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5700000013

第13章 具象在人生中(3)

众口一词之下,我倒想说说不必忏悔的事情,比如我写过的两张大字报,是我在学校期间针对老师的仅有两张:

第一张大字报,是攻击小学一位老师的。这位女教师矮胖,常常对学生摸摸头和整整衣领,语文课也讲得不错,讲课时不忘批判自己的丈夫,一个刑满释放的右派。也许正因为这一点,她夹着尾巴做人,一接手班主任职务,便把我以及其它所有出身于黑色或灰色家庭的学生干部撤下,让革命家庭的子弟全面掌权。特别难以忍受的,是那个算术成绩最臭的新班长,只因为有一个当党委书记的好爸爸,就被班主任宠成了红色大公主。不但考试中可以无端加分,劳动中可以无端闲玩,在任何一次出外支农时都可以吃到班主任偷偷特供的苹果或腊肉,根本不同贫下中农的白菜萝卜相结合,享尽了人间荣华富贵,气煞了满朝文武,让我们几个男生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我们纠集起来,往讲台上射过尿,在厕所里画过漫画,碰到文化革命的大好机会,回到母校给老师贴了一张大字报——当时我们是初中生,不理解一个女教师难以承受的政治恐怖,不理解她的不公道后面的无奈。我们是成人以后才想到这一层的。

第二张大字报,则是攻击一位中学老师的。这位男教师瘦高个,挂金边眼镜,据说在国外读过书,又为驻华美军当过翻译,身上至今还有一股从敞篷吉普里走出来的风流味,动不动就打一个响指,好像在日本招妓或者在菲律宾赢了台球。这一天是他的英语课,我前座的一位同学有些拘束不安,被美军翻译发现了。对方过来检查他的课本,发现是一个冒牌的旧练习本,便生气地叫他站起来,问他为什么没有书。他吱吱唔唔好一阵,说自己没有钱交学费。美军翻译轻蔑地哼了一声,将练习本甩回桌上:“鲁平,你不是读书的材料么!”这句话羞得我的前排同学低下头去,前额差点砸到了桌面。我是这件事距离最近的目击者,我亲眼看到了老师的眼光寒意侵骨,亲眼看见了叫鲁平的同学低着头站了整整一节课,还看见了他的裤沿高高吊起,脚上冻得红肿的双脚没有穿袜子,插在一双空荡荡的红色女式大套鞋里。这位搬运工的子弟后来几天没有来学校,是班上同学凑了学费送去他家,他大哭了一场,才挂着鼻涕重返教室。这当然是我后来写大字报痛斥美军走狗的好题材。

回想这两张大字报,我应该向老师道歉,清算当时那些粗鲁的火气,清算那些不着边际的结论,比如不公道就是不公道,缺心肝就是缺心肝,人皆有缺点,有缺点并不一定是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干将”或者“钻进革命队伍的蛀虫”,而这些大帽子无疑是可笑而且伤人的政治恫吓。但我不会忏悔。我想不出为什么我应该忏悔——这与承认自己也是那个时代悲剧基础的一分子从而加以反省检讨,不是一回事。我不会忏悔是因为一个人靠父亲官职而取得特权是不可接受的,我不会忏悔是因为一个人因贫穷而受到歧视是不可以接受的,我有权对这一切表示反对,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权表示反对。

即便一个初中学生没有找到更好的反对方法,理应就此向当事人道歉。

忏悔是一个道德概念,追究行为的动机,一种正当的反抗即便造成了令人遗憾甚至可怕的结局,应该得到及时的反省和纠正,但与忏悔没有什么关系。医生手术失误可以有技术的检讨,但不需要忏悔。士兵卫国杀敌可以有对死者的同情,但不需要忏悔。只有恶意才应该忏悔,无论这一恶意表现为善行还是恶行,带来了善果还是恶果——包括沽名钓誉的到处行善。正因此,如果我想赶一把道德时尚,用假惺惺的真诚在满世界谴责红卫兵的异口同声中再添一道尖音,把特权与反特权的关系颠倒过来,把歧视与反歧视的关系颠倒过来,那么才是铸下大恶,才真正值得忏悔。那甚至是对两位老师的进一步侮辱:他们肯定知道我应该道歉但不需要忏悔,他们从不要求我忏悔因此更让我长久地尊敬。

