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0700000020

第20章 穿云破雾傲苍穹(2)

会议室没有空调,会场里烟雾缭绕,只有头顶上的吊扇,掀起灼热的风,舔着人们身上流下的汗水。这会从昨天开到今天,从早上开到下午,讨论很是充分,争论也很激烈,有时甚至还相持不下。

太阳已经西斜,大家该说的说完了,争论得似乎也有些累了,会议室里终于有了短暂的沉默。

“好,大家喝点水……”宋文骢脸上似乎挂着永恒的微笑。他抬起头把会场环视了一遍,打破了沉默,“飞机结构和强度是否相容,除了昨天和今天同志们已经提到的,还对哪些部件,特别是关键部件存在疑问,不能遗漏了——还是开会前我说的那句话,知无不言,有不同意见尽量要说完。”

前面说过,宋文骢是个比较低调的人。他当兵时虽没当过军长、师长,转业到地方也没当过所长,其实他很具备一位领导者的基本素质——只是他长年从事技术工作,大家过去还没真正了解他罢了。他当总师以来,每次开会,他并不急于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总是先抛出一个个别出心裁的绣球来,让大家争抢。然后他静静地袖手旁观,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这绣球争抢的情况,分析着争抢者的每一个精彩动作——他认为,激烈的争论能使人的智商发挥到极致。在创造性的领域里,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作为一个高明的决策者,必须鼓励所有人毫无保留地阐述自己的意见,然后他才做出裁决——只有这样,智慧之树才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宋文骢是个很明智的人,他很讲究领导的艺术。他知道,一个人一生干不了几件像搞型号飞机这样的大事,所以必须要调动每一个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尽量为每一个人都搭建一个平台,提供他们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宋文骢这个总设计师,似乎与其他的总师有些不同,他给同志们的印象很复杂,是既可亲又可畏。

有人说,宋文骢其实就像一架飞机,平时停在春光和煦的机坪上,又像一只喜鹊,和同志们有说有笑,说话风趣幽默,和大家烟酒也不分家,是个可亲可敬的老头儿;可这飞机一旦发动,准备起飞,那他就是一只鹰隼,凌厉而严峻,不允许有丝毫的偏差,叫人心里有点发怵。

会议还在继续。

宋文骢说完,静静地又望着大家。有人张了张嘴,但没出声——看来,同志们该发表的意见已发表得差不多了。

“这个问题我们议的时间确实够长的了,还在歼7大改系统工程室的时候就存在,但不能议而不决。”宋文骢慢慢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接着说道,“如履薄冰、小心谨慎,是同志们对事业、对飞机负责任的表现,也是我们搞飞机的人必须尊崇的基本原则;但同时我也认为,过分谨小慎微,那只能原地踏步,不敢越雷池半步,这也不是科学的态度,现在整个飞机的研制工作,都阻塞在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个问题上,这将直接影响飞机上天!”

“制度是你总师制定的,设计员不签字,我们有什么办法呢?”一位系统总师犹豫了一下,又才开口说道。

“我的同志哥吔,到现在还不发图,那加工时间、总装时间我们就不敢保证;飞机不能按时上天,这我们也不能承担责任。……宋总,我看,这个问题你该下决心拍板了!”生产厂的领导也终于忍不住了,把皮球直接抛给了总设计师。

所有的“运动员”都把目光投向宋文骢这个“总裁判”。

宋文骢淡淡笑了笑——是呀,每个人讲的都不无道理。

“飞机结构和强度是否相容”这个问题,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大家研究和争论了一年多,进展甚微——但,今天的会上必须要统一思想,做出决定了。

其实这个问题,早在设计初期就暴露出来。迄今为止,我们的设计员手里只有20世纪50年代的规范,而今要求他们设计的是70年代末装备的新型战斗机。如果仍然使用50年代的规范计算,所得的数据与新设计的飞机,有些部件强度肯定是不相容的;但放弃这种规范,又没有新的规范替代,这怎么办呢?这是关系到整个工程能否继续进行下去的一个关键。为此,所里曾请来全国各地的强度专家,专门帮助分析研究,但也没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在设计之初,宋文骢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曾专门组织了人员进行研究,并亲自参与了垂尾、机翼等多项大的载荷试验和主要部件试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现在工作已进行到发图阶段,再不能议而不决了。按规定,强度设计员经过计算,对不符合强度要求的图样是不能签发的;强度设计员不签发,强度系统总师也不能签字。他们坚持工作原则,这是没错的。但设计员不签字,规范又没有现成的,大量计算和试验表明总体上不会有问题。难道生产图样就这样束之高阁,就这样长久僵持下去么?

