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0900000014

第14章 蘑菇云下

在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期间,就曾经看过一部关于原子弹的纪录片,当时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泽东说:“看来我们也要有这个东西,没这个东西人家就看不起你。”的确,作为国力强弱象征的核武器,对维护国家安全以及保持中国的国际地位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当1960年赫鲁晓夫单方面撕毁条约,撤走了所有的苏联专家时,毛泽东却更加坚定了加快研究原子弹的决心。因为这位新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深知,从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开始,核威胁的阴云就一直笼罩在中国的上空。

早在朝鲜战争时,美国就向中国举起了核大棒。前线指挥官麦克阿瑟曾多次扬言要对中国使用原子弹,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在朝鲜战争停战谈判期间,美国方面更是不断地威胁说,一旦谈判破裂就使用原子弹,甚至北京都在其投放范围之内。这种来自美国的核威胁深深刺激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中国领导人,坚定了他们发展核武器的决心。1954年,毛泽东在国庆典礼上,第一次向赫鲁晓夫提出了核援助的要求。

当初赫鲁晓夫他没这个思想准备,他就说搞这个东西太费钱,你们不一定要搞,社会主义有一把核保护伞就可以了,不需要大家都来搞,那么也就是说他婉拒了。

——李鹰翔(原核工业部办公厅 主任)

然而仅仅两年之后,国际形势风云突变,波兰和匈牙利先后倒戈,拒绝听从赫鲁晓夫的指挥,在此关键时刻,赫鲁晓夫迫切需要得到中国对他的支持,于是在向中国援助核武器等尖端技术问题上,改变了原来的态度。1956年,中苏正式签署了《国防新技术协定》,根据协定,苏联将援助中国研究和生产原子弹,并提供原子弹的模型样品和图纸资料。这一协定使得中国的原子弹研制步入了快车道。

但好景不长,就在协议执行了仅一年多后,一场为了粉碎美国阴谋,将台湾分裂出中国的金门炮战,打破了赫鲁晓夫所谓的“和平计划”,使得他在援助问题上改变了原来的计划。 1959年6月,赫鲁晓夫以正在和英、美两国谈判,禁止核试验为借口,决定暂时停止执行1957年的《国防新技术协定》,这意味着将无限期延后对中国的核援助。这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核工业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那我们就彻底明白了,看来他要毁约,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有所准备。当时我们的首任部长宋任穷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们要有所准备了。

——李鹰翔(原核工业部办公厅 主任)

赫鲁晓夫违反协定的做法,虽然让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感到十分气愤,但是却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研制核武器的决心。1959年6月,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研制项目开始有了一个代号——“596工程”,它的含义就是让人们记住苏联单方面停止对中国原子弹的援助这一历史时刻。但是此时,国内一片经济萧条的景象却让原子弹研究陷入了困境。苏联专家的撤离和“大跃进”运动,使中国经济雪上加霜。严峻的现实,使得毛泽东及其他领导人不得不权衡利弊,尽可能缓和与苏联的关系。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既要“硬着头皮顶住”,又要“留有余地”。

1960年,中国进入了三年困难时期,经济一片凋敝。而此时,身处台湾的蒋介石却愈加频繁地叫嚣着“反攻大陆”。毛泽东深知“国际问题的解决首先决定于做好国内工作”,于是他审时度势,果断地制订了“坚持原则,后发制人;坚持斗争,留有余地;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对苏方针。

因为中苏毕竟还都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共产党,中苏一分裂嘛,大家都知道这个严重的后果。再一个就是当时正是中国最困难的时候,苏联其实也是,赫鲁晓夫也有点后悔。他觉得这个事儿做得挺过分。所以,到1960年下半年,他又跟周恩来谈,说要不然我把专家再给你送回来吧。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之后,中国在与苏联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开始表现出一种缓和的姿态,但这并未换来苏联的友好。就在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副主席***率团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81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前夕,苏共中央故技重演,又向与会代表散发了一份批评中共的信件,再次挑起了一场争论。为了缓解冲突,推动会议的进程,***等中共代表坚持原则,顾全大局,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来改善中苏之间的关系。

