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5600000084

第84章 与航空发动机“机缘不断”的匹配者

———记79级?[1]友,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副院长王永明

王永明,男,1963年生,浙江杭州人,中航工业首席技术专家,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研究员,博士。1983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专业,一直从事航空发动机设计技术预先研究和设计体系等工作。现任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曾获航空系统杰出青年等荣誉。

军工情结 选择南航

1963年,王永明出生在美丽的江南名城———杭州,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年幼时他便随家人移居重庆,从那时起他就与发动机“机缘初定”。当时,王永明的父母所在的工厂是生产发动机的,属于军工系统的保密单位。父母工厂的生产环境和居住环境让王永明从小就被军工行业的那种神秘感所吸引,也对发动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梦想能像父母一样从事发动机方面的工作。因此,在1979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王永明选择了南航发动机专业。

“当时之所以选择了南京航空学院,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父母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影响。”王永明饶有兴趣地说,“选择南航也颇具戏剧性。”王永明回忆道,在选择报考的院校时,他原以为学校名称前面标有五角星的就是军工院校,恰巧南京航空学院前面也有五角星,他便认为南航是军队院校,就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南航,这戏剧性的选择让王永明与发动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过在这戏剧性的背后,蕴含着他投身国防军事工业的坚定理想,以及他立志于探究发动机的浓厚兴趣。南航为他提供了一个放飞理想的舞台,成为他日后践行“航空报国”梦想的启航之地。

同学少年 恩师难忘

大学4年的学习和生活都给王永明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他很有感触地说:“南航读书的环境非常好。印象特别深的就是图书馆,在古色古香的荟萃楼里查阅资料、学习、自习,真的是一种享受!”说话间他似乎正陶醉在学府韵味中。2009年,入校30年回母校聚会时,他还特意去看了看当年作为图书馆的荟萃楼。

王永明不仅对知识的学习有着极高的天分,而且在南航读书时也非常勤奋专心。他说,大学里学习的好几门课程都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并且为他日后继续深造以及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汤国才老师讲授的 ‘航空发动机原理’这门课。”王永明回忆起曾经上课的情景,“一般来说,专业课往往会让学生感觉比较枯燥,但是汤老师的课讲得非常好。记得那时汤老师刚从美国回来,他将我们带到了知识的前沿,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影响着我们一生。记忆犹新的是讲原理时,他会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分析原理所涉及的循环参数,包括其中的一些变量、逻辑判断等。同时,他会在教学中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当时他们使用的教材是三个学校合编的。汤老师讲课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增加了许多前沿性、综合性的内容,并且他讲述的逻辑分析方式很容易让学生记住。”2001年,王永明的工作单位———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开始研制核心集成整机,他负责的重要任务就是逻辑分析。时隔多年,他再次发现并在实际工作中验证了当年汤老师教的逻辑分析方法很有用,以至于每回想起此事,他的心里总是充满了无限感激! 在2009年返校时,王永明特地找到汤老师,感谢老师当初传授的分析方法帮助他解决了工作中的难题。

令王永明深深感激和永生难忘的,不只是汤老师一人。“还有教叶片机压气机原理的庄表南老师,研究叶片机的吴国钏老师,教燃烧学的王家骅老师,教传热学的王宝官老师……这些老师水平都很高,在行业内都是很有名气的,印象很深。”谈到自己的老师,他脱口而出。他说,工作以后才觉得,这些课程实践性比较强,和工程联系得比较多,经常会联想、回忆起这些课程和老师,觉得当时的学习非常重要。在王永明看来,教师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然而,真正卓有成效的教学活动,并不在于教师能原原本本地把教材呈现在学生面前,将科学大厦的图式完整无缺地印入学生脑海,而在于教师通过开启心智的发问、扣人心弦的论证和生动活泼的讲解,激发青年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正如苏联教育家季米良捷夫所说:“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下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

