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0200000048

第48章 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的把关(11)

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西藏实行“菜篮子”专员(市长)负责制,稳步推进“菜篮子”工程。高效塑棚的建设和发展,破解了当地气候等因素对蔬菜生产的制约。新技术、新材料推广应用,为蔬菜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2012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375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蔬菜总产达到70万吨,人均占有量198公斤;蔬菜品种日趋丰富,不仅包括番茄、黄瓜、土豆、茄子等普通品种,还有芥蓝、法香、豆苗等新品种,总数达到了75个。有些菜农自豪地说:“以前我知道的蔬菜只有土豆、白菜、萝卜几种,现在我就能种出20多种蔬菜啦!”以拉萨为例,居民夏秋两季蔬菜自给率达到90%,外来蔬菜在拉萨市场所占比重大幅下降,而且外来蔬菜将以细菜为主。

优质野生蘑菇和野生藏药材,可以在塑棚里繁育。为了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菌类资源,发展高原特色菌类产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共同组建了西藏第一家以大型真菌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为主的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高原真菌重点实验室,目的在于研究青藏高原特色真菌种质资源,并把研究成果推广应用。

双孢蘑菇是色、香、味俱佳食用菌,但是此前,双孢蘑菇在西藏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菌种驯化筛选和培养基优化试验,没有实现人工种植。实验室自2010年8月成立以来,技术人员野外采集了大量的真菌标本,分离了大量的野生真菌菌种,对其中分离得到的两种野生双孢蘑菇菌种进行驯化,在福建省莆田市进行栽培、出菇试验,在人工模拟高原光照、通风、湿度、温度等人工环境下获得成功。野生双孢蘑菇长得比较结实,生长密度大,单位面积产量高。

拉萨冬春两季天气干燥、缺氧,即使在塑料温室大棚里也不容易控制温度。该实验室在拉萨西郊租赁了塑棚进行大面积分批试种,最早一批于2011年8月底产出,被烧制成菜肴端上了餐桌。

此次选栽的野生双孢蘑菇,种子来自西藏本土。在真实环境下试种成功,将为野生双胞蘑菇大面积推广种植奠定基础,同时为其他大型食用真菌种植提供新模式,开辟了西藏食用真菌研发和栽种的新局面。既能丰富居民餐桌,保证一年四季供给不断,又能为西藏野生大型真菌开发利用起到示范作用,给种植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塑棚也是人工栽培藏药材的理想

场所。濒危藏药材的抢救、研发,普通藏药材的繁育、规模种植,促使各地塑棚建设标准不断提升,建设规模也迅速扩大。

小贴士

在世界最高镇,塑棚温室圆了吃鲜菜的梦。日喀则地区亚东县的帕里镇,地处海拔4360米,以“世界最高镇”闻名。自然环境恶劣,无霜期不足三个月。驻地派出所后勤补给线长,到了冬季,长途购买的蔬菜多半冻坏。长年吃干菜、冻菜和罐头,吃不到新鲜蔬菜,因此执勤官兵严重缺乏维生素,大都出现嘴唇干裂、指甲凹陷、头发脱落等不良症状。

派出所自筹资金,在荒原上搞起了以玻璃温室、塑料大棚为主的“绿色工程”。他们深挖永久性冻土层,从几十公里外运来牛粪和肥沃的“熟土”进行回填。内地官兵利用休假机会,买回优良蔬菜种子。经过试验,南瓜、黄瓜、茄子、青椒、西红柿等蔬菜终于开花结果了。

这个世界最高镇的派出所餐桌上,从此摆上了用新鲜蔬菜烹制的营养食物。

西藏几家藏药厂,目前面临常用藏药材短缺甚至灭绝困境。历史上珍贵藏药只有贵族和僧侣才能享用,如今这些藏药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同时走俏国内外市场。藏药市场快速拓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藏药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藏药材需求量越来越大。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药材采集量与日俱增,掠夺式采挖破坏了藏药材种群的自然更新,破坏野生藏药材的生长环境,致使一些常用藏药材原料陷入濒危。

据悉,90%以上藏药材的供给仅靠野生资源。以翼首草、藏菖蒲、独一味等处方原料的藏药材资源严重不足,翼首草、藏菖蒲年消费量在1000吨左右,独一味在1500吨左右;以桃儿七果实为处方的常用藏成药有五种,由于桃儿七资源稀缺,每年只能根据资源量来生产藏成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藏药草人工培育、种植势在必行,专门试种藏药材的高效塑棚就遍布西藏各地。自2005年起,自治区科技厅联合自治区藏药厂、自治区藏医学院、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拯救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研究项目。当年,自治区藏医学院试种濒危藏药喜马拉雅紫茉莉和螃蟹甲获得成功,后又扩展到试种船形乌头和唐古特青蓝等濒危藏药材。

