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1600000040

第40章 英年逝夫(1)

犯难北上,孙中山偕庆龄登上了“永丰舰”

公元1924年11月13日,风和日丽。

广州军港,大海停止了喘息。透亮的、玻璃似的、勉强可以辨出来的波纹,捉摸不定地远远滚来,温润地洗涤着满撒在海边的鹅卵石……军港中的“永丰舰”已做好了整装待发的准备,只待一声令下。

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健步登上永丰舰,向送行的党政军要员挥手致意。随着舰长一声令发,汽笛长鸣,永丰舰缓缓离岸,向墨蓝色的深海域驶去。此行任重而道远,目的地——北京。

这次孙氏夫妇的北行,是应北京“基督将军”冯玉祥之邀,共商和平统一大计。孙中山南方的革命,犹如春雷,在北方引起了强烈的回响,革命热情空前高涨。“基督将军”冯玉祥向原来的上司直系军阀吴佩孚发动了一次突然袭击,赶走了由“猪仔议员”贿选出来的“总统”曹锟,还捎带着把已经退位的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逐出了紫禁城,一举控制了北京,并联合奉系张作霖、皖系段祺瑞,组成一个政府。“三员大将”一商量,认为孙中山在南方干得红火,有意请他北上主持国事,于是邀请之函就这样发了出来。

孙中山接信深思良久,庆龄心里也在犯犹豫。

但作为爱国爱民、同情人民疾苦的孙中山,虽痛恨军阀混战与割据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也不愿放弃一线和平统一的希望。为了迅速实现和平统一,他毅然决然接受冯玉祥等人北上之邀。

既然丈夫已经决定,庆龄还能说什么。只是提醒中山说:“长途跋涉,社会动乱,路上要多加注意。”

宋庆龄说得有道理。当时,孙中山也有极大的对立面,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一致反对孙中山的革命,企图把它扼杀在摇篮中。因此北上困难重重,险象环生,有些事件难以预料。

“这些我已考虑了,为了人民的利益,革命者应不惜个人的一切。”孙中山说到这里,又话题一转,“不过,我们还要防备万一。路线可以调整,先到香港,再由香港搭日本轮绕道上海,后到日本神户,再到天津驱车进北京。另外,多带些卫兵,加强防备力量。”

“那就这样,希望你想得再周到些。”庆龄再次叮咛道。

临登舰前,孙氏夫妇又在黄埔军校做了短暂停留,他们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和欢送。会议由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主持,孙中山和军校校长蒋介石都讲了话。所有这一切活动之后,他们才登上了永丰舰。

永丰舰当天抵达香港,再由香港换船,经过四天四夜的航行,于11月17日抵达上海港。孙氏夫妇受到了三万群众的热烈欢迎,盛况空前,令孙中山感叹不已。他们在莫里哀路寓所住了下来,看望者、拜访者络绎不绝,再加上开会、商讨国事,忙得孙氏夫妇团团转。本来,停留主要是休息一下,缓解旅途疲劳。庆龄面对这些应接不暇的情况,对中山说:“还不如路上休息好。”因此,他们在上海只停留了四天,就又起程了。

大海扬波作浪,为孙氏夫妇送行。

这天,天边吹来一股凉气,使海面激起一阵波浪,仿佛那被吞没了的太阳向天空舒出一口满足后的叹息……

客轮经过一周的昼夜航行,于11月27日来到了日本的神户港。

神户,一个美丽的海港城市。孙氏夫妇的蜜月曾在这里度过。他们回到这里,仍备感亲切。很多老朋友,纷纷登门看望。细心的庆龄已觉察到,来者很多,但不见日本政界朋友。再者,从他们的谈话中,庆龄已隐隐约约地感到中国和日本发展至今,已分道扬镳了。如今,孙的转向苏联,也使日本政界反应强烈。不管怎样,孙中山也在日本发表了演说,开展政治攻势,抨击日本政府正在走向一条帝国主义的道路。

