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短信发来激扬的文字:“成德万里春!”朋友的鼓舞虽然春风浩荡,但颇有压力的我心中还是“乍暖还寒”。如何,如何,如之何?完全“走转改”,彻底“三贴近”。我必须在刘成德家多住几天。刘成德报了多少恩,施了多少恩啊!刘家小院,是恩情的海洋,岂可浅“涉”辄止!
到处都有感恩的故事。我到山东平邑县地方镇采访,知道了守墓人的感天动地。
这里有左宝贵衣冠冢,从墓表南面看到刻有兵部侍郎杨颐的挽联:“孤军支拄穷边,伤哉为国捐躯,万里未能收战骨;几辈逍遥海上,恨不藁街悬首,九原何以谢忠魂。”墓表背面为内阁大学士礼部左侍郎尚贤的挽联:“经百战,勇冠诸军,常开平天下奇男子;守孤城,心拼一死,张雎阳古之伟丈夫。”
左宝贵(1837-1894),清末著名爱国将领,字冠廷,回族,山东平邑县地方镇人。官至记名提督,广东高州镇总兵。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奉命率部驻守朝鲜平壤,在玄武门战斗中壮烈殉国。1895年,清廷拨款在其故里修建衣冠冢,坟中埋入马童石玉林抱回的左宝贵生前穿过的一只靴子。从此,石玉林与墓相伴,他愿终生守护。
左宝贵牺牲时,石玉林只有17岁。止不住的泪水,伤不完的悲,那真是:“悲”如芳草 ,萋萋刬尽还生。
石玉林在天津从军,跟随左宝贵。他见证了左宝贵的治军严谨、英勇善战;他见证了左宝贵驻军一处,就兴利一方,设义学,置赈灾粥厂、栖流所、育婴堂等,大办慈善;他见证了左宝贵多次为故里捐资建桥、办学、整修清真寺。他更深切感受了左宝贵对他的关心爱护。他对左宝贵敬仰如山,左宝贵对他恩重如山。
清风,明月,孤坟,一个守墓人。
霹雳,暴雨,孤坟,一个守墓人。
吟蛩,衰草,孤坟,一个守墓人。
寒鸦,大雪,孤坟,一个守墓人。
春夏秋冬四时更替,岁岁年年岁月更替,不更替的,一直不更替的——一个守墓人!
寒冬,刮大风的晚上,石玉林抱着成捆的秫秸,往坟边上挡一挡:“大人,天冷啊!”
这里是梨乡,梨花一开,山峪如雪似银,石玉林将梨花洒满坟头:“大人,春天啦!”
抗日战争胜利了,坟前供上菜,点上香,放上一挂炮仗,石玉林磕上三个头:“大人,日本鬼子投降了!”
抗美援朝胜利了,坟前供上菜,点上香,放上一挂炮仗,石玉林磕上三个头:“大人,把美国打败了!”
说媒的找来了,要给石玉林介绍媳妇:“该有个家了,在这里成什么样子!”他拒绝了,他一一拒绝了。他不想分身,他不愿分心,他这辈子不娶,全身心守墓。
慢慢地,石玉林老了。孤坟,老人,荒郊野外。风烛残年的石玉林,气喘吁吁,擦着碑上尘土的手,满是老年斑。
1959年,一个寒冷的夜晚,已经两天没东西吃的石玉林,颤抖着跪到左宝贵坟前,深深地弯下腰,用微弱的声音,吃力地说着:“大人,我去给您牵马了……”这是他守望和感恩的绝唱。石玉林享年82岁,守墓64年,终身未娶。
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动人的守望。“航空报国英模”、沈飞总经理罗阳为航母累倒。他的灵车晚上要回来,员工早就在寒冷中等待在厂区,排成长长的队,悲天恸地守望,一任寒风袭。罗总回来了,他经过的试飞跑道太暗,1000多辆车开来了,都是员工自己的车,都打开车灯,这哪是灯光!这是灵光——灵魂深处闪现的感动之光;这是聚光——聚集大众心力之光;这是在回家的路上,全世界最密集的“路灯”,最亮的强光。罗总走好——道路是光明的!
文明是只太阳鸟,只有舞动创新和坚守的双翼,才能永续飞翔,才能恒放光芒,舍其一,则折其翼,人类只能听到鸟之悲鸣。我们这个民族8000多年的持续灿烂,要歌唱广大的创新者,要感恩无数的坚守者。
感恩,是从人的大根大本处勃发出的青枝绿叶。人类本来有着感恩的悠久传统,可工具太发达,节奏太快,人们太忙碌,写信嫌麻烦,电话没空打,就是发个短信,往往群发,大家匆匆忙忙,如高速旋转的陀螺,身不由己,感恩就顾不得了。而感恩恰恰需要随时顾得,随地顾得,好好顾得,这样才能“Very good”!