虽然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大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内容对日后的工作能够起到的直接作用也是有限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学学习的知识就不重要。结合自己的成长和工作经历,王永明中肯地指出:“如果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结合得比较紧密,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那些,而是实实在在在工作中会用到的东西,与工程联系起来了,对学生还是很有用的。这样,学生将来在工作中就可以很快地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他的这番话对我们当今大学的教学改革也不无启发。毫无疑问,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的平衡是高等工程教育成功的关键。王永明读大学时的老师们,正是遵循了工程教育的基本规律,保证了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才使得一批批毕业生日后成长为行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正是出于对母校的那份深深眷恋和无限热爱,20多年后,王永明自信而又坚定地鼓励儿子报考南航的研究生,到他当年学习的院系即如今的能源与动力学院读书。当时,王永明是这样对儿子说的:“毕业以后搞不搞航空发动机随你,但南航真的是一所很好的院校,值得你亲自去体验一番,也感受一下老爸曾经读书学习的环境。”这短短的话语,不仅流露出父亲对儿子的关切和期待,更体现了他作为南航校友的那份热情和自信。王永明把他对南航的热爱、对航空发动机的热爱,真正从内心传递给了儿子。

走过困难 就会成长

一路走来,王永明觉得自己是在不断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前行的。刚到单位参加工作的时候,他先是在压气机专业室工作。在他看来,之所以工作后在专业能力上提升很快,是因为自己有机会参加所里承担的几个大项目,包括国家的预研项目。参加大的项目既是幸运的,同时也是要经历磨炼的,王永明的前进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毫不掩饰地说:“碰到难题的时候很多,随时随地可能都会有,包括现在。但是,每个阶段的困难都是不一样的。不过现在回过头来想想,难题的大小与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也与我们怎样看待问题有关。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碰到的困难,在现在看起来也许是最简单的困难,但是在那个时候真的是承受不了。”王永明语重心长地补充道:“大大小小的困难接连不断,只要迎难而上,不断迎接挑战,攻克难关,走过去就是另一片天!”在我们与王永明的深入交谈中,我们深切地感到,他就是在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的过程中逐步成长,并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事业和人生的更高处的!

王永明认为自己的成长得益于单位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和锻炼。他刚参加工作时是做压气机整体设计的。那时候,从设计到图样、到加工、到试验,单位都大胆地让大学刚毕业的3个年轻人来承担。在做性能分析时,王永明感觉难度非常大,压力也很大,似乎都快承受不住了,但后来就慢慢适应了。“其实,当时碰到的问题主要是技术上的,而且技术也主要是单项的,靠自己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和学习,并认真去琢磨,困难就不难攻克,相比而言,这些技术上的难题可能还比较容易解决一些。”王永明认为,研制发动机最关键的是整机的匹配,因为发动机是一个整体。他总结说:“航空发动机真的是一门艺术,不仅仅只是一门科学。因为发动机的涉及面很广,有气动、结构、强度以及众多的部件,而这些所有的方面都要完美地匹配在一起,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设计水平与计算机的能力 (包括计算水平)有关,材料工艺与我们国家的基础和能力有关,包括材料的性能能达到什么水平、工艺能达到什么水平,这都是很现实的。在设计和加工之后,要把所有的部件匹配在一起,使其能够很好地工作。所以,航空发动机研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在经历过重大项目的锻炼之后,王永明很快地成长起来了。工作两三年之后,他不仅在所里是专业骨干,在行业内也是知名的航空发动机研究专家。如今,作为一个管理者,王永明时时告诫自己:没有理由不相信现在的年轻人,因为自己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所以,他在实际工作中非常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和锻炼,为他们的专业成长创造机会。

2009年8月,王永明正式担任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分管航空科研工作。他说:“当了总师就要面对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总师的任务很多,也会碰到难题。现在也有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并且需要寻找另一条新的途径来解决。比如,面对众多的任务,我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保证技术框架体系的完整性和可行性,怎样保证预研队伍的稳定性及其结构的合理性。”王永明坦言,在行业快速发展时期,研究院每年要新进100多个年轻人,最近两年有的研究室人数都翻了一番。这样就容易造成研究队伍在年龄、经验等结构上的缺陷。所以,行业的发展、员工数量的增加给管理者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王永明说:“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实际上应该说是倒过来了。最早的时候有重大难题是工作压着你,是叫你解决问题;从1992年一直到1995年那段时间,当主任的时候,是任务的需要,是工作的需要,让你做事情;现在的困难更多的是,作为主管领导自己要意识到单位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而且要考虑长远的事情。”

的确,身为一名管理者,与单纯做一名专业技术工作者不同,王永明需要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多。他说,现在面临的难题和以前碰到的难题量级不一样了,以前的难题相对来说是短期的,集中精力是可以一次性解决的,而现在面临的问题需要做长期的打算,一步一步地逐渐解决。虽然前进的道路上有拦路虎,但我们坚信,凭借他的机敏和睿智,凭借他对航空发动机的深情和热爱,王永明和他的团队定会披荆斩棘、凯歌不断!