我当然知道,我也有值得忏悔的事,将在本书后面说到。我还知道,不少红卫兵手上确有鲜血。我看见过老木怎样被红卫兵殴打,看见过高君家怎样被红卫兵查抄,还看见过红卫兵的起哄声中,一位右派女教师怎样头发蓬散,浆糊满身流淌,跪在毛主席像前背诵《敦促杜聿明投降书》。如果背不出,她就得去与另一个男性反革命互相煽耳光,被挥舞着皮带的红卫兵大声威逼。我心里发紧,看见她眼里既没有愤恨也没有恐惧,是一片深广无限的空洞,没有眼珠而只有眼珠的化石,比一具僵尸更让人惊心。她肯定想到了死,想到了救命的一声枪响或一根绳索,问题是她轮不上这种好事,她死不了也活不了,于是一时没有了主意,眼光突然凝固成茫茫荒漠,阻挡着她进入下一秒钟——那是我看到的人世间最为悲惨的无助。她最终还是死了,自杀在校园后面的浏阳河。人们都知道是初一(101)班那伙小屁孩制造了这一暴行,他们应该对此负责并受到审判。人们也知道是当时的国家机器废除了这种审判因此国家机器就应该受到审判。有幸的是,那一伙只是学生中的极少数。当时第一代红卫兵、第二代红卫兵已经在运动中出局,学校里重组新生的主流红卫兵组织是温和派,其中不少成员本身就曾经受到早期某些红卫兵的迫害,是所谓“黑七类”家庭的子女。温和派反对暴力。红卫兵大联合委员会重申了“坚持文斗反对武斗”的命令,使所有非法关押的老师得到释放——当时这个委员会就是学校里的领导,军宣队还没有来,工宣队更没有来。

这是我的所见,这是事实。

当然并不是事实的全部。我想那个剃了阴阳头的女教师,还有更多受到迫害的过来人,更多的官员、商人、知识分子,一定比我看到了红卫兵更多的残暴,以至一位尊敬的老作家在干校劳动时,看到路边冻得哆哆嗦嗦的几个知青,会有“狼崽子”一语脱口而出的快意——作者肯定有足够的见闻来支持自己的仇恨,虽然那几个知青的手上可能并没有鲜血,在作者那里未经审判就被定罪;虽然他们眼下身疲力乏,饥寒交迫,不像作者那样拿着国家高薪一分不少,理应得到更多的同情。说实话,我震惊于一种简单和轻率,但相信作者自有仇恨的根据。十年是一个如此复杂的结构和如此复杂的过程,人们出于不同的生活经历,言说时依据记忆中不同的生活实象,自然会有正常的看法各异。这并不奇怪。一个历史事件到底是什么,需要各种看法相互的交流、补充以及砥砺,以便尽可能接近真理。问题在于,“文革”结束后,从官方文件、主流报刊、流行小说直到小学课堂,眼下几乎所有关于红卫兵的文字,都在固化和强化那位作者心中的生活实象,同时在铲除和收缴我亲眼目睹的另一些生活实象。

在这一种文字的独断之下,谁要提到当时无谓折腾之外还有真实的社会矛盾,谁要提到当时不公和歧视所引起的造反是造反的一部分,谁要提到激进行为动机中还有合理与不合理的相对区别,就是为红卫兵辩护,就是为罪恶的历史辩护,就是可耻的“不忏悔”。公共舆论已经准备好了太多的理论、逻辑、修辞来伏击这种异端,直到任何人都怯于开口,直到任何人都得用公共化文字来修剪记忆,让不顺嘴的某些个人故事彻底湮灭,以求得思想安全。这正像“文革”的文字专制之下,任何人都怯于回忆和言说某个资本家或者地主的善良,或者某个“走资派”身上可敬可喜的品质。即便这些个人印象是真实的,即便这些个人印象并不要求取消他人的另一些个人印象,但仍是革命的大忌,不为公共舆论所容。当时文艺作品的公式化和千人一面,就是这样闹起来的。

