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5600000043

第43章 甘为战鹰铸强心 勤学实干展风华(1)

———记77级?[1]友, 空军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甘晓华院士

甘晓华,男,1957年1月生,江西进贤人,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198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设计专业。历任空军第一研究所发动机室高级工程师、副主任、主任,科技处处长,副所长。现任空军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兼任中国航空学会浮空器分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4项,发明专利5项;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2次;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根据业界的一项分析显示,在单位创造价值比这一数值上,船舶为1、轿车为9、计算机为300、支线飞机为800,而航空发动机则高达1400,航空发动机因此被称为“世界工业产品中的皇冠”。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是飞机赖以飞行的动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装备水平、科技工业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只有美、英、法、俄等少数几个国家,且均将其列为国家和国防关键技术,禁止出口转让。多年来,我国的航空发动机水平离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飞机发展的技术瓶颈。

“我国现役最先进的歼10战斗机,发动机是俄罗斯的;‘枭龙’飞机的发动机也是俄罗斯的;就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飞机,其发动机也非中国造,而是美国的。”甘晓华简述我国航空发动机现状时,略显失落的脸上带着一种不屈和坚毅。“一定要让我们的 ‘战鹰’拥有一颗强健的 ‘中国心’!”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支撑着甘晓华走过了27载的航空发动机研制之路,多种重要型号的研制中无不倾注着甘晓华的智慧和汗水,他也从当年那个干劲十足的年轻小伙儿成长为一名稳健成熟的航空动力专家。

学在南航:打牢基础梦起航

甘晓华出生在江西省进贤县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在家中排行老五。虽然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父亲坚持供他上学。从小学到中学,甘晓华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1974年,17岁的甘晓华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到农村插队劳动。乡间劳作繁忙而辛苦,但甘晓华却一刻也没有放松学习,这在当时深受“文化大革命”冲击、普遍轻视知识的大环境下显得难能可贵。每当回想起这段经历,甘晓华总是不无感慨地说:“国家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只有不断学习,做好准备,才能真正做点事情。”1977年底,甘晓华参加高考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20世纪70年代的高考对他而言,除了去参加考试,其他一无所知。因为当时家庭条件困难,他一心想报军工院校,希望毕业后参军,这样可以减少家里的开销。填报志愿时甘晓华恰巧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有关南航的信息,联想到航空和军工、部队的关系,便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南航。看似无意,实则有心,正是对军工行业的向往,才使得甘晓华在机缘巧合下进入南航,开启了他飞翔蓝天的人生梦想。

提起在南航4年的学习生活,老师们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和对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甘晓华留下了深刻印象。恢复高考后的初期,学校教学条件还比较简陋,有的课程没有教材,老师就拿手刻的油印资料给学生们上课。课下,老师经常和同学们谈心,有时一起吃饭聊天,有时到宿舍探望,为学生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那时候,国家刚从“文化大革命”的阴霾中走出来没多久,高等教育也是百废待兴,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充满着一股干事创业的冲劲。甘晓华也胸怀壮志,在南航这座学习氛围浓厚、学风淳朴的大学里如饥似渴地勤奋学习着。刚进入航空发动机专业学习时,甘晓华由于一时不能适应,感觉学得比较吃力。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加倍努力,用勤奋弥补不足。大学期间,他经常自习到深夜,遇到疑难问题就及时记录下来,并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老师答疑。20世纪70年代末的物质条件比较匮乏,甘晓华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外,把省下来的钱全部用来买书。读书成为了甘晓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不仅爱看与发动机专业相关的书,对文学、历史、哲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书籍也颇感兴趣。爱好读书、渴求知识的良好习惯,便是从那时起逐渐养成的,这让他在后来从事科研工作时获益良多。

甘晓华在抓紧学习的同时,也格外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他从小学五年级一直到高中都是班长,在生产队时还当过队长,到了南航之后他又被推选为班长。大学生思想成熟、个性独立,管理工作需要灵活的技巧和有效的措施,而这不但是对他的考验,更是对他的锻炼。甘晓华回忆说,由于当时刚刚恢复高考,班级同学的知识基础参差不齐,有些同学因为基础差、学业负担重,思想压力较大。针对这一情况,他召开班委会,和大家商讨对策,最后确定了“一对一”帮扶的方式,不仅使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上了学习进度,还增进了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加深了友谊,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优良的班风,班级也被学院评为“标兵班”。

甘晓华热衷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早年在农村劳动时,他就学会了拉二胡、吹笛子,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总少不了他活跃的身影。作为班长的他,在学习之余承担了班级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在服务同学的同时,他的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也为他日后从事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直到现在,有很多老同学遇到问题时,还会找到我这个老班长聊聊。同一届的其他班级聚会一般来一二十人,而我们班聚会通常能来得更多。可见我们这个班还是很有凝聚力的,我这个班长大家还是认可的。”说这话时,甘晓华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微笑。

认识自我:做出正确的事业选择

在南航4年勤奋刻苦的学习为甘晓华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毕业后,他继续求学深造,顺利考取了北航的硕士研究生,所学的专业仍是航空发动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仅使甘晓华加深了对航空动力学理论的理解与认识,更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具体的科研项目。甘晓华孜孜以求,刻苦钻研,学业水平不断提升。此外,甘晓华一如既往地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读研期间他还担任了北航研究生院团委书记,个人能力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

