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2100000031

第31章 中卷(15)

【译文】

真是仰仗上天的灵气,我偶然获得良知的学说,认为只有通过致良知,天下才能得到可行的治理。因此我每当想到百姓的困苦,就会感到忧愁和痛心,想用致良知来拯救他们,却忽略了自己才疏学浅,真是自不量力。别人看到我这个样子,就争相嘲讽挖苦或者斥责我,认为我只是一个疯狂的人罢了。唉,这又何足挂心呢!我正受着切肤之痛的折磨,哪有工夫去挖苦讽刺呢?人们看见自己的父子兄弟陷落于深渊,必然会奋力呼叫,全然不顾丢掉鞋子帽子而奋不顾身地下去援救。士人们遇到这种情况,却只会在旁边打躬作揖、谈笑风生,认为这样衣衫不整,号啕恸哭,有失礼节,是个心智疯狂的人。看到有人落水,依然礼让谈笑、不去援救落水之人,这只有没有亲情的人才做得出来。孟子曾经说过“无恻隐之心,非人矣”。如果是在乎父子兄弟亲情的人,一定不会不痛心疾首,必定是竭尽全力,前去援救的。他们连溺水的危险都全然不顾,又怎会在意被讥讽为心智疯狂呢?又怎么会期望别人的认可与否呢?唉!世人虽然说我是个疯狂的人,我也没什么可说的。天下人的心,都是我的心。人们当中尚有心智疯狂的,我怎会不心智疯狂呢?

【原文】

昔者孔子之在当时,有议其为谄者,有讥其为佞者,有毁其未贤,诋其为不知礼,而侮之以为“东家丘”①者,有嫉而沮之者②,有恶而欲杀之者③。晨门、荷蒉之徒,皆当时之贤士,且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④“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⑤虽子路在升堂之列,尚不能无疑于其所见,不悦于其所欲往,而且以之为迂⑥。则当时之不信夫子者,岂特十之二三而已乎?然而夫子汲汲遑遑,若求亡子于道路,而不暇于暖席者,宁以蕲人之知我、信我而已哉?盖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疾痛迫切,虽欲已之而自有所不容已,故其言曰:“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⑦“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果哉,末之难矣!”⑧呜呼!此非诚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孰能以知夫子之心乎?若其“遁世无闷”“乐天知命”者,则固“无入而不自得”“道并行而不相悖”也。

【注释】

①不知礼、东家丘:据《论语·八佾》载,孔子进入太庙,什么都问,有人就说孔子不知礼。东家丘:《孔子家语》云,孔子西邻有愚人,不知道孔子是圣人,称他为东家丘。

②有嫉而沮之者:《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任鲁国大司寇和代理宰相时,齐国害怕鲁国因此强大起来:“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犁锄说:“请尝先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齐人就送女乐给鲁国国君和当权者季孙氏,使鲁国国政荒废,孔子便离开鲁国。沮,同阻。

③有恶而欲杀之者:据《论语·述而》载,孔子周游列国,经过宋国时,有人想杀他。

④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意为是那位知道自己做不到但还是一定要去做的人吗?语出《论语·宪问》。

⑤“鄙哉”四句:意为固执地敲违磬,真可鄙呀!既然没有人理解自己,就算了呗。语出《论语·宪问》。

⑥“子路”四句:孔子到卫国去见名声不好的卫灵公夫人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孔子去卫国之前,子路曾问孔子,如果卫君让他执政,他首先做什么,孔子说先正名,子路笑话他竟然迂腐到这种地步。

⑦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意为我不跟天下的人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语出《论语·微子》。

⑧果哉,末之难矣:语出《论语·宪问》。意为隐者遁世如此坚决,没办法说服他了。

【译文】

春秋末年,在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有人评议他是谄媚之人,有人讥讽他为奸佞小人,有人诋毁他不够贤明,有人诽谤他不知礼仪,有人侮辱他是“东家的孔丘”,有人因嫉妒而败坏他的名声,有人憎恶并且想要杀了他。即使像当时的晨门、荷蒉等贤士也会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虽然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也不免会怀疑孔子的观点,不满孔子的一些所作所为,并且还认为孔子迂腐。当时不相信孔子的人,难道仅仅是十之二三吗?然而孔子仍旧是兢兢业业,就像是在路上寻找丢失的儿子一样,坐不暖席,匆匆忙忙,难道只是为了让别人相信、理解自己吗?是因为他有一份与天地万物一体的仁爱之心,迫切地感到了切肤之痛,即使想停也身不由己。因此他说:“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果哉,末之难矣!”哎!如果不是真真正正与天地万物一体的人,有谁能理解孔子的心思呢?至于那些“遁世无闷”“乐天知命”的人,自然会“无入而不自得”“道并行而不相悖”了。

