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9300000008

第8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航空工厂(1912—1928)(2)

戊式为双翼双浮筒水上教练兼侦察机。该机配以120马力水冷式发动机,除机身短小、机翼间撑柱位置及浮筒位置不同外,其余部分与丁式大同小异。座舱分为前后舱,前舱为单座,供观察员兼轰炸员使用,舱内有空中摄影、投弹设备及瞄准器;后舱为并列式双座双操纵系统,供驾驶员使用。

己式是戊式的改进型,配以165马力“旋风”发动机,飞机性能有较大改进,速度、航程都有所增加,机翼下可挂4枚炸弹。所有撑柱由木质改为轻质钢管,增加了飞机强度。驾驶舱为并列式双座双操纵系统,驾驶舱后面有一行李舱,以方便长途飞行。该机适合作高级教练使用。

庚式为双翼串行式双座双操纵系统水上教练机,该机结构与己式基本相同。庚式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浮筒可以换成机轮,因而可以水陆两用;其二,机翼可以折叠,节省空间,便于存放。这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机翼可以折叠的飞机。

辛式为“宁海”号,是专门为军舰建造的舰载飞机,这是中国制造的首架舰载飞机。该机为单座双翼双浮筒水上侦察机,双翼为不等翼展,可向后折叠,驾驶舱内有空中摄影及通信设备。“宁海”号军舰是日本播磨造船厂为中国建造的轻型巡洋舰,配有与舰同名的“宁海”号舰载机。中国制造的舰载机称“宁海”附号或“宁海”2号。

1922年8月10日,上海江南造船所根据福州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的设计,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座水上飞机浮动停坞(又称水上机库)。该坞长21.5米,宽10.8米,高8.1米,平时吃水0.86米,内可停放水上飞机。飞机出坞时,用水泵将水注入坞内,使之下沉,将浮在水面的飞机推出坞外;将坞内积水抽出,坞又可上浮,使用非常方便。这个水上机库曾运到长江上使用,性能良好。

南京政府为限制海军中的闽系势力,于1931年2月下令将海军制造飞机处由福州马尾迁往上海高昌庙,并入江南造船所。该处处长王助甚为不满,愤而辞职,由曾贻经任处长。初到上海时,厂房、设备都很缺乏,只有一间厂房、两个机库、一个材料库,以及发动机试验、油漆等车间,车床、刨床、铣床等机器不足10台。全厂有职员20多人,工人100多人。1933年初,该处作了一个扩充计划,准备用10万元扩建厂房, 5万元建造机库, 15万元购买机器和材料。南京政府从“航空奖券”的盈余款项拨给15万元。1934年10月,建成一座占地7200多米2 的厂房,里面能同时装配6架飞机。后来又从国外购回一些设备,还扩建了电镀、喷漆等车间。

海军制造飞机处迁到上海后,除制造传统的水上飞机外,还制造陆上飞机,同时增强了修理和仿制飞机的任务。其中比较突出的是1933年该处为海军的“宁海”号军舰设计制造的“宁海”号侦察机。该机由留美学习航空回国的马德树任主任设计师, 1933年由海军部飞行教官何建及飞行员许成檠担任试飞员,在上海高昌庙上空试飞。经多次试飞合格后,于1934年10月10日正式移交给“宁海”号军舰使用。该机是海军制造飞机处研制的最后一架水上侦察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研制水上飞机的水平。该机的特点是机翼能够折叠, 1936 年英国《简氏飞机年鉴》曾作了介绍。

1935年,南京政府航委会向该处订制仿弗利特式教练机12架,从开始准备生产到全部完工,仅用了9 个多月的时间,这是该处第一次承担批量较大的生产任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 1938年8月,海军制造飞机处先迁杭州笕桥,再迁湖北宜昌,最后搬到成都,此时海军已是分崩离析,该处被归并到航委会,改组为第八修理厂。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飞机制造厂——海军飞机工程处(海军制造飞机处)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二、广州飞机修理厂

广州飞机修理厂是中国早期制造飞机的第二个工厂。1918年初,孙中山南下广州进行护法运动,在大元帅府下设立航空处,由留美机械专家李一谔任处长。航空处当时仅有2架破旧的水上飞机,零备件也奇缺。李一谔深知,孙中山要打倒军阀恢复民主共和,必须有一支强大的航空力量。他拟定过广东航空发展规划,并特别提出要建立一座飞机厂。第一步先从国外购进飞机零部件自己装配,第二步自己生产部分零部件,从国外进口少量国内不能生产的零部件,自己制造飞机。李一谔的航空发展规划得到孙中山的赞同,于是先在航空处设立一个飞机修理厂。同时,购置设备,招聘技术人员和工人。

