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1800000021

第21章 大罪大功 全家覆灭(2)

太尉郑弘对窦氏兄弟权势太大、结交宾客、危害朝廷深感忧虑。但他没有勇气直接指斥窦宪,就奏告窦宪的宾客张林、杨光等人贪赃受贿。可是窦氏党徒盘根错节,遍布朝廷,受理奏章的尚书是杨光的朋友,就把郑弘奏章的内容泄露给杨光,杨光又去找窦宪求救。他们来个恶人先告状,向章帝报告郑弘泄露国家机密。章帝当然是偏信窦宪的,就下诏指责郑弘,收了他的印绶,也就是罢了他的官,把他赶出京城。郑弘一气之下旧病复发,生命垂危。但他在病中仍给章帝上疏说:“窦宪的奸恶贯天达地。陛下处天子之尊,而相信谄佞之人,却不考虑国家的存亡……臣愿陛下诛灭奸臣。”章帝看了郑弘的上疏,略有醒悟,便派人带着药去看望郑弘。可惜,当皇帝的使者来到的时候,郑弘已经命归黄泉了。

窦宪是一个机灵敏捷的人,但心胸却很狭窄,只要有仇,不论大小,都要千方百计地寻求报复。窦宪的父亲窦勋、祖父窦穆被明帝下狱的时候,当时担任谒者的韩纡(yū)参加了审讯。二十年后,窦宪派人杀了韩纡的儿子,用他的头祭奠了窦勋的墓。

章和二年,年仅三十二岁的章帝驾崩,太子刘肇继皇帝位,史称和帝。章帝的窦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因为刘肇只有十岁,由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下了一份诏书,说:“今皇帝年幼,御体欠佳,哀家暂且佐助听政。虽然外有大国贤王作为屏障,内有公卿大臣协助统理本朝,然而要治理好国家,还需要有人从内部给予帮助。哀家之长兄、现任侍中的窦宪是一个智能兼备的人,又很忠孝,因此受到先帝的器重,留下遗诏,让他辅助朝政。但窦宪坚持谦让,哀家也不能强迫他。所以,现在委任他为两宫的宿卫。这个任务已经很重,就不再给他其他任务了。”这份诏书表面上看来是不给窦宪太大的权力,但这只是一个圈套。因为窦宪宿卫两宫,又有外戚的身份,实际上是以武力挟持宫廷,有着非常大的实权。他参与机密,宣布诰命(就是皇帝的命令),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光武帝刘秀有一位哥哥,叫刘(yǐn),比刘秀造反起义还早。但在争夺权力的斗争中,刘被另一个本家、自称皇帝的刘玄杀害。刘秀当上皇帝以后,就追封刘为齐王,他的后代也都世代封王。刘的曾孙刘畅被封为齐殇王。刘畅听说章帝驾崩,就来首都洛阳吊唁。窦太后几次接见刘畅。窦宪怕太后信任刘畅,分了他的权,就派刺客把刘畅杀了,还放风说,一定是刘畅在青州(今山东省北部)的弟弟刘刚派人杀的。但不久,凶手在京师被抓到,真相大白。窦太后觉得脸上无光,就把窦宪在内宫软禁起来。

事有凑巧,就在兄妹二人为如何下这个台阶而焦急的时候,南匈奴派使臣来洛阳,要求汉朝出兵,趁北匈奴发生饥荒的机会,帮助他们讨伐北匈奴,使南、北匈奴统一为一国,永远成为汉朝的友好邻邦。原来,在西汉武帝的时代,汉朝大军讨平了匈奴,使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了汉朝。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世的时候,南匈奴多次请求汉朝出兵,讨灭北匈奴。但东汉建国之初,国力尚不强盛,刘秀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不言战事,没有答应南匈奴的要求。经过四十多年的中兴,东汉已经有了一定的国力,又赶上北匈奴发生饥荒,所以南匈奴再次请求汉朝出兵。

东汉朝廷内部也分成两派。一派认为这是“天授时机”,正好“以夷制夷,于国有利”;另一派则认为应该坐视夷虏相攻,否则“引兵费时,坐失上策,去安即危”。窦宪则请求出击匈奴,建功赎死。窦太后软禁窦宪本来就不是真心,她不顾一些大臣的反对,命令以窦宪为主帅,车骑将军耿秉为副,率军北上,讨伐北匈奴。三公九卿联名上疏谏止,窦太后就是不听。