经过一番争吵,最后还是达成了一个妥协,彭真在开会的时候,跟苏共中央说你们到底是要破裂这种关系还是我们要争论寻求团结,实际上双方都不想让步,但是谁都不想破裂,最后达成一个默契,就是把两党的分歧先放下来,把这个会议开成一个成功的会议。

——牛军(中共党史专家)

在***等中共代表的努力下,12月1日,大会通过了《莫斯科声明》和《告世界人民书》。在签字仪式上,赫鲁晓夫激动地和中共领导人拥抱了好几次。12月7日,***在苏联进行了为期4天的访问,为了欢迎中国代表团,苏共中央还在莫斯科特地举行了一场12000多人参加的苏中友好群众大会,***也在大会上做了一次热情洋溢的讲话。

会场上掌声不断,中苏领导人的再次牵手让会场气氛达到高潮,中苏间团结友好的景象似乎再次出现。之后,《人民日报》也发表了社论《中苏友谊万古长青》,赞扬中苏之间的“伟大友谊”。然而,看似缓和的中苏关系,实际上却暗流涌动。几个月后,在苏共中央召开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习惯了在社会主义阵营中颐指气使的赫鲁晓夫,借批评阿尔巴尼亚党,再次将矛头对准了中国。面对苏共指桑骂槐的指责,中共代表周恩来很快做出了反击,他说:“把兄弟党之间的争执公开暴露在敌人面前,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郑重态度。这种态度,只能使亲者痛,仇者快。”

中国提出这样一个理由,大党大国对小党小国,不应该采取这样一种围攻、制裁还有压迫的方式。(应该)坚持党与党之间的平等原则。这样就找到阿尔巴尼亚这样一个双方都在这个问题上像一个出气口一样。所以为这件事情,把本来已经控制住的局面一下子就又给挑开了。

——牛军(中共党史专家)

之后,为了表示抗议,周恩来决定提前回国,而毛泽东也专程到机场迎接,中共领导人用这样的方式再次向苏联表明了中共的立场。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颐指气使的态度,再次让毛泽东感受到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他深知中国此时如不加强国力,是很难在这场意识形态的争论中最终取得胜利的。因此,加快研发核武器无疑是提高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当中的地位的迫切要求。就在此时,一份名为“关于原子能工业建设基本情况和急待解决问题”的报告,被送到了毛泽东的案头。

原来就在几个月前,对于是否继续研制原子弹的问题,中央领导层出现了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说现在因为三年经济困难,搞核武器又需要花很多钱,是不是等经济情况好了以后再来搞,这是主张下马。还有一种意见呢,那主要是军方的态度很明确,说还是要坚决搞。当时陈毅说,即使我们当了裤子,我们也得干下去,一定要把它干成。

——李鹰翔(原核工业部办公厅 主任)

于是,1961年10月到11月初,张爱萍副总参谋长受中央的委托,会同当时的国家科委副主任刘西尧、核工业部部长刘杰等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一个月后,张爱萍等人向中央呈上了这份报告。报告称:根据原子能工业目前的建设情况,我国在1964年研制成核武器、并进行核试验是有可能实现的。

这份报告使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精神为之一振,同年11月,中共中央成立了一个由周恩来牵头的中央专委主持研制原子弹项目,毛泽东同时批示“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于是, 1962年初,全国展开了大协作,一场以炸响原子弹为目标的空前会战开始了。

我们那时候都叫争气弹嘛,说我们一定要把争气弹搞出来,那时候可是集全国之力,我感受最深的。那是1961年冬天,我到大连去出差,就是我们自己要为青海加工一些非标准设备,在炸药工艺方面用的东西。到大连523厂,我把图纸带去了,把他们厂长、技术员叫到一块儿,我们给他们技术交底。交了底以后,厂长二话没说,把别的业务停下来,先加工这个,保证02单位(核工业部)需要。我记得那时候全国是900多个工厂,包括院校,工厂都支援我们。

——孙维昌(原核武器研制基地第二生产部 副主任)

有些场面,现在回顾起来都是很感人的,有的人尽管有病,有的人尽管浮肿,还坚持工作,坚持科研,坚持生产,坚持施工。大家艰苦奋斗!那时候有一个口号,叫献了青春献子孙,献了子孙献终身。

