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1300000021

第21章 名家风范(7)

葛洪为修仙提出了四个步骤:一要诚心,并能得到名师指点;二要善于内养形神,守一存真;三要外服金丹灵药;四要修养德行,积善立功。他认为只要能做到这四点,修仙之路便可成功。

葛洪的神仙学说具有明确的理论体系,确立了道教的神仙理论,为世俗世界的人们提供了具体的修仙之法,架起了一座从世俗通向仙界的桥梁,也为人们修道炼丹提供了合理的依据。他的神仙学说不仅强调道术和法术,更强调修仙者的道德品质以及人格修养,与儒家思想的成圣之路有异曲同工之处。

韩愈怎样提出儒学“道统”

韩愈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时也是唐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隋唐期间,儒学极其衰微,从皇帝朝廷到民间百姓都沉迷佛学和道教。中唐安史之乱以后,韩愈看到社会发展的弊端,儒家思想的缺失造成贪欲恣肆,忠孝节义荡然无存。于是韩愈首先提出“道统”,以光复儒学为己任,他大肆批判佛学,要求重新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韩愈认为,儒家自古就有一套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其具体内容就是儒家宣扬的“仁、义、道、德”。“仁”意味着君王对百姓的博爱,“义”代表着人的行动准则,“道”是人的行动遵循天道,“德”是人的内在注重精神修养。古代君王正是以此教导天下,这个“道”由尧传给舜,接下来传给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孟子。然而传到孟子以后,儒学“不得其传矣”。

这样一个传授顺序,即是韩愈认定的“道统”,他自认为孟子是以后的儒学道统传承人,他的文学创作也都体现出“文以载道”的儒家思想。

韩愈的文章也因此被称为“文起八代之衰”,他的道统思想在宋明理学中获得崇高的赞誉,被尊称为儒家圣人。

尽管韩愈提出“道统”是为了反佛,但“道统”发展到宋明时期成为儒学教育的主流,并为儒学思想注入了新的内容。从此以后,儒学教育在涉及行为道德时,都用“道统”作为立论的依据,由此出现了众多的“道学先生”。

张载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张载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和理学家,也是关学的创始人,是宋代理学奠基人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对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他的着作被明清两代视为哲学代表作之一,被选定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

张载认为,宇宙的本原是一种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他认为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其中充满浮沉、升降、动静等矛盾的对立运动,因气聚而生万物,因气散则万物化为太虚。张载认识到宇宙万物的矛盾,他把矛盾变化概括为“两与一”的关系,认为“有两则有一”,“若一则有两”,两与一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因此,他提倡“民胞物与”的思想,认为天地是万物人类的父母,天、地、人三者处于宇宙之中,都是“气”聚而成的事物,天地之性就是人的本性,万物与人的本性是一致的。在认识论方面,张载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的区别,前者是由感觉经验得来的知识,后者是由修养而达到的精神境界,进入这种境界的人就能感悟到天下之物的规律和法则。

程朱理学的奠基者二程是哪两位

二程指宋代理学的创始人程颢、程颐兄弟。程颢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又称伊川先生,世称“二程”,两人着作有《二程集》。

二程之所以成为程朱理学的奠基者,因为他们以“理”作为宇宙本体,世间万物由“理”萌发气化而来,他们提出“心即是理,理即是心”,所有的客观事物都是“心”的观照结果,先有心,然后才产生各种物形。他们提出只有认识到天地间充满了“仁爱”,才可消除人物之间的界限,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在人性论上,二程认为人性是理和气结合而形成的。从理的方面来说,人性中具有“天命之性”,每个人都有善的本质,天生就和圣人一样。从气的方面来说,则自然之气有清浊厚薄,因而人也有贤愚、善恶之分,这就是所谓的“气质之性”,人的天赋受到“气”的清浊影响。

尽管每个人天赋不同,但只要“笃志好学”,愚昧也是可以变成智慧的。在认识心理方面,二程承袭张载的“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认为“见闻之知”是通过实践和经历获得知识,而“德性之知”是一种高深的精神思考,是人对知识的反思和揣摩,只要“知性”便可“知天”。

二程在理学的方方面面提出明确的观点和理论,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学体系,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为根基,融合道家思想的“天道”说,确定以“理”作为人们行为和万物运转的唯一法则。这些理论经过南宋朱熹的深入拓展,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宋明理学。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和程颐的理学思想,并做了进一步探究,终于成为了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所谓的“天地之性”是理的表现,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而“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相合,有善、不善,两者统一在人的身上,缺一则不能成为人。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之间互相联系,产生了“道心”和“人心”的理论。