这样,记忆中的有些实象合法而有些实象不合法了,有些故事可说而有些故事不可说了。对于有些人来说,以文字清洗实象成了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责任,在革命中标举着,在对革命的反思中也在标举着。一个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包括一种激进甚至荒谬的思潮如何获得社会基础和大众参与的深层原因,一种社会结构和文化谱系综合性的隐疾所在,都在这种单向度的清洗中消失。文化革命仅仅被理解成一段坏人斗好人的历史,一出偶然的道德悲剧。

“文革”给现代中国带来了灾难,是当代人应该深入清算的历史。有意思的是,这一事件眼下却几乎成了知识界的新式禁区——我们能做的事似乎只是继续正确下去,跟着人们大声呼吁“批判”或“忏悔”,藏着你应该忏悔或者不需要忏悔的往事,掏出你今后不需要自疑或者应该自疑的坦白。这正像纳粹法西斯给现代欧洲带来了巨大创伤,是当代欧洲人最应该深入反思的历史,眼下却也几乎成了知识界的新式禁区——他们能做的事似乎也只是继续正确下去,给奥斯维辛集中营献花,对贩卖纳粹徽章的奸商起诉,向奥地利上台的极右派进行激动的外交抗议和政治封杀。这样做并没有错。但以没有错的行为压制另一些没有错的行为,则不能不令人生疑。就像吃饭并没有错,以吃饭来压制喝水却一定别有用心。很多有待于探寻的历史谜团,比如当年不但在德国而且也在英国、法国、俄国等地方同时出现的排犹浪潮,比如当时德国和西方各国共同出现的自由市场危机和对法西斯主义的幻想和纵容,都可能承担“开脱纳粹罪责”一类政治恶名而销声匿迹,以保住欧洲民主阵营的体面。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这种冒犯自己人的傻事。

因此,当我看到中国知识界在呼吁“忏悔”的浪潮和欧洲知识界抗议极右派和法西斯的示威壮景,我看到了人们对专制主义和极权主义的深仇大恨,看到了一种令人欣慰的拒绝和抵抗,但也看到一种新的思想专制和新的思想极权正在悄悄形成,并且在“政治正确”的名义下积重难返。

朋友

上海产的回力牌球鞋,绿胶底,白鞋面,是六十年代后期的时髦。因为在乡村中十分少见,所以它出现在某些下乡知青的脚上,几乎成了一种黑社会的接头暗号。陌生人之间只要看看对方的脚,不用什么介绍,就可以会心一笑。这如同二十一世纪初中国有些新人类交友,先问对方读不读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喝咖啡是喝速溶的还是现磨现煮的咖啡豆,如果答案不对,扭头就走,非我族类,休得多言。前后两种人的接头方式虽然有异,却差不多有同样的原理。

有一次,我与大川到某地去玩,正好碰上这个县大张旗鼓地“打击反革命”,拉网式地排查可疑分子,街上不时有挂着大喇叭的宣传车驶过,或者是一溜荷枪实弹的民兵骑着脚踏车飞奔,机械化程度很高,不知正在奔赴什么战场。因为知青不可能有什么身份证明,我们便在一个路口束手就擒,押进了县治安指挥部。这是一个破旧的庙,乱糟糟臭烘烘的稻草里有百多号犯人都在等候审查。

