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5900000021

第21章 赋闲时的李鸿章(1)

日本议和后入阁办事

巡察河工

两广总督

从同治元年(1862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这四十年里面,李鸿章没有一天不在重要的岗位上。可以称为闲散时间的,只有乙未(1895年)三月至丙申(1896年)三月这一年,戊戌(1898年)八月至庚子(1900年)八月这两年而已。在1898年到1900年期间,李鸿章奉命治理黄河,很快又被任命为商务大臣、两广总督,对其他人来说,这是一份非常好的差事,但是看一下李鸿章的一生,就不能不说是闲职了。而其中闲之又闲的时段,是在1895年到1896年之间进入内阁任职,以及戊戌(1898年)八月至十一月退出总理衙门,这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叙述的事,到了他治理黄河、治理两广,倒还是有一些与以往所不同的地方。后面将会对此进行一定的论述,这也算是尽了一个写史者的责任。

中国的黄河,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最难治理的河流。几千年以来的历代政治家,都把它作为一个大问题,如果不用美国人治理密西西比河的方法来治理,那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除水患之害。戊戌(1898年)八月以后,李鸿章刚好没有合适的职务,于是清政府让他负责这个任务。这也可以说是为黄河治理史增添了一段小小的公案。现将他向朝廷提交的用比利时工程师卢法尔勘查出的黄河水情的奏议原稿摘录如下:

一、雒口到盐窝沿河的情形

河身 黄河自从在河南龙门口改道之后,水流变得向下,由北而东,奔流到山东,汇入大清河,借道入海。在最开始的时候水东奔西突,很难付诸人力,等到两年以后,河流位置已经确定,才筑起了堤岸。河流非常曲折,建起的堤岸也因此而曲曲折折。等到河流又有变迁时,堤岸不能全都随之变迁。临水远近不等,然而堤岸完全没有保护,任凭河水冲刷。现在的小水河面,大约宽为九十丈到一百五十丈之间,河底则深浅不一,有的河面宽的地方,水深仅仅只有四五尺,不便行船,有的地方河面忽然变窄,水深则达到了三丈。河流不断地改道,一会儿左一会儿右,离河流近的堤岸,就被冲刷得厉害,沙土被带到水流减缓的地方,又淤积为沙滩。政府和百姓则都任由河水肆意而为,从来都没有好的治理策略,只是在危险的地方救救急,决堤的地方补一补。而沿河经常能看见堤岸上的土,在四五尺高的地方塌陷到了河水里面,现在正值隆冬时节,各大小水流都较为缓慢,尚且还如此,等到化冻以后,汛期到来的时候,水大流急,则当怎么办呢?下游较低的堤岸尚如此,上游的土山一带地区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难怪黄河里面泥沙之多,为五大洲所有河流之最。汛期到来时,堤岸内的沙滩全部都被淹没,由于河底的浅深不一,河身也高低不一,所以流水的速率,也处处不同。而且下游的土地极其平坦,每里地之间的高低差距,不超过五寸,河流速递极为缓慢。可以蓄水的地方,一天比一天窄,淤泥则一天比一天垫得高,年复一年,险上加险。正因为如此,堤坝外的土地比堤坝内的河滩,有低一尺的,也有低到七八尺的。我在监工路过杨史道口的时候,曾对河面进行过测量,测出水面宽为一百三十八丈,河底最深的地方为二丈三尺,流水的速度约为一秒钟四尺。按此推算的话,每秒钟通过的水流量,约为五万七千四百五十六立方尺,容水面积约为一万三千六百八十方尺。我又在盐窝上游进行过测量,测出此处的水面宽度仅为一百零二丈,河底最深的地方为一丈二尺,容水面积约为九千一百八十方尺。在这个时候杨史道口还未合拢,大水有一半从决口流出,不再经过盐窝,该情况应当在这里进行说明。等到大水猛涨之时,通过的水流量,则各人说的都不一样。按照两个地方文武官员所指出的相关河道水系文献记载,杨史道口的容水面积应该为三万六千一百八十方尺,盐窝的容水面积应该为二万四千四百八十方尺。由于发大水时的水流速度无法准确探知,所以其通过的水流量,也同样无法知道。然而不知道进水的流量,就很难确定河面宽窄、堤岸远近等数据。据测量从雒口到盐窝大约为三百七十里。