感恩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教育,有好的教材很重要。我们可喜地看到《九色鹿》成为小学必读课文。“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这是《九色鹿》开头的一段。落水的调达,被九色鹿救出,调达愿做九色鹿的奴仆,以报答救命之恩。九色鹿说:“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调达发誓绝不说出。但当国王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的时候,调达出卖了九色鹿。后来国王知道了这些,“非常惭愧。他斥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并重重地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
背信弃义的调达受到惩罚,忘恩负义的老虎呢?我写出了“故事新编”。
“兽中之王”老虎,放下架子,拜猫为师学艺。猫本不想教,收徒弟要宁缺毋滥,一旦妄传,怕遭天谴。但碍于同属猫科动物,也算个远房表亲,就到山林里教他。如何趴下隐蔽,如何匍匐前进,如何迂回突袭……猫示范,虎演练,教学效果颇佳。老虎声声师傅,虽喊得亲切,但猫从老虎眼里不经意间露出的凶光,知道这徒弟不善,就多了分小心。这老虎折腾了半天,有些饿了,心想猫的本事不过如此,捕食了吧。出其不意,使出家传绝招“饿虎扑食”。这猫耳觉有风,快速反应,“嗖”一下子蹿到树上。
幸亏还没教老虎上树!猫稳了下神,居高临下地说:“徒弟啊,你一忘恩,损失的不光不会上树!最大的损失,是被恩人抛弃。我的本事,你学去的,不过冰山一角。我完全可以趁你树下愣神,愤愤于老师怎么没教上树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凌空猛然扑下,抓瞎你双眼,废你武功。可我一向慈悲为怀,你虽不存‘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心,我却觉着师徒如父子,待你如孩子。你如此无情无义,我本不该再教什么,但咱毕竟师徒一场啊,为师的有些话,还是要语重心长地说给你。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上课,你可记好了。你以后艺高虎胆大,会妄为,为免得‘株连十族’,连累老师,你永远不要说本事是我教的。你太张扬,地球人已经都知道你是‘兽中之王’了,你还想让太空人都晓得,把个‘王’字写到额头上。这不让百兽‘羡慕嫉妒恨’吗!你看你那些熊猫表弟兄、表姊妹们,憨态可掬,人见人爱。要保持清醒啊!我常提醒自己:走在低处,不觉卑微;站在高处,不犯头晕。我顺便预测一下虎的运程。以后遇到小狐狸精要小心,它‘狐假虎威’,利用完老虎,转脸就说老虎没脑子。将来遇到一个叫武松的山东好汉,千万别惹,就是他喝醉了酒也要躲远点,否则,‘武松打虎’,虎命必亡。你重要的问题是修德,没有德,本事越大,危害越大,灭亡越快。所以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要一起强调,单讲自强不息,没有厚德载物,容易出问题,那海盗冒着生命危险‘自强不息’地作案,那造地沟油的‘自强不息’地运用科技手段作恶,你这老虎‘自强不息’地学了本领转脸就想吃老师。厚德载物岂能缺失!我劝说容易,你改正难,就是濒临灭绝,被关到动物园重点保护,也会恩将仇报,老虎吃了饲养员的不幸之事时有发生。天机不可泄露,我看着师徒情分,已经说了不少。‘道不同,不相为谋’,你好自为之吧!”
之所以这么广泛地写报恩问题,就是因为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感恩。感恩,是必须的!天空感恩大地的依托,大地感恩天空的庇佑,所以才有了天长地久。
刘成德学**,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一生一世,原因之一就是他感恩。
刘成德在薛庄村不是特立独行,不是孤芳自赏,他就像邻居的老大爷,那么亲切,那么随和,他与父老乡亲融合在一起。
刘成德深爱养育他的这片故土。夏天的时候,村周围肥沃的土地上庄稼蓬蓬勃勃,村里这家那户的树木也在季节的热情中旺盛着精力,知了此起彼伏地欢唱着。有空时,刘成德喜欢在村周边转转。那高高的玉米,昂首挺胸,一行行的,整齐排列,像穿着绿色军装的士兵,列队而立,意气风发。
茶余饭后,我也陪着他老人家转过多次。庄稼簇拥中的村庄,像碧波中的宝岛,像绿叶托衬中的大花朵,像大地母亲的手软软地合拢着孩子的脸蛋。这乡村啊,就是一棵常绿的家乡树,树上的鸟儿,每一声啭鸣都是隽永的乡音,摘一个树上的果儿,尝一口,满嘴都是流香的故乡滋味。
夏天的晚饭后,刘成德从家中一趟趟地挑了水,用瓢往村中的广场上洒着,凉热在地面上一交汇泛出淡淡的水汽。广场一边的花木,经了一天风尘,经了一天炎热,有点蔫吧,刘成德舀着一瓢瓢的清凉,泼灭着燥热的浮动。花木知情,颤悠着枝叶,仿佛唤醒了遥远的记忆:“我必用清水洒在你们身上,你们就洁净了。”
刘成德提出音响,放在广场中的亭子边上,深情、动人的歌声响起来:
我生在一个小山村
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
胡子里长满故事
憨笑中埋着乡音
一声声喊我乳名
一声声喊我乳名
多少亲昵
多少疼爱
多少开心
啊,父老乡亲
啊,父老乡亲
我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
作为一名转业老兵,作为一名返乡退休工人,刘成德喜欢听这《父老乡亲》,每次听都共鸣,深觉唱出了自己的心声。
广场上的父老乡亲多起来,乡村夏天的夜晚惬意起来。广场西边的梧桐树下,妇女们在打扑克。刘其胜的媳妇王延美、刘维和的媳妇房秀芹、房德忠的媳妇董庆琪……这些牌友们,撂下一天的操持,少了白日的内敛,多了些开放,说话声、欢笑声,也就响亮起来、明快起来。这音声仿佛一条飘带,一头联上了天,一头系上了地,天地良心就这么联系着,乡村的夜晚分外温柔,分外轻松。黑狗、黄狗、白狗,都伸着红舌头,趴一旁,懒得动,懒得理打扑克的输赢。
时间,地点,人物,
形体,气味,颜色,
梧桐,女人,和狗,
七嘴八舌,热闹着,
五花八门——没有主题就是主题。
音响里传出在这里放的遍数最多的歌——《学习**好榜样》。多少遍了?谁也记不清,无量了,无量**,颂歌无量!
