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1300000010

第10章 术语解析(1)

哲学被认为是高深莫测的学问,包含了无数充满神秘感的晦涩术语,令人敬而生畏。然而,哲学是人类的思想火花,每一个哲学术语都来源于精神徜徉和理性思辨,是古往今来哲学家们的智慧结晶,代表着他们的哲学精神和信仰。

度有什么哲学含义

度是一个灵活性很高的范畴,可以指物理的度,也可以指数学的度,而哲学中的度通常指质和量的统一标准,是一个专有名词。

度是物质世界中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是质和量的相互结合和相互限制。质和量的变化关节点是度的两端,指出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设定其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度是这两个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只是量的改变,并没有发生实际性的突破。而一旦打破了关节点,事物的质就要发生变化。所以说,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

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但不等同于关节点和临界点。在实践过程中,度的应用十分广泛,要掌握适度的原则,学会把握分寸即是掌握度的原则。

什么是势

势是一个事物的动态表现,是一件事情的走向和情况的变化,是一个运动的过程。

势的本义是圆球从高处滑落而下的动态,所表达的含义是事物演变特征的速度加快,也可以指速度加快的影响。势在日常生活中常用词语为“形势”“走势”“态势”等,实质上是演绎了三维空间的不同“势”,是指一个以系统状态参量作为坐标轴的“状态空间”的构建。在势的状态空间中,一定的事态局面可以有众多的参与者,每个参与者都能对局面的演变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就是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势,而最终的结果则是由所有势的集合所产生的。

发展是什么

发展是物质进化的过程,是由小到大,由新到旧,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简而言之,发展就是一个事物的变化。

发展一词在当代社会随处可见,但其本质是个哲学术语。发展的观点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强调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任何事物都会经历产生、发展、灭亡的阶段。从根本上看,发展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走向。同时,发展是一种向上的趋势,是一种进步的力量,发展也是一种微观的改变,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能成为发展的力量。

将发展观运用到现实当中,就是一种运动变化的观点,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获得成功。

什么叫方法论

方法论是指人们改造世界的普遍方法,是人们用来观察事物和解决办法的概括阐述。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相对应的,世界观帮助人们思考,方法论帮助人们实践。方法论通常指向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律,是一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又是人们认识社会的根本方法,其正确性在于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只有社会存在才会产生指导性的社会意识,形成社会科学的根本出发点。

方法论是哲学的专有名词,是世界观指导下的实践,是人们形成的对世界的看法,并将其实施到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现实中。方法论广泛适用于社会各个学科、各个理论和各个原则,是起到总领性作用的手段的总和。

方法论是从社会存在说明社会意识,从生产力阐明生产关系,并同时解释其相互关系,说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路线,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方法论是将世界观从理论变为实际的结果,各门社会科学只有遵循这一认识路线才能正确地概括经验材料,得出科学的结论。

否定与否定之否定

否定与否定之否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哲学名词。否定表示的是与肯定相反的意思,是表示否定含义的助动词。否定之否定表示的是哲学的一个规律,是阐述发展进程的一个规律现象。

在生活中,否定和否定之否定会被看作否定和肯定的说法,但否定是动词,否定之否定是哲学理论,只是汉字的表达使之产生了歧义。否定之否定被人们误解成一种肯定含义的双重否定形式,但是在哲学领域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是统一的,一个事物不断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是否认了旧事物,肯定新事物的反复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一种提供给人们正确地看待前进的引导思想。否定则是一种语气,在阐述一件事实的时候,只能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形成了一个否定结构。辩证法中的否定观的指向就是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的内部自我消化否定过程,是扬弃,即接受新事物废弃旧事物的发展形式。

否定和否定之否定是不同概念下的分支,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哲学理论关系,只是在日常用语中混为一谈而已。

规律是什么

规律通俗的解释就是法则,是指事物或现象的内在必然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普遍现象,不受到人们意识的控制。规律是自然世界的产物,看不见摸不着,但同时也是无处不在的,是世界存在的必要元素。

规律固有的四个属性是必然性、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规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规律就事物的发展过程而言,指同一类现象的本质关系的稳定联系,它是运动世界中最为静止的现象,是反复起作用的,只要具备必要的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世界上有大千事物,它们的外在表现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同一类或同一种事物中的内在规律是亘古不变的,是物质世界的反应。规律的存在是不能被毁灭,也不能被创造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束手无策的,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规律,认识规律,使用规律。

需要注意的是,规律不是规则。规则是人们根据自身的意愿和需求创造出来的章程,服务对象是人,是人们思维的产物;规律则是物质的产物,讲究的是实事求是,着眼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不可以更改的。

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与客观唯心主义相对。主观唯心主义是将个人的主观精神和主观情绪带入世界起源问题中,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因此,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的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客观世界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片面的主观唯心主义就是“唯我论”,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的显现和产物,实际上就是认为世界只能存在于自我的主观精神之中,没有自我的主观精神,也就没有世界上的事物。