宋庆龄也在神户高等女子师范学校发表了演说。那是在28日的下午,当孙中山陪同宋庆龄来到神户县立女子高等学校时,受到该校校长及全校教职员工、学生的热烈欢迎,生生代表本田须子把一束盛开的菊花献给了美丽的宋庆龄。在学校的大礼堂里,近千名学生把礼堂挤得满满的,还有不少站着的,一直到门外。孙中山和宋庆龄同时走上讲坛,欢声雷动。孙中山作简短的致词后,接着,宋庆龄“用自然、流畅的英语”发表了关于妇女运动的演说。她在演说中指出:“妇女地位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尺度。当今世界上,只有意识到这点的民族,才能成其为伟大的民族。”她说“妇女对正义的要求”,正成为强大的“世界运动”。她认为妇女“必须参与妇女界的、社会的、公民的以及工业的福利活动,必须争取与妇女和儿童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情的发言权”。更可贵的是,她没有把妇女运动的目标,仅仅停留在争取妇女与儿童的权利上面。她说:“我恳切呼吁,东方和西方的妇女,为改造世界而联合起来!联合起来要求普遍裁军,废除歧视政策,废除不平等条约。我们妇女必定会取得成功。”最后,她激动地表示:“我希望中国和日本的妇女,争取实现那个人类不为动物本能所支配,而由理性所指导的日子。”

显然,这篇论述妇女运动的演说,是宋庆龄1913年在美国威斯里安院刊上发表的题为《现代中国妇女》的文章后11年来研究妇女解放问题的新成果,许多重要论断,为以后世界妇女运动所证实。这篇演说,当时日本各大报纸均有报道。在日本很有影响的《大阪每日新闻》认为:它是“世界妇女日益觉醒的有力证明”。

现场亲耳聆听过这次演讲的岛越文子,在57年后,即1981年时担任了神户高校同学会副会长,她回忆当时情景说:“讲演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宋庆龄是一位坚强的人、高尚的人,讲话稳重,我们对她非常尊敬。”

不仅如此,这篇演讲对宋庆龄此后漫长的革命道路来说,还可谓一座里程碑,因为它是宋庆龄有生以来第一次在群众面前公开发表的政治演说。它表明经过10年来孙中山的帮助和在工作中的锻炼,宋庆龄已经克服了生性腼腆的弱点,而具备了政治家的风度,结束了正如她自己所说的“学徒”生活了。在此之前,孙中山发表演说时,她总是在他身旁静静地听着。据说,每次公开露面之后,由于腼腆和缺乏经验,“她常因感情激动而精疲力竭,不得不休息几天以恢复体力”。

宋庆龄演讲后,孙中山又为女子高等学校题写“天下为公”四个大字作为留念。该校把这个题字视为珍贵文物,至今仍悬挂在学校的纪念室里,并已列为该县的重要文物之一。旅日华侨还特地将这四个字刻为石碑,竖立在当年孙中山和宋庆龄参观过的“移情阁”供人参观。1983年,经过修复的“移情阁”已作为孙文纪念馆,陈列孙中山的著作、照片和文物,供人参观。

孙氏夫妇在神户停留了三天,于11月30日又转向天津的旅途。孙中山按捺不住心情的兴奋,站在甲板上,迎着海风,想着再有一周时间,即可以到达目的地——北京。这时,庆龄轻步走上前来:“你的感冒还没好透,别让风再吹了!”说着,便把一件呢制军大衣给他披在身上。

“谢谢夫人,有你在身旁,我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啊!”孙中山哈哈大笑,殊不知病魔此时正在向他进攻。

12月4日中午,朔风怒号。船到天津大沽港,两万余名前来迎接大元帅的各界群众,已立于码头、主要街巷。孙氏夫妇立在甲板上,同欢迎的群众见面,挥手致意。在这数万群众中,就有后来成为周恩来夫人的邓颖超。她在回忆中描写道:

我在欢迎行列中,看到为推翻清朝帝制、为中国独立、自由、民主而奋斗不息的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坚定沉着,虽显得年迈,面带病容,仍然热情地向欢迎的人群挥帽致意;同时看到亭亭玉立在孙先生右侧的宋庆龄。她那样年轻、美貌、端庄、安详而又有明确的革命信念。她以一位青年革命女战士的形象,从那时就深深印入我的脑际,至今仍然清晰如初。

就在这天晚上,孙中山突发高烧,肝病暴发,实令庆龄不安。在天津度过了治疗的26天,病未痊愈。12月31日,他们乘火车到达北京,车站上聚集的欢迎的人群数以万计,但孙病体不支,不能公开讲话,只发表了书面谈话,表示“此来不是为争地位,不是为争权力,是特来与诸君救国的”。

孙中山北上时带着召开国民会议的建议,并明确指出必须有工农代表参加。但段祺瑞故伎重演,召集了一个只有旧式的将军和政客们参加的“善后会议”,作为抵制。段还擅自照会各外国公使馆,任何新设立的政府都将尊重现存的所有条约。此时已卧病在床的孙中山怒斥道:“我在外面要废除那些不平等的条约,你们在北京偏偏要尊重那些不平等条约,这是什么道理呢?你们要升官发财,怕那些外国人,要尊重他们,为什么还来欢迎我呢?!”