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与耿秉各率四千骑兵,与率一万骑兵的南匈奴左谷蠡(读lùlǐ,匈奴王称号)王师子(师子是人名)从朔方鸡鹿塞(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西北哈隆格乃峡谷口)出发;南单于屯屠河率万余骑从满夷谷(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北)出发;度辽将军邓洪会合边疆的羌胡兵和南匈奴左贤王安国军共一万八千骑从固阳塞(在包头市东)出发。三路大军直指大漠以北,并在涿邪山(在今蒙古国境内)会师。窦宪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他又分遣副校尉阎盘等人率左谷蠡王师子等的精兵,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在今蒙古国西南部),大破北匈奴军,斩首一万三千余级,获马、牛、羊、骆驼百余万头,北单于逃走。北匈奴八十一部二十余万人率众向汉朝投降。窦宪踌躇满志地登上离内地三千余里的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刻碑记功,然后凯旋而归。

窦太后听说窦宪大胜而归的消息,马上派人持节到五原(在今包头市西)去迎接,同时宣布拜窦宪为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过去,大将军一直是在三公之下的。还封他为武阳侯,食邑二万户。这一次,窦宪倒是很有风度,百般推辞,坚决不受。不久还军京师,威震朝廷。太后再次封窦宪为冠军侯,食邑二万户。窦宪还是坚持不受。窦宪的兄弟们也都封了侯,他们都接受了。

窦宪再次率军离京,出镇凉州(在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一带)。逃跑的北匈奴单于捎信来,要见窦大将军,窦宪派人去迎接。但这时北匈奴又被南匈奴打败,继续向北逃,所以接北匈奴单于的人没有接到。第二年,窦宪再次派兵进攻北匈奴,并在金微山(即今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军,活捉了北匈奴单于的母亲。北单于逃走,不知去向。这次远征,离开汉朝本土达五千余里。

窦宪这个人虽然心术不正,但却是一个很聪明能干的人。他这次战胜北匈奴,是一件影响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大事。北匈奴逃走了,对于中国来说,他们无影无踪。可是几百年后,他们却以不可阻挡之势出现在欧洲,造成了欧洲和北非的民族大迁徙。北匈奴的逃走,消除了中国北边为害几百年的一个大患。因此,窦宪是一个为整个中华民族建立了不朽功勋的人物。

然而,在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的较量中,窦宪又是一个残忍狠毒的人物。平定北匈奴,使他在政治上获得了一笔可观的资本,他便极力利用这笔资本发展个人势力。他的家人占据着国家关键性的岗位,充满朝廷。窦氏兄弟四人及他们的子女,担任侍中、将、大夫、郎吏等重要官职的有十余人。他们把自己的爪牙亲信安排在各个重要部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他们依仗权势,欺凌百姓,连他们的奴仆也横行霸道,强夺民财,强娶犯人的妻子,强抢民女……商人躲避他们像躲避强盗一样,谁敢对他们的胡作非为说半个不字,谁就要受到他们的迫害。尚书仆射乐灰忍无可忍,上疏建议窦氏四兄弟谦退,先是被他们强迫退休,而后又被逼自杀。

窦宪的权势越来越大,小皇帝刘肇的年纪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懂事,这对窦宪的权势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窦宪便企图杀害和帝刘肇。十四岁的刘肇确实很聪明,他看出了窦宪的阴谋,甥舅之间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暗斗。

刘肇身边全是窦家的人及其亲信,此外就是宦官,而宦官也多数依附窦氏。刘肇细心观察,觉得钩盾令(负责宫内河池苑囿的宦官)郑众小心谨慎,有心机,不与窦氏及其心腹交往。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六月的一天,刘肇趁窦宪不在京师洛阳的机会,找了一个别人不在的时候,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郑众,两人商量好了诛灭窦氏及其党羽的办法。

前面介绍过,在刘肇被立为太子之前,本已有一位太子,那是宋贵人生的刘庆。当时的窦皇后迫害死了两位宋贵人,废了刘庆的太子,立从梁贵人那里过继来的刘肇为太子,刘庆被封为清河王。两人长大懂事以后,关系一直不错。刘庆也常到宫中来看望弟弟,也就是和帝刘肇。窦宪回到洛阳后的一天,刘庆又来看望皇帝。谈话中间,刘肇小声问刘庆:“皇兄可曾听说有一本叫《外戚传》的书?”

