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71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从前有位友善的老太太,她离群索居,独自生活在格林山深处一个僻静的角落里。夏日的某一天,有位陌生男子途经她的住处,向她要杯水喝。老太太问他自哪儿来,男子答说他住在波士顿。闻及此言,她大声惊呼道:“我的天呢!住在那么遥远的地方,你得多孤独啊!”在老太太的概念里,波士顿在无尽孤独的远方,殊不知这只是因为她的世界早已被局限在其居住的小小村舍里那久经风雨剥蚀的四面墙中了!而世间之人在这点上又是何其相似啊!

如她一般,我们也总是易于用自己所构建的标准、从自身所总结出的模式或其他种种去衡量他人。他人是对是错,是明智是轻率,都取决于他们是否遵从这些我们武断地构筑起来的既定模式,取决于他们是否符合这些建立在我们极其狭隘的个人背景之上的理想化标准。

无数中国老百姓总是在皇帝的旨意下,毫无疑义、重复机械地在固定的某一天卸去冬装、迎来夏日,或是换去夏衣、迎来冬天。[1]对于这种行为,我们总是会觉得好笑,甚至有时候还会因此嘲笑他们。但是在一种毫无人性、美其名曰为时尚的东西的驱使下,欧洲和美洲的成千上万最有教养、最为优雅的贵妇不也同样在盲目地跟风效仿,而穿着些奇装异服吗?这两种行为又有何差别,有何明智不明智之分呢?如果说有差别,那么试问哪一种行为更明智呢?先看看那些衣服怪诞的轮廓线条和畸形的样式吧,它们取代了女性原有的自然曲线美,然后你再去决定这两种行为哪个更明智。是整个国家根据皇帝一人的旨意来决定换装的季节和时间的这种行为呢?还是欧美两大洲的一半人口都在背离自己的个人美感和欣赏品味,而去穿那些或许是起源于巴黎或者伦敦贫民窟的奇装异服的行为呢?

我们需要的是对外部世界多一些真正的了解,而少一些目光短浅、坐井观天的评判。毫无疑问,如果我们能用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来看待自己,那将会很好;而如果我们能从一个更高、更精确的视角来审视自己和他人,又如果我们能透过一个完美、标准的人而非我们自身来衡量他人,那将会更好。扩大我们的视野会比提高我们概念系统的精确性和理解力更有价值,因为广阔的视角会让我们变得更加仁爱,更有耐心,也会让世人都相信人类本质上的高尚和统一是一种普遍规律,而非如现在的情况一般,是一种例外。

批判中国要比理解中国容易得多。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也还很少,很短暂。我们所获得的关于中国的资讯大多基于主观臆测而非事实,相应地,我们对中国人及其行事方式的曲解也就很容易,也在所难免了。然而他们却绝对是一个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人类族群。真实的生活会比任何形式的想象和虚构都更加令人着迷,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对汉族后裔的了解。相较于现在为大众所熟知的那种被歪曲、漫画化了的中国人形象,真诚的学习者和研究者都会对真正的中国人身上那些已经固化、深入骨髓的特性更感兴趣。

本书不是要为谁辩护,不是要替谁道歉,不是要对谁进行批判,也不是要对谁进行颂扬,它仅仅是给出一种解释。笔者曾经在中国旅居多年,其间,几乎和中国每一个地区的各个阶层的人都建立起了良好、亲密的关系。笔者尝试在本书中记载下在此期间所收获的一些成果,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笔者努力去描述和解释一些中华民族之生活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并试着去揭示为什么中国人的某些行为方式在我们西方人看来突兀而无法理解,对于他们而言却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全书旨在展现和还原关于中国和中国人的客观事实,而非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进行主观臆测。笔者希望能够用浮光掠影式的简略笔墨向读者展示出真正的中国人原本的样子。

笔者给书中所记录的众多事件都配上了相应的图片,以求更加栩栩如生、生动有趣和明白易懂。本书中的每一个事件都是真实发生过的,笔者未对其进行任何粉饰或是夸张。如有必要,笔者可以提供这些事件发生的地点、日期和相关人物的姓名。同样的,书中所有的插图都是“阳光图片”,除了画家自身使用的绘画技巧以及转印到纸面时的保真技术外,未经过任何艺术加工,其中的任何一个小细节都没有被改变。

虽说中国人身上不可避免地会有缺点和毛病,也会有一些怪癖,但与此同时,他们身上更有着很多至上的美德和令人钦佩的优良品性。这些品德和特性变化极其缓慢,它们固化在了老一代中国人的身上,又由年轻一代中国人继续传承,直至久远。中国有着无比光明的未来,也必将会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这一坚定的信念,那就无法真正地了解中国。

何天爵(Chester Holcombe)

纽约,1895年1月1日

注 释

[1].这里指的是封建王朝统治者每年颁布历法,要求所有人以此为参照标准来进行耕种起居。

同类推荐
  • 日臻完善 从汉半两到五铢钱(文化之美)

    日臻完善 从汉半两到五铢钱(文化之美)

    本书以汉承秦制铸造半两钱为切入点,论述秦半两的深远影响,同在另一方面也阐述其在生活中造成的种种不便,从而使得汉代统治者下决心将货币政策大刀阔斧改革一番,而这一改革在汉武帝时期终于得以实现。统铸五铢钱这一措施不得不说是极其明智的,其为以后的经济大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谈古论今说“圆满”:中国文化心理偏失