【原文】

仆之不肖,何敢以夫子之道为己任?顾其心亦已稍加疾痛之在身,是以旁徨四顾,将求其有助于我者,相与讲去其病耳。今诚得豪杰同志之士,扶持匡翼,共明良知之学于天下,使天下之人皆知自致其良知,以相安相养,去其自私自利之蔽,一洗谗妒胜忿之习,以济于大同①,则仆之狂病固将脱然以愈,而终免于丧心之患矣。岂不快哉!嗟乎!今诚欲求豪杰同志之士于天下,非如吾文蔚者而谁望之乎?如吾文蔚之才与志,诚足以援天下之溺者,今又既知其具之在我,而无假于外求矣,循是而充,若决河注海,孰得而御哉?文蔚所谓“一人信之不为少”,其又能逊以委之何人乎?

【注释】

①大同:古代儒家所推崇的理想社会。语出《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我才疏学浅,怎么敢声称以孔夫子的圣道作为己任?我也了解自己的弊病,所以心中难免不安,于是四处寻求能够对我有帮助的人,共同讲习,以消除我身上的弊病。而今真的得到了你们这些和我志同道合的豪杰来提携匡正我,共同让良知在天下得以倡导,让天下的人都致力于良知,互相安抚、开导,除去自私自利的毛病,清除谄媚、嫉妒、好胜和易怒的习惯,让天下得以大同,那么我的狂病自然会立刻痊愈,而最终免除丧心病狂的忧患。岂不快哉!哎!现在真的想要寻求志同道合的豪杰,除了文蔚你,我还能够指望谁呢?以你的才智与理想,确实能够把天下苍生从困苦中解救出来,现在既然已经知道良知就在自己心中,那就没有必要再到世俗中寻求,追随着内心的良知,并加以扩充,就会像决堤的大河奔入大海,谁能抵挡?你说“一人相信不算少”,您又怎么能谦逊地推让给别人呢?

【原文】

会稽素号山水之区。深林长谷,信步皆是;寒暑晦明,无时不宜;安居饱食,尘嚣无扰;良朋四集,道义日新。优哉游哉,天地之间宁复有乐于是者!孔子云:“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①仆与二三同志方将请事斯语,奚暇外慕?烛其切肤之痛,乃有未能恝然者,辄复云云尔。咳疾暑毒,书札绝懒,盛使远来,迟留经月,临歧执笔,又不觉累纸。盖于相知之深,虽已缕缕至此,殊觉有所未能尽也。

【注释】

①“不怨天”三句:语出《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意为不怨恨上天,不责怪别人,学习知识,通晓天理。

【译文】

会稽素来被称为有山有水的地方。树林繁茂、山谷悠长,随处可见;春夏秋冬,气候适宜;安静而远离世俗喧嚣;朋友们远道而来在此相聚,每天都会对道义提出新的见解,真是逍遥自在!天地间哪还会有这样的快乐?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我和两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正想要遵循孔子的这句话去做,哪还有心思去想其他的事情?只是这切肤之痛,却不能无动于衷,于是回复了这封信。我因咳嗽加上暑热,懒得写信。你盛情地派人远道而来,迟迟逗留了一个月左右,临行提笔,不知不觉又写了这么多。大概因为我们相知甚厚,虽然已经写得很翔实了,仍旧觉得有许多话还没有来得及说。

答聂文蔚(二)

【原文】

得书,见近来所学之骤进,喜慰不可言。谛视数过,其间虽亦有一二未莹彻处,却是致良知之功尚未纯熟,到纯熟时自无此矣。譬之驱车,既已由于康庄大道①之中,或时横斜迂曲者,乃马性未调、衔勒不齐之故,然已只在康庄大道中,决不赚入旁蹊曲径矣。近时海内同志,到此地位者曾未多见,喜慰不可言,斯道之幸也!