“我的意见是——”宋文骢停了一下,一字一句说道,“设计初期,大量的试验数据,已证明总体结构基本满足强度要求;为了慎重行事,又让系统总师进行了反复计算,对没有把握的部分已采取有效措施——我综合大家的意见,对个别局部与规范不符时,可以允许设计员不签字,但经主管总师和总设计师签字后,可以发图投入生产。”

“这样发图是不行的。设计员不签字,我还是不能签字。”还有的系统总师仍坚持自己的立场。

“科学是严密严谨的,但理论也必须通过实践来进行检验——是的,目前没有现成的路让我们走,但没有路走,难道我们就只能这样无休无止地纸上谈兵、坐而论道么?对于飞机局部的强度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试验校核来逐步解决,在实践中也有时间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不是不讲科学,也绝不意味着是冒险。况且我们有把握,目前存在的问题不会引起全机重大问题。”宋文骢说着从卷宗里拿出一大叠资料和数据,对飞机的结构和强度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此时,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坚定地讲道,“我的决定是——不能再拖下去了,现在生产图必须立即下发。如有什么问题,由我这个总设计师承担全部责任!”

好!生产厂的领导们高兴了,赞成马上发图的人鼓起掌来。

宋文骢这个决断,不仅打破了研制僵局,而且大大推进了研制进度。

1984年1月,在静力试验厂房里,歼7Ⅲ飞机正悬挂在半空,几十个加载液压作动器将重达几千千克的02号飞机稳稳支撑着,数百上千个胶布带紧贴在机身上,从不同方向牵拉着飞机的不同部位。

全机静力试验将要在这里进行。

宋文骢作为总设计师,接过系统总师递过的静力试验申请报告,认真把报告看了一遍,没有任何犹豫,他掏出笔,严肃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批准试验开始——这项试验,是检验整架飞机结构和强度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同时意味着,总设计师将对飞机结构和强度问题承担全部责任。

这毕竟是宋文骢主持设计的第一架型号飞机。

这是一项有点叫人揪心的试验。

“宋总,开始吧,怎么样?”

“开始。”宋文骢点点头。

试验指挥员见系统总师示意,他左手紧握话筒,右手举起小旗,发出指令:“试验开始——加载到50%!”

飞机纹丝不动。

“继续加载——加载到67%!”

飞机悬在半空,挺然而立,依然无恙。“继续加载——加载到90%!”

机身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但仍然傲然屹立,满不在乎。系统总师看了宋文骢一眼,宋文骢不动声色吐了几个字:“继续加载。”

“继续加载——加载到100%!”

啊,成功了、成功了!整个试验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无数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宋文骢没有加入到忘情欢呼的队伍。他望着安然无恙的飞机,慢慢地抬起双手,若有所思地边鼓掌边离开了现场……

勤于思而敏于行

全机静力试验证明,宋文骢对飞机结构和强度的决断是正确的。

静力试验,只是歼7Ⅲ飞机研制过程全豹之一斑。

歼7Ⅲ飞机从设计、发图、试制、总装到首飞,经历了整整6年时间;到设计定型,又经过了3年。时间跨度太大,研制过程复杂,这当中发生的惊心动魄故事不胜枚举。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把宋文骢在这期间的历程一一描述出来,只能蜻蜓点水般撷取几个小故事,以窥全景吧。

场景一:“没有准确的答案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

总体设计阶段,有人提出,涡轮装在雷达舱下面会因涡轮高速旋转产生静电,造成周期性放电,干扰雷达工作。这种情况在别国的飞机上也曾出现过。但飞机上每一厘米的空间都是黄金空间,涡轮不放在雷达下面,另外哪儿找地方呢?问题反映到总设计师那里,宋文骢沉思了一下,答道:涡轮是否会产生静电,你们只是推测;即使产生静电,会不会影响雷达工作,你们也是根据经验得出的判断。同志们,我们不能单凭推测和分析,也不能听说别国的飞机上出现这种情况,就轻易肯定或否定这个问题。我的意见是,在没有得到科学的准确的答案前,就不要轻易下结论。

