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1400000002

第2章 前言

近日,中航工业党组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和《关于深入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为配合学习活动的开展,深化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在中航工业党组的领导下,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会同科技委、航空工业出版社,在原编委会整理的吴大观口述自传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我的中国心》一书。

本书对吴老的口述自传进行了丰富和拓展。根据部分同志的追忆和吴老的学习笔记,书中增加了部分注解和编者补记,使得读者对吴老可以有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书中还增加了部分吴老的工作照及近日接受中央新闻单位采访人员的留言录,使得本书更具可读性和感染力。

编委会

2009年6月

吴大观同志简历

吴大观,男,中共党员,我国著名航空发动机专家,1916年11月13日出生于江苏镇江。

1942年8月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毕业后到贵州大定航空发动机制造厂任技术员。1944年10月赴美国,先后在莱康明发动机厂、普·惠航空发动机公司等地方学习。1947年3月回国,到大定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广州分厂做筹建工作。1947年10月至1948年10月,在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任讲师。

1948年11月,赴解放区石家庄参加革命,受到聂荣臻同志的接见。194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重工业部航空筹备组组长。1951—1956年,先后任航空工业局科长、处长,参与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的筹建工作。

1957年,赴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厂(410厂),任发动机设计室主任。在此期间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个喷气发动机———喷气教练机用的喷发1A发动机。

1961年,国家在沈阳组建国防部第六研究院航空发动机研究所(二所,606所),吴大观同志被任命为技术副所长。1963年参军,被授予上校军衔。“文化大革命”后期,1972年5月任606所革委会副主任,党委常委。1974—1976年厂所结合,任410厂革委会副主任兼主抓厂所协调和新机研制的总工程师。1976—1978年任606所革委会主任、党委副书记。在此期间,吴大观同志参与领导研制涡喷7甲(815甲)、涡扇5(61F)和涡扇6(910)发动机。

1977年底调任西安发动机制造厂(430厂)副厂长兼设计所所长,主抓涡扇9(斯贝)发动机的专利生产,组织进行了涡扇9发动机总装、试车和赴英考核试验,并主编了《英国罗·罗公司斯贝发动机设计技术资料》、《斯贝发动机赴英高空台试验、部件强度考核试验结果技术资料》等。

从1982年8月起,吴大观同志在北京任航空工业部(后为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总公司、中国一航,现为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顾问。在此期间,他组织编写了《涡喷、涡扇发动机通用规范》、《涡桨、涡轴发动机通用规范》、《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大纲》和《发动机结构设计准则研究报告(涡喷、涡扇)》等。主编了《涡扇发动机及其系统的性能研究》、《涡喷发动机试车中的性能研究与故障分析》等。参加航空发动机发展战略研究和许多重大型号及预研项目的论证、评审和咨询,编写出版了《航空发动机研制工作论文集》,为我国航空动力及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大观同志曾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北航、南航、西工大兼职教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荣誉理事,1991年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会员。1956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工程师。1991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2年被授予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称号。1993年被国家人事部定为暂不离退休的专家。2001年被中央企业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9年3月18日上午,吴大观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同类推荐
  • 寻寻觅觅 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传

    寻寻觅觅 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传

    出身书香门第,年少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名动汴京。二九年华,遇如意郎君,赌书泼茶,研究金石,尽得闺中雅趣。国亡夫丧,为追献金石收藏,跟随宋高宗步履,流离徙转。年近半百,再嫁,却是孽缘一段,不惧身陷囹圄,果断诉离。晚年,迷恋打马,胜多输少,聊以慰藉。她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白落梅用清雅、简洁的文字,述尽其一生悲喜。
  • 曾国藩传

    曾国藩传

    本书是国内首次原版引进的由西方学者撰写的曾国藩传记。面对横扫大清的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白手起家创建湘军,于重重危难中摸索出治军之策、战阵之法,以其韬略智慧历时11年终获胜利。之后,在直隶总督任上他主持处理了影响深远的天津教案,并且力主整肃朝政,选拔新型官员,倡导洋务运动。黑尔博士采用近200种亲历者资料,着眼晚清民政、军事的颓败大局,生动讲述了曾国藩出将入相的非凡一生。
  • 刘大响自传

    刘大响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刘大响自传》是作者刘大响院士的回忆录。作者在书中叙述了自己的童年、求学生涯以及为我国航空动力事业奋斗的历程,尤其是以亲身经历讲述了高空模拟试验台、高推预研、中推核心机和先进高性能发动机的预研和研制过程,以及呼吁国家重视航空发动机、国产大飞机和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经历。
  • 神秘的孝庄皇后