贱躯旧有咳嗽畏热之病,近入炎方,辄复大作。主上圣明洞察,责付甚重,不敢遽辞。地方军务冗沓,皆舆疾从事。今却幸已平定,已具本乞回养病,得在林下稍就清凉,或可廖耳。人还,伏枕草草,不尽倾企。外唯浚②一简,幸达致之。

【注释】

①康庄大道:语出《尔雅·释官》:“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意为四通八达的大道。

②唯浚:陈九川(1495-1562),字唯浚,号明水,江西临川人,官至礼部郎中,王阳明的弟子。

【译文】

看到了你的来信,发现你近来学问进步很快,我非常欣慰。我已经把你的信仔细地看了好几遍,中间虽然有一两处还不是很清楚,但都是由于你致良知的功夫还不够纯熟,等到真正纯熟了,自然就不会有这样的毛病了。这好比驾车,虽然已经在康庄大道上了,有时也会出现歪斜弯曲的情况,这是由于马性没有调养好,或者缰绳没有勒紧的缘故,然而只要已经在康庄大道上了,就绝不会再误入旁门左道。近来海内致力于学习的人,能够达到你这种地步的未曾多见,我简直无法诉说我心中的欣慰,这也是圣道的幸运啊!

我的身体原本就有咳嗽怕热的毛病,到了炎热的南方,发作得更加厉害了。皇上洞察圣明,托付的责任很重大,因此不敢贸然辞去。地方上军务繁杂,我都带病处理。所幸现在叛乱已经平定,我已经奏请皇上乞求还乡养病,如果能够在家乡消热避暑,或许就可以痊愈了。我即将回乡,伏枕写信,诉不尽倾慕和企盼。另外,给九川的信要麻烦你转交给他。

【原文】

来书所询,草草奉复一二。近岁来山中讲学者,往往多说勿忘勿助功夫甚难。问之,则云才着意便是助,才不着意便是忘,所以甚难。区区因问之云:“忘是忘个什么?助是助个什么?”其人默然无对,始请问。区区因与说,我此间讲学,却只说个“必有事焉”,不说“勿忘勿助”。“必有事焉”者,只是时时去“集义”。若时时去用“必有事”的功夫,而或有时间断,此便是忘了,即须“勿忘”;时时去用“必有事”的功夫,而或有时欲速求效,此便是助了,即须“勿助”。其功夫全在“必有事焉”上用;“勿忘勿助”,只就其间提撕警觉而已。若是功夫原不间断,即不须更说勿忘;原不欲速求效,即不须更说勿助。此其功夫何等明白简易!何等洒脱自在!今却不去“必有事”上用功,而乃悬空守着一个“勿忘勿助”。此正如烧锅煮饭,锅内不曾渍水下米,而乃专去添柴放火,不知毕竟煮出个什么物来?吾恐火候未及调停,而锅已先破裂矣。近日一种专在勿忘勿助上用功者,其病正是如此。终日悬空去做个勿忘,又悬空去做个勿助,奔奔荡荡,全无实落下手处。究竟功夫只做得个沉空守寂,学成一个痴①汉,才遇些子事来,即便牵滞纷扰,不复能经纶宰制。此皆有志之士,而乃使之劳苦缠缚,耽搁一生,皆由学术误人之故,甚可悯矣!

【注释】

①:痴愚。

【译文】

你在来信里所问的问题,我草草地做了一些回答。近年来到山上讲学的人,往往说“勿忘勿助”的功夫很难。问为什么,他们便说稍略在意就是助,一不用心就是忘,所以很难。我便问:“忘是忘了什么?助是助了什么?”他们都沉默着回答不出来,便向我请教。我因而告诉他们,我在这里讲学,只说个“必有事焉”,从不说“勿忘勿助”。“必有事焉”,就是时刻要“集义”。时刻都在用“必有事”的功夫,如果有的时候间断了,那就是“忘”,那就需要做到“勿忘”;时刻在用“必有事”的功夫,如果有时想要快速见效,那就是“助”了,那就需要“勿助”。所以功夫都用在“必有事焉”上;“勿忘勿助”,只能在其间起个提醒警觉的作用而已。如果功夫原本就是不间断的,就不需要说“勿忘”了;如果下工夫原本就不急功近利,也就不需要说“勿助”了。这里面的功夫是何等明白易懂呀!何等洒脱自在呀!如今却不在“必有事”上用功,而是空谈一个“勿忘勿助”。这正如架锅煮饭,还没有往锅里添水下米呢,就先去加柴烧火,真不知道能够煮出什么东西来?我怕是火候还来不及调好,锅就已经先被烧裂了。最近有一种专门在“勿忘勿助”上用功的人,他们的错误就在这里。成天空谈什么“勿忘勿助”,四处奔波,却没有下手的地方。到头来也只做得个死守空寂的功夫,成为一个痴呆汉。碰到一点事,便被牵滞得心烦意乱,无法有条不紊地处理。这些都是有志之士,却因此劳苦困扰,耽误一生,这都是错误的学术误人啊,真是可怜啊!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撷取了大师先哲的智慧,篇篇蕴含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生活真理,促使你扪心自省,将你思想中浅薄、浮躁、消沉、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让你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把“省”当成每日的功课,让它深植在你的心里,你就能理清生命的脉络,并让你的人生之路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
  • 从审美形而上学到美学谱系学