英年逝夫,宋庆龄泪洒北平……

北京的协和医院,位于古城中心,是北京城当时最现代化的大型医院。此时,孙中山已由北京饭店转移到这里就诊。到1925年1月,医院明确诊断:肝脓肿转为肝癌晚期。

夕阳西下,融入北京城的西山。

恐怖的死亡之夜步步追逼。落霞的余晖挤进了北京协和医院的急救室。治疗后的孙中山从昏迷中苏醒过来,脸上露出微笑,不无幽默地说:“我和列宁见了一面,列宁没有收下我这个弟子。”

“大夫,还需要手术吗?”守在床前的庆龄急问。

“手术方案已经定了下来,请夫人放心,我们会尽力的。”大夫回答。

1月26日动了手术。孙中山顽强地同病魔抗争,精神尚好,各种慰问电函及来探视者络绎不绝。庆龄日夜守护床前,明显消瘦下来。2月9日,廖仲恺夫人何香凝闻知此信,千里迢迢特意赶来襄助庆龄,使孙氏夫妇在身心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在给孙中山治疗的日子里,何香凝常把庆龄拉在隔壁房间劝慰说:“中山的病,主要是长年艰苦工作,颠沛流离,备受煎熬所得。多亏婚后10年,你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在饮食上精心调理,要不,还到不了这个时候。”

“中间,他的健康是大有好转,胃病几乎痊愈。他也告诉我,可以加倍工作了。”庆龄又道:“这次病的突发,主要是他带病北上,长途跋涉,几度转换车船,再加上一路天气不好,雨雪交加,在船上还饱受风浪之苦。每到一地,还要接见中外记者、当地要人,参加欢迎会,发表讲演等,使他精疲力竭。12月4日,抵达天津大沽口时,朔风呼啸,天气很冷,他站在船头上与簇拥在码头上的欢迎群众见面,又受了风寒。”

“这种情况下,段祺瑞还在继续作恶,实不像话。对先生的病也是个打击。这个账我们要记在心里。”何香凝像是安慰庆龄,也像是安慰自己。

同类推荐
  • 父亲长长的一生

    父亲长长的一生

    本书是我国知名编辑出版家叶至善先生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叶圣陶一生事迹的传记,本书为读者写出了叶圣陶这位睿智而智慧的老人不平凡的一生与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经历,把近一个世纪波澜起伏的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娓娓动听,特别是与叶圣陶相知相交的朱自清、郑振铎、茅盾、丰子恺、周作人、胡愈之、夏丏尊、俞平伯、冯雪峰、丁玲、老舍、巴金、冰心等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名人逸事生动有趣,让人看到一位大家的人生风采。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4)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威镇海疆的抗敌英雄裕谦

    威镇海疆的抗敌英雄裕谦

    本书介绍了抗敌英雄裕谦的生平,内容包括:禁烟先锋、前线督战、收复定海、招募水勇、智除汉奸、一代精英、誓师大会、血战镇海。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本书精选了近百位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传颂最广的名人,分为先贤圣哲、帝王风骚、治世名臣、传奇名将、科学巨匠、文学泰斗、艺术宗师、民族先驱、巾帼红颜九大类,以最精练的文字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思想见解、丰功伟绩等,同时配以“名人名言”栏目和精美的图片,点面结合,图文并茂,使读者朋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名人成长经历和成功历程,更加清楚、细致地了解名人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进而达到了解名人、学习名人,用名人的事迹激励自己,用名人的智慧指导自己。实现成功人生的最终目的。
  •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胡金铨都是老北京人,都爱好书画曲艺、民俗文化。作为同乡,胡金铨喜欢读老舍的小说,创作电影时也曾受其影响。1973年到1975年,胡金铨在《明报月刊》上发表了研究老舍的系列文章,而后集结成书,即为《老舍和他的作品》。本书是胡金铨对老舍生平、作品和文艺活动的梳理,从老舍的出生起笔,详述其求学、写作、异国辗转、回国教书及至抗战时主持“文协”的经历。胡金铨认为老舍具有北京小市民的特点——“安于现状,不做过激的事情”,他称之为“北京(骨泉)人”。这种个性影响了老舍的为人处世,也在其笔下人物的身上得到展现。书中所引资料包括老舍的自述、友人的回忆和其他发表于世界各地报刊上的文章等等,由胡金铨走访英美大学图书馆调查整理而成。擅拍武侠电影的胡金铨,银幕内外都处于行走的旅途中,老舍在其笔下也有了漂泊者的形象。以故乡北京为连接点,“走”成为这两位大师人生轨迹的关键词,其间的艺术影响和气韵传承可以借本书一窥。
热门推荐
  • 向红军学习

