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2100000016

第16章 上卷(15)

先生说:“你能懂得白天吗?懵懵懂懂起床,稀里糊涂吃饭,做了事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从来不知其所以然,终日昏昏沉沉,想白日做梦一般。只有经常谨守存养的功夫,内心明亮清醒,天理没有片刻间断,才算懂得白天了。这就是天理,就是明白了昼夜之道,哪里还有不明白生死之道的呢?”

【原文】

马子莘①问:“‘修道之教’,旧说谓圣人品节吾性之固有②,以为法于天下,若礼、乐、刑、政之属。此意如何?”

先生曰:“道即性即命。本是完完全全,增减不得,不假修饰的。何须要圣人品节?却是不完全的物件。礼、乐、刑、政是治天下之法,固亦可谓之教,但不是子思本旨。若如先儒之说,下面由教入道的,缘何舍了圣人礼、乐、刑、政之教,别说出一段‘戒慎恐惧’功夫?却是圣人之教为虚设矣。”

子莘请问。

先生曰:“子思性、道、教皆从本原上说。天命于人,则命便谓之性;率性而行,则性便谓之道;修道而学,则道便谓之教。率性是‘诚者’事,所谓‘自诚明,谓之性’也。修道是‘诚之者’事,所谓“自明诚,谓之教③’也。圣人率性而行即是道。圣人以下未能率性,于道未免有过不及,故须修道。修道则贤知者不得而过,愚不肖者不得而不及,都要循着这个道,则道便是个教。此‘教’字与‘天道至教’④‘风雨霜露,无非教也’⑤之‘教’同。‘修道’字与‘修道以仁’⑥同。人能修道,然后能不违于道,以复其性之本体,则亦是圣人率性之道矣。下面‘戒慎恐惧’便是修道的功夫,‘中和’便是复其性之本体。如《易》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⑦,‘中和’‘位育’,便是尽性至命。”

【注释】

①马子莘:马明衡,字子莘,福建莆田人,官至御史,王阳明的弟子。

②“旧说”句:指朱熹对“修道之教”的解释。语出朱熹《中庸集注》:“修,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也。”品节之,按素质而加以评价,并规定什么是人应该做的。

③自明诚,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意为由于天生具有道德觉悟而有道德认识,这是圣人本性所固有的,是尽心知性;由于有了道德认识而产生道德觉悟,是贤人受教化的结果,是存心养性。语出《中庸》:“自明诚,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④天道至教:意为天道就是至高无上的教化。语出《礼记·礼器》:“天道圣教,圣人至德。”

⑤风雨霜露,无非教也:意为天象的变化都是教化。语出《礼记·孔子闲居》。

⑥修道以仁:意为修养道德要依靠仁。语出《中庸》。

⑦“穷理”句:意为《周易》可以穷究推理、通晓人性、渗透天命。语出《易经·说卦传》。

【译文】

马子莘问:“朱熹先生说‘修道之教’,是指我们的心性里本来就有圣人的品节,天下人应该去效仿,比如礼、乐、刑、政等。这种看法正确吗?”

先生说:“道,就是性、就是命。本就完完整整,不可增减,不用修饰。哪里需要圣人的品节呢?那样就成了不完整的事物了。礼、乐、刑、政是治理天下的手段,纵然可以称之为教,但并不是子思的原意。如果依朱熹所言,中下之人通过教化可达圣道,为什么要丢弃圣人礼、乐、刑、政等的教化,而用另外的‘戒慎恐惧’的功夫呢?这样一来,圣人的教化岂不是形同虚设吗?”

