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1400000079

第79章 余辉暮暮(3)

吵了一架,也使陈果夫头脑清醒起来,蒋介石之所以千方百计地把他挤出中央,是为了扶植太子蒋经国,变着法儿地削弱CC派的势力,越是这样,陈果夫就千方百计地赖在中央不走。老蒋也拿他没办法。

吵了一架,心里也出了一口恶气,陈果夫觉得痛快不少。但是想起二十多年蒋陈友谊,也着实让他留恋。于是一幕幕往事在他的脑海里翻来覆去……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那时,老蒋在前方打仗,他把经国从家乡弄到上海上学,并托付给陈果夫照顾。陈果夫又当爹又当妈,百般呵护。蒋介石也不客气,今天写信明天写信,要这要那,陈果夫一一照办。

1923年2月28日,蒋介石写信给蒋经国说:“每月可于果夫哥哥处,挪零用钱三元,如果想买各种书籍,并与果夫兄商定为要。”

9月4日,蒋介石又给蒋经国写信说:“如有信件可托果夫哥哥写个信封寄出,你弟(纬国)处应常通函问候。”

9月13日,蒋介石给蒋经国信中说:“再嘱你请果夫哥哥寄陈舜球银20元,给其做学费。”

9月14日信中说:“我上次托果夫转交你的信,想已收到了,我在这里很好,勿念。”

10月13日,又写信说:“你有空闲的时候,可以托果夫哥哥拣几本小说看看。但小说不能做正项功课,只可算是解心郁、发性灵的读物。”

蒋介石把在上海的财产也托陈果夫代为保管,甚至把自己1000多两银子的一个存折,也交给了陈果夫。

1926年,蒋介石第一次东征后,编写《曾朝治兵语录》,邮寄上海,托陈果夫付印。

由此可见,这些年月,蒋陈可谓相交莫逆,情同手足,陈果夫也不负蒋之重托,对蒋经国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尽了义务和责任,蒋经国也是感激涕零。

蒋介石不忘陈果夫照顾蒋经国之恩,对陈果夫的身体也倍加关心照顾,这一点,陈果夫当然心里也十分明白。

1943年夏,陈果夫肺病加重,蒋介石每天派人送去牛乳两磅,供陈果夫营养身体用。

1948年7月,陈果夫去上海为吴倚沧治丧,由于连日辛劳,以致肺病发作,吐血不止。蒋介石又派人专程看望,并嘱咐他悉心静养。

陈果夫的病情加重,吐的多是淤血,新药国内少,他打听到有一种叫牛儿海蒙柏拉斯丁的止血好药,四处托人买,怎么也买不到,蒋介石听说了,让宋美龄到中美陆军医院去想办法,又派蒋纬国向美军索取。对此,陈果夫当然感激不尽。

1948年10月9日,陈果夫过生日,许多人送来了生日蛋糕和花篮,人来人往,热闹非凡。9时许,蒋介石和蒋经国也来了,在陈果夫家待了一刻钟才走。一是来祝贺陈果夫的生日,二是来看望陈果夫的病。

蒋介石说:“果夫今日面色尚好。”

陈果夫说:“面色好是因病中特别维护肠胃。肠胃之消化系统,犹之国家之经济机构,经济健全,所以虽有病,气色仍好。”

蒋介石笑笑说:“果夫真是久病成医啊。”

陈果夫听了也苦笑起来。

蒋介石又询问:“用中医治,还是用西医治?”

陈果夫说:“现在用西医,将来培补时需要中医。”

蒋介石说:“还是西医可靠。”

陈果夫说:“就是西医不能做整个计划。”

从中,不难看出蒋、陈的亲密关系。

且说蒋介石为了修补他与陈果夫的关系,就在“顶牛”的第二年,也就是1944年春,组织部长朱家骅下台,留下了空位,蒋介石为了安抚陈果夫,让他暂任组织部长,由于陈果夫身体不佳,年底便由其弟陈立夫改任。卸任后的陈果夫便去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虚职。用他的话说:顾问顾问,能问就问;代理代理,光代不理。于是抱病投入他的桃花源中续写他的《新桃花源记》了。

到1948年时,他的《新桃花源记》就写不下去了。因为我解放大军的炮声隆隆,打破了桃花源本来的宁静。

一天,夜黑如墨。阴森的天穹下着秋雨,宛如大自然的乐曲,如歌如诉,美妙绝伦。位在林园中的陈果夫的别墅,正好处在这种大自然音乐的包围中。

陈果夫对沙沙的秋雨声常有亢奋感。可是今夜的雨声已使他亢奋不起来了。陈氏兄弟围着一台老式落地收音机,在静静地收听着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方战场报道……