由于护法军政府为桂、滇军阀及其附庸政学会所控制,孙中山护法目的难以达到,于是他辞职离粤去沪。随后,航空处也解散,李一谔及部分技术人员和工人去别处谋生。

1920年11月,孙中山再次回粤组织政府,在大元帅府下设航空局,由朱卓文任局长,并恢复飞机修理厂。1922年2月,将飞机修理厂改为飞机制造厂,由李其苏任厂长。厂址在大沙头航空局附近。当时仅有七八间用席棚搭成的车间和一些简陋的机器设备。

1922年12月6日,孙中山任命杨仙逸任航空局局长。孙中山认为,“要发展航空,必先要发展飞机制造事业,之后,航空局长杨仙逸在美购买航空器材及工具百余箱回广州筹建飞机制造厂。杨仙逸为自制飞机,不惜重金,自费聘来2位美国工程技术员和1名飞行员来广州工作,他们是飞机工程师盖伊·科尔韦尔(Guy Col—well),飞机制造师阿瑟·怀尔德(Arthur Wilde)以及飞行员哈里·韦恩·阿博特中校(Harry Wayne Abbott),又挑选对机械制造较有研究的张民权、梁庆铨、邝景祥等20人为机械员,飞机制造厂遂告成立,杨仙逸兼任厂长。当时因经费困难,只好利用大沙头红楼为飞机制造厂厂址,厂内设备很简陋,仅有电锯1台,其余均属小工具”。中美两国技术人员一起日以继夜辛勤工作。孙中山常由大元帅府乘船至大沙头飞机制造厂鼓励厂里员工努力工作。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参照美国詹尼(Jenny)飞机制成飞机1架,除发动机使用寇蒂斯OX-5 型8 缸液冷发动机,机轮、水箱等部件采用詹尼飞机备用件外,其余均为该厂自制。这是广东省研制的第一架飞机。

1923年8月8日,该机由黄光锐任试飞员。试飞之日,航空局局长恭请孙中山与夫人宋庆龄亲临剪彩,并以孙夫人在外国求学时所用的英文名字Rosamonde(乐士文)为该机命名。20世纪20年代前在世界各航空先进国家都尚在初创阶段,在我国工业技术落后的情况下,这架飞机能否经得住考验,尚无把握。结果试飞成功,且性能良好,能与进口飞机媲美,在场观看人士,欢声雷动。孙中山与夫人非常欣慰,对各位辛勤工作人员加以赞勉并拍照留念。孙中山与宋庆龄在乐士文飞机前的合影,已成为珍贵的历史照片。后来,这架飞机被编入航空队服役,称乐士文1号,参加过征讨盘踞惠州陈炯明部杨坤如的战斗。以后,飞机制造厂因仓库失火,乐士文1号飞机被焚毁。

乐士文飞机主要的技术数据:

乘员2人

发动机1台寇蒂斯OX-5型90马力(67千瓦)

机高2.78米

机长6.40米

翼展10.16米

翼弦长1.35米

机翼面积26.25米2

机翼上反角 0度

展弦比7.4

机翼安装角 2度

螺旋桨直径 2.60米

空重730千克

最大速度120千米/时

武器炸弹架4个,可挂25千克炸弹4枚

三、东山飞机修理厂

1923年9月20日,杨仙逸在梅湖白沙堆改装鱼雷作为重型炸弹使用,不慎爆炸,当即牺牲。9月30日,陈友仁接任航空局局长,飞机制造厂改为飞机修理厂,由周宝衡任厂长,陈秀任工程师,专门从事飞机维修,不再制造飞机。同时,将该厂迁往广州东山新河浦一废皮革厂,改称为东山飞机修理厂。当时维修厂经费由航空局直接掌握,周宝衡曾向陈友仁要求增加经费,以购置设备和飞机零部件,恢复生产飞机,与陈友仁发生口角冲突。周宝衡因此去职,由陈秀接任厂长。

1926年6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航空处成立,由林伟成任处长,杨官宇任飞机修理厂厂长。第二年春,杨官宇等赴苏联学习深造,改由广州维溥造船厂厂长卢维溥任飞机修理厂厂长。当时李济深主粤,为扩充广东空军实力派林伟成等人赴法国购买飞机和发动机。随后,改由张惠长任航空处处长。1927年,这个厂开始设计和制造飞机。制造的飞机都定名为“羊城”号。前后设计制造教练机、驱逐机和轰炸机60余架。这些飞机多用铝合金作机身骨架。侦察机用木梁、木肋,驱逐机则用硬铝方管作翼梁。1928年夏,卢维溥利用林伟成所购回的发动机,设计制成教练机1架。当新机试飞之际,飞行员借口新机设计有问题,相约不愿试飞,而张惠长对卢维溥所设计之新机亦表示冷淡,卢在气愤之余,自驾新机在大沙头机场开足马力滑走,故意将其撞毁。