最后,宋文骢决定首先不改变飞机设计空间,在不改变涡轮位置情况下,通过试验来回答。为此,他立即组织人员做了多项静电干扰试验。通过严肃认真的试验得出准确的结论:涡轮冷却器的确会产生静电,但它绝不会干扰雷达的正常工作!这一试验的关键结论,使工程技术人员对他们总师严谨的科学态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跟宋总汇报工作,一是想深想透,不然你的汇报就会流于浅薄;二要言简意赅,不能啰里啰唆。他跟你说话,是一矢中的一针见血。你不把事情想深想透,就贸然给他汇报,只能弄得自己下不了台!”跟他一起工作的同志们如是说道。

场景二:“总设计师必须深入现场,才能掌握实际情况。”

总装阶段,全所大大小小几十项试验,分布在全国不同的地方紧张进行。宋文骢已是50岁出头的老同志了,可他不顾疲惫顶着南海的酷暑,冒着塞北的风沙,四处奔波着,没有一刻的空闲。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艰苦,他就待在哪里。歼7Ⅲ飞机的研制,每个系统对大家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在这些挑战中,总设计师自然是首当其冲。

飞机的电气系统,拥有6000根导线、600多个配电元器件。为了熟悉情况,他除了认真研究图样资料外,还经常下到试验场和设计室,熟悉情况,解决问题。除要求各电子系统分别与电网系统完成通电试验外,还积极主张进行各电子系统带负荷与其他系统相关联的全机电网试验。通过反复试验,故障必须归零后才能上机安装。由于地面试验工作扎实,整个电气系统通电一次成功!

场景三:“我年轻时就是飞机修理工啊!”

这是1984年的隆冬季节,窗外是呼呼掠过的寒风。总装现场,各项安装工作都在紧张进行,可飞机下舱的发动机安装的插头被卡死,致使电缆总插头对不上。几位老工人心急火燎地试了很多遍,但都没成功。宋文骢来到了现场,他仔细听完工人介绍情况后,思忖一下,他自言自语道:这不太可能呀。话没说完,他脱下外套,就要往下舱钻去。工人们想拦住他,可他一头就钻进舱里,不到10分钟,插头就对上了。他从里面钻出来,在场的干部、工人都向这位老人投去钦佩的目光。宋文骢起身用棉纱擦擦手,微笑道:“这点小事算不了啥。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年轻时就是飞机修理工啊。要说技术,多少还有点——好,你们继续干吧。”

场景四:“我们走的是一条布满荆棘的新路。”

西北阎良试飞院机场上,不管是黎明黄昏,总有一辆破旧的双轮摩托车在机场上跑来跑去。空旷的机场上无遮无掩,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同志坐在车上,夏日火辣辣的太阳像要把人烤出油来,冬天凛冽的寒风如同刀割。穿着带油污的衣服,啃着干硬的干粮,喝着白水,有时从早晨天不亮就出场,到天黑后才回到驻地。甚至起五更,睡半夜,吃不好,睡不好,真有些卧薪尝胆、披星戴月的味道了。

为了解决飞机起落架故障问题,研制人员在阎良机场整整待了一年多。在那些日子里,宋文骢经常出现在现场。在试验厂房里,他和工人、设计人员做着各种可能影响起落架起落的试验;在试飞现场上,他和设计人员、试飞人员研究着各种试验方案,采取各种排故措施。

经过艰苦努力,故障终于排除,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场景五:“相信自己,但一定要有依据。”

临近首飞的日子,飞机发动机在高空试验台上出现喘振现象,一直没有找到原因。大家忧心忡忡,有人怀疑国产发动机是否可以装机放飞,也有人提出买国外的发动机把飞机送上天算了。这对于飞机总设计师来说,宋文骢更是焦急万分,但他并没有退缩。宋文骢一方面派人到发动机生产单位了解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深入试验现场全面细致地分析试验报告。在完成各项工作和调查研究之后,宋文骢判定发动机的喘振现象是由于高空试验台没有真实模拟进气道的结果,他确认国产发动机是能够放飞的,并果断签署了放飞意见。