启示后生 期冀母校

王永明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他不仅是年轻人的领导者,更是一位年长的同路人。作为一名组织管理者,王永明在选人、用人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无论是选拔新员工还是提拔干部,都有两个标准。一是要有激情。他特别强调,人一定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阳光、自信,有动力、有追求,而不是整天满腹牢骚;一定要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说到自己的事情时津津乐道,而不管自己从事何种工作,哪怕是最基础的任务。在他看来,这样的人会自觉自愿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并且会很认真地做好。二是要有责任心。哪怕是一件很简单、很普通的事情,例如做一个计算、写一份小报告,如果能够很认真地做好,那么这样的人就是有责任心的,他将来在工作中也会做得很好。王永明的选人用人之策不仅对年轻人的成长具有指引作用,对于今天在校的南航学子也有着深刻的启发作用。他不仅用语言也用自己的工作经历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处,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只要保持一颗不断开拓的进取之心,就一定能够出类拔萃、有所成就。

王永明一直关心着母校的发展,关注母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他说,最近几年南航的变化很大,已经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但是,毕竟南航的名称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挂的是 ‘航空航天’的牌子,希望学校一定要突出航空航天特色。”从他的语言和表情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母校的殷殷深情和无限期待。

(撰稿:修巧艳 审稿:吕立志 编辑:徐文俊)

注 释

[1].友寄语: 大大小小的困难接连不断,只要迎难而上,不断迎接挑战,攻克难关,走过去就是另一片天!

同类推荐
  • 学做发言人的体会与思考

    学做发言人的体会与思考

    自“非典”以后,我国真正进入了发言人制度化进程。以此为展开,毛群安先生从当前政府传播现状入手,通过对政府与媒体的深入分析以及对发言人制度的介绍,为我们讲述了新闻发言人的作用与责任。结合他自身丰富的工作经历,毛群安先生通过对他所感受到的问题与挑战的分析,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新闻发言人这一特殊工作岗位,并对传播学的运用有了新的思考与感悟。
  •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利益相关者的视角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利益相关者的视角

    在国外,不少发达国家已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上升为国家人才培养总体战略。在中国,伴随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也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不仅关系到高职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同时还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的综合竞争力。
  • 技术元素

    技术元素

    技术元素(technium)一词是凯文·凯利(KK)专门创造出来的词语。“技术元素不仅仅包括一些具象的技术(例如汽车、雷达和计算机等),它还包括文化、法律、社会机构和所有的智能创造物。”简而言之,技术元素就是从人的意识中涌现出来的一切。KK把这种科技的延伸面看成一个能产生自我动力的整体。KK把对这些疑惑的理解都写在了“技术元素”博客专栏里,他说:“我会将我不成熟的想法、笔记、内心论争、草稿以及对其他文章的回应上传到这儿,这样我就能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技术元素》一书便是基于此专栏编撰而成。相比于KK之前的著作,本书将更通俗易懂,文章中涉及到的领域、所举的事例都更贴近当下人们的生活体验。
  • 张伯苓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张伯苓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张伯苓谈教育(名家谈教育)》选取张伯苓谈教育文章48篇,集中体现了张伯苓的教育思想,一些在公众场合的演讲则体现了张伯苓对于教育价值和教育方向的认识。张伯苓(1876—1951),现代教育家。早年入北洋水师学堂,执教于家馆。1904年,赴日考察教育,回国后将家馆改建为私立中学,定名敬业学堂。1907年,在天津城区南部的开洼地,即民间所称“南开”,建成新校舍,遂改称南开中学堂。1917年赴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次年回国,着手筹办南开大学。1919年秋正式开学。先后担任校长四十余年。
  •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本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媒体高校教材。全书分为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融合、新媒体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本书不仅适用于高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新媒体教材,还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士的学习参考专著。
热门推荐
  • 你想怎么爱(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你想怎么爱(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总有那么一个人,教会了你如何去爱,却成为了你生命中的过客。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失去的遗憾中学会放下和成长。再遇到那个对的人的时候,我们能优雅而坦然地拥抱对方,然后告诉TA,“余生有多长,我们一起走。”
  • 穿书之师尊养成记