    从审美形而上学到美学谱系学

    对于尼采,人们长期以来总是停留在“形而上学家”的认识上。当然,这个“形而上学家”是一个与“传统形而上学”有别的“新形而上学家”,或者是一个“反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家。就尼采早期提出“审美形而上学”命题以及中晚期提出的“权力意志”等学说而言,这种认识并没有错误。但是,如果仅止于此,我们就会忽略尼采思想、特别是其晚期思想的高度复杂性,忽视尼采在其写作生涯最后两年中彻底反形而上学的异质性。谱系学,正是这种复杂性和异质性的体现。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儒学的形态与开展

    儒学的形态与开展

    本书涉及“儒学的形态”和“儒学的开展”两大议题,清晰展示了作者的哲学思考轨迹,即从“生活儒学”到“生生之学”。作者在思考儒学开展方向的过程中,逐渐转入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而在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过程中,又发现了儒家“生生”理念。其认为,“生生”才是儒家思想的生命和源泉。作者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促进儒学积极健康发展的主张。
热门推荐
  • 幸运古神事务所

    幸运古神事务所

    吴铭,一个过着平静生活的普通上班族,当然这已经是过去式了,只因为某一次心血来潮的乐于助人了一下,二十几年堆积起来的三观就碎成了一地。当他多了一个绝大多数时候都不靠谱的上司,和一群莫名其妙反逻辑反常识的‘异常’,以及一个看似稳如老狗实则风雨飘摇的世界时。吴铭有些后悔当初为什么会被所长忽悠着上打开幸运古神事务所这扇新世界的大门了。
  • 重生1978年

    重生1978年

    付春华是付家老二,还是女孩。上有被父母溺爱只爱自己的长兄,下有被父母送人、让养父母教得面目全非的弟弟和小十几岁的娇娇小妹。又因为是奶奶带大,从小就不得父母疼爱,性子既懦弱又倔强。这样的性子导致了婚姻的不幸,两次婚姻留给她的都是伤痛。到妈妈临终的时候,她才知道对她总是横眉冷对的妈妈,其实在心里一直是爱她的。 后来她无意中得到的一颗凤眼菩提子,居然是一个神秘的空间。这让付春华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没想到一觉醒来,却是回到了十岁,还跟着奶奶在老家的时候。看她这一世如何利用空间,找回自信,重获父母的爱,惩治极品亲戚,寻觅到一世真爱! 新书“女配的新生”已经上传,请新老书友们能去捧捧场!有推荐票的都投到新书那边吧!新书宝宝需要亲们的关心和爱护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轩辕武圣

    重生之轩辕武圣

    抗击异族入侵,守护华夏文明之火。 结束乱世之争,维护九州河山一统。 重生后来到一平行世界,具备过目不忘的奇能。在这里,宋太祖武力绝伦,南唐后主词剑双绝,后蜀皇帝竟是蜀山剑门弟子!武者崛起,乱世争锋,快意恩仇,一双铁拳会尽天下英雄。为守护河山,守护心爱之人,不断突破极限,踏上武道巅峰。绝不接受屈辱,不向敌人低头,有仇必报,有爱必争!作者另有百万完本武侠《笑傲天下》,书荒可读。
  • 那年时季轻悠悠