子莘接着向先生请教相关问题。

先生说:“子思的性、道、教都是从根本上来说的。天命在人,就称作性;率性而为,此时性就被称作道;修道而学,那么道就被称作教。率性而为,是‘诚者’的事,正是《中庸》里讲的‘自明诚,谓之性’。修道就是‘诚之者’的事,正是《中庸》里讲的‘自明诚,谓之教’。圣人率性而为即是道。而普通人难以做到率性而为,他们的行为难免会有过分或欠缺,因此必须修道。修道后,贤能之人就不会过分,愚钝平庸之人就不会不及。遵循此道,就成为教。这里的‘教’与‘天道至教’‘风雨霜露,无非教也’中的‘教’同意。‘修道’与《中庸》里‘修道以仁’的‘修道’相同。人能够修道,而后才能不违背道,从而恢复性的本体,这也就是圣人率性的道。《中庸》后面讲的‘戒慎恐惧’就是修道的功夫,‘中和’就是恢复其天性之本体。正像《易经》里讲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中和’‘位育’,就是尽性至命。”

【原文】

黄诚甫问:“先儒以孔子告颜渊为邦①之问,是立万世常行之道②,如何?”

先生曰:“颜子具体圣人,其于为邦的大本大原都已完备。夫子平日知之已深,到此都不必言,只就制度文为上说。此等处亦不可忽略。须要是如此方尽善。又不可因自己本领是当了,便于防范上疏阔,须是要‘放郑声,远佞人’。盖颜子是个克己向里、德上用心的人,孔子恐其外面末节或有疏略,故就他不足处帮补说。若在他人,须告以‘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达道’‘九经’及‘诚身’许多功夫,方始做得。这个方是万世常行之道。不然只去行了夏时,乘了殷辂,服了周冕,作了韶舞,天下便治得?后人但见颜子是孔门第一人,又问个为邦,便把做天大事看了。”

【注释】

①孔子告颜渊为邦:典出《论语·卫灵公》:“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武》。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朱熹认为,孔子所言,是从先王之礼中总结出来的万世常行之道。

②万世常行之道:朱熹《论语集注》引程颐言:“盖三代之制,皆因时损益。及其久也,不能无弊。周衰,圣人不作。故孔子斟酌先王之礼,立万世常行之道,发此以为之兆尔。”

【译文】

黄诚甫问:“朱熹先生将《论语》里孔子对颜回治国问题的回答视为万世常行之道,这种说法正确吗?”

先生说:“颜回完全具备为圣的学养。他已经掌握了治国的根本。平时孔子对他非常了解,所以孔子在这儿没有多讲,只在典章制度上讲了讲。这些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这些都有了才算尽善,才能完全。不能因为自己已经具备这些本领,便疏于防范,还应该‘杜绝靡靡之声,远离奸佞之人’。颜回是一个克己自律、在内心德行上用功的人,孔子担心他忽视一些外在的细节,才在他不足的地方加以提示。若是其他什么人,孔子一定会教导他‘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达道’‘九经’以及‘诚身’等功夫,才能治理好国家。因为这才是万世常行之道。不然,只用夏代的历法,乘坐商代的车舆,穿上周朝的服饰,听舜时的韶乐,天下就能治理好?”后人只知道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而他又问了一个怎样治国的问题,就把孔子的回答当作治国的方法了。”

【原文】

蔡希渊问:“文公《大学》新本,先‘格致’而后‘诚意’功夫,似与首章次第相合①。若如先生从旧本之说,即‘诚意’反在‘格致’之前,于此尚未释然。”

先生曰:“《大学》功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功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如新本先去穷格事物之理,即茫茫荡荡,都无着落处,须用添个‘敬’字,方才牵扯得向身心上来,然终是没根源。若须用添个‘敬’字,缘何孔门倒将一个最紧要的字落了,直待千余年后要人来补出?正谓以‘诚意’为主,即不须添‘敬’字。所以提出个‘诚意’来说,正是学问的大头脑处。于此不察,真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大抵《中庸》功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大学》功夫只是‘诚意’,‘诚意’之极便是‘至善’。功夫总是一般。今说这里补个‘敬’字,那里补个‘诚’字,未免画蛇添足。”

