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1400000012

第12章 一定要想方法搞出自己的飞机和发动机来(3)

向叶剑英、贺龙汇报

从60年代起,我们的领导同志就提出了关于厂(工厂)、所(研究所)结合的问题。

在1961年、1965年,我两次参观巴黎航展,在看到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同时,我也注意了解他们的科研与生产模式。

我记得第二次去巴黎参观航展是与徐昌裕同志一起去的,我们认为,我们的工厂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不完全一样。我们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的工厂没有搞科研的任务,而资本主义的企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以无论企业大小,它必然是“哑铃型”的。

那时,我们有一个国防科委,还有一个国防工办。国防科委是聂荣臻同志抓的,国防工办是贺龙同志抓的。

据说在“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前,聂荣臻同志打过一个报告,这个报告毛主席已经圈阅了。报告上讲,要把航空系统的南昌320厂和株州331厂改为专门试制新飞机和发动机的厂。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没有实施。1961年,六院是成立了,但1965年搞“部院合并”,六院又与航空工业部合并了。我们可以看一看在一些资料上是怎样记录的。

1961年6月30日,航空研究院(六院)正式成立。国防部先后任命院长唐延杰,政委王振乾,副院长韩顾三、王厉、徐立行、曹丹辉等。该院建制属国防部,由国防科委领导。

1965年1月1日,遵照中央、国务院关于部院合并的指示,航空研究院划归第三机械工业部,三机部副部长刘鼎兼六院院长、党委第一书记;原六院政委王振乾任三机部副部长兼院党委第二书记。

1967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对聂荣臻上报的《关于国防科研体制调整改组方案》批示“照办”。据此,六院(航空研究院)正式从三机部划归国防科委领导。

1973年3月,经毛泽东批准,中央军委任命段子俊任航空研究院院长、夏屏西任政治委员。同年8月2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同意将第六研究院划归三机部建制领导》的文件。

刘鸿志(注10)同志的回忆录———《回忆与思考》(P254—255)中写到了这个情况。

1967年7月6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对国防工业部、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及所属单位实行军事管制的决定》,对六院进行了军事管制。1967年9月20日,聂荣臻元帅根据上述精神向毛泽东、周恩来、中央常委、国务院、中央军委报送了《关于国防科研体制调整改组方案的报告》。10月25日,毛主席批准了这个报告,这就是当时很有名的“10·25”批示。毛主席对聂帅的报告作了这样的批示:“聂荣臻同志,此件压了很久,今天看过,很好,照办。毛泽东。10月25日”。这个批示,实际上对1965年开始实行的“部院合并”的体制作了否定的结论。

聂帅在报告中提出:发展国防科学技术,要根据集中统一、分工协作、以军为主、军民结合的原则,从我军装备发展的需要出发,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拟将中央批准接管的国防科研单位调整为十八个研究院。1967年12月27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有关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自1968年1月1日起正式转为军队系统,由国防科委领导。这个方案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江青等人硬说这是大科研主义,把聂帅批了一阵,所以没有能够实行。但影响十分深远。

1969年7月1日,空军党委向中央军委办事组呈报《关于加强航空工业和科研的领导问题的报告》。国防科委根据周总理6月9日的批示,呈报军委办事组,建议将六院交给空军领导。7月12日,中央军委办事组批复同意。7月17日,国防科委通知六院,要求六院即与空军接洽,接受领导。7月29日,空军党委向中央军委办事组呈报《关于六院问题的初步意见》的报告。报告提及将六院23个研究所、6个试制工厂,共29000余人交给空军领导。在当时的形势下,还明确了对六院领导的组织安排等事项。决定从1970年1月1日起,六院及所属各单位由空军实施领导。

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们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道路。从中可以看出,对于航空科研问题,国家领导层的意见是不同的。

我们这些人就是强调要“厂所结合”。什么叫“厂所结合”呢?就是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要在工厂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苏联的产品设计是由产品设计局(ОКБ)完成的。我们的说法是,工厂是生产飞机,生产任务与科研任务是不一样的,工厂生产任务忙得不可开交。我们通过实践,知道工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要完成的是生产任务,没有精力完成科研任务。那时工厂的说法是“见缝插针”,科研可有可无,结果是他完成了生产任务,你完成不了科研任务。

当然这是过去的认识,现在的认识是,因为计划经济下的工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其规律是不一样的。他没有搞研制的任务、责任,所以对搞科研是没有积极性的,让一个制造工厂完成科研任务是不可能的。国家给他的是生产任务,完成生产任务,厂长就可以睡大觉,他完全可以不再去考虑搞什么产品

研发、技术进步,因为国家没有给他这个任务。而在计划经济下,工厂也不可能有研制任务。周总理在1971年召开航空汇报会,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我现在认识到,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厂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对于在工厂里搞科研,我开始同意,后来反对,是通过实践认识到的。因为我的体会是,通过实践,感到客观、主观条件都是不可能的。