我们在这里当了几天的囚犯,每天到吃饭的时候了,就被民兵手里黑洞洞的枪口指着,排着队去附近饭店里,自己掏钱解决问题,吃完了再被押解回来。我们没有多少钱,只能每餐要萝卜加米饭。这一天,一个大汉摇着折扇,露出胸毛,突然坐到我们的餐桌边来了,一开口就说省城的话。他果然是个知青,果然也没看错我们的同乡身份——他声称正是从桌下的两双回力牌球鞋看出这一点的。他打听我们的来历,很快愤怒起来,递上一根烟,不用他分付,身旁一青年立即给我们恭恭敬敬点火。他手中的折扇一扬,身旁又一个人影赶忙去买辣椒炒肉片和红烧猪脚,推到我们面前请我们趁热吃。那些人好像是他的狗腿子,办什么事都冲冲闯闯高声大气,以至看押我们的民兵也不敢前来干预。

我们后来才知道,这个被狗腿子们前呼后拥的大汉姓江,江湖上的绰号叫呼保义。他从不在乡下好好劳动,四处游荡,凭着一张嘴能说武侠故事,走到任何一个知青点都可以白吃,都有烟酒侍候和前迎后送,完全是太上皇的待遇。他又带着一帮弟子习武练功,耍石锁,推杠铃,击沙袋,走梅花桩等等,闹得鸡飞狗跳。乡村干部畏惧于他父亲的“老八路”身份,不敢管束和得罪这位大公子。

他倒是有一份打抱不平的热心肠,那几天常到县城里来,碰上我们吃饭,就要给我们加菜;碰上我们被拉出去游街示众,就陪着我们从街头走到街尾,以示精神安慰和严密警卫。在我们获释离开那个县时,他还给我们买了车票,送给我们一颗密藏在小瓶里的麝香,只有绿豆大小,说挨了打的人吃这些东西最能活血散瘀,同女朋友那个那个了则保证不孕——女人闻一闻香气就根本怀不上。

同类推荐
  • 薨之灵(一)

    薨之灵(一)

    该说说法医吕鸿的故事了。此时她正赶往一个案发现场。城市已经入睡,喧闹渐渐停息,在行进中,吕鸿从越来越厚的寂静中辨别出一种声音。对于这个声音,她久违了。那是蟋蟀的叫声。不是因为城市中很难听到蟋蟀叫,而是,这种叫声,在吕鸿的心理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叫声远远的,躲在某个地点,很弱,却不停歇。吕鸿乘坐的警车在公路上像一个夜行侠,快速安静地移动。
  • 爱情合同

    爱情合同

    一大早,小胡同饭馆刚开门,黄一立就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收银员会儿在吧台喊他,你个冒失鬼,干什么呀,碰上杀手啦?黄一立边往前跑边回头对会儿说,“有、有急事!”脚却没停,一下绊菜框上,“咣当”,摔个大前趴子!这头,一只脚套在一个土篮子上;那头,脑袋钻进另一个土篮子里!土篮子手梁高,脑袋刚好钻进去……“咯咯咯咯。”会儿笑坏了。“哈哈哈哈。”厨师二来子跑出来,看到黄一立狼狈的样子,也笑得不行。土篮子翻倒了,土豆子滚了一地。宫小北不知道怎么回事,从包房出来。一看这个样子,也笑坏了。笑了一气,宫小北走上前去,要把黄一立拉起来。
  • 吸血鬼之女

    吸血鬼之女

    当伊森发现他生命中的挚爱——维多利亚——竟是怪物的孩子,而且必须要嫁给另一个男人来保全自己的家族时,他只能躲到修道院里孤独地度过自己的余生。但教会却另有打算。导师让伊森去找著名的吸血鬼猎手多姆·卡尔梅特,请他来伊森的家乡帮助小镇摆脱吸血鬼的困扰。无论是出于感情还是出于真实目的,伊森必须踏上旅途,然后回到他年轻时生活的小镇,再次面对吸血鬼的女儿,在爱与信念间做出抉择。《吸血鬼的女儿》是一部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经典哥特式小说,包含浓郁的浪漫故事情节,一定会让你欲罢不能。
  • 惊微录