——李鹰翔(原核工业部办公厅 主任)

而就在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正在紧张研制原子弹之时,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苏联与美国却面临着一个生死存亡的时刻,全面核大战一触即发。1962年10月24日,由90艘军舰组成的庞大舰队如铁桶一般包围了古巴,竖在发射台上的战略导弹开始进入“高度戒备状态”,遍布全球的美军基地剑拔弩张。他们的目标是,苏联在古巴部署的5颗核弹头。1961年4月猪湾事件之后,苏联开始加强对古巴的军事援助。并从1962年6月开始,不断将有核弹头的中程和近程导弹秘密运往古巴。苏美关系一度紧张至极, 全世界都被推到了核战争的恐怖边缘。

然而,徘徊在核战争边缘的美苏两国很快就不敢将这场危险的赌博继续下去。10月27日,赫鲁晓夫首先致函肯尼迪,提出了处理危机的条件:苏联撤走其部署在古巴的导弹设施,作为交换,美国肯尼迪答应撤走其部署在土耳其的导弹。核大战的风暴就此平息下来。但中苏之间却因这场危机,加深了两国之间的隔阂。

那时候,苏联是希望中国支持他的,因为中国毕竟是个大国。你舆论上站在他那一边,不会弄得他那么孤立、那么被动。结果中国不但没有支持他,而且那会儿中国报纸上说赫鲁晓夫先犯了冒险主义的错误,你这没事儿闲得招人家干什么啊?但你既然走到这一步,就不能怕啊,帝国主义一来你又投降主义,你就撤。所以弄得苏联非常没面子。等于双方,本来那个还没有长好的伤疤,现在又给揭开了。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但更让中国领导人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年,苏联政府出人意料地与美国在莫斯科就限制核武器试验问题举行了谈判,并决定签订一项防止核扩散协定,其中规定:无核国家不生产也不向核大国索取这类武器,不接受核武器生产所需的技术情报。

此时的中国正处在研制原子弹的关键时刻,这一协定,无疑就是反对中国研制核武器,对此中国政府声明“如果帝国主义没有真正全面禁止核武器,中国绝对不会承担不生产核武器的国际义务”。英美苏三国签订的这一条约,激起了中共领导的愤慨。对此,毛泽东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不见前年秋月朗,定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终究没能阻挡住中国研制核武器的步伐。中国原子弹的试爆日期正在一步步逼近。

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戈壁荒漠上炸响的这声惊雷,使中国这个贫弱的国家再次让世界人民刮目相看。第二天,另一条同样具有爆炸性的消息传遍世界:赫鲁晓夫被迫下台!面对这极具讽刺意味的一幕,毛泽东曾幽默地说:“是我们的原子弹把赫鲁晓夫轰下了台!”

1964年10月14日,勃列日涅夫趁赫鲁晓夫外出度假之际发动了政变,推翻了赫鲁晓夫政权,由他自己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共政权的更迭让新中国领导人感觉到这很可能是一次改善中苏关系的机会。一个月后,恰逢苏联举行纪念“十月革命”47周年活动,毛泽东决定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贺龙为副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那么,勃列日涅夫这位新上台的苏共领导人会给日益恶化的中苏关系带来转机吗?

1964年11月7日,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参加苏联庆祝“十月革命”47周年活动。当晚,苏联政府在克林姆林宫举行了盛大的晚宴,然而就在这场晚宴上,中共代表遭遇了一次严重的外交事件。

宴会开始以后,勃列日涅夫讲话,讲了很长的一段话,之后他专门把麦克风拿到主席台前面,请马林诺夫斯基元帅就是当时的国防部长来讲话,马林诺夫元帅的讲话挺长,但是他这个讲话中对美国的政策,进行了抨击。总理听完他讲的话以后,觉得讲得还不错,所以就建议贺龙元帅,说咱们去和苏联元帅,老帅们碰碰杯。

——王钢华(时任中共代表团翻译)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一次本来表示友好的碰杯,竟然引发了一起严重的外交事件,而且这起事件最终把周恩来试图缓和中苏关系的计划全部打乱了。