实施“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形成了各类濒危藏药材野生抚育基地4000余亩,初步建立了红景天、鸡蛋参、喜马拉雅紫茉莉等濒危藏药材种质资源库。同时,确定了4个栽培和野外抚育基地及多个试验点,有7种濒危藏药材实现了人工栽培。据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透露:以藏成药中用量大、资源相对稀缺的翼首草、桃儿七等7种藏药材为研究对象,三年实地资源考察和栽培技术研究表明,7种藏药材种子萌发率达到70%,移栽成活率80%左右,栽培技术已经成熟,可以实现人工栽培。建起5000亩藏药材种植和保护基地(包括藏药材种质资源圃)。基地内树立了标示牌,修建了水渠、围墙等基础设施,并对当地农牧民做了宣传和培训工作,明确了藏药材保护的意义,以及育苗、栽培管理和收购方法。

另外,藏药厂建设自己的药材基地。西藏藏医学院藏药有限公司于2009年在贡嘎县甲竹林镇成立种植基地,种植常用藏药材黄精近100亩、濒危藏药材50余亩,通过高科技手段来提高藏药材的品质。

奇正藏药研发企业2011年同林芝地区合作,生产“和藤藏天麻含片”等3种藏药药材新产品,在2012年投放市场。林芝主动抓好野生药材基地建设,在工布江达、米林、波密等县种植各类藏药药材3500亩,在更张天麻种植和繁育基地人工种植天麻近百亩,年产商品天麻1万余公斤,同时18座麻种繁育大棚,年产麻种2500公斤。

小贴士

1.现代用药多源于自然生态系统。据报道,在美国应用最广泛的150种医药中,118种来源于自然,其中74%源于植物,18%源于真菌,5%源于细菌,3%源于脊椎动物。全球80%的人口依赖于传统医药,而传统医药的85%是与野生动植物有关的。

2.藏红花药用范围广泛,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美容养颜等功效,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调节肝肾功能等效果显著。藏红花对于女性,可以活血化瘀、补血、养血、理血、行血,能养能导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藏红花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等。西藏原产藏红花经药理检验,比市场上销量较多的伊朗红花藏红花苷含量高一倍,西藏原产藏红花的香味清香不刺鼻,泡出的水清澈、透底,其他的红花就会有明显的色泽上的区别。这与该植物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成功育出的优质藏红花采用温室塑棚栽种,亩产最高可达8两。自治区藏红花产业开发商会2007年着手藏红花人工繁育种植技术研究,2011年开始大规模种植和销售,1亩地最多能收8两藏红花成品,2013年计划以“公司+农户”的形式把培育基地扩大到1000亩,建设100栋高效节能藏红花培育种植温棚,预计年产300千克。

依托塑棚新型生产模式,藏药材的成功种植初步缓解了上市的近90种藏成药的资源紧张问题,为保护西藏有限的野生藏药材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起到了建设性作用。同时,藏药材的种植、采集、收购、储运是藏药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第一道关口。研究和明确药材品质与其生长环境的关系,模拟和塑造每种药材生长的原生环境既关注药材自然品质,又保证药草在生产和采摘过程中本身无毒无害,从源头上确保藏药药品的质量安全,并保证藏医诊疗配方不因药材品性的变化而出现新问题。

青稞、虫草、松茸等特色优质农产品

青稞之乡和青稞产品。日喀则地区被誉为“青稞之乡”。青稞,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物作物,因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又称大麦、元麦、米大麦;从颜色上分,有白青稞、黑青稞、墨绿色青稞等种类。青稞在青藏高原上栽培历史悠久,距今约有3500年。西藏是全球青稞最主要产区,目前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日喀则是西藏青稞主产区,年产青稞29万吨,占西藏青稞年总产量40%以上,品质优良。拉萨—日喀则、山南—日喀则公路,以及中印、中尼公路的显眼处,竖起了醒目的“世界青稞之乡”标识牌。

日喀则,地处拉萨以西250公里的年楚河和雅鲁藏布江汇合处,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3800米,地形以平原为主,属于高原地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夏季温和湿润,冬季寒冷干燥,日照充足,年均气温6.3℃,是西藏最大粮食生产基地,产量占西藏总产量的近三分之一,素有“西藏粮仓”之称。

