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1900000023

第23章 一步之差,落得如此下场(2)

“说吧。”拓跋焘见到宗爱,一张布满阴云的脸绽开了一道缝隙。宗爱是他宠信的近侍大臣。南下出征时,拓跋焘留下太子拓跋晃驻守平城,暂理朝政,嘱咐宗爱暗中监视宫中的一切。

“陛下出师刘宋之际,给事中(宫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掌驳正政令之官)仲尼道盛趁机极力亲近太子。据臣所察,常常旦入东宫,深夜方出。并唆使太子将府库中帛锦、玉料等物赏赐亲信,收买人心。一月之前,他还曾独自一人伴随太子出城狩猎。朝中有人私议,仲尼道盛有蛊惑太子图谋不轨之嫌,望陛下早除隐患。”

这完全是宗爱无中生有的诬陷。

原来,这宗爱出身于鲜卑族的索头部,由于战乱,少年时便离开父母,流落当时的都城盛乐(今绥远)。后因经常聚众滋事、骚扰京城,被官府定为通缉的钦犯。不久,因案发被捕入狱,处以宫刑,发配到燕国边境充军,当时只有二十一岁。在征讨燕国的战斗中,宗爱以勇猛著称,立下军功。当时道武帝拓跋珪见他长得膀大腰粗、力大过人、骠悍凶猛,又因他已处宫刑,便将他选入内宫为校尉,成为道武帝的贴身侍卫。及至拓跋焘称帝时,宗爱已官至中常侍,在宫中逐渐掌权,直至成为拓跋焘的宠信。

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拓跋焘让贺皇后所生的太子拓跋晃作为自己的副手,总揽国家大事,当时太子晃年仅十六岁。

太子晃聪颖明慧,广闻博记,对于军事战略更有独到之处,深得拓跋焘的喜爱。

仲尼道盛是太子晃最尊崇的谋臣。

当时,宗爱一直与石昭仪所生的南安王拓跋余关系密切,经常一起出城打猎,强抢民女,勒索百姓,为非作歹,无所不为。

太平真君三年(公元442年),拓跋焘改信道教。宗爱奉命大捕沙门僧尼,毁佛寺。

一次,宗爱竟将捉到的三百多名僧尼强行配对,在光天化日之下,逼令宣淫,略有不从,即行杀戮。

不久,此事被仲尼道盛得知,并奏知太子晃。太子晃闻奏后十分恼怒,便在文武百官面前怒斥宗爱,并欲严加法办,后经皇帝拓跋焘出面干预,才得以幸免。从此,宗爱与太子晃和仲尼道盛结下了冤仇。

随着岁月的流逝,太子晃在朝廷中的威信与日俱增。宗爱担心一旦太子晃登基称帝,自己必然失宠,仲尼道盛则会成为朝廷重臣,因此便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在拓跋焘在位时整垮太子晃,以求改立南安王拓跋余为太子。他认为选择仲尼道盛为突破口,可收一箭双雕之目的。

拓跋焘班师平城后,他见皇帝一直为盱眙之战心中烦躁,便想趁机火上加油,清除仲尼道盛。

果然,心绪不佳的拓跋焘听后大怒,当即下诏将仲尼道盛立刻问斩。

第二天早晨,拓跋焘尚未起床,便有人惊慌失措地跑进永安宫,禀报太子昨夜饮鸩自尽并留下遗书一封。拓跋焘大吃一惊,忙接过遗书。读罢,顿时泣不成声。原来,太子在遗书中言辞恳切哀婉,深表对父皇一片忠心,从未有不轨之念,与仲尼亲近无非是为了学习治国之道。今遭诬陷,便无辜受戮,使他寝食不安,无颜生存,愿以一死谏父皇识忠奸……

宗爱因除掉政敌正在得意的时候,忽然得知太子自尽的消息,顿时吓得目瞪口呆。当初,他诬告只是想排除异己,没想到把事情闹到这般地步。特别是听到太子留下遗书,更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旦魏帝查明是他妄进谗言,害死太子,自己必死无疑。因此,躲在家中坐卧不安,心急如焚。