【注释】

①“《大学》新本”三句:朱熹所着《大学章句》中,“诚意”在“格物致知”之后。

【译文】

蔡希渊问:“朱熹先生修的《大学》新本,先‘格致’而后‘诚意’,好像与《大学》首章次序吻合。若像先生这样仍依据旧本的话,诚意’反而在‘格致’的之前,所以,我对于此处尚不完全明白。”

先生说:“《大学》的功夫就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一个‘诚意’,而‘诚意’的功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下‘格物致知’的功夫,如此功夫才会有着落。为善去恶也无非是‘诚意’的事情。若如朱熹新本先穷究物理,则会茫茫荡荡,无所着落,还须添个‘敬’字,才能牵扯到身心上来,但终究是没有根源的。如果有必要添加一个‘敬’字,为何孔门弟子竟把这么关键的一个字给落下了,一直等到千余年之后才由后人补出呢?这正好是说以‘诚意’为根本,无须再添个‘敬’字。所以提出个‘诚意’来说,这才是做学问的关键所在。对于这点搞不明白,真就是所谓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总而言之,《中庸》里的功夫只是‘诚身’,‘诚身’的极境便是‘至诚’;《大学》的功夫只是‘诚意’,‘诚意’的极境便是‘至善’。这些功夫都是一样的。现在在这儿补一个‘敬’字,那儿补一个‘诚’字,未免画蛇添足了。”

同类推荐
  • 于丹趣品汉字:节气节日篇

    于丹趣品汉字:节气节日篇

    从2016年11月30日开始,我们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实从小时候起,许多中国孩子都熟悉且背诵过《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四句里,藏着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这是古人长期对自然界的物象进行观察的经验总结,里面充满了生活的智慧。春种夏耕,秋收冬藏,节气与节日里藏着大自然的语言和代代沿袭的民族基因。于丹老师从文字学角度,讲中国历史悠久的节日与节气。从节气故事、历史由来到古诗谚语、天文气候,应有尽有,字里行间传递着传统文化与自然之美。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菜根谭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隐士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集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精髓,涉及修身、处世等各方面内容,雅俗共赏,受到了文人学者和市井阶层的广泛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按照为学励志、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若干主题,对《菜根谭》原作进行重新编排,加以现代文翻译和评析,并精心选取任伯年、吴观岱、程璋、徐悲鸿、陈少梅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作插图。希望读者能在文与画的双重熏染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视角,探讨现代新儒家的现代观,审视并展现新儒家面对现代化潮流的种种思索与探求。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观,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价值导向。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参照;本书还全面反思了儒家的一些可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论述了希腊柏拉图学园的发展历史,学园的历任园长(包括亚里士多德、安德罗尼科等)的历史贡献和成就。同时,论述了环地中海地区的希腊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和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历史等。本书一方面历时性地阐明了柏拉图《对话录》和《法律篇》中模糊不清的方面(既包括原始手稿,也包括直至16世纪末期的拉丁文和阿拉伯文译文),另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对一些关于解读柏拉图《对话录》思想理论和知名评注引起关注。本书的翻译填补了希腊柏拉图学园在国内的空场,对于希腊哲学专业和热爱希腊文化的爱好者,了解柏拉图学园的历史和希腊文化在环地中海的影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平生所愿林南絮

    平生所愿林南絮

    这世界有两个我,一个悲伤,一个快乐。林南絮一直都相信那个算命瞎子的话,她会孑然一身,孤独漂泊。后来遇见了林青生,以为会有所改变。却没想到那张苍白而消瘦的脸,成为她追忆这个男人的唯一线索。
  • 末世重生修仙