日喀则地区除了落实国家农业优惠政策之外,“青稞之乡”还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

1.实施种子工程,繁育和推广优良品种。青稞杂交育种,经过科技人员近50年育种试验,先后审定了藏青320、148、336,喜马拉4号、6号、18号、19号,高原早一号等品种,淘汰了生产性能不高、纯度不够的品种,近期主推的是藏青320、喜马拉19号和22号等品种。

按照“下级种子田种子由上级种子田提供”原则,相关部门负责给大田生产提供质量高、性能优的种子,并把提高种子“繁育率、精选率、统供率(简称三率)”,作为种子生产中心工作。除了繁育正在推广的品种外,还引进或者培育优质、高产、抗性强的新品种。日喀则农民不论是商品粮经营大户还是小种植户,普遍养成了选种用种的习惯。他们在农技人员现场指导下,基本掌握了选种方法和良种标准。选种采用了人工和机械并用的方式,种子质量包括纯度、净度、水分、发芽率等指标,选择时首先看种子大小是否一致,种粒是否饱满、圆润、光亮,采用牙咬或者手掐等简易办法来查验种子湿度。

2.实施沃土工程,培育耕地生产能力。农民不仅熟悉当地农业生产的规律,而且洞悉农业丰产的诀窍,既是农作物的耕耘者和管理者,又是保育师和营养师,甚至是土地庄稼的“知心朋友”,对生产上每个细节、作物生长中的细微变化都能做到了然于心。在气候条件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土地是底,肥料是劲,水是命脉。土壤是植物生长场所,是营养物质的供应基地,土壤肥力决定着初级生产量。庄稼缺肥犹如人缺营养,农民最清楚这个道理。

早在国家改革开放前,日喀则当地政府就号召农民广开肥源,积肥造肥,把增施土杂肥料作为提高作物单产的重要措施来抓。农民乐于响应政府号召,积极行动,通过积储人粪尿、挖沟泥、拌和草皮及泥炭等方式沤制家肥,利用紫云英在多雨季节沤制绿肥以提高施肥水平。20世纪70年代,化肥使用量开始增加,与土杂肥兼用,但是积造家肥和辅施化肥依然是今天加强农田肥力、提高农田出产率的主要措施。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禽畜粪便的集中收集与合理利用,既防止了对水源和大气的污染,保护生产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又可以归田养地,作物繁茂可以直接减缓、阻止土壤水土流失。有机家肥壮地,种出来的产品口感还好。越是有经验的农民越是看重人畜的粪便,“没有大粪臭就没有稻米香”。作为营养富集、肥效持久的有机家肥,禽畜粪便和人的粪便一样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精华资源。积肥造肥成了自觉行动,农民甘愿付出辛劳。有人测算,2011年全地区积肥造肥计445万吨,有机家肥用量每亩均在2400公斤左右。

另外,自2007年起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所谓“测土配方施肥”,就是通过实验室测出某块农田缺什么肥料,在施肥的时候针对性地施肥,不缺的就不再追施。通过72个“3414”田间肥效实验,保障了全地区耕地质量建设和10万亩的配方肥示范田(青稞占了8.35万亩)。

3.实施青稞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开展标准化农田建设。国家正在推进旱涝保收的标准农田建设,以此为契机抓实规模化的高标准农田建设。2011年中低产田改造与坡耕地治理面积分别达到4.54万亩和17万亩,建起青稞标准化生产示范田面积27万亩,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分两批在10个粮食主产县建成8.7万亩的优质青稞生产基地。

4.扩大机械作业面积,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把农民从笨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标志,是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着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现代大农业转变的物质条件。农机推广减少和改变着“二牛抬杠”的落后耕作方式,以及“牲畜踩场”建场地的传统做法,使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加快了播种和收获的进度。有人匡算,到2011年全地区农机总动力达到了99.68万千瓦,共完成机耕面积83.14万亩,机播面积74.22万亩,机收面积66万亩。

同类推荐
  • 环保生活100问(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环保生活100问(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20世纪60年代末,一位25岁的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在美国发起了一个覆盖全美各地的宏大的社区性活动计划。1970年4月22日这一天,有2000万人参加了一个叫做“地球日”的声势浩大的活动。《环保生活100问》深入浅出,为广大青少年读者详细介绍了有关环保的100个问答知识,以期能丰富他们的环保知识。《环保生活100问》由刘芳编著。
  • 必知的导弹火炮

    必知的导弹火炮

    本书主要讲了导弹火炮知识。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气象在玩变魔术(科学知识游览车)