民埝河边上的堤坝,被称之为民埝,是由民众所修建,而由政府来养护的工程,这也是现在黄河上防水的重要堤防。民埝距离水的位置远近不等,有的就在水边上,有的则离水边有三四里远,这些在当时修造的时候,都是随意而为,并没有一定的规律,甚至它们弯曲的程度、角度等都有让人感到不可理解的地方。它们的高低厚薄也是各处都不相同,有高于现在水平面九尺的,有高于水平面达一丈五尺的,高过沙滩从五尺到八尺不等,高过堤外的地面则也是从九尺到一丈五尺不等,这些堤坝的堤顶有宽二丈四尺的,也有宽三丈六尺的,而新筑起的埝则相对较厚。忽高忽低,忽厚忽薄,而且它们收坡的斜直角度也不同,实在是令人诧异。对民埝的看守和维护,并不是非常的周密,被水冲刷、腐蚀的地方非常多,并没有随时进行修理,长年累月下来,几乎没有不决堤或坍塌的。民埝都是使用非常疏松的淤泥构筑而成,并没有用焦泥,地基打得也不深。即使有焦泥,也很容易被水冲刷出来。堤坝顶上可以让大车、坐车、手推车通行,碾出的车辙都非常深;过路的人有的是从堤坝上翻越,有的是在堤坝的低处穿行;堤坝上面盖起了民居,但并不对堤坝加宽或是增厚,诸如此类行为都是最容易损坏堤坝的。看看西方各国的堤坝工程就会发现,他们常在河堤的斜坡种上草,不怕费力,也不怕费巨资,这是因为草根是最能保护堤坝的。而我们这里的堤坝则都不种草,就算偶尔有一两处地方有草,也被民众割除殆尽,甚至连根拔起。据说他们是拿回去烧锅或者是喂牲口,殊不知没有草则堤坝难保,堤坝难保则水患会很快到来。愚昧的百姓却对此毫无意识,这真是为人所嗤笑。耙草的器具对堤坝的损害很大,应该严令禁止,不准许使用,这也算是保护堤坝的一方法。草被拔去,堤坝又被耙松以后,当大风刮起的时候,堤土便四处飞扬,堤顶则逐渐变低,堤身也逐渐变薄,这一器具的危害,难道还不大吗?沿河的堤坝上,种植的柳树有的已成绿荫,有的则刚刚栽种,仅有一尺多高。柳树根的固堤效果很好,应该在沿河堤岸全部都栽种柳树,并设法保护,禁止随意攀爬、折枝。并种上藤子,让堤坝更加坚实,柳条和藤条都可以编织成埽,用来筑堤比秸料要坚固得多,而且可以就近取材,非常方便,不需要再出资去采购,可谓一举两得,没有比这更好的了,为何不这样去做呢?

大堤大堤是政府修建的,距离民埝非常远,而且远近距离处处都不一样,加上到处弯弯曲曲,令人十分不解。现在虽然有这些大堤存在,但和没有差不多,完全靠不住。大堤上居民的房屋鳞次栉比,已经发展成村落,这些居民挖取大堤的土来修筑房屋,使得大堤残缺不全。而堤上一些民众经常行走过路的地方,已经被踩踏得与地面一样平,形成了大大的缺口。大堤上和斜坡上,也很多被种上麦子,这对大堤的损害非常大。在河水猛涨之时民埝尚且决口,大堤则没有不崩溃的。大堤最宽的地方,堤顶还有三丈六尺,高则从一丈二尺到一丈六尺不等,然而完整的非常少。听说杨史道口的河水从民埝决口而出后竟能流入小清河,淹没了村落,危害了当地的居民,实在是由于大堤旧的决口没有修好,才使得流出的河水有隙可乘。当询问河官,为什么不堵上大堤的决口呢?他们的回答是百姓不愿意,若是修筑大堤,则上千个村的居民就必然群起而攻之,等等。可见修筑大堤不光没有益处,而且也不合民意。大堤的外面,居民非常多,有几百户组成村庄的,也有四五家自立门户的,有的筑起围堤自我保护,有的建起高地住在上面,大多都是为了预先作好防水的准备。村庄外周围的土地,都十分肥沃,居民们就用来耕种,以维持日常生计。此外还有斜堤拦坝,都是用来保护村庄田地的,然而其受损的程度也和大堤差不多。一旦民埝出现险情,这些也是靠不住的。