我人民解放军在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正在胜利发展之际,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共计100万人,联合发动了平津战役。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在绥远,保存下的一部分国民党军队,经过相当时间,在董其武将军率领下通电起义,接受改编。这样,对今后如何解决国民党军队便有了天津、北平、绥远三种方式。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无论是战争的规模或取得的战果,在中国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这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4个月零19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又有消息说,当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时候,侵入中国内河长江的“紫石英”号等英国军舰先后驶向人民解放军防区,妨碍渡江,双方发生武装冲突。英舰开炮打死打伤人民解放军252人。“紫石英”号被人民解放军击伤停搁在镇江江面,其余三艘英舰逃走。事后,英国政府声称“英国军舰有合法权利在长江行驶”,保守党领袖丘吉尔甚至主张派出航空母舰到中国海上“实行武力的报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立刻发表声明,严正指出:“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人民必须保卫,绝对不允许外国政府来侵犯。”这个声明,表达了中国人民不怕任何威胁、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立场,使长期以来饱受帝国主义欺压的中国人民感到扬眉吐气。它表明,外国侵略者依仗他们船坚炮利在中国领土上横行不法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由于形势所致,陈氏兄弟时常有收听“敌”台消息的习惯,他们在时刻关心着全国的局势。新闻一结束,陈果夫起身把旋钮关上。两人坐在客厅,又是一阵沉默。

陈果夫神色沮丧。

陈立夫说:“大局已定,全国赤化只是时间问题。”

陈果夫道:“我也有这种预感。”

“我想大哥先撤一步,我随后就跟上。”

“往哪撤?”

“按老蒋的计划,去台湾呗。”

“好吧。”陈果夫叹了口气:“屋漏偏遭连阴雨。最近我这不中用的身体也大不如前。”说完他剧烈地咳嗽起来。陈立夫慌忙给他捶背,一口痰喷吐出来,竟带有大片血丝。

“大哥,你得看病啊!”

“是的。”接着又是一声巨咳,便是血浆。

也许是耐不住疾病的痛苦,也许是不忍看到共产党的大炮打到上海,1948年11月15日,“不能打算私事”的陈果夫,终于拿起笔,给蒋介石写信,提出离开上海到台湾养病。

蒋介石见陈果夫确已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况且也好借此机会把他踢出政界,没加任何犹豫,当即批准。

陈果夫经过一段时间的清理财产,于12月6日晚上,登上中兴轮,前往台湾。

前来送行的有弟弟陈立夫和CC系的头头脑脑们。

陈果夫望着上海滩的万家灯火,望着上海城参差巍峨的楼宇,禁不住涌起一阵悲凉与酸楚,此次离开上海,何日再返回呢?十年?八年?也许是一辈子也回不来了。

陈立夫见陈果夫满脸的凄凉,也禁不住触景生情,想到了自己的命运,他强装笑颜地对陈果夫说:“上船吧。到台湾后好好静养身体,免得小弟牵挂。”

陈果夫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无限惆怅地道:“人生如梦,往事如烟啊,曲直是非,自有后人评说,人命天定,何必自寻烦恼,还是自我珍重,颐养天年吧。”他朝陈立夫双手一抱,轮船启动了。

望着远去的轮船,陈立夫心中也涌起一股无名的惆怅。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用他那浓郁的湘南口音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誓与共党为敌的陈立夫,看不到一丝希望,在蒋介石先他而逃的情况下,一个黄昏,他也匆匆忙忙地上了飞机,还没有容他落座,飞机已经发动升空。别了,大陆!别了,故乡!

陈氏兄弟双双“出局”

1950年3月,共和国迎来了第一个艳阳春天,而龟缩在海岛的蒋介石是一脸的沮丧。痛失大陆的心痛,使他痛下决心,决不食言,重新规划台湾的明天。要建设好明天,首先要总结经验,加强党的改造。一旦提到党务,蒋介石就要骂娘。在一次党的改造动员大会上,他公开点名批评陈氏兄弟,辜负了党国的希望。

他的批评要点有二:一是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本质上是党本身的失败,而党的失败是“二陈”直接造成的,必须承担应有责任。二是党的改造就是告别过去,刷新政治,“不能再见党内派系倾轧、人事纷争的现象。我们党员不能再有败坏纪纲、藐视组织的行径;我们不能容许过去招致大陆沦亡的一切观念、行为和作风,用到台湾来,瓦解我‘中华民国’最后的基础,使其重蹈大陆各省的覆辙”,而要做到这一点,清算历史、改变现状、创造未来是贯通的。

