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1300000024

第24章 权威名着(3)

在此书中,福柯通过考古学探究,考察了16世纪以来西方文化中的两次认识型中断。第一次中断,发生时间大概是在17世纪中叶,是从文艺复兴时期过渡至古典时期;第二次中断,是从古典时期过渡至现代,发生于19世纪初期。除此之外,他的考古学研究还探究了现代人文科学,在福柯看来,古典时期并不存在“人”,只是随着19世纪初期现代认识型的产生而产生,有关人的所谓人文科学,例如,心理学、社会学、文学和神话研究。由于“人”只是一个近期的构思,所以这个构思有可能会消失,“人”应变成知识的实证领域,而非科学的对象。之后,福柯的探究还表明,伴随着精神分析学、人种学和语言学的发展,“人”将会终结,将会消失。

《周易正义》到底写了些什么

《周易正义》是古代著名的易学着作,共十四卷,作者是唐代经学家孔颖达。他编纂的《周易正义》是唐代易学诠释学的代表作,也是《周易》的经典注疏文本。孔颖达的注疏借鉴王弼易学基本原则,对周易的体例,以及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形成,以及对《周易》所蕴含的道理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诠释了唐宋时期易学以及哲学的发展,是汉易向宋易过渡的桥梁。

《周易正义》对易经的阴阳理论做出了重要的发展。极为重视阴阳在易理中的重要地位,着重强调乾坤阴阳气化和六十四卦阴阳气化,由此为《易经》阴阳理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高度发展了《易经》的阴阳哲理。其中着重突出了阴阳根源于乾坤、宇宙,从而使《易经》阴阳理论得到发展,更是达到了时代的顶峰。

孔颖达在“以仲尼为崇,义理可诠”影响下,在象数与义理相结合的前提下,十分明显偏重于义理方面,对宋明理学的发展,明清易学重视义理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易儒关系的进一步密切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周易正义》还提出“易道周备,无所不尽”的重要观点,由此加强了易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对唐代以往的易学成就做出了总结,为易学的研究及发展做出了贡献。

《论语集注》有哪些哲学思想

《论语集注》是宋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朱熹对儒家学说《论语》的注释与解析。它是朱熹所着的四书集注中的一个分支。它其中的主要内容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语录。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哲学家,他和弟子游历于七个诸侯国之间,希望自己提出的治国主张能够得到君主的青睐。但是由于当时战争频繁的大环境,孔子当时的治国思想并没有得到实现。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一直和弟子到处游说。

孔子开办了第一个私人学堂,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对我国的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孔子的精华思想至今为人们所用。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在汉时就达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到宋代经过程氏兄弟及朱熹的继承和创新,更是将儒家学说上升到了一个天理的阶段。朱熹提出“人伦者,天理也”,认为宇宙万物皆是天理,更是将儒家学说作为南宋的官方哲学。朱熹推崇孟子,认为孟子是大贤,亚圣之次。从此孔孟并称。

《论语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注释特点有三个:第一,以程氏之学为主,兼采时人之说;第二,承袭、增损改易汉唐古注;第三,通经以求理。

《论语集注》既注重探求经文之本义,又注重义理阐发,从而将训诂学与义理学熔为一炉,避免了对经义的空凿附会,使其阐发之义理建立在对经义的解释之上,由此成为《论语》学史上最为有影响力的一部着作。而朱熹所着的《四书章句集注》,数百年来被视为科举考试的必备教科书,成为当世有巨大影响力的儒学经典。

《老子道德经》为何被奉为经典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着的语录体着作,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侯争霸、战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哀号遍野,严酷的战争动乱和不断的王朝变迁,让老子看到了民间疾苦。于是他提出了无为而治等一系列的治国安民的主张,所着的《道德经》思想丰富,思想体系包含三个主要范畴:第一是“自然”,从根本上讲就是事物本身固有的那个样子,自然而然的、天生的。根据事物本身的状态成长,就会达到生命最好的状态。第二就是“无为”,老子在治国方面提出“无为而治”这一政治主张,就是希望百姓安居乐业、和睦安宁,而“无为”就是不乱折腾,一切顺应事物的本性。但是“无为”又不是指什么都不去做,而是顺应事物的本性来做。而这个和第三个词“道”又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即规律,就是一切事物都有自身固有的规律,应该顺应自然根本之规律。

《道德经》作为道家的理论核心,对后世的影响重大。《道德经》的内容包括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军事学等众多学科,被后世奉为修身为学的百科全书,同时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后世所尊崇,一直被奉为经典着作。

《春秋繁露》是怎样一本书

董仲舒是中国汉代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春秋繁露》是其所作的政治哲学着作,现存的有十七卷。在此书中,董仲舒极力推崇《公羊传》的理论,阐述了“春秋大一统”的宗旨,将封建统一说作天经地义、不可更改的。在他看来,天是超自然的有意识的神,是万物的主宰,并创建了一套神学目的论学说,将人世间的所有包括封建王权的统治都说作上天有目的的安排,把神权和王权联系起来,为“王权神授”奠定了理论基础。又以阴阳五行学说把自然界与社会人事神秘化和理论化,认为人自身的所有都是上天给予的,创建了“天人感应”论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神学体系。还依据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提出了性三品说: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这三性都是上天所赋予的。

《春秋繁露》这本书全面论证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彻底颠倒了名和实、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属于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它所大力宣扬的“三纲五常”封建道德观念,为封建等级制与伦常关系的合法性制造了舆论。它以哲学上的神学蒙昧主义、政治上的封建专制主义为根基,提出一套较完备的思想体系,一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但是书中把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逐一对应起来,进行牵强的推演,得到自己所需的结论,带有相当大的欺骗性。