    向红军学习

    本书以生动的文字、翔实的史料,真实地记述了红军长征的全过程,体现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与艰苦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豪迈精神。它不仅是一部出色的纪实作品,也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 21世纪资本新论

    21世纪资本新论

    以欧美为代表的全球经济正陷入破产和革命的前奏,《资本论》必须进行新的科学革命,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对此进行了深度的解读,切中要害,直指本质。本书通过对《21世纪资本论》的进一步引申和解读,给出了解决方案,认为资本在21世纪有两层含义:其一,用货币资本推动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和构建消费生产的平衡性;其二,用人本资本、消费资本构建共产、共享的人类美好家园,其实质是人学的复兴和回归。只有以人本资本、消费资本来指导货币资本发展,人类的物质文明才能具有生命力、延续性、革新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变成树

    重生变成树

    一场雷雨过后,周阳重生成为了非洲大地上一棵猴面包树。啥?建国以后动物不许成精?我在非洲成精行不行?(异兽流,不化形变人,种田文,不仙侠也不魔法,不会写简介,看内容说话吧大家!)
  • 安静的下午

    安静的下午

    周六的下午,我拿到了《岁时记》。下个月的季题正是“落叶”。我还是头一次参加大多由老前辈们出席的这类句会,因此心情多少有些忐忑。朋友转交的会刊上,登的就是在上次句会上的作品。名列其中的,有著名公司的会长,学士会的会员的大名,完全是沙龙气氛的句会。十月将尽,庭院里的银杏和樱树的树叶开始飘落。寻望间,一只斑鸫飞落到窄窄的草坪。这鸟不合群,也不聒噪。它的动作尽管敏捷,但仪态却是落落大方的。据说它要是在玻璃窗边和镜子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就会跑上来打斗,自从在什么书上看到这类说明以后,我就不知不觉地留心起了这鸟。
  • 第一引力

    第一引力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讲述了一个暗能科技与现代科技并存的星际时代
  • 仓蓝

    仓蓝

    听闻仓蓝现世的时候,人间都有一场大恩怨。但是叶哀哀觉得自己着实是个炮灰,只因为遇到了那个男子。他要娶亲了,她伤心欲绝,他中毒快要身亡了,她肝肠寸断。才学冠世,目空一切的少年啊,我什么时候才能把你收入囊中,一起游遍这江山湖海。好,那道清冷的声音,带着幽怨地答道。这一次,算是被拐得心甘情愿了吧。
  • 紫荆修罗记

    紫荆修罗记

    谁不想风花雪月?谁不想把酒言欢?谁不想天伦之乐?谁不想白发终老?谁愿在自己的青春年华,拿起冰冷的刀剑,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最终,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篡命铜钱

    篡命铜钱

    简介一:一枚神秘的铜钱,改变了杨桐的一生。 本行是在道观里帮人算命解签的杨桐,在一次冲出马路救人的时候,被撞身亡。 鲜血染满了他随身携带的龟壳和铜钱,其中一枚铜钱竟然是一件不知名的异宝,带着他的灵魂消失无踪。 风玄大陆,一个偏僻的县城,杨桐以另一种方式重生…… 简介二:远古仙之文明陨落,无尽轮回纪元之后,弱小的人类得到了仙之文明的部分传承,发展出新的文明体系。 杨桐重生到这个世界,才知道这枚铜钱乃是远古仙之文明的一件异宝,落得仙之文明玉清一脉传承的他,如何在新的纪元,重修仙道。 -------------------------------------------------- 小水2012年呕心沥血之作品,保证让大家体会到不一样的高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