深夜,人们都在东宫忙于料理太子的后事。宗爱悄悄地来到永安宫,想向拓跋焘请罪,说上次启奏是他误信谣言所致,绝无他心。

当他走进宫内时,见拓跋焘伏在案上睡着了,身旁摆着酒具,知道魏帝可能是喝醉了酒。他走到旁边轻轻地喊了几声,见拓跋焘依然酣睡不醒,正想转身退出,忽见案上放着太子的遗书。他偷偷看了几眼,吓出一身冷汗,怔怔地站在那里,茫然不知所措。过了片刻,渐渐变得冷静,心想,反正一死,不如……他跑出门外,左右看了看,然后回到殿内,先将太子的遗书揣进怀里,而后站在魏帝身后,双目闪着阴鸷的冷光,慢慢伸出双手,一咬牙拼尽全力扣住拓跋焘的喉咙。

次日清晨,后宫乱成一片。

宗爱佯装刚刚闻讯从家中赶来,气喘吁吁地跑进永安宫,一头扑倒在地,呼天号地、捶胸顿足地大哭起来。和疋等大臣好不容易才将他劝住,大家便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拓跋焘的死因。宗爱边拭泪边说:“陛下恐因失子哀恸,饮酒过量所致……”众人一时找不到其他原因,也只好默认。宗爱接着说:“太子方死,皇帝又驾崩,国丧频连,恐人思动。依我之见,应暂不发葬,待立新君之后,再举行国葬。”众人均表赞同。于是,吩咐宫人盛殓拓跋焘,宗爱便与众臣去密议嗣立新君大事。密室里,为立新君,老臣兰延、和疋、薛提等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都想趁机为自己树立靠山和傀儡。和疋以皇孙拓跋浚年仅十二,不宜治国为由,主张立魏帝三子东平王拓跋翰为君。薛提则坚决主张立皇孙拓跋浚为帝。宗爱始终一言不发。几个人吵来吵去,无法定议,结果不欢而散。

散会后,宗爱马上秘密跑到与自己关系十分亲密的南安王拓跋余府中,不由分说,七手八脚将拓跋余拖进内宫,便在魏帝灵柩前匆匆嗣位。这时,和疋也悄悄地将东平王拓跋翰引入太和宫,传召众臣议决。

东平王拓跋翰是拓跋焘的三子,南安王拓跋余是拓跋焘的六子。

宗爱知道立拓跋余为帝,属越次继位,有违祖制。平时,东平王拓跋翰是他的死对头。权落谁手,事关重大,他想到胜者王侯败者贼、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道理,于是横下一条心,要迅雷不及掩耳地将这些政敌一网打尽。他当即找来平日要好的宦官,先讲了立拓跋余为帝的好处,又答应事成之后必有重赏,然后就让他们手持钢刀埋伏在永安宫内。

接着他派人假传赫连皇后的命令,召兰延、和疋、薛提三人速速来永安宫共议嗣立新君大事。兰延等三人不知是诈,便连忙一同来到永安宫。三人刚进宫门,就被十余名宦官乱刀砍死。接着,宦官们又奉宗爱之命,直奔太和宫。

东平王拓跋翰正在太和宫,突然宫门被人踹开,闯进几个手持钢刀、红着眼睛的宦宫,不等他开口,便一刀砍掉了他的脑袋。

第二天,太极殿里冷冷清清地进行着新皇帝登基大典。一群贪生怕死的魏臣不得已跪在阶下山呼“万岁”。趾高气扬的宗爱傲慢地跪在地上勉强磕了三个头。

新帝拓跋余接受朝贺完毕,宣谕天下大赦,改元永平。追谥魏帝拓跋焘为太武皇帝,授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都督中外军事,并封冯翊王。跪在地上的宗爱自然心花怒放,但抬头看到由他拥立的新皇帝坐在龙墩上神气十足,而自己却跪在地上时,心里涌出一股说不出的滋味……

拓跋余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当皇帝。称帝后,终日沉湎酒色,出外游猎,嬉戏作乐,将一切朝政全委予宗爱掌管。宗爱本系中山狼,一旦大权在握,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不但群臣怕他,连拓跋余也怕他三分。

数月后的一天,宗爱来到后宫,将一个卷轴递给拓跋余说:“你先看看。”拓跋余打开卷轴,见上面是新建冯翊王府图,看过之后,半晌才说:“按图所示,工程浩繁,恐需耗资巨大,眼下国库不足,恐难……”宗爱不等拓跋余说完,把脸一沉,说:“你得天下,我却不可得一王府吗?”拓跋余忙嗫嚅着说:“该得该得,只是……只是……王府比后宫尚且豪华,恐怕……”