    神秘的孝庄皇后

    真实讲述清朝孝庄皇后从出生世家到嫁给满洲四贝勒皇太极,再到受封永福宫庄妃、为幼子争皇位、越制摄政王专制篡权、辅佐顺治康熙掌理国政、心系国事指点文治武备、淡泊幸福的晚年生活等。为您还原一个真实的孝庄皇后!
  • 柳井正全传

    柳井正全传

    无论是经营理念、管理手法还是商业思想,柳井正都是值得人们探索的一座高峰。《柳井正全传》落实于细节,用事实做基础,让你从每一个转折中领悟商业之道。柳井正,被称为日本战后继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的新一代“经营之神”。
热门推荐
  • 生死劫动

    生死劫动

    纵观历史岁月,群雄辈出,一指可崩天,一脚踏九霄,一瞬百万里,斗天地,以时代为格局,迸发出一个又一个璀璨的时代……在血与泪中杀出一片冉冉乾坤,谱写一曲曲豪情万丈的战歌,青史留名…试问天地间,还有谁?还有谁?还有谁!可敢一战!辉煌必将走向落幕,迟暮之年终将到来,尘归尘,土归土,世间因果皆逃不了生死劫动…
  • 故土乡情

    故土乡情

    我从小在山村长大,五岁就跟着姐姐放牛,六岁开始跟着村子里的大孩子放羊,七岁开始读书。我大学毕业之后,又回到了那个村子,因为故土难离,我决心让自己的家乡变成一个乐土! 
  • 一朝穿越3000年前

    一朝穿越3000年前

    一个最年轻的医学博士,因为一次事故偶然穿越到了古代。开启了她的腹黑逆袭之路。
  • 冷案重启2:逝者之证

    冷案重启2:逝者之证

    设计公司女老板在酒店神秘失踪,几天后,她的尸体被煮熟切碎丢弃在城市偏僻角落,凶手作案手法竟与二十年前轰动一时的善立大学碎尸案极度相似。为尽快查清真相,冷案科和刑侦科联手展开调查,而他们的线索,是尸块中残留的黑胶唱片碎屑……富豪与情人惨死别墅,墙上留下神秘血字,花园里却埋藏着一具死亡十八年的骸骨。甘凤池和萧兰草重查旧案,嫌疑人却离奇自杀,而他们发觉,所有案件里隐藏着一个“不存在”的人……两份冷案卷宗,八起诡谲凶案。幽深的黑暗中,是谁聆听着未完成的乐曲,进行着残酷的杀戮;又是谁蛰伏在白昼边缘,静待一切走向毁灭……
  • 真歇清了禅师语录

    真歇清了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让我来温暖你的忧伤

    让我来温暖你的忧伤

    十七岁的天才少年林伟诺,因为父亲的交友不慎,原本富足的家顷刻间变得荡然无存。他转去二等中学,搬到了破落的平民居。搬到平民居的那个暑假,林伟诺阴差阳错地认识了那个在黑暗里逆光生长的坚强少女阮凌瑶。暑假的相处时光让他们惺惺相惜,飞进对方窗户的纸飞机里,写满了少年心事。他们约定一起看一次海,却一同失约……
  • 幽莲双生录

    幽莲双生录

    师傅,师傅,为什么....,师傅为什么要替我挡,梦里拂过前世的影子,留下最温暖而又冰凉的一句话,好徒儿,为师知道,从来就知道,第一眼所见就知道你从来不会害人,永远不会.....
  •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是国家间的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开始对传播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注意。国际传播空间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分哪些层次?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传播分哪些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的国际传播史该如何认识?《国际传播史》从国际、国家和媒体的不同角度对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与分析,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颇具可读性与启发性。《国际传播史》由刘笑盈和何兰主编。
  • 情迷心窍

    情迷心窍

    我是郭蔓青,S大会计系高材生。我的人生格言:向钱看,向厚赚。可怜的我却是一家黑网站佳缘网的网络红娘,我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还要时不时的被刻薄上司虐!这一切都终结在我摊上一个高冷大叔版男客户。其实,我不会告诉你这就是一个教你如何骚扰男神并成功将男神钓回家的全攻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

    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

    全书通篇以日本社会生活中的花道、茶道、俳道、武士道等为切入点,讨论了日本人对美的体会,对生死之道的领悟,作者有意识地从文化的角度解读历史,通过对日本人精神底色的探究,为理解日本民族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新颖的视角,让读者感受了日本文化那种“具体入微”的美丽,尝试了那种“花是樱花,人是武士”的“忍恋终极”的落花之美。日本人的内心是紧张的,但情感却是极其认真的,无论是生活还是做事都讲究“道”,在各自传统的文化道场里,固守日本其本身的社会文明,其修身养性就是通过认真的仪式讲述人生的真谛,又将日常茶饭事升华为“道”,将人生的体验全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