大军会合。

陈友谅想了想,说去龙湾吧!理由很简单,因为龙湾看上去更稳一下,已经拿下来。

陈友谅啊陈友谅,一座石桥就让你放弃了,有时候疑心太重未必是好事。

越是看上去安全的地方往往越危险,龙湾看上去就像一块开阔的平地,但四面环山,这让它看上去更像一个口袋。

陈友谅的部队登陆时,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朱元璋的双眼,朱元璋在心里感慨,应天真是好地方,进可攻退可守。朱元璋目光镇定地注视着敌军,但是他的部下却等不及了,对他说:“大帅怎么还不进攻,现在是最好的机会啊!”

朱元璋笑了笑说:“不要着急,看看这天气,马上就要下暴雨。我们先吃顿饱饭,吃饱了以后,下了大雨,敌人又饥又饿才好打仗嘛!”

时值夏季,天气非常炎热,士兵们身上都浸透着汗水,也怪不得他们没有耐心。但朱元璋的话他们还是听的,吃过午饭后。不多久,果真下起了雨,开始还是小雨,后来雨越来越大。

当狂风暴雨在龙湾肆虐的时候,站在狮子山上的朱元璋挥动了红旗。伏兵们低声传话:敌人来了,快做好战斗准备。

兵法上有一个很阴损的招数,叫击其半渡,还有击其暮归,都是同一个道理,在别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动进攻。

上岸三分之一或者一半的敌军时,最适合发动攻击。朱元璋看准时机后,挥动黄旗,埋伏在山后面的伏兵从四面八方冲向陈友谅的部队。

鼓声、雷声、雨声混成一团,天地间一片狂暴之气。

徐达、常遇春、冯胜率领骑兵对汉军进行轮番切菜,汉军本已惊慌失措,这时哪里有抵抗的决心,好比两个人战斗,一个人鞋子还没穿好,别人就拿刀砍过来了。这种情况只能逃跑,没有更多选择。

汉军纷纷逃亡江边,想坐小船逃走。可惜天公不作美,这时正好退潮,船只都搁浅在岸上。走投无路,汉军只好跳到长江里,这是唯一可以活命的机会。

陈友谅跳到一艘小船上,疯狂地逃到江洲,他没想到自己败得这么狼狈。

这一战,陈友谅的军队有两万人阵亡,还有不少淹死的,其中俘虏有七千人。而朱元璋的军队几乎没有什么损失,还俘获了100艘大船和几百艘小船,这些都成为后来朱元璋争夺天下的资本,正是从陈友谅身上,朱元璋意识到水军的重要性。

陈友谅吃了败仗后,盟友张士诚正如朱元璋所料,没有提供任何援助,但作为盟友,抹不开面子,张士诚派了几千人部队在江浙一带跟朱元璋闹了一下,表示我也参战了。

这时候,最郁闷的是陈友谅。

一次绝妙的机会

龙湾之战,陈友谅元气大伤,朱元璋威震四方,张士诚则颇为得意,庆幸自己没有出击。

龙湾之战是关乎朱元璋集团生死存亡的一战,如果这一战朱元璋打输了,他几乎不太可能有翻盘的机会。这一战以后,朱元璋声势大振,本来天下豪杰都以为朱元璋会一败涂地,没想到盛世之势扭转得这么快,许多见风使舵的人纷纷归降朱元璋。

陈友谅这个人跟朱元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服输,一直以来,陈友谅都是一个成功者。没有哪个词语比失败更让陈友谅反感的。

陈友谅也不是傻子,他意识到自己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在龙湾登陆,如果沿着秦淮河直捣黄龙,不但能挫败朱元璋的诡计,还能一举拿下应天。

痛定思痛之后,陈友谅在水军上下了更大的功夫,在他看来,只要有一支无敌舰队,所有敌人都可以打败。陈友谅这个人不光是个枭雄,还有造船工程师的天赋,最后被朱元璋打败后,他的这些先进的造船技术顺利地转让给朱元璋先生,为郑和七次下西洋打好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陈友谅这次造的战舰更加高大,更加威猛,高数丈,长几十丈。上下有三层,每层都可以跑马。最下层只管划船。而且层与层之间有隔音效果,这种设计的好处是,上面打得天昏地暗,下面人也不知情,所以不管上面是输是赢,都会干好自己的事情。