险工沿河一带地区,险工最多。只要是水流直冲的地方,或是已经决口的地方,都有该工程。这些工程以磨盘和埽为主,多数用秸料,再盖上土,一层一层地垒起来,形状如同磨盘,有的紧贴在岸边、有的与堤坝相接连,它们的形势各不相同,高低厚薄,每个埽也不同,每个埽错落参差,也互不相连,中间仍然有水流通过,以致埽三面受敌,不知是什么道理。我认为数埽应当一气呵成,不留下任何罅隙,这样既省料工,也更加坚固。而且料埽进入水中,陡削得如同峭壁一般,不能形成斜坡,这刚好可以阻挡水流的冲击,不让水流通过,但这似乎并不是好办法。而且秸料也不是经久耐用之物,因为它中间有芯,质地就像灯草一样,吸水能力很强,但使得秸料容易腐烂,腐烂以后则如同沙土一般,丝毫没有力量了。我监工时曾经见到有几处旧埽,虽然看着还是连接起来的,但根基已坏,一旦河水猛涨,必然随水漂流,民埝定然为其所累,有人可能会说秸料是本地的土产,用途广价格低,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料可用。但如果真能像前一篇“监工”部分所说的,多种藤柳,几年之后,便可足够使用,更无须用巨资构筑这不耐用的工事。有的人又可能说料埽原本是用来挑水的,一两年以后,水流已经改道,料埽即使已经腐烂,也没什么可担心的。我认为这种说法完全不对。如果不改弦更张,到时候真到要抢险的时候就知道这是养痈遗患了。而今之计,虽然没有别的料可用,但埽工的模式应当先行更改。让挨着堤岸的埽连成一片,形成斜坡放入水中,从而导送水流,并且要多使用木桩,将埽牵连着堤岸,用坚固的麻绳系起来,那些为保护埽而投放的石块,也应该加大加多,再加上位置放得合理,才可抵御河水冲刷的力量。我监工时还曾见过有用石块排列于埽上来镇压秸料的,不料石块被风吹走,这是何等可笑。此外还有石堤,如北镇一带,尚且还算稳固,而盐窝的石堤,则已经根底全都被腐蚀掏空,之所以没有立即坍塌,是还有一些石灰黏结,然而也肯定不能持续很久了。

二、盐窝到入海口下游的情形

黄河的下游,在盐窝已经改道了三次,第一次向东北方从铁门关入海,第二次向东方从韩家垣入海,第三次向东南方从丝网口入海。现仅将三处情形按次序进行介绍,还有新挑引河一条,也将其一并进行论述。

铁门关海口,这是大清河入海口。黄河改道山东之后,由此处入海,经过了三十多年以后,直到韩家垣决口,舍弃东北而转向正东。如今铁门关的这条河道,前半部分已经被淤泥垫得很高,河身逐渐变成平地,无法辨识,左右两边的堤岸,也全都变成了村落。铁门关以下的部分,堤坝已经全部毁掉,只剩一片黄沙,土地极为贫瘠。大约在距离铁门关下游八里的地方,能再次看到河道的形状并有水直通到大海,河边的土地,虽然是沙滩,但沙下不深的地方,便是混合的泥土。河中的水平时大约深二尺,涨水时可深到三四尺,距离可到达神庙,如果东北风大作,则可增加到五六尺不等, 从三沟子那个地方起,有船只可以出海,与烟台相往来。这次由于河流冻结、地面潮湿,不能出海勘查,仅到三沟子往下十里,就见到满地的苇草,正是大潮所经之地,于是便返回,不再前行。据当地人说,再往下八里,已经能见到平常的潮汐,再往下十二里,便到达海滨。海口有拦门沙,当潮水退去的时候,仅仅深两尺。这片沙的长度与宽度,没有进行再次勘查,估计必然也不太小。计自盐窝至铁门关,海口约一百一十里。

韩家垣海口,自从韩家垣决口以后,黄河的下游,就从这里取道入海,持续了八九年的时间,最近又改道向东南方向流去。韩家垣一带,已经没有了黄河的踪迹,只有从新萧神庙往下,在距离大海约六十里的地方,可以再次看到河流的形状,中间也还有河水,这是地势最低的地方,常年积水不消。听说距大海约十一里的地方,这条河又分为两股,形状如同燕尾,但是水也不深。海口同样有拦门沙,当潮水退去时,直接堵塞在入海口,阻碍着河水的泄出。这片拦门沙露出水面,宽度约为二里。据调查,韩家垣的这一河道,并未修筑堤坝。而从盐窝到韩家垣入海口的距离,大约为一百里。

新挑引河,这条河是在韩家垣决口之后,特意在口门以下,挑挖了一河道,以便引水到萧神庙旧河道进入大海。然而这条河道当时深度仅有四五尺,宽度仅有三丈,现在则连这个数字都达不到。这条河弯曲的地方非常多,这条河的长度为四十里,如果取直线长度的话共有二十五里,大约是沿着原有水道挑挖比较节省工费的缘故。在萧神庙、韩家垣两处的河底,挖到深度为三尺的地方,便有了泥土,也有的泥土甚至在地面上就能看到。周围的各个村庄都有水井,在深度达一丈一尺的地方,就可以见到水,泥在水中,不是很深。铁门关的附近,有烧瓦器的窑。这里的土质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大政治家的故事

    中国大政治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千古第一情种柳永

    千古第一情种柳永

    本书讲述了柳永的一生,内容包括:初露锋芒的少年柳永、风流潇洒的青年柳永、艰难跋涉的壮年柳永等。
  • 中华女杰(近代卷)

