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3800000031

第31章 航空工业部(1)

科技局长

1984年,航空工业部任命管德为部科技局局长。

1984年底,就是歼8Ⅱ首飞以后,部里也是想提拔我,部领导说你到北京去吧。这样就把我弄北京来了,就是歼8Ⅱ飞机搞完了以后,就把我调到科技局当局长去了。

——管德访谈(2011年10月)

当时的航空工业部,是国家主管航空工业科研、生产的政府部门。“文化大革命”后新成立的部科技局不仅要直接主管标准、情报、材料、工艺、测试等基础技术研究所,还要代表航空工业部对部属科研院所担负起政府部门对科技工作的管理职责,一方面要组织有关院所为生产一线做好技术服务性工作,协助处理生产、新机研制中出现的问题,为生产企业完成试制生产任务提供技术服务。同时,就航空工业科研生产与各民口工业部门建立密切联系,例如,向相关单位就为新机研制设计需要的新材料做好技术交底,提出供应状态,商定新材料技术标准等。另一方面要抓预先研究,为新机发展提供技术储备,负起“粮草先行”的责任。

管德担任航空工业部科技局局长以后的1985年,中央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月2—7日,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科技体制的改革问题进行了讨论。邓小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3月13日,中共中央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和决定性的因素。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当前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运行机制方面,要改革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克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学技术工作,国家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病;在对国家重点项目实行计划管理的同时,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调节,使科学技术机构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自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力;在组织结构方面,要改变过多的研究机构与企业相分离,研究、设计、教育、生产脱节,军民、部门、地区分割的状况;在人事制度方面,要克服“左”的影响,扭转对科学技术人员限制过多、人才不能合理流动、智力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的局面,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这一年的1月,航空工业部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会议和科技委全体会议在北京同时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研究部署航空工业的改革,军民结合体制,实行保军转民,大转快转全面转的问题。

时任部长莫文祥在讲话中强调: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实现“加速飞机更新,大上民用产品,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这是一个改革的年代,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精神鼓舞下,全国上下都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大胆探索的精神思考着、行动着。这一年的4月25日,中央书记处201次会议听取了姜燮生关于航空工业部党组整党情况的汇报。5月11日,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以通字(1985)47号文将汇报会决定的事宜通知了部党组,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航空工业加快了建设步伐,科研和生产形势越来越好。但是航空工业的现状同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的要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必须加快步伐,按照服从于和服务于党的总任务、总目标的要求,端正业务工作指导思想,努力开创航空工业新局面。

5月下旬,部党组对《通知》精神进行了传达,8月召开了紧急会议,做了贯彻部署。在这两个时间节点的中间,7月1日,航空工业部连发4项制度性文件,均为科技局职责范围——《航空工业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暂行规定》《航空工业部发明成果管理暂行办法》《航空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管理暂行办法》和《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管德主持下的职能部门,用实际行动回应了中央书记处对航空工业部工作提出的要求,他的工作也得到部党组的充分肯定。

我觉得在科技局的工作还可以,因为我胆子比较大,所以什么主意都敢出,好像工作还可以,不久又让我当总工程师了嘛。那时候就是总工程师、部科技委主任、航空研究院的院长,那也是登峰造极了。

——管德访谈(2011年10月)

严格的要求

管德在航空工业部科技局任职时间不是很长,但在他领导下的人,包括当年四局调研科的小伙伴蔡美生在内,都觉得他很严厉。

在离开调研科以后,蔡美生到了四局的第三生产处,以后就一直在航空工业领导机关工作,长期担任三机部辅机局的主管工程师,负责所主管的企业与部机关上下联系并协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她工作作风严谨,认真负责。在管德上任科技局局长的时候,她是科技局计划处处长。

我记得我们搞了一个10年科研发展规划。

其中有八大技术关键。为什么老记得这个“八”字呢?我是计划处的,八大技术关键,各专业处搞的计划都要到我这来汇总。我跟管德说开会汇报,就让他们谁主管谁说吧。管德说:“不行,你是计划处长,问题不弄明白怎么管人家呀?”他就这么跟我说的。没办法,我把要汇报的内容记在小纸条上随想随看,晚上回家还得看。因为第二天要汇报,你不汇报不行。汇报会开得很顺利。

管德那人尅起人来不留面子,很厉害的。现在看来,领导厉害一点还是有好处的。

——蔡美生访谈(2012年4月)

601所原副总设计师黄德森还听到过301所的一位同志对他说起与管德有关的一件事。

301所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标准化所,是专门从事航空标准化研究与发展的专业机构,业务涵盖标准研发、装备标准化服务、企业标准化咨询、国际标准化开拓、标准化理论研究、标准衍生品开发、标准信息研究、标准培训等多个领域。