会后,“二陈”也挂不住脸面了,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二陈”一商量,认为是老蒋赶走他们的信号。人贵有自知之明。于是“二陈”萌生了引咎而退的念头。据萧铮回忆:“某日总裁曾单独召见立夫兄,谈及党的问题,立夫兄谓大陆之失败,党政军三方面均应有人负失败责任。党的失败,伊与果夫先生应负其责,故嗣后改造,伊与果夫先生不宜参加云云。总裁闻之默然。”

1950年7月26日,蒋介石在台北宾馆举行茶会,会上宣布了酝酿已久的中国国民党改造方案,以及由陈诚、张道藩、谷正纲、蒋经国、沈昌焕、连震东、张其昀、陈雪屏、胡健中、袁守谦、崔书琴、谷凤翔、曾虚白、肖自诚、郭澄等16人组成的“中央改造委员会”,8月5日,“中央改造委员会”正式接替原“中央党部”职权,挂牌办公。自此,控制、操纵国民党党务长达24年之久的陈氏兄弟,首次双双出局,并且随着撕落的日历,被丢入了旧朝遗老的行列。

应该承认,蒋介石为了争取民心,取悦舆论,确实惩治了一些国民党内的腐败分子,但充其量只是抓获了几条“小鱼”,像孔宋这样的大鱼,颠颠地跑到了美国,安享清福,蒋的动静再大,也鞭长莫及。

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整肃本是个幌子,明眼人在说,目的在于为儿子蒋经国清除路障。1950年6月,即改造运动开始的两个月,蒋介石以“勾结匪党,煽惑部队叛变”的罪名,枪毙了二级上将陈仪,用血腥的方式,拉开了“整肃”失职的党、政、军高级官员的帷幕。随后,黄埔、CC的大佬们一个个成了刀下鱼肉,任人宰割。1952年10月,整党工作大功告成。蒋经国的党内地位迅速抬升,一跃成为国民党内仅次于陈诚的巨擘。而向以主持党务为荣的CC团,却几乎全军覆没。

陈果夫之死

1951年8月25日16时52分,当时钟的指针在这刻停留的时候,陈果夫经过痛苦的挣扎,终于闭上了双眼,享年59岁。

先是传来妻子朱明的哭声,继而是儿女们的哭声。

他身后留下了妻子儿女,留下了无限的遗憾:为什么不早不晚,偏偏死在来台后的今天?如果再早一年,他可身葬故乡,如今却是另说了。

同类推荐
  • 品关羽

    品关羽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最真实的感悟。”
  •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本书介绍了革命烈士焦裕禄的生平,内容包括:苦大仇深渴望翻身、走上革命道路、随军南下开辟新区、工业战线上的红旗手、战自然锁风沙、统一县委领导班子思想等。
  • 名人传记丛书:哈代

    名人传记丛书:哈代

    名人传记丛书——哈代——于前人,他是继承和发展;于后世,他是创新和典范:“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

    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

    《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记录的是毛泽东在1936年至1946年之间的外交活动。严格地讲,毛泽东在此期间的外交活动只能算是一种“民间外交”。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集)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集)

    本书为畅销书《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的全新修订版。是国际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先生写给大众的王阳明通俗传记。冈田先生于六十八岁高龄提笔撰写此书,九十三岁完成,花费了二十五年的心血。作者在穷尽中日两国史料和研究成果、历经六次阳明遗迹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冈田先生以心学发展的脉络为线索,史料互证,张弛有度、夹叙夹议地详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及其悟道的心灵轨迹,探讨了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和师友交往对其思想形成的深刻影响。冈田先生尤其注重从王阳明的诗文中探寻其当时真实的内心,并由此补充了许多不为众人所熟知的细节,解开了有关王阳明生平和思想的诸多谜题。
热门推荐
  • 纸上河流

    纸上河流

    散文集《纸上流河》收录了作者十几年来创作的的散文、随笔等作品166篇,分为米兰流香、眸中流情、康王流景、生存流影、思想流韵、道边流溪、空间流畅等章节。倾注了作者对矿山的一情一景以及矿区人文环境的细致观察、深层思索和倾心赞美,其中不乏对人生、社会的思索和领悟,是一部启迪心灵、怡情怡志的文学集。
  • 故事会(2018年7月上)