“看过。我是从千乘王刘伉那里借来读的。”

“我听郑众说,书中讲了先朝孝文皇帝诛薄昭、孝武皇帝诛窦婴的故事?”

“是的。薄昭是文帝的舅舅,窦婴是武帝的舅舅。”刘庆的声音很低很低。

“烦请皇兄从千乘王那里把这本书替我借来一读。”刘肇说话的时候,两眼直直地看着刘庆。

“我这就去借。”苦难是可以使人聪明的。这兄弟二人虽然所处的地位很高,但正是这种地位,又使他们蒙受了别人无法经受的苦难。两个十几岁的孩子用后来唐代的人的话来说,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刘庆从宫中出来,看见郑众,就小声对他说:“陛下让我去给他借一卷《外戚传》看看。”郑众明白:和帝刘肇也要杀舅舅了。他就利用自己在宫中自由出入的方便,找到与和帝已经商量好的几位可以信赖的武将,暗示他们作好准备。第二天一大早,和帝刘肇果然来到北宫,诏令执金吾、五校尉筹武官把守南、北两宫,关闭城门,搜捕郭璜、郭举、邓叠、邓磊等窦氏爪牙,下狱诛杀。又派人到窦宪家中,收回大将军印绶。窦宪处在包围之中,与外界失去联系,只好从命。

和帝碍于窦太后的关系,不好直接诛杀窦宪,就再次封他为冠军侯,但命令窦氏兄弟都要回到自己受封的地方去,不得留在京师。和帝还派人监视他们。但这兄弟几人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国以后,窦宪、窦笃、窦景三兄弟都被强迫“自杀”。只有窦宪的小弟窦瓌(guī)平时自我约束,民愤不大,没有被逼迫自尽。

永元八年,窦太后忧郁而死。这时,有人把刘肇的身世告诉他,他才知道自己本是梁贵人所生,梁贵人却被逼死。和帝给自己的生母上了尊号,他还念及多年的养育之恩,没有接受一些人提出的贬去窦太后尊号的建议,仍追谥她为章德皇后,与章帝合葬。梁贵人的亲属早已被流放到九真(在今越南北部),和帝当然得下令接他们回来。梁氏亲属回京时,路上不忘去找窦瓌,逼他自杀了。

由于宦官郑众等人在这次平定窦氏家族的政变中立了大功,被封为大长秋,拥有很高的权势。从此宦官开始参政,成了东汉后期政治斗争的一个新的特点。

同类推荐
  • 长江传

    长江传

    一部关于长江的美丽凄楚、动人心弦的传记。作者远溯亿万年前由东向西流出的古长江的初始形态,从徘徊流水的序曲到奔流入海的尾声,一如徐刚以往的风格,时而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时而细致入微、鞭辟入里。融地理、历史、人物、文化于一炉,直面历史和现实,在大地的背景上所作的饱含忧患的刻画,于仪态万方中教人沉思冥想。书中既有长江百年水患的详尽钩沉,又有绿色中国的蓝图创意,独特的语境洋溢在字里行间,大地完整性的思考给出了作者铭心刻骨的警醒之言:我们正走在一条离开物质财富越来越近、离开江河大地越来越远的不归路上。
  • 固原史话

    固原史话

    固原是宁夏的南大门,自古就有“古萧关”“长城要塞”“关中屏障”的美誉。秦昭襄王修筑长城,汉武帝六巡萧关,西晋时匈奴首领赫连勃勃高平创业,唐太宗亲临瓦亭观看牧马,西夏王大战好水川,明代石城之战,“天骄”成吉思汗催马扬鞭于六盘山,忙哥剌在开城建造“安西王府”,人民解放军任山河之战……他们为这片土地注入了豪情与活力。《固原史话》将这一段段不平凡的历史和这片土地上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一一呈现给了广大读者。
  • 晚近的历史记忆:两宋的五代十国史研究

    晚近的历史记忆:两宋的五代十国史研究

    本书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也是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全书在系统梳理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政治架构、思想形态等状况,首次就两宋对五代十国的历史记忆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体研究,对这一时期不同阶段、不同群体历史记忆的构建与演变、共识与歧见,及其与政治现实和思想走向的互动等问题进行了动态的研究与细致的解读。本书的主要框架大致如下:第一章搜录两宋专述或主要记述五代十国史的著述,同时简要探讨它们的特点。第二章探讨北宋前三朝关于五代十国的研究状况及特点。第三章探讨北宋中后期关于五代十国史的研究状况及特点。第四章探讨南宋的五代十国史研究。第五章进行个案研究。最后是结语与总结部分。
  • 张鸣说历史:角落里的民国