    末世重生修仙

    2080年,刚修炼到金丹的王然刚出关,还没好好体验一把金丹大仙的生活。就随着世界的破灭完蛋了,当他再度恢复意识时……
  • 上天眷顾笨小孩

    上天眷顾笨小孩

    微阅读,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微阅读是阅读领域的快餐,口袋书、手机报、微博,都代表微阅读。等车时,习惯拿出手机看新闻;走路时,喜欢戴上耳机“听”小说;陪老婆逛街,看电子书打发等待的时间。如果有这些行为,那说明你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微阅读”的忠实执行者了。《上天眷顾笨小孩》为“微阅读1+1工程”系列丛书之一,精选了微型小说作者临川柴子长期创作的精品作品。《上天眷顾笨小孩》收录了《阴谋家》、《端村往事》、《油布伞》、《铁皮屋》、《红土》、《出走》、《榜样》、《饯行在1985》等近百篇微型小说作品。
  • 最牛的外挂系统

    最牛的外挂系统

    最牛逼的外挂,最厉害的主角,最帅的操作,最好看的书,让我们一起玩转万界。
  • 异音乐大师

    异音乐大师

    异世音乐大师是以音乐为主题,音乐大师分类音乐学徒。音乐初级、音乐中级、音乐高级、超高级、大师初级、大师中级、大师顶级。主角嘿嘿,是从现代穿越到古代。是另一个地球,主角要回到现代。那么要用音乐打破一切障碍,在成为异界音乐大师的路途中,切看主角如何调教龙族的公主、善良的精灵、帝国女大师、黑暗之源的魔女等。
  • 相女盲嫁

    相女盲嫁

    战功赫赫,意气风发的少年南予珽又一次大胜而归。在御前论功行赏的时候,他一不要封赏二不要金钱,却只要一个盲女凤濁缨。“我不要嫁给他。”凤濁缨嘴巴抿得紧紧的。“他是当今皇上的三弟,是成武王。皇上至今尚无所出,他就是以后最有可能登上王位的人,你嫁给他就相当于嫁给了天下,你为何不嫁?”“我不爱这些。”凤濁缨将头偏到一边,“我只想和我喜欢的人在一起。”后来岁月如重锤一般摧毁了所有人的生活,失去一切的他拉着凤濁缨的手说:“我现在没有地位,没有金钱,更没有未来。”“我不爱这些。”凤濁缨轻轻抚摸着他散乱的发丝,“我只想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 初唐小君子

    初唐小君子

    欢迎加入初唐小君子,群聊号码:556431999 这一睁眼,看见了古都长安,大唐繁华,政通人和。再一次默默许愿,不要活的那么累,做个闲人,左拥右抱,享齐人之福的小君子。
  • 这个江湖有点奇葩

    这个江湖有点奇葩

    人在江湖,就好像花开枝头一样,要开要落,要聚要散,往往都是身不由己的。江湖险恶、不行就撤!这个江湖…不好混啊,随处可见的沙雕,让人防不胜防!洛凡自认为自己已经够沙雕了,没想到竟然还有比他更沙雕的…
  • 幽灵武装

    幽灵武装

    “我愿意献上任何祭品,请赐予我复仇的力量!”少女对着祭坛低首祈求。“让我看看你出得起什么样的价码?”未知的黑暗中传来质疑,像是在评判这笔买卖是否合算。“唔,尘世的美貌转瞬腐朽,凡人的灵魂脆弱愚昧,你似乎一无所有。”估价者有些意兴阑珊。“不,我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有未来,我以生命为代价!”少女的抗辩惹来黑暗中旁观者的一阵讥笑。“有人愿意为这个生命签订契约么?”估价者仿佛想尽快结束仪式,草草问到,等待少女的是一片沉默,接着是一阵更大声的哄笑。“我接受!”一声男子的嘶吼,让喧闹戛然而止。“一个恶魔降临了?”估价者意有所指。“那是个傻子!”讥笑者们冷嘲热讽。“希望他会是个英雄。”少女轻声祷告。
  • 道友与家教的二三事

    道友与家教的二三事

    当渡劫也开始变成了考试,不再是有身死道逍的危险,但是你渡劫失败,却会被请家长,全修真界通报,就问你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