    气象在玩变魔术(科学知识游览车)

    《气象在玩变魔术》本书为你讲述气象方面的各种科普知识。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冷冻地层(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冷冻地层(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冷冻地层》将“知识性、趣味性、时效性”有机的融为一体,引发广大观众对科学的爱好与兴趣,提倡创新精神,提高公众素养。
  • 自然世界的真面目(科学知识游览车)

    自然世界的真面目(科学知识游览车)

    《自然世界的真面目》本书为你讲述自然界中的各种科普知识。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热门推荐
  • 女人自控力

    女人自控力

    《女人自控力》是一本教你如何学会不生气来保持女性优雅气质的书。生气是人自然的一种情绪流露,然而我们都知道“气大伤身”这句话,而对于女人来说,如果作“河东狮吼”就更加有损自身的优雅形象了。然而现代社会压力日大,烦恼也日多,在这种情况下,女人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让愤怒损害了自己的健康与修养呢?这本书就来为您解答这些问题。
  • 从影评人到文娱大佬

    从影评人到文娱大佬

    文娱教父之路,从影评人开始。穿越平行时空,前世烂片依旧当道,铜唇铁舌,以抨击天下烂片为己任;天资卓越,以树立演技典范而奋斗;我就是我,不做文抄公,照样玩转娱乐圈!(已有精品完本作品《娱乐之最强大脑》,放心入坑。书友群:202855840;密码:521)
  • 海贼之赤身白龙

    海贼之赤身白龙

    意外重生于海贼王的世界中,王凯化身为凯文,在这混乱的时代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品小福女

    一品小福女

    推荐新书《今天大佬也是团宠》唔,苏念念怎么都没想到,她穿越了,还是一个小婴儿,嘤,既来之则安之,金手指,我也有哇,一飞冲天,女地主婆,哇,想想就激动。“哎哎哎,前面那位小哥,我有件事想跟你谈谈”“什么事”某人若无其事道。苏念念一脸贼笑道“终身大事”
  • The Americanization of Edward Bok

    The Americanization of Edward B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尾随“小胡子”

    尾随“小胡子”

    对于女人来说,她所爱的男人就是她的整个世界。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因为,我爱上了一个男人。我觉得,他就是我的天,我的整个世界。这个男人比我大一轮,是个结过婚的男人。奶奶曾求我们村德高望重年过九十通晓周易麻衣相术的大先生给我算过命,大先生说我是格格命。我的老家在辽河边上的桃花吐,每到春夏之交,桃花盛开,香飘十里。奶奶说,前清的时候,村子里虽然不过几十户人家,可有风水师看过,说老家是块凤地,而我们村子的位置正处在凤眼的位置,风水好,是个出格格的地方。可从前清到现在,村子里也没出过一个格格。不过,有着纯满人血统的奶奶总说我就是格格命。
  • 陌上花开之江山犹是

    陌上花开之江山犹是

    “她乃是天煞孤星的命格,无父母,无子女,无手足,无爱,只有劫与业报。”他目光坚毅:“我愿温暖她、陪伴她,代替她的父兄子女,给她庇护之所。”“天地动而乱世生,乱世生而浊气存,她携此命数托生于乱世,本应消弭于世间,以化解浊气。”“我愿分我的一半,换她;另一半,替她。”“痴儿,汝可知,汝命格极贵,若执意于此,便要舍却三世富贵。”“若我有三世荣华,我愿以此换她半生安乐。”“汝以此阵妄图逆天改命,终是邪魔外道。纵然殚精竭虑,伴她、护她,却终无法爱她。”“我认。”
  • 新修往生传

    新修往生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与你过往皆是深情

    与你过往皆是深情

    “嫁给我,以后你在B市,可以横着走。”“那可真是便宜你了。”周樾巧笑倩兮地看着他。“太太此话怎讲?”周樾认真脸:“娶了我,以后你在国外,能躺着走,我让人抬你走。”周樾笑的可人,“你说说是不是我亏了。”“可我好看。”楚先生不服气。“你好看是好看,我也好看啊。”周樾点点头,“但是你还附赠一堆苍蝇,算算我还是挺亏的。”“……”#论娶到的媳妇儿比自己还要厉害总裁大人面子往哪搁比较好##论一个总裁如何努力才能比夫人厉害#楚时椹,B市三大巨头之首,很好看,很多金,很宠人。可是周樾更宠人。#论被老婆宠的修养#楚时椹能怎么办?当然是宠回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