主观唯心主义贯穿古今中外,从中国宋明时期的心学到英国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二者都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唯我论的观点。

什么是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是与主观唯心主义相对应的一种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但这精神并不是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的所谓客观精神或原则,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通过抽象思维把它们升华,成为脱离人头脑,先于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同时进一步把它们神化、偶像化,一部分陷于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因此,客观唯心主义同宗教常常有密切的联系。

可以说,客观唯心主义的一部分成为宗教形式,而宗教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种理想结果。客观唯心主义比主观唯心主义更容易被哲学家接受,从中国宋代的程朱理学,到德国黑格尔的“绝对理念”,都是将这种客观精神主义作为哲学原则。

虽然都是唯心主义的分支,但是客观唯心主义比主观唯心主义更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可操作的实际性,因此客观唯心主义的传播和影响更为广泛。

什么是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又被称作经验论,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和弗兰西斯·培根。经验的来源是实践,人们在不断地探索中会掌握到其中的规律,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也将继续应用到同类事物中。

虽然经验是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这是人们思想所创造出来的,是唯心主义的。经验主义通常指相信现代科学方法,认为理论应建立于对事物的观察,而不是直觉或迷信,是通过实验研究而后进行理论推导优于单纯的逻辑推理。

经验主义是认识论的一种,认为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经验主义起源于距今有2400年历史的古希腊,从亚里士多德年代开始。经验是一种感性认识。理性主义者称感觉经验只能产生关于表象世界的意见,但表象可能使人受到蒙蔽,所以这种得之于观察的经验也是不可靠的,无法被确认为知识,所以他们主张放弃理性,而从真正的学识中得到科学。还有一些理性主义者认为,许多知识是与生俱来的,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自身的理性能力,对内在潜能进行重新的认识和发现。

经验主义虽然不被提倡,但是也会引导偏离实际的做法,经验主义作为一种激励人们探索世界、摸索科学的道路方法是可以学习和利用的。

什么是教条主义

教条主义,也被称为本本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外在形式。教条主义的特点就是思维完全按照书本的形式僵化,是主观理念的固有,不遵照实际的变化。

教条主义从根本意义上是一种已经被僵化了的思维,在处理事物之前不做出任何的调查和研究,始终都是搬弄现有的原则和概念解决问题。但是教条主义的外在形式分为两种,一是运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僵化的态度对待已经形成了的精神产品,包括理论和观点在内;二是始终延续使用现有的思维模式,周而复始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两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共同反应了一个精神内涵:模式化。教条主义分为老教条主义和新教条主义。老教条主义的表现是不深入到具体事情中思考,不分析历史,不观察其制度所存在的漏洞,对他人的成就漠视,忽略自己成功的曲折性,对于现实的发展只是单纯地固守某一主义。新教条主义则完全与老教条主义相对,一味地羡慕他人,而看不到自身的努力和长处。

教条主义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时至今日教条主义仍然腐蚀着人们的思想,只是换了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外衣。

禁欲主义是如何兴起的

“禁欲主义”来源于古希腊的术语“练习、训练”,也就是说“禁欲”一词最开始与严格训练和严明纪律有关,而放弃情感精神的含义则是在后来的演变中异化出来的。

在古希腊的社会中,有很多战士和运动员需要进行高强度训练来达到完美的身体曲线和精神状态,所以他们的生活极其严苛,要禁止一些生活的坏习惯,严格遵循训练原则,这就是最开始的“禁欲主义”。此后宗教生活中引入了禁欲主义,并广泛地影响到世俗生活。希腊人将一系列的正规生活准则作为道德原则,并发展出绝食和切断肉体之欲的种种规定。

禁欲主义在以后一般与神职人员有关,基督教的禁欲是禁欲主义的典型,其兴起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受到哲学家柏拉图的禁欲思想的影响,柏拉图在讲究“理念论”的时候,强调“顺应理性”是人的美德,也是人们终极幸福的必经之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人们必须克制自己的肉欲和情欲,过着苦心的生活,情感不能受到喜怒哀乐的困扰,只有内心平静才能得到幸福。因此,在基督教徒看来,肉体本身是罪恶的,是对神的不尊敬,所以只有戒掉肉欲,灵魂才可以得到救赎。

另一个兴起原因就是圣经时代犹太教倾向产生的影响,教徒觉得婚姻生活是不干净的,因而提出婚姻中的性关系必定导致宗教礼仪的不纯洁,发生性交关系的夫妻必须要接受洗礼,否则他们就会污染别人,对整个群体都产生伤害。教徒实行禁欲主义,会因为品质提升而感到骄傲,也会觉得自己距离真正的哲学更近一步,达到了更高的人格境界,因此,在中世纪禁欲主义大行其道。