“道心”出于天理或正义,本来便具有仁义礼智之心。而“人心”出于形气的私利,是指人饥食渴饮之类的欲念。“道心”与“人心”之间的关系既矛盾又统一,因为“人心”须听命于“道心”,而“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表现,“道心”与“人心”之间是主从关系。

朱熹正是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和人欲的问题。他认为人心有私欲,所以给社会带来了危险,而道心是天理,所以对社会进步有益处,因此朱熹提出了“灭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

在具体解释“气”的问题上,朱熹主张天理依气而生出万物,气由一分生出二,极为阴阳。动的是阳,静的是阴,由此又分做金、木、水、火、土五气,各自组合产生万物,从而出现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

朱熹又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知行关系的理论问题。朱熹既肯定人天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获得知识,他强调穷理必须先格物,格物而后才能穷其理。因而认为知先行后,从社会效果上看,行比知更重要。

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

王阳明,名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是二程、朱、陆后的另一位大儒,也是“心学”流派的创始人。他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朱熹那种超感性先验范畴的“理”本体学说,创立了王学,也称阳明心学。

王学的内在结构是由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构成的。在这一结构中,王阳明以心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心构成了王学的基石,并且无所不包,物、事、理、义、善、学等都在“吾心”之内,因而是“心即理”,将宋代理学的范畴引入了心学。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是每个人天生俱有的,是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需要思考就能获得,不需要学习就能拥有的本能,达成这种“知”便是成圣的内在可能和必由之路。

同时,王阳明又强调“良知”是外在社会伦理道德与内在个体心理欲求的统一,正所谓天理在人心,因为人心是与天地万物同体的。这个与天地共存的“良知”,使自我与万物之间一气流通,融为一体,使得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圣人,无形地感召人们去追求那种圣人境界。

因此,王阳明的“心学”特别强调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肯定了人格精神和人格力量,将成圣之学通俗化、大众化,使每个普通百姓都可以通过“致良知”的方式达到圣人境界。王阳明所谓的“人人皆圣贤”即是这样的道理。

由于王阳明的哲学理论吸收了宋代理学的精髓,因此心学被看作是理学在明代的发展分支。同时王阳明也引入佛教禅宗的智慧,在创立心学的同时将儒道释三教思想进行整合,也被称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

同类推荐
  •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下)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下)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百年前现代学者以西方哲学为参照重树中国思想传统的一种学术建树,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使得一直寂寂无名的叔本华一鸣惊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世俗的角度,对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用冷静睿智、诙谐优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就如同尼采看完此书后,就曾经这样表达他的感受:“我很懂得他所说的,就好像他的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一样。”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务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对情和爱没有过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以得到自由。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贤们在生活中总结提炼出许多短小精悍、能够启发心智的名言佳句。这些千古名言,巧譬妙喻,明理析奥,以其思维美、内容美、语言美一向为人们欣赏和传诵。它们不仅仅是炎黄子孙世世代代处世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更是我们每一个人为人处世、居官从政、治家劝学、待人接物、修身养性必备的宝典。它们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总结了人生的宝贵经验,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经过几千年的积淀,这些名言佳句遍及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志、求学等各个领域。它们犹如人生路上的灯塔、路标,照耀着、指引着人们探求的方向。学习和掌握这些处世智慧,有益于立世修身,有利于处理人际关系。我们深信,圣贤之言不是枯燥无味的教条。读此书,你会发现这里有朴实真挚的人生经验、厚重深刻的心灵哲学、广博圆融的处事智慧。读此书,不是在单纯地体验和回味某句话的力量,而是在和一个个圣贤先哲的伟大灵魂交流。希望这部圣人贤哲智慧的人文读本,能够让你在面对任何人生困境时,都可以找到心灵航海中的指南针,给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帮助。
  • 听南怀瑾讲《庄子》

    听南怀瑾讲《庄子》

    本书以生动流畅、引人入胜的语言,讲述了《庄子》一书中的智慧,是作者精心研读南怀瑾大师《庄子讲记》后的个人感悟之作。全书分为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和应帝王七篇。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人物王守仁流传最广的著作。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各家学说,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造诣。本书是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精华,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最重要的资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罪之魔妃倾城