他的这一正确决断极大地鼓舞了研制人员的士气,确保了歼7Ⅲ飞机的按时首飞,并且为其他兄弟单位使用同样的发动机开辟了道路,扫清了放飞的障碍。

多年以后,中航一集团总经理、歼10飞机行政总指挥刘高倬感慨说道:“我当过若干个型号总指挥,也配合过若干个总设计师,但70多岁的宋总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最突出的一条是:勇于负责,到第一线去处理问题。”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崇尚务实,从不纸上谈兵、坐而论道,重大技术问题深入现场解决,这就是总设计师宋文骢。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本书从爱迪生儿时的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造出的伟大作品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安徒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童话作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并体会他执着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 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

    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

    康之国编著的《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内容介绍:1911年(农历辛亥年)是清廷的多事之秋,这个腐败、专制、卖国的政权正一步一步走向倾覆。这年的6月,四川爆发了反对清政府把铁路专利权出卖给洋人的“保路运动”。为镇压这次运动,清政府命令端方自湖北领兵进入四川,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时隔不久,武昌却爆发了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说起来。清政府对武汉的控制不可谓不严,因为武汉是当时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也是革命党人活动的重点地区。但清政府没有想到的是,革命党人在新式陆军中正大量地做着革命工作,新军中正酝酿着反清的武装起义。
  • 名人传记丛书:南丁格尔

    名人传记丛书:南丁格尔

    名人传记丛书——南丁格尔——一个用爱心感动世界的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发明魔术师:爱迪生(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发明魔术师:爱迪生(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丁晓兵,1965年9月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4年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英勇负伤,失去右臂。1985年6月,共青团中央为他特设了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20年来,丁晓兵先后被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被武警总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评为“拥政爱民模范”,被武警总部树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干部标兵。2005年5月,他光荣当选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据不完全统计,丁晓兵已经获得过288个奖牌证书。
热门推荐
  • 神魔医仙

    神魔医仙

    为了一件神器,她被杀回了一百年前。末世降临,世界重组,仙道新开。她携轮回而来,掐指神算,未卜先知。一不小心太高调,惹上各路鬼魅魍魉。神秘男现身大杀四方,花样秒杀。“晕,玩得正高兴,神皇,求轻点。”他嘴角微挑:“……你还想怎么亲?”
  • 穿梭之万千位面

    穿梭之万千位面

    一名大学毕业偶然获得了可以穿梭于万千位面的光脑,从此进入影视作品世界、小说世界、漫画世界通通不是梦,金钱美女,事业爱情已经不再是他的追求目标,且看他如何踏入神圣之境,游戏人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枪神纪之黑影

    枪神纪之黑影

    为了枪神纪干杯≧?≦我决定不会太监,毕竟动漫不会就枪神纪玩的最多,又想写动漫可惜跟不上时代,所以开始找资料写枪神纪,会有一点和枪神纪不一样毕竟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秀儿。
  •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

    金字塔里面神奇的灵异事件,麦田怪圈预示什么,地下长廊真的存在吗……本书以生动的文字、缜密的思维,向读者讲述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鲜为人知的神秘故事……
  • 错嫁

    错嫁

    陆青山看望母亲那天正赶上古天一裁缝店十周年店庆。店庆在户外举行。那是一座千余米的俄式庭院,幽静,夏秋两季绿树掩映。参加庆典的大多是古天一的新老主顾,把他们请来,就是借这个机会答谢他们这些年对裁缝店的惠顾。店庆以自助餐形式举行。备有熟食、酒水、果品。气氛祥和。这期间,古天一接了一个电话,放下电话后他的表情变得肃然。妻子淑婉问,出啥事了吗?淑婉坐在轮椅上,是医疗事故使她的下肢瘫痪。古天一说,没出事。淑婉不相信,但在这样喜兴的时刻她又不能追问,就平静地看着丈夫出了客厅。陆青山一直在院子外面站着,由篱笆墙隔着。喜洋洋的众人中,他一眼看见了母亲。
  • 灵起守护

    灵起守护

    如果说世界真的改变,灵气复苏,所有人的生活也将随之改变,恰巧你是幸运儿中的一员,面对未知,是继续践行自己的理念,还是随波逐流?欧阳还是希望活的有意义一点,偶尔装一装也是好的。
  • 浮游叙

    浮游叙

    《浮游叙》不像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场华丽的冒险。在蓝老师的笔触下,我们跟着姚小双一起冒险,从月光城堡到小人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与他们经历各种传奇。
  • 我要的是总冠军

    我要的是总冠军

    天才不是生来就有,铸就天才的不是命运,而是付出的努力和坚持。
  • 天命有情

    天命有情

    天命有情篇,谁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