(马林诺夫斯基)他说中苏关系坏了就是因为赫鲁晓夫跟毛泽东,你不喜欢我,我不喜欢你,因此不要让任何魔鬼,不要让任何毛泽东、任何赫鲁晓夫来影响我们,不要耍政治魔术。完了以后就说,我们已经把赫鲁晓夫搞掉了,你们把毛泽东搞掉!总理对这个很不满意,到主席台向勃列日涅夫提抗议,而且决定中国代表团全体离席。

——王钢华(时任中共代表团翻译)

马林诺夫斯基的言论,让周恩来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种对中国政府的挑衅行为,于是,第二天中午,当勃列日涅夫等苏共中央领导来到中共代表团驻地解释时,中共代表团早已严阵以待。

总理就严厉地指出,你们请我们来,是不是为了向我们挑衅,是不是要我们撤掉毛泽东的领导。当然勃列日涅夫、柯西金他们辩解,说是马林诺夫斯基喝醉了,总理说不是喝醉了,是醉后吐真言。如果你们思想里没有这个东西,他不会说出这个,没有这么大的胆,胡说八道。

——王钢华(时任中共代表团翻译)

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的一句话,瞬间让对立与敌视的消极情绪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毛泽东希望于苏共新领导人,寻求和解的愿望破灭了。之后,新中国领导人发现继任者勃列日涅夫实际上还是在坚持赫鲁晓夫的路线,在原则问题上毫不退让。几年之后,勃列日涅夫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我国东北的珍宝岛挑起了战火,那么这场争端又将把处于破裂边缘的中苏关系,推向怎样的境地呢?

同类推荐
  • 启航,中国梦

    启航,中国梦

    阳春三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新华社专门组织了精干力量参与此次“两会”的新闻报道工作,形成了大量精品力作。为了全面展示此次新华社“两会”报道的成就,决定精选部分稿件以《启航,中国梦》的形式结集出版。全书包括“承前启后”“启航,中国梦”“深化改革”“关注民生”“直面热点”和“海外看两会”六部分,并收录了《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记。
  • 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

    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对学术界有关近代民族主义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提出来近代民族主义的几种类型,以及与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社会“三大思潮”的关系;下篇具体全面地探讨了社会巨变对民族精神的影响、中华民族精神概念的形成、国民性弱点的反省、传统民族精神的弘扬与重铸、新民族精神的形成、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创新、反抗侵略对民族精神的提振,以及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构建与升华。作者对近代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考察与探讨,对引导民族主义的健康发展,对深化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与文化领域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美国秘密情报档案

    美国秘密情报档案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和FBI(美国联邦调查局)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两个秘密情报组织,从他们最初的雏形到今天已经整整发展了300年。在这300年的时间里,两个机构为美国全世界战略作出了卓绝贡献。从美国的独立战争到二战,几乎在各个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即使是华盛顿、林肯等人也对美国的秘密情报组织赞不绝口。今天,在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和特工加入后,美国的情报机构已经肩负起维护美国安全决策、刺探别国事务、进行机密资料整理分析等重要职责,继续在美国的军政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转型期执政党的整合功能

    转型期执政党的整合功能

    “政治前沿新知识文库”以“资政”为视角,聚焦于“国家治理”中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与政党权威、文化、政治与网络、国际问题与国际战略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将各学科研究的前沿知识与“国家治理”实践中的重要政治、政策问题结合起来,以中高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读者对象,致力于更新其执政理念,提升其执政能力,努力打造一项影响深远的出版工程。
  • 亲历苏联解体:二十年后的回忆与反思(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参考系列)

    亲历苏联解体:二十年后的回忆与反思(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参考系列)

    正如普京所言,苏联解体对于绝大多数俄罗斯人来讲是一场悲剧。苏联解体二十年来,俄罗斯社会没有停止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所发生的那些重大事件的追问与反思。本书着力收集了苏联瓦解前后起重要作用的政治人物近两三年陆续发表的回忆录、亲历者的访谈录、解密的档案资料、学者著述、影像记录等新材料,在此基础上筛选并翻译了最具代表性的30篇辑录成册。有别于一些宏大历史叙事的枯燥,有别于支离破碎的档案解读,有别于苍白而缺乏历史逻辑的文本拼接,本书编者和译者选取权威性、可信性的史料,力图还原20年前那场历史性“悲剧”的真实细节和本来面貌,供同行研究、供国人思考。希望我们微小的努力能有助于国内有识之士更好地把握苏共蜕化、苏联演变的历史脉络,准确地厘清苏共失败、苏联瓦解的逻辑,汲取其中的教训并得出相应的历史结论。
热门推荐
  • 两个人的行走