卢维溥自毁机之后,张惠长改委航空学校教官梅龙安任飞机修理厂厂长。梅龙安曾在美国和苏联学习飞行,对于飞机制造则有所涉猎,除增添各种机器设备外,还招聘了一些技术人员,将飞机修理厂扩建为东山飞机制造厂,积极设计制造飞机。

为了适应军事上的需要, 1929年东山飞机制造厂制成“羊城”53 号战斗机1架。该机构造精致,款式新颖。机身长7.5米,机高2.7米,翼展9.8米。装备一台法国造西班牙-西扎8汽缸V型180马力发动机(Hispano-Suiza 8-Cylinder VType 180hp)。1929—1933年,东山飞机制造厂共制造“羊城”号飞机9架。除发动机外,机身、机翼等由厂内职工自行制造。“羊城”号飞机的设计,因发动机大小而有所不同,每架飞机从设计到制造,所费时间很长,平均6个月才能制成1架。

1934年东山飞机制造厂采用美国弗里斯“旋风”式550马力发动机制成上单翼侦察机1架。这是东山飞机制造厂生产的第一架单翼机。由广东空军第三中队副中队长郭汉庭带机械员试飞,在作俯冲后上升急转弯时,由于机翼受力过大,左翼折断,飞机急转下坠,飞行员跳伞获生,机械员随机坠地遇难。以后,厂长梅龙安就不再制造单翼机,仍生产双翼轰炸机。1933—1936 年广东空军“北飞”前,共生产“羊城”号轰炸机9架。这种轻型双翼双座轰炸机,前座有一挺固定机枪,后座有一挺活动机枪,可带百磅炸弹4枚,巡航速度约160千米/时,飞行半径约480千米,续航时间6小时。

由于东山飞机制造厂一年仅能生产2~3架飞机,因而难以满足广东空军的需要。陈济棠为了与蒋介石抗衡,不断增强广东空军力量,他一面派黄光锐、丁纪徐等去国外采购飞机,一面派周宝衡等筹建韶关飞机制造厂。经过一年时间筹备,韶山飞机制造厂于1935年8月基本建设完工,定名为韶关飞机修理厂。后改名为韶关飞机制造厂。从美国聘请了顾问和总工程师,招聘部分留学生担任设计工作,并向国外订购了一批发动机及原材料。厂房与设备都颇具规模。厂内设总务、工务两处,有设计、建造、调配、材料、检查等科;有金工、白铁、机身、机翼、热铸、装配、水电等车间,全厂职工500 余人。1936 年5 月20日,第一架自己设计的“复兴”号教练机出厂。共制成“复兴”号飞机4架,又仿制霍克Ⅲ式飞机4 架。抗日战争爆发后,工厂内迁昆明,改名空军第一飞机制造厂,厂址迁至贵阳,同时在昆明留有部分人员和设备,继续制造“新复兴”甲式初级教练机22架,并仿制苏联伊-15式双翼驱逐机30架。1947年,这个厂还仿制北美飞机公司的AT-6式中高级教练机。

四、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

1934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中央信托局与美国联洲公司签订合同合办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厂址设在杭州笕桥航校北面,年生产能力为60 架,逐渐增加到100架以上。所有产品必须由中国购买。公司设董事会,中方任董事长,美方任副董事长,美方派经理,中方设监理1人,王助担任该厂首任监理。1934年10月,该厂在杭州建成开工。当时全厂有美国职员10人,中国职员11人,技工54人。随着生产任务加大,员工人数增至400人,其中外籍员工200余人。到1937年8月工厂内迁时,员工已达1000人左右。

工厂开办初期,承担航校10 架霍克式战斗机和道格拉斯式飞机的修理任务,同时承担过霍克式、道格拉斯02 M -3 轻型轰炸机以及寇蒂斯 A -12“百舌鸟”(另译雪莱克)式全金属攻击机等飞机的装配任务。随后,仿制了诺斯罗普-2E全金属轻型轰炸机25架,这是中国首次制造蒙皮受力的飞机。工厂还生产了道格拉斯侦察机30 架、轰炸教练机20 架。在杭州共生产(包括大修和组装)飞机235架。

同类推荐
  •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无小事,事事抓落实。一切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责任是安全的最好屏障,安全是员工的最大福利。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唯有立足岗位,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做到防微杜渐,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才能让平安、幸福、和谐永驻身边。
  •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系于责任,责任重于泰山,没有无法保障的安全,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毒猪油事件,“口水油”沸腾鱼 ,陈化粮事件,三鹿毒奶粉事件,这些事件让人胆战心惊,举国上下人人自危。安全的隐患随时都像凶残的野兽张着血盆大口,盯着我们麻痹的神经,脆弱的肉体。人命关天,国运所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 激情与超越:中国一航的5周年