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要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才是“厂所结合”的必由之路。

1961年,我是第一次被派去参观巴黎航展。

1965年,我第二次参观巴黎航展,我和徐昌裕副局长,还有黄志千(在后来的一次出访时飞机失事,在埃及去世了)一同去的。我们反复看下来,认为我们是不可能搞这种“厂所结合”的。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与我们的工厂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回来以后,8月,贺龙到沈阳视察两个厂———410厂、112厂的生产情况。我接到电话,让我参加汇报,说贺龙同志要听我们的研究工作情况。我记得那是中午,贺龙同志午睡以后,请大家一起吃西瓜。在边吃边谈过程中,601所的所长刘鸿志同志说:“贺老总,您要不要听听新消息啊?我们吴大观同志刚从巴黎回来,参观了航空展览会,有一些新情况,要不要听听啊?”

贺老总一边吃着西瓜,一边说:“好啊!”

我没有一点儿思想准备,而且稿子也没有带来。既然贺老总要听,只能凭记忆把自己了解到的国外航空技术、产品的情况作了一个汇报。看了些什么飞机、什么发动机,怎么试飞,新的飞机、新的发动机,大概地讲了一遍。贺老总听得很高兴。

在汇报完这些,我又说了一些情况,我说:“国外他们的工厂(那时我们叫工厂,现在知道实际是公司),都有科研机构,都搞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搞竞争。”我就汇报了这么一个情况。

没想到贺龙同志听完后,马上拿出一张纸说:“你们大家同意不同意吴大观同志的意见啊?”那时谁也不敢说不同意。“同意!”“你们签名。”于是每个人都签了名,一共七个人。贺龙同志就拿着这个到中央讲,向中央汇报了。“啊,我到沈阳,听到一个专家讲,他们参观了外国的工厂,人家既搞生产,也搞科研、试制产品,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怎么样?”“好啊!”就是“厂所结合”。从那时就大喊起来,就这么搞。这中间,一个是不了解情况;一个是主观、客观也办不了这个事,因为当时我们的经济条件是不够的。回想起来,我在这个问题上也是有失误的。在贺龙同志面前发表了这么一个意见,对上级领导推行“厂所结合”起了误导作用。

现在看起来,那时候,我们国家在航空方面没有认认真真抓,这是从领导上来说。当然我们下面的同志也是水平不高,我们没有条件、没有本领向上面真正地汇报情况,打动上面领导的心,祈祷“上帝”、向“上帝”请求,没有能够感动“上帝”。

我们的工厂是“橄榄型”的,我们不可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把工厂搞成“哑铃型”的企业,这不符合计划经济的规律。违反规律,做起来也达不到目的。从20世纪6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前到“文化大革命”后,搞“厂所结合”搞了一二十年。

1972年12月28日,经周总理批准,叶剑英同志在北京召开航空汇报会,所里派我参加。当时有几位厂所领导,还有部里的领导和发动机局的领导参加。这个会议着重研究航空科研体制问题,航空汇报会开了70多天。

在会议期间,叶剑英同志专门听了两次我的汇报。我记得一次是上午9时去,汇报了两个小时。我讲了为什么不能搞“厂所结合”,他边听边“哦、哦”地点头。

我还给他讲了航空发动机的事情,带了涡扇6的金属模型。给他讲怎么进气、怎么排气,什么是压气机、什么是风扇、什么是涡轮。他听得很认真,我能够感觉到他是真的听明白了。中午他安排我一起进餐,吃饭中间,他坐在我旁边还不断地给我夹菜,叶帅是很平易近人的。

我向他讲了我对“厂所结合”的认识过程。

过去我不了解情况,而且我们的第一个发动机,是在410厂搞出来的,第一架歼教1是在112厂搞出来的,所以过去我对搞“厂所结合”是同意的。但后来反过来想一下,那是在特殊条件下完成的。西方国家的条件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人家是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我们是计划经济,是国家计划、强制进行的。人家那个不是一个工厂,是一个企业,不发展新产品,他那个企业、那个老板就完了,所以他们的重点要放在产品的改进、发展上,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是他们的命根子。我们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厂,只是完成若干产品任务,是完全不一样的。