    中华女杰(近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陈家新编著的《中华女杰(近代卷)》遴选了1840年以后至1949年20位中华女英雄,讲述她们的故亊,宣扬她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崇高风范、品格。《中华女杰(近代卷)》收入的人物有傳善祥、周秀英、秋瑾、向警予、陈铁军、杨开慧、冷云、赵一曼、刘胡兰、萧红等。
  • 海明威(走近世界文豪)

    海明威(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我的N种生活(修订本)

    我的N种生活(修订本)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这是一本精神的自传,这是一声声耻辱中痛切的呼喊。如同作者所说,“思想者最大的敌人是恐惧”。那么,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回忆,在回忆中尝试着战胜恐惧吧。
热门推荐
  • 帝宫策:绝色医女权倾天下

    帝宫策:绝色医女权倾天下

    一朝穿越到战火连天的南北朝,她意外出手救了敌国的傀儡皇帝。她是被齐国视为掌上明珠人见人爱的上阳郡主,他是忍辱负重、身负血海深仇的周国傀儡皇帝。如此天差地别的两个人,却被命运死死拴在了一起。在血雨腥风的政变中,她绞尽脑汁,步步惊心,为他的帝王路倾尽一切,却不想生死关头,他却毫不留情的将她逼上绝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们都是一个人

    我们都是一个人

    《我们都是一个人》是一本短篇故事集,透析孤独与爱的启示录。6个女孩,6种人生。她们真的爱过,也痛过。她们在现实最亮的霓虹里,在最陌生的异乡小城独自行走或与人并肩。愿你如她们一般勇敢,清醒,真实。
  • 穿越西游之我是一只小乌龟

    穿越西游之我是一只小乌龟

    穿越西游世界化身小乌龟,一不小心竟吞食了补天石的精华。孙悟空还会出世吗?谁来大闹天宫?哪个去西天取经?取经五人众能否聚首?请与乌凡一同,在不一样的西游世界里共闯天下!
  • 小声音

    小声音

    畅销榜首之作。一本让你颠覆所有之前认为理所当然之事的好书。2016年度最发人深省之作——赫芬顿邮报。社会准则和自我醒觉常会意见相左,有时甚至会让人怀疑人生。但无需气恼和孤苦,逆境带来成长,来听听作者的故事,感受他看问题的全新角度吧。
  • 教子禅方:好父母必读的90个禅意故事

    教子禅方:好父母必读的90个禅意故事

    在现今很多家庭教育中,父母有太多的功利和欲望,孩子失去了很多可贵的天赋和禀性。教育是一种艺术,它不是哪位秀才追求时髦的临摹,不幸的是父母们由于种种生活原因,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追求“急”但又“切”的特点,这其实是一种自我的丧失,自我精神的失落必将造成孩子教育的失败,这叫不见本心,未能明心见性。因此,父母家长要教子成龙,养女成凤,必须自己胸有禅意,不紧不慢地教育孩子,把这种禅意落实到家庭教育中来。家庭教育不是单单的教育,而应将各种人生的体验贯彻到教育中来,将孩子的心与自己的心连成一片,打破迂腐的拘泥,彻悟教育与人生的本原,以之作为教育孩子的原则,则家庭教育事半功倍,
  • 路少前妻狠狠宠

    路少前妻狠狠宠

    路晨小时候遇见言清,一见钟情,送给了她一个玉佩作为信物,但是玉佩被苏柔抢走,路晨也因此认错了人,和苏柔在一起,且看言清该何去何从。
  • 陆先生,幸而遇见你

    陆先生,幸而遇见你

    那日大火滔天,她被困在监狱的厕所里,几近绝望的缓缓闭上了双眼。浑浑噩噩之际紧锁的门突然被人重重的踹开,陆靖远就这么笔挺寡淡的站在火焰里如神祗降临,“给你个翻身的机会,要不要?”没有犹豫的坚定开口,“我要。”没想到却就此跳入他挖就的深坑里。*他的心尖好回归,他们的协议结束,两意翻出行李箱打包自己的东西,端着咖啡路过的陆先生蹙眉,“太小了。”两意不以为然,“还好,我的行李不多。”陆先生有些幽怨,“那我只能勉为其难,蜗居在你的心里吧。”(1V1双洁宠文)
  • 魅宠0a

    魅宠0a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未老;幸得君采撷。与君共白头。那一眼的相视,注定他和她缘份的开始,生生世世,相牵相伴……已成年的他“诱骗”着还是娃娃的她,“长大后做我的娘子可好?”她天真的入了套。时过境迁,当她长发及腰,她却不再记得他。他把她逼至墙角,“反悔的人是小狗……”
  • 终极小助手

    终极小助手

    来自高等文明的小助手,助力精彩人生!改变世界,轻而易举,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冲出地球,迈出银河,奇妙之旅,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