为了增加船只的护甲,陈友谅还给每条船裹了一层铁皮。这样的战舰在当时确实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陈友谅如果迟几百年出生,绝对是个优秀的工程师。

陈友谅终究是个财大气粗的地主,失败之后,很快振作起来。1361年之后,他和朱元璋不断发生水战,总是赢多输少。这些当然只是大战前的热身赛,经过上次的龙湾惨败,陈友谅已经不敢小看朱元璋了。

陈友谅是以厚黑起家的人,厚黑最终也限制了他的发展。就在他不断杀人的过程中,他逐渐失去了人心。倪文俊被他杀了,赵普胜被他杀了,徐寿辉也被他杀了,只要挡道的人没有一个活着留下来……

陈友谅用暴力维持了表面上的稳定,然而士兵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是的,这是个背信弃义的人,他为了权力和利益什么都干得出来。

从此,士兵们打仗是为了银子,这样一支军队我们可以想象士气有多低。说到底,问题还是出在陈友谅身上,但是他自己却没有看出隐藏的危险。

1363年,张士诚突然向朱元璋北面邻居刘福通和韩林儿发动进攻,说来,刘福通、韩林儿还是朱元璋的上司。刘福通、韩林儿只有几万人马,困守安丰这座孤城。张士诚为什么突然攻打刘福通呢?因为他被元政府招安了。

十万大军将安丰围成铁桶。刘福通虽然打算殊死拼搏,可惜城池小、粮食少。几十天后,城内的粮食就断了,刘福通亲手将坐骑杀掉,喝马血,吃马肉,何其壮烈,何其悲惨。接着将士们纷纷杀战马吃,这些坐骑陪伴他们南征北战许多年,谁都不忍心,但谁都没有办法。

马吃完之后,只能吃人了,这是中国古代战争中非常残酷的一幕,战乱年代吃人的事并不罕见。当战士们提出吃掉老弱妇孺时,刘福通沉重地点点头。后来,老弱妇孺也吃完了,有的人开始从地下挖尸体吃,结果很多人全身浮肿,生了大病,死了不少人。

刘福通怕闹出瘟疫,不准大家吃死尸。将士们想了个办法,在井底里挖观音土,然后做成泥丸子,放在锅里用油炸。哎,太惨了,小明王在所谓的宫里大哭,看来这小子也不昏庸,多少还是有爱心的。在这种情况下,刘福通不顾尊严,向下属朱元璋求救。

朱元璋犹豫了好长时间才决定援助。

朱元璋援助并不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更不是因为对刘福通特别崇拜。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担心张士诚吞并刘福通、占领安丰后,势力更加庞大,到时对自己构成更大的威胁。

但是这时候却有一个人反对朱元璋援助刘福通,这个人就是朱元璋的得力助手刘基。

刘基反对的理由很充足。首先,刘福通、韩林儿这些人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救了他们以后,你朱元璋还得供养他们,多不划算。其次,安丰要不要是小事,如果援助他们,陈友谅趁机过来,那就坏了大事了。所以,刘基建议,先不管小明王和刘福通的死活,搞定陈友谅再说。

应该说,刘基的想法非常有道理。让刘福通、韩林儿自生自灭,既可以借刀杀人,又能防备陈友谅偷袭,一举两得啊!但朱元璋这时就像个偏执狂,他非要去救不可。朱元璋有理由吗?只有两个字:感觉。感觉必须救他们。

这次,朱元璋确实犯了一个大错,如果不是陈友谅也犯了一个大错的话,他也许永远就没有翻身之地。

洪都!洪都!