    那年时季轻悠悠

    【重生甜宠】前世,房轻悠为了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将季子靖刻进了骨子里。她放弃了京城第一才女的称号,放弃了去茶楼酒肆的权利,放弃了相府千金的骄傲,就因为有人说,季子靖喜欢。她在与季子珏成婚当日以死相逼,终于让那个将她视为珍宝的人放弃。季子珏说:“若是你喜欢,有何不可?”成婚当日的合离书,让她入宫。房家上下气得与她断绝关系,她还是义无反顾。直到入宫之后种种,她没了庇佑,也并没得到季子靖的宠爱,却依旧不受迫害。这才知道,季子珏那个一世英明的王爷,放了权,换她一世平安。后来,季子靖终于将心放在她身上,她以为一切云开雾散。原来,又是季子珏连王府都弃了,牵去郊外,换她一时宠爱。她终于醒了,随之而来的是精疲力尽。她逃了。却还是被抓住了,这一次季子珏用命换她一生自由。死前,他的一句:“可惜我不是子靖。”她幡然醒悟,她终于想起来了,心中的那个人还有后半句话。她这一生都爱错了人,被季子靖利用。她欠他的终究还不清了。“那年时节,到底尽错了。”房轻悠说完便自刎了,鲜血如注,洒在三人恍惚交错的原地,不再徘徊。重生而来,她再不负他
  • 丛林之书(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丛林之书(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主要是以“狼孩儿”莫格里为中心的人物故事。讲述了莫格里从婴儿到长大的经历,书中涉及了他的狼妈妈、狼兄弟、黑豹、老熊等性格鲜明的形象。这些故事地域广阔,有印度的丛林、半年不见太阳的北极圈、喜马拉雅山的一个圣地等。所描写的动物有棕熊、老虎、黑豹、蛇等,除了这些重要角色之外,还有大象、豺狗、海豹、眼镜蛇、鳄鱼、狗、猴子、鸟等。吉卜林都给它们起了名字,有的还有绰号。每篇故事各具特色、生动形象,能够培养并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
  • 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

    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

    煮海为盐、披沙拣金,本书遴选的20世纪近百位顶尖作家的100篇散文精品,每一篇都堪称令人神醉的美文。那“析义理于精微之蕴,炼字句于毫发之间”的佳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中华散文创作的实绩,代表一个时代的水平。 为了编选出真正传代的美文,为了使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名实相副,我们坚持自己的操守和良知。不选违心之作,趋炎附势、诘屈聱牙、故弄玄虚、孤芳自赏、无病呻吟的作品,在这本书中绝见不到踪影。增删五次,反复推敲之后,读者见到的是一个“唯美、唯趣、唯真”的中华百年散文选本。
  • 杏花村传奇故事

    杏花村传奇故事

    酒都杏花村位落于紫架山脚下,汾洲府今汾阳市境内,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凭借独特的地质水资源而酿造的美酒天下闻名,并开创了酒业的新纪元,伎几千年来的酒文化不断传承与世人,让多少豪杰在酒文化的助力下成了英雄楷模。更有代代诗人为酒壮歌,舒谈心怀,使酒精神不断发杨光大。
  • 我真的不想拯救世界啊

    我真的不想拯救世界啊

    这是一个没有死亡的世界。不生不死的幽灵在属于人的世间游荡,从末世艰难重建的瑞萨斯提呦,终将有一天被曾经的同类拖入毁灭的深渊。然而,这一切的悲剧都将终止于他的到来。——PS:本书无女主无暧昧,主角无敌,咸鱼救世。【已停止更新】
  • 龙珠之最强神话

    龙珠之最强神话

    夏亚,重生到龙珠世界成为了一名赛亚人,而这时距离贝吉塔星毁灭只剩下12年。“多多利亚先生,听说赛亚人的贝吉塔王正忙着造反呢,你觉得我该怎么处理?”弗利萨将酒杯递给旁边的侍从,饶有兴致地问多多利亚。“那些赛亚人真是不知好歹,要不是还有些用处,属下早就带人将他们贝吉塔星毁灭了。”“不要急,多多利亚先生,过段时间我们就去除掉那些赛亚人,到时让你们看一下宇宙中最美丽的烟花。”这时一个紫色宇宙人连滚带爬跑了进来:“不好了弗利萨大王,尚波大人在菲达亚行星遭遇了强敌,已经全军覆没……”已完结《龙珠之绫叶传奇》群号:118293119新书《龙珠之牧神传说》已经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