宗爱抢过话头,说:“恐怕文武群臣非议?哼!莫说一座豪华的王府,就是有朝一日我住进……”他把刚刚到嘴边的“后宫”二字咽了回去,只是连着哼了几声,又说:“王府到底是建,还是不建?”拓跋余急忙说:“请爱卿容朕三思。”

宗爱重重地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宗爱走后,拓跋余知道宗爱已生僭越之心,想起当初扶他为帝血溅后宫之事,不禁毛骨悚然。他越想越怕,便立即派人密召殿中尚书源贺进宫。

不料宗爱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

次日清晨,羽林郎中(掌握宫廷禁军的官吏)刘尼巡视后宫东庙时,发现拓跋余倒在庙堂的血泊中。他不敢声张,忙跑去禀报宗爱。宗爱刚吃罢早饭,正用牙签剔牙。听到这个消息,他不慌不忙。刘尼忙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帝既崩,当赶快迎立皇孙浚为帝。”宗爱听罢扔掉牙签,瞅了一眼刘尼,说:“难道你是痴人不成?若立皇孙,他能忘掉其父的事吗?嗣立新君之事,你不必费心,去吧。”刘尼吓得连连称是,退了出去。

刘尼退出宗爱府,心里感到蹊跷,似乎宗爱早有谋划,便悄悄来到源贺家,告知此事。

源贺听后,料定拓跋余是宗爱所杀,当即秘密派人请来尚书陆丽和长孙谒候。源贺说:“宗爱立帝余,又复加弑。如今又不愿迎立皇孙浚。昨日陛下秘密召我进宫,今日便驾崩,足见宗爱已磨刀霍霍,僭越之心显而易见。我等若不及早除之,必生后患。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二人听了,都认为宗爱当除。于是,决定立即由陆丽与刘尼去乾和宫迎接皇孙拓跋浚入宫,源贺与长孙谒候率领禁军护卫宫廷。布置完毕,刘尼与陆丽驰马来到乾和宫。皇孙拓跋浚正在读书,刘尼进去,来不及说什么,抱起他就匆匆跑到门外,跳上马,直奔皇宫。刚到宫门,长孙谒候便令禁军开门迎入,送往永安殿,由陆丽负责看护。刘尼则率领禁军直奔东庙。此时宗爱正领着众人在东庙料理拓跋余的丧事。

刘尼率领禁军冲进东庙,指着宗爱大喊一声:“拿下!”禁军蜂拥而上,将宗爱按倒在地,紧紧捆绑起来。刘尼见宗爱已被捕住,便大喊:“贼臣宗爱,弑君逆贼,吾奉新君旨意,为国除奸。”

宗爱听了,长叹一声,心中后悔莫及,一步之差,落了个如此下场,倒在地上,不禁老泪纵横。

就在宗爱被木笼囚车拉着走向刑场时,十三岁的拓跋浚在陆丽、源贺等的护持下,在鼓乐喧天中端端正正地坐上了黄锦九龙宝座。

是年公元452年,兴安元年。

同类推荐
  • 神圣与凡俗:明末至鸦片战争前天主教与民间信仰的遭遇

    神圣与凡俗:明末至鸦片战争前天主教与民间信仰的遭遇

    天主教在全球传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的文化移植的过程,而这种文化移植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如何应对本土文化。天主教要想在中国落地生根,必须找准中国本土习俗文化的发展脉络,适应民间社会的文化传统。中国民间信仰源远流长,已经渗透到民众日常生活之中。如何应对中国的民间信仰,是天主教在华传播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本书对明末至鸦片战争之前天主教与中国民间信仰之间的遭遇进行了客观描述。
  • 唐末战图

    唐末战图

    广明元年,当少年薛洋从大别山余脉中走出,唐末那段充满了血与泪的末世悲歌开始一点一点被改变......唐消成继,不变的是华夏千年盛世的根基,不变的是历经罹难,但终究保留了不屈傲骨的盛唐雄风......新书《龙凤战血》已经上传,请多关注!
  • 大唐新史