    神罪之魔妃倾城

    【“爷,出了夜王府,咱俩就是来帝京的普通小夫妻了,把你的王霸之气收一收,气息也收一收,别让人瞧出端倪来。”夜轻尘自动过滤那王霸之气“叫声相公来听听。”她下巴一扬“你别想占我便宜。”夜轻尘低头在她唇上一啄,笑道“娘子”唐雪玉微愣,继而垫脚在他脸上一亲“相公真乖”】“接下来想去哪儿?”“踏遍九洲河山,寻遍天下少年!” “嗯?” “不是,是赏遍天下美人,吃遍天下美食,喝遍天下美酒!花光你……所有钱!” 何其有幸,得你所爱。 cp:夜轻尘×唐雪玉
  • 穿越火线之恶魔时代

    穿越火线之恶魔时代

    2020年,由于一场实验的失败造成了一场生化危机,起初丧尸不被人类注意。然后丧尸开始不断进化,变异,直到丧尸大量蔓延无法控制人类才开始意识到这问题的严重性。人类开始研究一些对付丧尸的武器和药物来控制丧尸病毒的传播,但仍然还是无法完全消灭僵尸,就这样到了现在……
  • 我杀死了系统

    我杀死了系统

    这是一名自以为不是主角的主角,猎杀其它自以为是主角的配角,顺便尝试一下拯救世界的故事。————————————“你是天之骄子?气运所钟?废材逆袭?”易亦着一身布衣,手持书卷,剑指一名锦衣华服的男子,偏头问道。男子没有回复,鼓动全身灵力,一脸凝重。剑光之后,男子倒下。“现在你不是了。”易亦甩去剑尖的一缕血丝,语气平淡,陈述事实。他低头看向书卷,上面赫然写着“无限复活系统”六个大字。“这下可麻烦了。”他嘟囔着。
  • 曲江池上

    曲江池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妖妃:第一女幻师

    绝世妖妃:第一女幻师

    被亲妹妹和未婚夫背叛,云荼选择引爆飞机玉石俱焚。再次睁眼,她魂归异世大陆莫氏宗族灵力全无的废材莫云荼。宗族舍弃?无碍,她会让自己的姓氏成为另一个神话。灵力全无?笑话,她暗含神力幻兽多多外加上古神兽精血淬体谁人能比。貌丑无盐?放屁,待她风华尽显闪瞎了所有人的眼。佛挡杀佛,魔挡诛魔是她的人生信条,人若犯我就地砍死是她的行为准则,且问:谁敢争锋?月黑风高,某妖孽摸黑爬床,“喂,你的……在干嘛?”“为夫只是想用自己的长短,试一下你的深浅而已!”不怕妖孽耍流氓,就怕妖孽变成狼,还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大色狼。
  • 娇宠甜妻:腹黑老公请节制

    娇宠甜妻:腹黑老公请节制

    暗恋终结,一纸婚约,她嫁给全城第一钻石单身汉,从此踏进豪门,风生水起,人人艳羡。但谁能告诉他,婚前高冷到没朋友的大Boss婚后为什么热情如火,夜夜索欢,不知餍足!“老公,我今天身体不舒服,求放过!”“老公,我亲戚来看我了,求放过!”叶安可总期盼着大Boss能放她一晚的假,可惜她嫁的老公太威猛!他要她的借口有上百种,层出不穷,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却不接受她有任何拒绝的理由。“娘子,为夫一夜七次都没问题,怪我咯?”大Boss挑起她的下巴,邪魅一笑,叶安可对此欲哭无泪!
  • 灵帝亦畏妻

    灵帝亦畏妻

    一场"阴谋"让身居高位的她来到这里。说她是被蓝家宠坏的废物?说她是千年难能一遇的天煞孤星?说她将来会对这片大陆造成威胁?处心积虑的算计,可真看得起她。神秘人的多番搭救,刻意为之下是敌是友?萌新悄咪咪出没,跪谢大家支持!么么哒~
  • 你看完不敢睡,看了还想看的悬疑小说.Ⅱ

    你看完不敢睡,看了还想看的悬疑小说.Ⅱ

    这些作品分为“来自坟墓的故事”“离奇的失踪”“注定的命运和亡灵”等4部分,每一篇都演绎着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惊悚故事的诡异氛围,将让你毛骨悚然;悬念故事的凶险奇幻,将让你无法抗拒;推理故事的波谲云诡,将引爆你的思维……是一部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令人瞠目的阴谋诡计、无懈可击的推理论证为一体的精心雕琢的作品集。其中,悬疑环生、惊心动魄、谜团迭起,宏大的故事场面,一浪高过一浪的悬念,可怕的鬼怪灵异等,令人在紧张的悬疑气氛中,随着情节变化起伏而荡气回肠,感受其带给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