    惊微录

    16篇不同的风格故事,远不止16次反转。永远不知道何时迎来的才是真正的结局,在人性崩坏的世界你到底能相信谁?妻子、恋人、朋友?还是只能将希望寄托于那林中鬼怪和满天神佛?扯下人性的遮羞布揭示内心的黑暗面。猜不透结局,更看不透人心。
  • 望火楼里的浪漫故事

    望火楼里的浪漫故事

    刚子登上望火楼顶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一个女人正向他走来。刚子站在五十倍的望远镜前,慢慢地旋转着眺望,大林海立刻塞满了视野。刚子不看黑松翠柏云杉和白桦林,而专门寻找着林中的雾霭弥漫处,一旦辨出那不是雾而是烟,他就立刻用电台向山下百余里外的林业局防火办报告火情;而在只有雾没有烟、或者烟与雾都没有的日子里,他就这么重复地、无数次地眺望,任务也就完成了。
热门推荐
  • 主神逍遥

    主神逍遥

    杨启峰作为主角一生禄禄无为,挂了!重生归来,发现自己竟然被穿越者抢夺了机缘。在这主神天降,灵气复苏神话再临的年代中,重生者干掉穿越者,漫步诸天万界,屹立于世界之巅。普通群,无需粉丝值:111367547!
  • 异世界死神入侵

    异世界死神入侵

    那一天,在银河系猎户旋臂的漫漫长夜中,有一颗唤作人类文明的流星划过,短暂绚烂如烟花消逝,宇宙记住了它的光芒。地球是人类文明与浩瀚星空未知邪恶间仅存的唯一防线。那一天,防线崩塌,邪恶降诞,人类文明至此进入恐慌沸腾纪元。“为逝者默哀,为生者奋战,明天的太阳一定会照常升起。”楚知南。
  • 一个女人的双性恋

    一个女人的双性恋

    虽然同为女人,当我听完林丛的故事后,仍然无法控制那种来自内心深处的震撼。我得承认,这个世界是由**组成的大舞台,而在这个舞台上,不同的人为着不同的**在做着不同的表演,而这些表演的背后,又有多少的故事是愿为人知的呢?
  • 我真是二哈

    我真是二哈

    我叫顾北,我曾经遨游于华夏上下五千年,见证数个朝代的兴亡,风土人情。我曾亲身经历五千年前古埃及的洪水,四千年前带领哥伦比亚人玩青铜器,三千年前教希腊人哲学,两千年前跟罗马打仗。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一个狗系统逼迫我做的!只要你们人类救我出来,我就会赐予你们巨大的财富!因为,我乃至尊哈王!(书友群:716018808)
  • 顺中论

    顺中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往情深深几许

    一往情深深几许

    顾婉的爱小心翼翼,不见天日,拿到诊断报告那一刻,她只想偷偷远离秦子非,偷偷的一个人等死,可是最后还是被他抓了回来,失去孩子,失去生命……?
  • 且听剑鸣

    且听剑鸣

    一纸催命符重现江湖,这和消失三十年的大内神秘机构是否还有关联?剑圣门下不鸣锋,到底是个传说,还是江湖中不可忤逆的秩序。剑以出鞘,敢问谁拭锋芒!
  • 我的世界之神明与世界

    我的世界之神明与世界

    是因为来到而来到,还是因为逃避而到来,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一个少年在异界成长的故事。(本书又名,在全部拟人化的mc世界与伙伴们冒险的故事。叶凡:伊子住手!那不能吃。)
  • 远航之路

    远航之路

    这场金融危机,让落魄老板重建辉煌,也让废掉的服装设计师凤凰涅槃。微时的相持相惜,在功成名就后可否来一次飞跃
  • 无敌剑域之神级选择系统

    无敌剑域之神级选择系统

    杨尘穿越无敌剑域,并觉醒神选择系统。开始装逼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