什么是《原道》

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原道》是其哲学理论与政治思想的代表作,是其攘斥佛老、复古崇儒的代表作。《原道》全文观点鲜明,引证古今,有破有立,从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逐层剖析,批判佛老之非,阐述儒学之是,是唐代古文之中的杰作。

《原道》一文的核心是驳斥佛老,传扬儒家正统思想,认为只有孔孟之道才是“为天下国家、无处所而不当”的治世良方;老子的“去仁与义”和佛教的“灭其天常”都同封建伦理纲常相左,实应禁绝。《原道》以仁义为“道”之内容,首次提出儒家的道统说,认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将继承孟轲之“道统”作为自己的使命。

《原道》倡导“道统”说,在当时有着积极意义,可是它传扬“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的理论,阐述了君主对人民的统治与封建剥削制度的合理性,对后世有着消极影响。

同类推荐
  • 中国现当代伦理思潮

    中国现当代伦理思潮

    本书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自由主义西化派、现代新儒家、中国马克思主义三大伦理思潮的发展特征和主要人物的伦理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反思,并对新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新发展做出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与阐释,涉及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伦理思想以及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创新性研究,认为要建设中华伦理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清理和发掘以儒家为主干的传统伦理文化,借鉴和吸纳近现代西方伦理文化。全书史论结合,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的智慧,是他对人性本质深刻剖析的结果,是经过时代战乱、社会动荡、人事纷争和生命无常等诸多因素积淀而成。因为他最早提出“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阴”谋策略,所以被后世学者称为“月亮下的智者”。但是,老子的为人处世智慧也不是一味退避,其实他提倡的是更大的进攻,如:“将欲取之(刚),必先予之(柔)”;“他认为最高明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争”,舍己从人,不强出头,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作正面冲突,伪装示弱,弃近谋远,这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因为它超越了有限、暂时和表面的成功,取得的是更加博大、高超、长远和实质性的利益。不争表现出一种品性,美好和谐,最得人心,却又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 浩劫之书

    浩劫之书

    《浩劫之书:马雷沙尔无神论著作选择》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哲学、历史学、宗教学研究者和爱好者,以及对欧洲近代哲学和法国大革命史、法国大革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以及有一定文化程度,希望整束精神的读者。马雷沙尔,法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哲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投入巴贝夫阵营,也是雅各宾派党人,是《平等派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的著作以揭露专制主义,批判社会不公平现象为主,用唯物主义观点反驳上帝和教会。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知行合一王阳明,修身养性曾国藩

    知行合一王阳明,修身养性曾国藩

    本书集王阳明和曾国藩的精华于一炉,将他们立世、做人、修身密切相关的语录精华采撷,并配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进行解释,辅以经典的古今中外事例论证。对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热门推荐
  • 贞观太上皇

    贞观太上皇

    李源穿越了成了唐高祖李渊。玄武门之变后,看着已经年迈不堪的身躯,他悲痛不堪;看着床上娇滴滴的妃嫔,他不胜腰力;......于是,他决定做点正当事情,比如造反。可是意外的金手指觉醒了,“恭喜发明一架纸飞机,获得一天寿命。”望着千古一帝的李二,他决定从孙子辈开始造反,劳资要熬死你,可是谁知熬着熬着,熬了一个大唐工业帝国! 群:扣扣,九四九七零八七九三。
  • 读书是最美好的事

    读书是最美好的事

    本书是一本读书随笔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读书始终是人的一种精神享受。本书结合作者的阅读与写作经历,围绕“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抒发读写感悟,阐释阅读思考,并向读者展示了许多名家的阅读与创作故事,分享了他们的阅读理念与方法,对读者有极大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 重生之超凡修仙弃少

    重生之超凡修仙弃少

    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余家废柴弃少,修行六百年遭遇天劫重回地球的修仙者。看他如何逆天惩罚人间恶魔,狂拽炫酷吊炸天!
  • 亚德哈姆

    亚德哈姆

    陈大少,眯着眼,跷着二郎腿,嘴里还叼根牙芊,得意洋洋坐在椅子对着大表叔讲:“当初要不是为了我老婆,球大爷才愿意去打打杀杀。。。。。。。。。。。。。。
  • 重修之君王不死

    重修之君王不死

    昭徳殿前“乱臣贼子...”还不及说完,便消散于三界之中!或许是大道怜悯,许其残魂转世重生。轮回千年,历尽诸劫,大道可期!
  • 名曲:十大古典名曲

    名曲:十大古典名曲

    《阳春白雪》相传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后来流传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阳春白雪》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我家王妃黑化了

    我家王妃黑化了

    【禁|欲系霸道男主VS女王系腹黑女主,1v1,女强,男更强,爆笑宠文,撩无止境。】“帝大少,我好像病了,一见你就忍不住想扑倒。”某女面色凝重,说的一本正经。某男面无表情,无视。“我怕黑,要跟你睡。”某女姿态娇柔,再接再厉。某男淡定如初,无视。“我想边扑倒你,边睡。”某女深夜入榻,将其扑倒。“恩,如你所愿……”某王面无表情,霸道强势的将其反压………某女来不及反应,就被某极品腹黑吃干抹净……
  • King Edward the Third

    King Edward the Thi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养“宠”为患

    养“宠”为患

    狐容亲自养大了一只“小宠物”,后来这只宠物被他虐死了,并弃尸荒野。不想几日后,发现她又活了,而且性情大变。他觉得,这换了一个人似的小宠物其实也挺好玩的。只是玩着玩着……把心玩丢了……于是,本就已经黑化过的他,变成彻头彻尾的蛇精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