    两个人的行走

    作者立足西部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用独特视角观察生活,叙述生活,《一头雾水》中,主人公胡一宁因渴望城市生活而逃离农村,却又因厌倦城市生活而希望回归农村;《进城打工》中,民工张二狗痛失爱侄,无法面对亲人,恐惧回家;《梦醒时分》中,魏小丽因生活闲散无聊导致感情出轨,无颜面对家人,选择自尽;《铁面柔情》中,程英为帮丈夫戒毒,不料失手杀夫……总之,每一篇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心酸的家庭,一段难忘的记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佳缘有约

    重生佳缘有约

    有一个男人,他炫酷拽霸天。他天天上头条……幸好,他是她的富三代前男友。有一个男人,他长发凌乱,胡子唏嘘。他深度死宅科技男。重生前,他与她相见在绝境中,相识恨晚。重生后,他与她携手养娃,过甜蜜小日子。原来,真的有一种奇迹,叫做,我们可以从头来过……
  • 文唐

    文唐

    新书《五胡烽烟》已经签约,有兴趣的书友可以移步去看看。现实中的历史老师,网络上的键盘侠,魂穿初唐农家子。此时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李世民还不是后来的太宗皇帝。主角机缘巧合与长孙无垢结为姐弟,然而只有十岁的他纵使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选择蛰伏。蛰伏期间他重操旧业,在初唐修建了一所学塾打发无聊的生活。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为学生编写的教材震惊了整个文学界;他的随堂笔记掀起了文化风暴;他无聊之下创立的学塾也成为新文化的圣地。而他本人……
  • 泰戈尔经典

    泰戈尔经典

    全书精选了泰戈尔的传世诗集《新月集》《吉檀迦利》,经典散文集《孟加拉剪影》《我的回忆》,并收入泰戈尔1924年访问中国的讲演合集《中国讲谈》,清新的语言、深邃的笔触背后,是泰戈尔独有的灵性哲理和广阔的生命维度。同时,本书由苏州市语文特级教师陈兴才老师从审美和历史、阅读和写作等角度进行详细导读,更适合课堂内外阅读使用。
  • 婚姻的鞋子爱情的脚

    婚姻的鞋子爱情的脚

    二十九岁的导游齐晓卉,不幸遭遇了丈夫卖房还债后离家出走的婚姻危机,不得已带着儿子回父母家住,可是哥哥再婚,父母家没有齐晓卉母子的容身之处,只好自己租房住,遇见了楼上的邻居顾林涛,两人从相互误会到相知相许,最终修成正果。期间,齐晓卉经历了前夫索要儿子的抚养权、嫂子步步紧逼、老总想让其成为地下情人等事情,也见证了朋友秦诺从不婚主义到走向幸福婚姻殿堂的过程。最后,齐晓卉和秦诺都从婚姻的迷途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走向了幸福的未来。
  • 神武极巅

    神武极巅

    洛溪大陆,仙门林立。各自护佑一方天地安宁。然而,当真正的魔影笼罩大陆,人们才渐渐发现,所谓的仙门之中,竟也有“魔”的存在。千年前就已潜藏在人类宗门里的“魔子”,注定会成为这场浩劫的前奏。
  • 如意娘子碗里来

    如意娘子碗里来

    嗜血如麻,杀人杀牲口都不眨眼的屠夫大人迎娶了东村一支花!两头肥猪做聘礼,可美坏了丈母娘~小娘子娇娇嫩嫩水水灵灵真真成了屠夫大人的心头肉~,要星星摘星星要月亮摘月亮~,可是这美娘子,似乎哪里不对劲?“王屠户,你家娘子烧了县太爷的房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也是山人医案

    也是山人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