有一次,301所的一位同志对我说,管局长要求该所提出报告,说明航标编制了多少,已经贯彻了多少(即贯彻率)。这个要求给了当时所里的领导很大的压力。因为要了解航标的贯彻情况,难度是很大的,要全面掌握航标的具体实施情况,有些工作是超出该所的业务范围的。

当时我感到,管总很厉害,给301所出了大难题。

——黄德森访谈(2012年3月)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不管是物的交换还是思想的交流,都必须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来达到统一,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社会秩序,取得社会活动的最大效益。

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国家制定有《标准化法》。法律规定: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航标,即航空工业的行业标准。科技局下设有标准化处,对航空工业行业标准实施归口管理。301所就是航空工业制定行业标准的主管机构。

在标准化工作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口号——贯彻实施标准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永恒主题。管德是务实的,他不满足于只是组织制定标准,而更关心标准的贯彻实施。对于这一永恒的主题,他也不是只停留在喊口号上,他注重的是落实、检查。

但标准的贯彻毕竟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在有着中国特色的工业化过程中。西方的工业化过程是出于经济活动自然规律的作用,而中国则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和行政命令的色彩,缺乏自觉性的企事业单位在推进标准化工作的过程中总有着很大的被动性。因此标准化工作的典型经验是——对标准实施的监督即对标准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这被认为是促进标准贯彻执行的最有效的手段。

与我国实行的国家统一管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条块分割分工负责的政府主导型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不同,美国、日本及欧洲共同体等发达国家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已经完成了由政府主导型向学术团体主导型的过渡,建立和完善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的标准化管理体制。这也许应该列为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差距之一。

管德向下级单位提出了要求,但执行有很大的难度。长期从事情报、资料管理和标准化工作的黄德森有体会——管总给301所出了个大难题。

在管德任职期间,难题没有得到解决,因为他很快就离开了这个主管部门的领导岗位。贯彻实施航标依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自留地”里结硕果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之后,在吕东任航空工业部部长、徐昌裕任副部长兼航空研究院院长时期,那一年的7月22—8月2日,由徐昌裕主持,召集航空工业系统各厂所院校的专家学者在天津召开了航空科学技术工作会议,提出了科研先行的方针和飞机发展“更新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目标,制定了《1978—1985年航空工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围绕未来新型航空武器系统——第四代歼击机,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8个关键研究项目、10个专业方面的199个重点课题和4项基础技术的预先研究工作。

时任科技局材料处处长的侯印初对徐昌裕主持制定《1978—1985年航空工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记忆很深。她回忆:

“文化大革命”以后,徐部长(徐昌裕)开始抓科技规划。期间,我向徐部长汇报了若干次。他留住我,说你要给我仔细讲讲,要讲清楚。他说:“我觉得很多东西我还不知道。”我还记得他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你们嘴上老说PPM,PPM,什么叫PPM?我告诉他说,PPM是Parts Per Million的缩写,就是百万分之一,我说就是要精确到这样的精度。

他说:“你们现在为什么仪器也要达到这一级?”我就给他讲,现在国外已经提到高温合金,百万分之一就是PPM级的夹杂物,我们现在根本没有办法来鉴别。

他说:“行了,你留下,你再给我讲讲。我还要给你提出问题。”

对那一次与徐部长的谈话,我记忆特别深。

——侯印初访谈(2012年4月)

1983年后,不再单独编制航空科研发展规划,而由航空工业部集中编制包括生产和科研统一的“五年计划”。

在管德任科技局长期间,航空工业部开始编制“七五”(1986—1990年)计划。

侯印初,1953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发动机系发动机工艺专业,1958年毕业后被分配在三机部六所(航空材料研究所),1974年调到部科技局。她是一位典型的技术型干部,虽然处在政府部门的主管处长位置,但她很关注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在科技局,侯印初主抓的是冶金技术,负责工艺处的是另一位处长——屠德彰。

与侯印初一样,屠德彰也是1953年考入北航的,他学的是飞机制造专业。1954年,屠德彰被选拔为留苏预备生,到北京俄专学习了一年。1955年赴苏,进入莫斯科航空学院飞行控制专业学习。1960年,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他和一批留苏学生提前回国,被留在航空工业领导机关工作。那一年,一机部一分为二,组建为一机部、三机部,三机部为国防工业部,原一机部四局(航空工业局)改为了三机部四局。

屠德彰与蔡美生同在辅机局工作过,以后又都被调到科技局。

同类推荐
  •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

    本书是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夫人安娜的回忆录,这本回忆录文笔朴实幽默,包含着安娜对丈夫的浓浓爱意。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作品的读者,可以从书中得到诸多知识与乐趣。
  • 战国终结者