    张鸣说历史:角落里的民国

    本书讲述的主要是民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作者选取了与一般史书不同的角度,内容多为与人物或历史事件有关的奇闻趣事。大到军阀与总统,小到茶壶与牙刷,无论话题大小,都被作者信手拈来,为读者讲述了一番不为人知的另类历史,更能引发读者对历史真相的深刻思考。
  • 带着系统做昏君

    带着系统做昏君

    玩着皇帝成长计划二居然真的穿越进了游戏的世界?没关系,我有皇帝成长计划的系统!大拿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汉高祖刘邦?还有金庸书中的武侠人物?一个混乱的游戏世界,要江山还是要美人?不好意思,成年人才做选择,我全都要!且看一代昏君如何养成!
热门推荐
  • 韵妃手记

    韵妃手记

    【清甜可口,请君食用~】我原是不想入宫的。谁不知一入宫门深似海呢,话本子里演绎了千千万万遍,前朝后宫,云谲波诡,处处是算计,处处见人心。可人心啊,未必就是恶的。我见到他,见到她们,见到每一个勾唇含笑的人,便知道这世间是人之初,性本善了。
  • 剑网江山

    剑网江山

    书剑江山听夜雨,笔宣江湖居扁舟。自古英雄出我辈,拂袖功名尘与土。处武林客栈之中,一神秘青衣说书先生,居庙堂之上,一白衣奸相。是什么让君主对他言听计从?又是什么让他蛰伏于江湖市井?人尽皆知他作恶多端,心狠手辣。却在“对手”的身上道尽“知己何求”善恶江湖,光影朝堂皆由情义书尽。铸剑当折剑,英雄我与君……
  • The King of the Golden River

    The King of the Golden Riv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蛤藻集

    蛤藻集

    《蛤藻集》是老舍的短篇小说集,创作于1936年。收入此集的有六短篇,一中篇;都是在青岛写成的。收录了《老字号》、《断魂枪》、《听来的故事》、《新时代的旧悲剧》、《且说尾里》、《新韩穆烈德》、《哀棨》等。
  • 东白山情第一部

    东白山情第一部

    故事以汉族的奋斗入手,中间道出了无数修炼秘招、修仙套路,从而演绎出为人当自强的励志故事。书友交流群796696020
  • 从刀剑而来的异世界

    从刀剑而来的异世界

    一次意外事故,导致穿越,莫名其妙我成为一名勇者,但是我是女的这件事我接受不了啊!
  • 虚创世界

    虚创世界

    拥有金手指的凡人,会如何发展自己的人生?是命中注定还是命随我定?当天戍发现自己胜券在握,星际大军环卫在侧,即将闪耀星海时,未知的一切开始在其眼前展露出真实世界的一角,所谓无敌,只是暂时的,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 神女的恋爱时光

    神女的恋爱时光

    洛蔷薇,天庭的神女,为了懂得爱,特意下凡寻找爱。可最后,爱没找到,到找来了个讨厌的‘混蛋’。某人邪魅的说:记得我给你回盖的章吗?洛蔷薇有点风中凌乱了。他这说的什么玩意?然后第二天某人又说,准备下,跟我去出差。洛蔷薇是真没想到,一次出差,把自个给搭上去了。我是下凡寻找真爱的,不是让混蛋吃的呀T^T
  • 重建教育生态

    重建教育生态

    《大夏书系·重建教育生态》是储朝晖“教育评辨”系列的第四册,也是系列收官之作,从“如何走出教育困境”“坚守教育的真谛与使命”“让教育真正发生”“我所期盼的理想的教育”“理想大学的应有样态”等方面,精选了作者近十年的教育好文,既剖析了当下教育的问题与困惑,又给了切合教育规律、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作者基于自身30多年来对教育的实地调查、实践、思考和反思,道出了很多已被我们遗失或无视的教育常识,对每位教育当事人而言既是清醒剂,又是指路航标。每一个与教育相关的个人,都可以运用自己的理性和思考改变教育,让教育好起来。
  • 江山天诀录

    江山天诀录

    大修中……※※※正文内带章节名的为新内容※※※得弑月者执掌武林,得天诀者可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