    穿书之师尊养成记

    有什么比被自己老哥一句乌鸦嘴坑死来的惨?金丹修士平地摔摔死有什么比自己妻子杀了师尊更痛苦的事儿?来世守护的师尊是自己的妻子我顾濛汐成了顾沐语,那么另一个顾濛汐是谁?我殿世柠的师尊顾沐语是顾濛汐顶替的,那真正的师尊在哪里?一个内心OS极其丰富的伪男?一个默默守护的修仙魔界大佬?始作俑者窥视这一切,偷偷笑了两人命中注定,那让我来帮你们一把好了于是那年,山外寻得少年,折扇挑起下巴,微微笑道“啊呀,好个俊俏的男娃,带回去收作小汐的童养夫吧~”
  • 凝绝天下

    凝绝天下

    他是北宸高高在上的少年战神,五岁封王,十二岁征战沙场,战功赫赫,容颜无双,心思聪慧,世间无一人可望其项背。世人敬他,也畏他,人人说他心狠手辣,冷酷嗜血,却不知,他那铮铮铁骨之下的柔情万千。他重生而来,便是为了补偿前世他用错了方法爱的姑娘,这一世,他卸下满身傲气,将自己放低,只为她不再逃离,只为不再重复前世的悲剧。她来自华夏,是跨国公司的天才总裁,亦是冷血无情的杀手,却因这一场意外,穿越到出生就被命定是不祥之人,被送往天山的世家小姐身上,当她变成她,一切,都将改变。后来,她才知道,原来一切的一切,都起源于缘,他们的两世情意,是为了一个最完美的结局。南宫凝:我是不祥之人,这辈子注定孤苦无依,如果没有他,我会留在师父所赠的那片竹林,那方净土。北宸珏:整个天下的人都以为她是不祥之人,那又如何,只要我还爱着她,谁又敢诟她半分?
  • 位面人生价值系统

    位面人生价值系统

    一个小平凡在各个位面间穿梭,他以亲身经历着这些位面剧情背后发生的故事,以及他为这些位面带来的改变。现有世界》僵尸先生》敢死队》功夫》一人之下》仙剑三
  • 佛说法身经

    佛说法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基因树

    基因树

    诗人需要幻想,科技不曾枯竭,基因树应运而生,人类......突破难题与枷锁科技尽头,是举目苍茫的悲凉。
  • 懒神附体

    懒神附体

    自从被懒神附体,体内有了一股妙用无穷的能量后,南冥整个人都变懒了……干啥都消耗能量,不懒好心痛啊!走两步,浪费的能量可以把手电变成激光剑了。扫个地,浪费的能量可以把语音助手变成人工智能了。拎桶水,浪费的能量可以把四轴飞行器变成无敌飞行机器人了。除了食物,能量还需要各种正能量来补充。成就感、满足感、幸福感……为了搜罗更多的能量,南冥开始了自己好吃懒做爱享受,乐于助人好少年的梦幻人生。这世界上最奢侈的事,就是和你一起走过漫漫长街。
  • 终极罪恶

    终极罪恶

    本书在正义与邪恶斗争这一传统主题上,运用多年公安工作的经验和浓厚的文学功底,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白与黑、善与恶的斗争场面展现在读者面前。故事真实可信,情节惊险曲折,人物鲜明生动,矛盾错综复杂,冲突紧张激烈,内涵丰富而深刻,形成了与其他公安题材文学作品截然不同的特色。
  • Captivity and Restoration

    Captivity and Restora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世九歌

    盛世九歌

    失去记忆的梵呗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宫墙之外的乱坟岗上,匆忙逃离,与被世人称为废物的秦国君王相识,结为同伴,企图反抗被人掌控的命运。这个世界是陌生的,自己也是陌生的。慢慢苏醒的记忆,慢慢触碰到的真相。自己到底身负怎样的秘密与使命?那些血与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阴谋?那些没能说出口的爱与恨,消散在战火灰烬中。盛世山河,九歌齐奏。从此与你,一生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