    战国终结者

    两千年来,人们对秦始皇的骂声不断,如果赢政地下有灵,大约该愤愤不平,颇为不满吧!公平一点讲,作为一位帝王,而且是刚刚从乱世中走出来的帝王,秦始皇能够做到“政平”“守法”“好文”,我们对其还有什么好苛求的? 后世对秦始皇最为诟病的地方,可能就是他的暴虐和求仙问道。但后者不过是人之常情,今人不也概莫能外?至于前者,古来即有“乱世用重典”的说法。如果是守法下的暴虐,至少也该给他一个“良民”的称号吧!“依法治国”。恐怕秦始皇做得比很多朝代的帝王都要好很多!
  •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展现了作者对于稗官野史和民风民俗这类下里巴人式的东西的熟稔。他为我们开辟了另一条道路:历史后花园的隐秘小径。
  • 徐世昌(北洋风云人物)

    徐世昌(北洋风云人物)

    本书以真实史料为依据,用较为凝重的笔触描绘了徐世昌从九年翰林到小站练兵,再到总督东北、出任袁总统的国务卿,一直到当上民国总统,最后直至卸任后的生活起居及志趣。本书为我们展现了徐世昌风云起伏的传奇人生,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缩影。
  • 曾国藩家书全鉴

    曾国藩家书全鉴

    曾国藩,晚清重臣,有名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湘军创立者和统率者,晚清散文“湘乡派”创始人。由于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大事业。他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热门推荐
  • 不成功你找我

    不成功你找我

    古往今来,以成功为目标,引领无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乃至黎民百姓前仆后继!千百年,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成功的探索与追求。为了成功,为了实现美好的理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敢前行,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千古绝唱!有人成功了,成为人们传颂的楷模;有人失败了,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感叹。人们在敬仰诺贝尔成功的同时,也应该钦敬失败的索布雷诺,即使失败了,也要在失败中度过辉煌的一生!成功的秘笈究竟在哪里?人们开始反思。终于有一天,人们似乎悟出了成功的天机,原来成功的秘笈就在我们身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愿每个奋发图强的人都能把聪明才智无限地发挥出来,从而让心灵和财富都能获得巨大成功!
  • 穿越王者荣耀:千年之狐

    穿越王者荣耀:千年之狐

    一场车祸,穿越时空。变成王者荣耀的千年之狐李白,征服神秘异世界?拥有无敌的二技能,仗剑天下,教训那桀骜不驯的白龙吟,邂逅那清雅高贵的凤求凰,成为了货真价实的国民老公。魅力开挂,一路逍遥快活,好不做作的现实主义者,打倒白莲花,手撕圣母婊,得到真正的佳人倾慕——咦!不对!为什么那些美男也对他有点意思了?
  • 沧溟剑仙

    沧溟剑仙

    执剑之人,承天之怒!一个人,一柄残剑,一段风雨的修行之路。
  • 一等特工:凤行天下

    一等特工:凤行天下

    她?薄情特工,代号S!护异宝,遭背叛,谁知穿越成废材。历经磨难,涅磐重生!且看灵脉全毁的傻女,如何成为人人闻风丧胆的魔女!凤凰转世?她誓要凤鸣九天!辣手掌握杀生大权,冷漠如斯坐观天下,唯我独尊!【读者群:﹏葵花殿堂°548738502;微信公众号:kuiqi77】
  • 孽极

    孽极

    一个孕育亿万年的阴谋悄然而生,这关系到这片天地的亿万生灵的存亡,其中的关键人物只是一个普通青年,这是一场拯救还是一场无情的毁灭?他虽然资质差,却拥有上古十大魂魄之一的玄灵道魄!这是命运选择了他,还是他选择了命运?难道他真的只是个普通人吗?一柄天地初开时就存在的混沌神器为何选择了他?这把魂兵它又在追求什么?传说只要拥有了这把神器,就能破开这片天地,去往另一个世界继续追寻那飘渺的长生路,这一切又是怎么回事?当他站在世界之巅,再回头相望时,发现原来这不过是一个起点罢了!那么终点又在那里?
  • 母亲

    母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城余光皆是你

    倾城余光皆是你

    传闻中,沈寒时性格冷漠,不近女色。可自从嫁给沈寒时之后,余笙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不但白天要拍戏,晚上还被某人榨干体力,余笙简直想把那个妖言惑众的人给揪出来,究竟是谁说沈寒时不近女色的?余笙:沈先生,你不是不近女色吗?沈寒时:我只贪图你的美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洪荒之逆命

    洪荒之逆命

    非铜非铁亦非钢,曾在须弥山下藏,不用阴阳颠倒炼,岂无水火淬锋芒?诛仙利,戮仙亡,陷仙四处起红光,绝仙变化无穷妙,大罗神仙血染裳。一个现代人穿越到洪荒世界成为三清之一通天教主,看他如何逆转乾坤,逆天改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