由于专业成绩优异,综合能力突出,北航决定让甘晓华毕业后留校任教。当时,一心想继续从事航空动力研究的甘晓华并未多想,只是觉得能有机会、有条件继续从事专业研究是件好事,便同意留校工作。可是,随着对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了解程度的日益加深,高校相对侧重理论研究的特点与甘晓华对工作的期望相距甚远。他越来越不满足于仅仅从事理论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到科研生产一线去从事具体工程项目的想法开始萦绕在他的心头。

同类推荐
  • 胡适讲国学

    胡适讲国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其对国学的通彻见解,让他人恐之不及。《大师讲国学文库:胡适讲国学》全面收录了胡适先生精华的国学理论,结集了多篇胡适先生在国学领域的不同文章,其内容更是涉及诸子百家、文学等多个领域,为读者更好地了解国学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 未来30年上海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未来30年上海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就未来30年上海人才发展战略作了前瞻研究,提出了建设“全球人才枢纽”的命题,并对未来人才战略定位、战略选择、战略布局行了深研究,对推上海未来人才发展、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制订人才发展政策、充分发挥人才在全球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信仰导航

    信仰导航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融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信仰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这本小册子,侧重于大学生信仰的教育与引导,着重阐述如何科学、生动、有效地开展以“六个为什么”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大学的改革(第二卷·学院篇)

    大学的改革(第二卷·学院篇)

    钱颖一是“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毕业于清华大学。2006年,在美国留学和任教25年后,他回到清华大学,担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至今10年。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钱颖一总是与中国改革同行,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当改革大幕初启,他远渡重洋,探寻现代化之道,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学者;当改革如火如荼,他频繁回国讲学,为改革建言献策;当中国呼唤更多杰出人才时,他放弃国外一流大学终身教授职位,回国投身教育事业。《大学的改革》是钱颖一过去10年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担任院长,过去15年在中国教育领域不懈耕耘的实录。
热门推荐
  • 神宇天兵

    神宇天兵

    天空暗暗的,暗的有些发秫,阳光被一股巨大的乌云所遮盖,彻底的消失不见,空气中似乎很寒冷,不断吹刮着的寒风预示了此刻正是寒冷的季节。
  • 六零俏媳妇

    六零俏媳妇

    前世遭人恋人算计,含冤入狱二十载,弄的家破人亡,一朝重生回遭遇变故的那一刻,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第一次偶然相遇,她狼狈的趴在他的脚下第二次偶然相遇,审讯室内,她与人对质……N次相遇后,“我娶你,宠你一辈子。”呃……嫁与不嫁是个问题。
  • 水浒传(最爱读国学书系)

    水浒传(最爱读国学书系)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 一念一诺,一世情深

    一念一诺,一世情深

    别后再见,他说:“楚楚,过来。”她一脸冷淡,决绝面对面前之人。“楚楚,过来。”他不依不饶,这句话似乎成了两人之间绕不开的羁绊。“楚楚,不离婚。”纵是情深以至却伤痕累累,她想放手,他却惊慌。“楚楚,过来。”她跑,他追,她骂,他受,她怨,他承。只不过是深情已经入骨,除却她再无一人享此殊荣。“从前是我错,你过来。”他站在原地,眸光缓缓。她冷哼一声决然转身,却落入她宽厚的怀抱。“从前是我错,我改。”男人在她身后沉沉开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云天尊

    云天尊

    峰巅之上,一袭白衣少年,银丝飞扬,目若惊雷,颈戴佛玉镇邪珠,手握风雷真龙逆天刃,骑坐在一头数丈之巨的金芒雷瞳巨吼之上。他抬头仰望无尽苍穹,双眸之中竟不时有着雷芒,冰寒之光浮闪而过。人间之下,视为鬼域,人间之上,视为天域,天域之上,视为神界,神界之外,视为魔界,魔界之临,视为妖界。苍茫人间古界,犹如浮萍一般,摇摆不定……
  • 万界之最强老爹

    万界之最强老爹

    【新书:我家师父有点强】无敌,从斗破开始……青云山顶,他一拳轰出,天地变色,诛仙寸寸崩裂,“小凡,为父来告诉你什么是正,什么是魔!”苦情树下,他负手而立,“月初,无论你前世如何,今生,你仅是我儿子!想做什么,放胆去做!”西游位面,他屈指一弹,神山轰塌,“小石头,随为父一同,踏!破!凌!霄!”斗罗,超神,仙剑,斩赤,大主宰,秦时明月……掌通天大道,纵横亿古八荒,独断千古,万域称尊!
  • 媚眼倾城:王妃休想逃!

    媚眼倾城:王妃休想逃!

    前一世,他是北斗战神,她是凡间女子,她为他而生为他而死,他在三生石畔许诺,来世,换我来追你,换我来爱你,可好?当一切重新来过,她是天庭公主,他是冷面辰王,不再记得的过往,再相见,她是他哥哥的新娘,虽是陌路,他却再一次为她动了心。繁华人世,他看着她在爱恨嗔痴中苦苦挣扎,他选择一路守护,哪怕明知不会有结果。帝王星显,已到末年,她为了她爱的人付出一切,却忘了她想要追寻的其实一直都在身旁。他看着乾坤阅里他和她的过往,不禁苦笑,原来一切早已注定,若无相欠,怎会相见。
  • 神秘之下安格斯

    神秘之下安格斯

    当站在世界边缘的时候,才能明白自己是谁,自己从哪里来。每当安格斯认为自己能把握住命运的时候,总是会被时代的洪流推往未知的地方。
  • 续高僧传

    续高僧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二胎生活123

    二胎生活123

    身处80后的二胎生活,自己的选择自己走,根本就没有什么感同身受,也许不经意的某个瞬间就是压垮生命的最后一颗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