学习**好榜样
忠于革命忠于党
爱憎分明不忘本
立场坚定斗志强
妇女,打着扑克,听着歌曲,聊着天……
“这广场利索的,亏了刘成德天天打扫,他就是咱村学习**的好榜样。”
“小了,小了!”
“牌出小了?还有大的在我手里攥着呢!”
“不,我说,您说小了,刘成德是全国学习**的好榜样。”
“别光来虚玄套,谁输了牌,到东边亭子里,双手给刘成德端碗茶,没刘成德洒水,能这么凉快!”
“咱这广场,该起个名,就叫成德广场。”
广场中心,亭子里的男人们倒是安静得多。兄弟爷们喝着刘成德准备的大碗茶,闲聊。刘成德穿着大裤衩,光着脊梁,脖子上耷拉着湿毛巾,手里摇着大蒲扇,他摇的幅度大,坐在一旁,都觉着清凉。
比刘成德大10岁的房士宽,大3岁的刘其贞,小1岁的刘其昌,小9岁的刘其星……都聚来了。城里的夏天,女人露得多;农村的夏天,男人穿得少。亭子里的老少爷们,这个袒胸,那个露腹,说起话来,也都是光着膀子露着背,没藏没掖。
“成德大碗茶,好喝!”
“煤气烧开的水,泡出茶来,味道就差点。咱喝的水,是成德用柴火烧的,就是好喝!”
“**茶,成德水,喝了格外提精神!”
农村夏天的夜晚,特别有意思,老少爷们,姊妹娘们,一扎堆,就是个“综艺大观”。
刘成德好拿着个小收音机听听。有一次刘其昌、刘其贞说也喜欢听,就是舍不得买。按辈数他俩大刘成德一辈:“其贞叔、其昌叔,去买个吧,好听。”刘成德每人给了100元,这俩老人都有了收音机。刘其昌说:“以前,知道变天不变天,靠腰疼腿酸,靠晚上看看天。俺有了收音机,听个天气预报方便了。”
刘其贞说:“我有冠心病,成德送给我一瓶‘冠心复合丸’,吃了心里挺舒坦。”
“成德不光帮人钱物,还‘救心’。”刘其星上过高中,说话讲究。
灯光映得广场亮敞。刘成德的孙子方舟,五六岁了,光溜溜的,胖乎乎的,跑到刘成德身子后边,举着小拳头给爷爷捶背,两个小屁股蛋上闪着月光。
“这广场干净的,成德可没少出了汗。”房士宽老人感慨着。
广场地面铺着土红色的瓷砖,砖缝隙往外冒小草,夏日的阳光,炎炎的,刘成德拔那些小草,满脸都是汗水。广场上的冬青啦、小龙柏啦、紫叶小波啦,金叶女贞啦……都得常修剪,东北角的那棵大柳树,飘柔着长长的枝条,见证着刘成德的奉献。生活的美好,总少不了辛勤的劳动。
一阵小风吹,远处瓢来的庄稼香混合近处的花香,给大家带来清爽。乡村夏天的夜晚,花融融,月融融,人融融,乡村夏天的夜晚毕竟融融。
……
刘成德出了亭子,向东边走,广场东边是条南北路,路东里是吴秀兰的秀兰综合市场,他大概到商场里买点东西吧。他整天给别人买东西,心里就是没自己,他该买点营养品给自个补补身子,七八十的老人了。
他却只走到路中心,弯下腰,抱起不知什么时候在那的一块大石头,扔到不碍事的一旁,这让车碰上、人绊上都不好:“有绊脚石,就得随时搬走。”
只要有慈善心,好事随时可做;只要有感恩心,好人随处可为。
薛庄的夏夜啊,奏鸣出动听的乡村感恩小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