同类推荐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本书有人说,人类史上有两个有名的苹果,一个“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一个被史蒂夫?乔布斯玩得魅力乍泄,吸引玩家无数。的确,他身上承载了太多的辉煌。然而,对于完美有着近乎不可理喻的迷恋的乔布斯,一生却很难说得上完美。他一出生即遭亲生父母抛弃;仅上了半年大学,就辍学成为一家电视游戏机公司职员;被其亲手从百事可乐挖来的CEO约翰?斯库利赶出公司;过去的8年一直在和疾病相抗争。可以说,这个公众膜拜的天才和巨人真正在大众中的“脸谱”是一个集激情、完美主义、欲望、才华、艺术气质和暴脾气于一身的形象。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这个全世界人心目中的英雄,苹果“粉丝”永远的偶像。他将技术与人性结合,追寻内心的直觉,从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许乔布斯的强大人格魅力、远见卓识和超凡品味无可复制,世上也永远不会再有第二个乔布斯,但是从乔布斯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更多成功者需要具备的要素。乔布斯创造的,不只是一种品牌,更是一种理念,一种创新思维,乃至潮流。他的光辉、激情与能量,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无数创新的源泉,这些创新丰富和改善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
  •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本书汇集了从秦到汉23位帝王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陛。秦汉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飞豹”战斗机重大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的决策者和总设计师。《陈一坚自传》通过陈一坚本人及其50多位同事、亲朋的回忆,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宣传报道,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一位矢志航空报国,命运坎坷、成就卓著的飞机设计师的成长历程和多彩人生。 本书对于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历史沿革、关注中国造“冲天飞豹”前世今生的航空从业者以及广大军事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宽度

    宽度

    一个人纵然不能决定自己的人生长度,但至少可以拓展自己人生的宽度。——题记一八年前的同一天。周平是带着一颗失落的心离开家的,今天她怀着八年前同样的心情又回到了这座当初令她痛心疾首的城市。当年,她是坐着火车离开的,今天也是。所不同的是,当初她是带着愤懑和希望出走的,今天心里却只有绝望!火车在隆隆的轰鸣中颠簸着,而此时周平的心里却平静如水。自从得知自己得了宫颈癌晚期,经过一个星期的震惊、彷徨、萎靡,已从极度的绝望中渐渐摆脱了出来。
  • 雪球专刊·国庆特刊03·网游的金钱密码

    雪球专刊·国庆特刊03·网游的金钱密码

    大约在2005年前后,丁磊经常被分析师追问,“网易怎么面对网游生命周期的问题”。因为受单机版游戏的影响,当时主流观点认为网游的寿命4,5年也要到头了。现在,网易的主力网游《梦幻西游》和《大话西游Ⅱ》分别进入第9和第10周年了。
  •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刘旭编著的《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先秦、秦汉时代的戏曲,宋金杂剧、宋元南戏、恢弘元曲、明代戏曲、清代戏曲等曲艺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 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重生之影后归来

    重生之影后归来

    一个悲催的打算报仇的美女明星还没来得及报仇就over了,然后重生回来虐渣男,踩贱女,走向人生巅峰,顺便和影帝谈恋爱的故事!
  • 黄庭仙道

    黄庭仙道

    黄庭存思,道德无为,楞严五蕴,华严十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正觉智慧……这是一杀手修行的故事,是一个求法证道的故事……
  • 你这么任性,凭什么幸福

    你这么任性,凭什么幸福

    不会说话制造冷场,安慰自己是真性情;懒癌发作不修边幅,安慰自己自然为美;不求上进碌碌无为,安慰自己平淡可贵……那个不努力却要抱怨生活艰难的你,真的有够任性!任性不是你拒绝成长的理由,也不是你虚度人生的借口,而是有本事让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 囧!又相亲啊

    囧!又相亲啊

    资深单身狗,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各路大神一样的人物粉末登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悲惨世界(全集)

    悲惨世界(全集)

    《悲惨世界》作为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气势宏伟的鸿篇巨制,它以无与伦比的厚重与深沉,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一座永立的丰碑。雨果用高超的艺术手法,以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满怀激情地讲述了冉阿让坎坷的一生。冉阿让和他周围的普通人芳汀、珂赛特、马吕斯、伽弗洛什等,同不公正的黑暗社会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许多场景催人泪下,还有很多场面催人奋进。雨果的大手笔准确地描述了滑铁卢战役、巴黎大起义,酷烈的场面足以感泣鬼神。雨果还熟练地运用了大悬念笔法,伏线千里,在富有戏剧性的情节中,将历史大事件以及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有机地联系起来。
  • 逮住一个猫系女友

    逮住一个猫系女友

    初识他是游戏里的夺花仇人,再见时四目只隔十厘米距离。万众瞩目的他在台上熠熠生辉,在台下却对她千宠百依撒手不放。她被他热烈的追求吓得想逃跑,只因心里还挂念另外一人。他却更加猖狂,步步紧逼,势要把这只小野猫逮住,揽入自己怀中,好好爱抚。情到深处,她才看清自己内心。曾经的他,游戏里的他,现在的他,原来一直都是苏淮墨一个人,自始至终从未改变。“苏先生,公共场合,请注意你的身份。”“身份?我不就是你的人吗?”“那明天头条可得是大明星倒追大学生了,苏先生。”“媳妇儿开心,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苏梓芩正想发怒,转头却瞧见苏淮墨那双漂亮的桃花眼里,落满了晨光和温柔。似以温暖,不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