    激情与超越:中国一航的5周年

    2004年7月1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走过了整整5年,这是与时俱进,缩短差距、跨越新台阶的5年,是抓住机遇,超常拼搏、走向振兴的5年,是铸造蓝天丰碑、谱写时代篇章的5年。本书汇集了纪念中国一航成立5周年的有关文章,从重点型号、技术创新、调整改革、管理创新、集团文化建设等方面全面回顾了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航空报国,追求第一”和“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难忘岁月,展示了中国一航发展的美好前景。谨将此书献给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全体员工和关心、支持中国航空工业的上级有关部门、兄弟单位与人士。
  • 不可思议的新材料

    不可思议的新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开发出新材料。今天,我们穿的、住的、用的都可能是科技带来的创新成果。那些看似柔弱的纤维却比钢铁还硬百倍,战机只要刷上特殊的材料就能躲避雷达的探测,这就是特殊材料的魅力。
  •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披露了中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解读中国水问题存在的内在根源,剖析了世界上水资源管理的先进经验,为中国解决水问题、水危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热门推荐
  • 动物世界4

    动物世界4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面对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孩子们睁大了惊奇的双眼。鸟儿为什么会飞?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厉害?鱼怎么会放电?数亿年前,动植物的出现叩响了沉默。也许,它们有的只是一个细胞,渺小得似乎可以忽视,但它们却宣告了一个不平凡的开始——地球上从此有了生命。经过几亿年的进化繁衍,地球上变得日益充盈。从浩瀚的海洋到广阔的天空,从葱翠的平原到荒芜的沙漠,从赤日炎炎的非洲内陆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它们或披着鳞带着甲,或裹着厚厚的皮毛,共同演绎着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和盎然生机。
  • 不灭凶神

    不灭凶神

    世界不灭,凶神不死!诸天世界第一天骄萧天,为了争夺亘古不出的无上机缘,不幸被天帝杀死。悠悠十万载后,萧天再次活了过来!在一盏太古神灯的陪伴之下,萧天自微末中崛起,一路高歌猛进,踩着无数强者的尸骨从世界最底层一直杀到世界最巅峰。这一世,萧天发誓要登顶天地之颠,做那至高无上的唯一存在!
  • 瀚海情山

    瀚海情山

    在这片大陆中,靠海岸的帝国——瀚海帝国情山之巅,梧桐树旁,一岁的白梧桐被抱在一位老者怀里,老者看着流着泪眼含不舍的女子,心里一颤。六年后,白梧桐七岁,瀚海帝国情山之巅......
  • 吃就能变强

    吃就能变强

    这是一个属于源力的世界。源兽横行,魇魔肆虐,只有强者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在这险恶的世道中,随身携带的辅助器成了苏远安身立命的资本。吞噬变异树,精气+120,体质+7,力量+7,获得能力【快速痊愈】吞噬雷豹,能力点+10,力量+6,敏捷+8,获得源技【雷光掌】吞噬灾龙,毒抗+50,体质+70,获得源技【灾厄波动】食物便是力量,这是一个吞噬成神的故事。
  • 荷花有个美晨曦

    荷花有个美晨曦

    跪在雨中的那个女孩,她一辈子都难以忘记。她曾认为,当一个人在黑暗中生活了太久,便会再也见不到美丽的晨曦。自从他闯入了她的世界,才让她明白了死寂的黑夜过后,黎明的曙光总会温暖她受伤的心。她闭上的眼睛里含着泪水,艰难地在备忘录上打下了她一生中最后的一行字:我爱你!
  • 冰刃——无锋重剑

    冰刃——无锋重剑

    权贵之间的勾心斗角,顶尖剑客的瞬杀剑术,悲惨者的成长之路。
  • 无敌大皇兄

    无敌大皇兄

    简介:天下动乱,皇帝崩殂。大乾国风雨飘摇,百姓动乱,生不如猪狗。方寒只身前来,刀剑出,天下安康。拳掌现,神灵陨落。
  • 观人学(历代经典文丛)

    观人学(历代经典文丛)

    《观人学》中介绍了“古代六戚观人法、观诚法、观色法”等等方法,而“古代六戚观人法”是指用六戚之法察人,人的忠孝爱敬便可一目了然。父、母、兄、弟、妻、子,称谓六戚。而“观诚法”是指观诚之法是从人与他人的关系中考察人。
  • 永嘉八面锋

    永嘉八面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镇魔道人

    镇魔道人

    身是邪魔身,心是正道心。不忘初心,坚持正道,矢志不渝,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