    谈古论今说“圆满”:中国文化心理偏失

    本书从分析中国叙事文学作品中司空见习惯的“大团圆”结尾模式入手,由浅入深地梳理了中国审美情趣、社会心理以及哲学观念中一脉相承的圆满崇拜意识,视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主要偏失与病态。作者引导中国人反思种种历史教训,从而决心无情抛弃那种热衷目的与理想却轻视手段和过程的思维习惯,真正落实“改造国民性”的历史使命。
  •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中讲述的马球,古称击鞠,即骑马打球,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在我国唐朝时期,马球运动非常流行,从宫廷到民间 都有广泛的开展。唐以后,马球运动不断发展演变,走向衰落,却同时向周边地区不断传播,甚至传向海外,成为今天的马球运动。
  • 中国民族乐器简编

    中国民族乐器简编

    最早的库布孜又称克勒库布孜,琴体呈弓状,只设有一条马尾弦,琴颈也无指板。由于牧民们制作时就地取材、因材而制,往往琴的式样和规格尺寸很不一致。这种最原始的拉弦乐器,目前在哈萨克的边远山区仍能见到。后来在克勒库布孜的基础上,增加弦轴(左右各一)、琴弦和指板,制成了两弦的库布孜,仍采用马尾弦或牛筋弦,它与今日柯尔克孜族拉弦乐器克亚克十分相似。
  •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本书分为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工作娱乐、社会生活、五十述怀共五个部分,是一部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秀,作者用十分生活化的语言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记录了旅居美国20多年的点点滴滴,在嬉笑怒骂中饱含人生哲理。本书反映的一些问题,比如华人子女在美国的教育和身份认同问题,折射出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具有深刻的意义。
热门推荐
  • 请你余生勿忘我

    请你余生勿忘我

    夏安染:我喜欢顾琛林子明:不,你喜欢我夏安染:我喜欢顾琛,我要嫁给顾琛林子明:不,你喜欢我,你要嫁给我
  • 神魔天争

    神魔天争

    在这片不知名的大陆上的修炼并非人人都可,大陆能量的稀薄使人们渐渐忘记了它的名称,而这里的一切却十分的蹊跷,幕后究竟是什么,隐藏着多么滔天的秘密?在这片大陆上以内力修炼为主,实力为尊,世间万物强为尊者,没有实力就没有一切!本书等级分化制度:武者,武士,武侠,武宗,武尊,武豪,武圣,武帝,武仙,武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妒娇妃

    天妒娇妃

    算命的死乞白赖风以安一根桃木簪,对嘛,桃木本就是驱邪之物,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桃木簪带她玩穿越?这是什么乱七八糟天马行空的时代?不受宠?没关系,有哥哥带她收小怪当手下。天生废柴?丑女?拜托,请您擦亮眼睛,她周围的美男也不是摆设啊旁友!“小家伙,我娶了你如何?”邪魅的红衣男挑起她的下巴,暧昧不已。某男一巴掌拍下红衣男的猪蹄,“这是我夫人!只能嫁我!”某女嘴角抽抽。还是收拾收拾溜了好了。
  • 我家宿主不正经

    我家宿主不正经

    路人甲:纪公子温润如玉,彬彬有礼。路人正:纪公子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路人丙ヾ(≧O≦)〃:实乃天一第一公子!纪轩(摇扇微笑):过奖了,过奖了郝迟:我认识的是个假纪轩殍江:…
  • 末日天赐系统

    末日天赐系统

    末日来临,原本的社会秩序一下子完全崩坏,看我们的男主如何在末日里一步步发展起来,成为拯救一方人类的存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驯服

    驯服

    在24楼,最大的好处就是安静。这栋总高24层的大厦,名字非常简单,就叫“24楼”。当初建成之后,这名字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购买。然而,一到跟前,还没上楼,人们又折返回去,打消了购买的念头。因为24楼没有电梯。楼梯倒是有两座,大厦内一条普通楼梯,外部,环绕大厦盘旋而上,如同一条长蛇的,是镂空的救生梯。我曾经尝试走上救生梯,才走了两层,便觉得头晕目眩——透过楼梯板便能看见脚下,楼板与楼板之间层层悬浮,扶手也是铁架支撑,没有任何阻碍视线的地方,感觉自己仿佛随时会跌下去。
  • 司命之途

    司命之途

    燕赵:“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田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荀书承:“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杨墨:“兽人永不为奴!包吃包住也不行……”舟震车震对视一笑:“我们不怕死!”始皇:“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李苏木:“地府众鬼,随我出战!”还有,你们都不会死!这是一个孤僻少年慢慢在众多挚友慢慢影响之下变得温情搞笑,守护地球的故事。书友群:883426308
  • 标准论概论

    标准论概论

    本书是阐述作者上世纪80年代草创的标准论的。书中指出,标准不可或缺,标准在人们的思维中几乎处处都存在的衡量上起着决定作用;说到了作者已解决了人们一直未解决好的标准是什么问题,从而给出了标准的定义;阐明了可与力学三大定律相比拟的标准论的三个定律:“标准由人确定定律”、“标准决定定律”和“权威统一标准定律”;说到了标准论定律的具体应用;还说到了标准论的方法论方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