朱元璋亲自率领徐达和常遇春向安丰挺进。

朱元璋到达安丰的时候,安丰的城池已破,刘福通光荣地战死,韩林儿被朱元璋救了出来。

张士诚的大将吕珍看到朱元璋救走了小明王,大怒,对朱元璋展开了猛攻。朱元璋挥手,常遇春冲了出去,常遇春确实很猛,和吕珍展开三场大战,三次击败吕珍。

吕珍眼看讨不到便宜,只得退回安丰城坚守。此时,朱元璋很郁闷,安丰不但没守住,还多了一个包袱。

陈友谅看到机会来了,在自己的辖区大量召集壮丁,陈友谅要求老百姓每三人出一个壮丁,凑齐了60万人。这支队伍浩浩荡荡地列在长江上,陈友谅的舰船分三种:大型舰、中型舰、小型舰。

大型舰可装载3000人,中型和小型依次递减500。不过,这支庞大的舰队并没有向南京进发,而是向洪都,也就是南昌进攻。

这是让人很费解的,南京是朱元璋的老巢,兵力空虚,很容易拿下来。而洪都守军虽然不足一万人,但城池易守难攻。陈友谅为什么会作出这个匪夷所思的决定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跟陈友谅的性格有关。洪都原本是他陈友谅的地盘,龙湾战败之后,陈友谅的部将居然投降朱元璋,将洪都拱手送给朱元璋。陈友谅可以背叛别人,但是他绝对无法容忍别人背叛自己。他当然恨不得立刻就吞下洪都,可是他必须忍,必须等一个好机会。

朱元璋支援刘福通的时候,他认为好机会来了,洪都之仇可以报了。事实证明,他想错了,真正的好机会是南京,而洪都将成为他死亡的起点,鄱阳湖则是他死亡的终点。

洪都事实上成就了朱文正这个名字。

如果没有朱文正,朱元璋会变成什么样简直没法预料,因为这时他又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

本来,救援韩林儿就是不智慧,朱元璋救下韩林儿后,打算先回老巢。不料,张士诚派出部队不断骚扰他。骚扰可以让人发狂,朱元璋最后果然被惹毛了,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攻打庐州。

庐州位于今天的安徽合肥,城池非常牢固,而且张士诚在那里布置了重兵。朱元璋天真地认为,只要我攻下了庐州,就打通了通往张士诚老巢的捷径。想法是好的,也是对的,可惜就是不太现实。徐达等人建议他放弃庐州,朱元璋这些日子脾气越来越怪,谁的意见也听不进,坚持要打。

洪都那边,必须找一个可靠的人镇守,朱元璋选择了自己的侄子朱文正。

这次,朱元璋也显示了自己非同一般的识人能力。很多人会奇怪,朱元璋怎么派遣朱文正这么一个年轻人镇守洪都呢?在人们印象里,朱文正是一个混迹于烟花柳巷的花花公子,这样的人怎么能担当大任呢?然而,朱元璋要的就是这效果,只有朱文正是个花花公子,陈友谅才会下定决心攻打洪都。

1363年,陈友谅率领六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开往洪都。陈友谅这支部队虽然庞大,但是训练的时间很短,这符合陈友谅急功近利的性格。

同类推荐
  •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本书以沈从文的一生为经,以与之交往的人为纬,由此编织了一幅五彩缤纷、二十世纪中国文人的历史画卷。
  • “永不谢幕的悲喜剧”:莎士比亚

    “永不谢幕的悲喜剧”:莎士比亚

    本书是人物传记读物。作者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的一生。莎士比亚是商人的儿子,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和表演。在牧师布莱尔的引导下,他步入了文学的殿堂,成为一位剧作家、诗人。他一生中先后创作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三十多部戏剧作品和一百多首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曲折,语言优美精炼,内涵深刻,反映了社会矛盾和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对欧洲及世界戏剧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 季羡林的哲学人生

    季羡林的哲学人生

    季羡林对长寿养生、事业成功、立德修身、天人合一等多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独到而深刻的看法。我们在大量研读其作品的基础之上,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自己的感悟,编写了这本《季羡林的处世哲学》,希望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季羡林的思想,了解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从而在阅读其作品的时候有所裨益。
  • 如果你生来没有翅膀:独立女神香奈儿传