    大唐新史

    我们真的比古人聪明吗?侯大宝认为这是在自欺欺人。他以为凭一千四百年后的见识能在大唐呼风唤雨。现实却是被鄙夷的一无是处。
  • 铁血王朝:德国皇室

    铁血王朝:德国皇室

    皇室家族的兴衰,既是相关国家历史发展的缩影,也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皇族人物,特别是君王、重臣的起伏生死,构成了国别史、地区史,乃至世界历史整个剧情中丰富多彩的场景片段。因此,皇室家族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国之王者降临

    三国之王者降临

    玩个游戏而已,居然穿越了。李惠民一头扎进汉末,成为凉州军阀李傕的侄子。此时,董卓刚死,汉室江山风雨飘摇,山东诸侯并起,凉州军朝不保夕。为了活命,李惠民只能努力挣扎着一路前行!
热门推荐
  • 简单,不粗暴

    简单,不粗暴

    此文轻松向(1V1双宠)穿越后的墨默就是个bug,总是不按套路出牌,却收割了一群脑残粉。好好一正人君子的人设偏偏被君慕寒玩成流氓类型。好歹也是个阎王,这么随便的吗。“君慕寒!不要以为自己姓君就是君子,你不过是个流氓!”“嗯,我都对别人君子,只对你流氓。”……“不要浪费食物。”“娘亲~我是怎么来的?”“捡来的。”某君流氓。“放心,你爹也是娘亲捡来的。”……
  • 极品小书生

    极品小书生

    沈慕摇头叹息:“萧小姐,尽管你是宁州第一才女,不过我还是要说一声抱歉,我们真的不合适。虽然我知道,我沈慕天才神授、英明神武,玉树临风、潇洒不凡,有很多女子都将我作为她们的梦中情人,但是,我还是要拒接萧小姐你。”萧小姐惊讶得小嘴张成了个圆。萧知州期盼着道:“女儿,那沈慕如何?”萧小姐鄙夷道:“此人脸皮之深厚,刀刮不烂,枪捅不穿,无耻之尤者也!”
  • 农门锦路

    农门锦路

    她穿越而来,入了一位村丫头之身,本以为只是如此,谁料还要成亲!没有女主记忆的她,就这样认命?于是,男子墙头之上,一个身影悄然出现……?某女:如此这般……还是认命的好。…………成亲以后……………………某女:“翡。”墨翡:“嗯?”某女:“我以后叫你翡,你叫我绒绒好不好。”墨翡:“好。”作品标签:温馨、权谋、经商、四国之战、萌娃、爽文、
  • 此山不见山月

    此山不见山月

    话说,六界六主已经换了几代,长时间的按部就班总是要出来几个反派角色扑腾扑腾,然后就需要一些人出来主持正义。人间少女戚山月虽出于修道名门戚家但天生花面,半面鬼符被人厌拒。阴差阳错遇到了棋家的修道人棋岳,结下了神奇的缘份,在匡扶正义的道路上,各种事情接踵而至,戚山月身上的秘密也被慢慢解开。
  • 南少的清纯小甜妻

    南少的清纯小甜妻

    有种男人,爱上一个人,就是唯一。有种女人,注定了就是一辈子。那一年,当他将躲藏追杀的她抱入怀中呵护,感受到她最纯真的温暖那一刻。他就知道,这辈子唯爱她一人。那一年,当夏宝儿被他用各种毫无根据的理由强行带回去,也曾拼命的要逃跑。以至于后来,她觉得这一切,都是缘分,是他们最美好的时光。
  •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圣经故事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圣经故事

    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故事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这些著名故事,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青少年只要带着有趣的欣赏的心态阅读这些美丽的故事,便非常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性格、思维和修养,便有利于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生活,并能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才能。
  • 一个小小修鞋匠的商业帝国

    一个小小修鞋匠的商业帝国

    天赋异禀的盛长斌生活在农村,从小父母双亡,偶然机会接触到大城市的繁华景象,怀揣着一个憧憬的心,到大城市漂泊,做过餐饮店的杂工、货场的搬运,最后师从一传奇修鞋匠,经历了一系列的曲折、离奇,艰苦奋斗,几起几落,不离不弃,永不言败,在一帮真朋友的帮助下,浴火重生,经历多重磨难后,终于蜕变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并创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我是一株仙草

    我是一株仙草

    修仙大陆,一株仙草的故事。新人,新书,求指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