神秘主义源自哪里

神秘主义也被叫作密契主义,是人神结合的各种形式和经验,每一种宗教都必定会出现神秘主义现象。神秘主义者认为世界确实存在一种超越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是隐藏的,只有经历过宗教的教育才可以感知。神秘主义没有单一的形式,不同的宗教会体现不同的神秘主义。

神秘主义的来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首先“神秘主义”一词出自希腊语,表示“闭上眼睛”,因为对通过感官认识现象世界,无法获得真理和智慧。因此,神秘主义主张闭上肉体的眼睛,同时睁开心灵的眼睛,使心灵的眼睛不受现实世界的熙攘所干扰,从而返回自我内在,在心灵的静观中达到真理和智慧的境界。因此,外界对于神秘主义的解释是:“从外部走进内心,在沉思或者杂乱中和神进行最高规格的交流,并融化其中。”

同类推荐
  • 孔子大讲堂

    孔子大讲堂

    半部《论语》治天下,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仁”为其核心,“忠恕之道”是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论语》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产生无可置疑的作用,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可不读的经典。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使得一直寂寂无名的叔本华一鸣惊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世俗的角度,对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用冷静睿智、诙谐优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就如同尼采看完此书后,就曾经这样表达他的感受:“我很懂得他所说的,就好像他的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一样。”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务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对情和爱没有过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以得到自由。
  • 实用主义的儒化:现代新儒学与杜威

    实用主义的儒化:现代新儒学与杜威

    本书从现代新儒家与杜威的共同关切中,提炼出“生命三境”即生存之境、生活之境、生命之境作为考察的纲要,深入探究民族生命的生存进化、民族国家的政治生活、生活睿智、生命教养、生命理想等关键问题。本书在研究现代新儒学与杜威实用主义的互动关系中,提出“实用主义的儒化”命题。作者的问题意识高度自觉,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提出了很多有启发、有价值的见解,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热门推荐
  • 长夜将行

    长夜将行

    一对情侣,不慎死于车祸,本该从此消失在世间,却不曾想,二人竟在另外一个世界苏醒过来,拥有了不同的身份,天赋和阵营归属......
  • 侠之大隐

    侠之大隐

    浪迹《九品芝麻官》《太极张三丰》《权游》《巫师》《陆小凤传奇》《天下第一》《武林外传》《新龙门客栈》世界
  • 案记实录

    案记实录

    本书是一本典型的社会系推理小说,吴昂是春江市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由于在本市的房地产开发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因而使得同行纪林的嫉妒。纪林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先拉拢吴昂,取得吴昂的信赖,继而使用狠毒的手段,杀死吴昂。在侦破此案中,干警梁平卧底吴昂的公司,了解内情,掌握了纪林的动态,在极短的时间内破了这宗错综迷离的疑案。
  • 梦醒之三生三世

    梦醒之三生三世

    苏离从小被家人抛弃在孤儿院,天生一双阴阳眼,因举止怪异,她常常独来独往。原本就怎么过完一生,但老天爷好像给她开了个玩笑,让她提前去地府报了道。为了补偿她,冥王特许她一个愿望,她想着书里的鬼差都是穿梭在各个时代,于是就在地府当起了一名鬼差。(女主是后来自己改名为梦醒)
  • 念念江湖不忘与你留一笔

    念念江湖不忘与你留一笔

    为将为卒都有自己该走的路,人生不过一盘棋,无问东西,但求尽兴,有一朝美好与你
  • 墨菲的世界

    墨菲的世界

    这是一只猫,与它所穿越的世界的故事。。。。。。。
  • 时间染苍凉无爱不淡忘

    时间染苍凉无爱不淡忘

    失去的无法挽回,那个曾经对你好的女孩并非懂事了,而是她放下你不再爱你了。
  • 我有一片蚂蚁森林

    我有一片蚂蚁森林

    灵气复苏,世界大变!富人看武道,穷人靠变异!余尧则不一样,他靠种树!(无限流)
  • 大唐第一纨绔太子爷

    大唐第一纨绔太子爷

    新书《我在大唐收快递》已上传,同样的主人公,不一样的快乐,欢迎书友们移步新书。“???”无厘头爆笑大唐之旅,我们的口号是,让古人一脸懵逼,二脸懵逼,三脸懵逼……这个故事,要从一场科研事故说起……企鹅群:702941542
  • 素书新解(全译本)

    素书新解(全译本)

    《素书》为汉代黄石公著,全书分为六章,把道、德、仁、义、礼综为一体,融会贯通,对复杂的人性进行了入木三分的阐释,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洞察入微。全书虽只有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名言,蕴涵着极大的智慧。内容包括治国安邦的大谋略和为人处世的小智慧,被誉为罕见的谋略学和智慧库。《素书新解全译本》以独到的视野和朴素的笔调,对《素书》中的文化精华加以深入的解读,从为人处世、人际交往、工作态度、企业管理等方面为人们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每一次提点都切中要害,一针见血,读来如醍醐灌顶、豁然顿悟,是一部帮助人们走出生活与工作困惑的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