    如果你生来没有翅膀:独立女神香奈儿传

    自香奈儿去世以来,关于她的传说就不绝于耳,在她的身上,罗曼史与奋斗史都同样辉煌,而比她的作品更让人心动的,其实是她的人生。在这本书中,作者将通过详实的史料,优美的文字,带领你穿过时光的重重迷雾,去揭开传奇女性可可·香奈儿的神秘面纱,展示她一生中的大小事件及重要的人生转折,触摸她的灵魂与情感,看她是如何一步步从一贫如洗的乡下土妞蜕变为呼风唤雨的时尚女王。
  • 钱钟书家族:嵚崎磊落的人生

    钱钟书家族:嵚崎磊落的人生

    钱基博、钱锺书、杨绛、钱媛……回首过去的一个世纪,饱览群书、博古通今者大有人在;精多国语言、学贯中西者不乏其人;专于治学又擅创作者,也不只一人……但钱锺书是独特的,他从儿时起便“锺”情于书;沦陷孤岛的战乱岁月,他将平日里积攒的种种不屑不满化为“忧世伤生”的诗话集《谈艺录》与长篇小说《围城》;历经十年浩劫、走过一个花甲后,他那些“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的批注,对世相种种的感悟,渐渐汇成历史、现实、人生的大江大海,积淀为浩瀚深沉的扛鼎之作《管锥编》。最终汇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家族。
热门推荐
  • 群山回响

    群山回响

    昨夜原地打转,踩死了地上的一片草。我看了一眼天空,树林将我变成了井底之蛙。我头上的蓝天,小得可怜。我伸手摸到了香烟和火机。我不经意地动了一下腿,疼。我的小腿肿了。枪还在。钱还在。油锯还在,斯蒂尔牌的。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我笑了起来,哈哈哈。我肯定没有人会听到笑。谈判?警告?都见鬼去吧。哈哈哈。昨夜究竟是被什么追?或许什么都没有,只是心理作用,我跟一个并不存在的东西战斗。我将枪插在腰间,提上油锯,一瘸一拐地继续走。我能记得大体方向,应该可以找到出路。再见,猴山。
  • 勃朗特姐妹(走近世界文豪)

    勃朗特姐妹(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星河打击

    星河打击

    3257年,人类依旧是已知的唯一智慧生物但人类的脚步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地球一个异域的灵魂偶尔闯入这片星河,却发现战争从未远离,从刀枪剑戟到星河打击
  • 穿越之农家锦兰

    穿越之农家锦兰

    一个女警穿越重生、奋斗、种田奔向幸福生活的故事。
  • 暗杀猩

    暗杀猩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只有强者倍受仰望,少年李晨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
  • 长河明月

    长河明月

    传说妖有一族,灵力极强又极其聪慧,却鲜少出世。人族新王季修为子民不惜以命涉险,南下至蛮地寻传说之物。国师蚩离诚心投靠,不想竟是为了报故人之仇。阴谋,仇恨,利用。万世安平的蛮地终掀起了暗涛汹涌,杀机四伏之浪。
  • 冬官考工记

    冬官考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

    本书介绍了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生平,内容包括:苦难的童年、豫剧流派与传承、常香玉的继承与创新、“常香玉号”战斗机、募捐义演等。
  • 我从不开挂

    我从不开挂

    新书《星宠召唤师》已发布!!!绝代智谋诸葛亮穿梭过去,挡住十万妖兽攻城,解救百万人类!齐天大圣孙悟空深入魔窟,如意金箍棒斩杀万千魔物,封闭魔物入侵通道!魅力之狐妲己魅惑众生,两头王者级妖兽叛变,守护人类!灵气风暴降临之后,整个世界变成了游戏领域,人类可以通过身体进入到游戏领域之中,提升自己的实力。而林宇偶然得到一段灵魂记忆以及一款神秘的游戏软件,别人历经千辛万苦才能将实力提升,林宇只需要玩一把游戏!!!
  • 天涯故事

    天涯故事

    余秋雨可谓暴得大名又饱尝诽议。但当你随他走近千年庭院,触摸华夏古国的千年文脉;当你随他走进茫茫大漠,手指王道士泪洒敦煌;当你随他走进苏东坡的内心深处,感叹旷世大才栽在小人手下;当你随他走进一个王朝的背影,沉思三百年的是非功过……你会恍然一悟:余秋雨的成名自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