    故事会(2018年7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谋情之王爷诱妃成瘾

    谋情之王爷诱妃成瘾

    【宠文一对一,若有爱,是深爱,若有虐,是暖虐。欢迎入坑~~】他是南羽国的五王爷,大婚前一月,未婚妻突患重病,他衣不解带没日没夜的榻前照料,真是不离不弃,情深似海。————乱说,他分明恨不得亲手剁了他那未婚妻。他也是浮玉剑宗的掌门大弟子,他薄情寡义,为了娶另一个女子,竟亲手逼得爱慕他的女徒弟跳崖自尽。————瞎说,他分明爱她入骨,视她如命,怎么舍得。*****【事实是】她八岁那年家中被灭门,他救下她,阴差阳错,收了她做徒弟。从此宠她入骨,爱她如命。桃花灼灼之时,也曾许诺要百里红妆迎她进门。*****【实际是】醉酒之夜,他抱住她声声唤着“绾绾”,声声婉转动听,缠绵悱恻。她泪如雨下,心如刀割。那日,她一身红衣,他勃然大怒,从此不许她再穿红衣。那日,她和那女子同时被刀架着脖子,只能活一个时,他毫不迟疑舍弃了她。那日,他将她与刺客一同射杀,逼得她跳崖自杀。*****【真相是】他为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他为她,忍辱负重,受制于人。他为她,敌军城下,弃甲投降。他为她,遮雨挡风,此生不负。*****一曲红尘几重泪,再回首谁是谁非。若使相遇便相知,省却多少曲折事。*****【小剧场】浮玉剑宗后山上云雾缭绕,楚慕问白若,“你想要的浪漫是什么样的?”白若回答说,“很简单,就是我们去抢劫,成功后携款潜逃中,你不幸被捕,宁死不招,锒铛入狱……留下我一个人黯然神伤,挥金如土的度过余生。”楚慕,“……”这南羽没人敢抓他吧。————一日,楚慕拿来棋盘要和白若下象棋。白若说:“我不会。”楚慕说:“没事,我教你。”棋盘摆好后,楚慕拿着‘士’问白若:“知道这是什么吗?”白若说:“干!”从此楚慕再也不和白若提下棋了。————浮玉剑宗新弟子年度考核的时候,陈玉刚好给白若监考。快交卷时,白若的卷子和她的姓一样,一片空白。陈玉走过她桌旁时,趁人不注意,偷偷给她塞了张纸条。白若那个激动啊,各种紧张,各种激动,各种藏,最后终于颤抖着打开,上面赫然写着:“你怎么什么都不会啊?”“……”————
  • 拯救二郎真君

    拯救二郎真君

    一卷《六节藏象》流传了数千年;谢志的宗门也传承了数千年;他踏遍神州、寻遍大地,只为寻找一个机会。他找到了机会,也发现了更多的问题。想知道问题的答案?那么,穿越诸天、拯救二郎真君吧!
  • 美国的故事1:殖民之地

    美国的故事1:殖民之地

    毕蓝老师留美二十余年,从看到美国到看透美国,以细腻、真诚、幽默的文笔,自2010年起开始在博客上写美国,从“五月花号”开始写起,时至今日,依然持续更新中。网友评价她的美国史“简明而不简单,严谨而不严肃”。如果你想要了解美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妨来听毕蓝老师给你讲讲美国的故事……从1587年到1765年,北美最初的13个殖民地是如何形成的?从“五月花号”登陆北美到独立战争打响前夜,美国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本书分为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工作娱乐、社会生活、五十述怀共五个部分,是一部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秀,作者用十分生活化的语言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记录了旅居美国20多年的点点滴滴,在嬉笑怒骂中饱含人生哲理。本书反映的一些问题,比如华人子女在美国的教育和身份认同问题,折射出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具有深刻的意义。
  • 台案汇录辛集

    台案汇录辛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那年守护剩下的盛夏

    那年守护剩下的盛夏

    他,后悔没有听佟七解释,逼她跳下了悬崖。她,后悔没有把他杀死,留下的的只有一滴眼泪。他,救下了了她,从此爱上了她,希望和她一起幸福的生活下去。
  • 这里曾经是汉朝5

    这里曾经是汉朝5

    本书是该系列的第五部,书中从王莽夺权写起,到东汉班超等人征服西域为止。王莽积数十年功力,终于成功篡权,建立新朝。然而,这个史上最为著名的集儒家学术大师及理想主义者为一体的皇帝一登基,就掀起了狂热的复古主义,将国家推向了深渊。天下哗然,怨声四起,造反之声不绝于耳。刘氏宗族后裔以种田为业的刘秀,也加入了光复汉朝滚滚洪流,去寻找他那血腥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