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7700000002

第2章 认识我们的住所——地球(1)

地球是个老寿星

故事里的大学问

地球的年龄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中国古人推测,自开辟至于获麟(公元前481年),凡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岁。17世纪西方国家的一个神父称,地球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的。以上只不过是人们的推测,真正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地球年龄的是英国物理学家哈雷。他提出,研究大洋盐度的起源或许能为解答地球年龄找到依据。

1854年,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根据他对太阳能量的估算,认为地球的年龄不超过2500万年。1862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说,地球从早期炽热状态中冷却到如今的状态,需要2000万至4000万年。

科学家们对地球年龄众说纷纭,遗憾的是,没有哪一个说法能让人们信服。那么,地球到底多少岁了呢?科学家们是如何找到使人们信服的答案的呢?

真相是这样的

到了20世纪,科学家发明了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法,这是测定地球年龄的最佳方法。根据这种办法科学家找到了最古老的岩石,其年龄约有35亿岁。但这并不能成为地球出世时留下来的最早的证据,因为“婴儿时期”的地球是一个炽热的熔融球体,而最古老的岩石是地球冷却以后形成的。

20世纪60年代末,科学家测定取自月球表面的岩石标本,发现月球的年龄在44亿~46亿年之间。根据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太阳系的天体是在差不多时间内凝结而成的,由此可以认定地球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然而,这是依靠间接证据推测出来的。实际上,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地球已经存在46亿年。

根据人类历史划分朝代的方法,地质学家将地球的历史分为五个“代”。它们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代”还可进一步划为若干“纪”,如古生代从远到近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划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

太古代时期的地球表面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但地壳还不稳定,火山活动频繁,海洋面积很大,陆地上尽是些秃山,最低等的原始生命开始出现。

太古代之后是长约18亿年的元古代,此时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区域仍被海洋覆盖。到了距今6亿年左右,地球上出现了大片陆地,出现了海生藻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

到了古生代,海洋中出现了几千种动物,鱼类开始出现并大量繁殖。后来一种用鳍爬行的鱼出现了,并登上陆地,成为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两栖类动物和爬行类动物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北半球陆地上出现了大量的蕨类植物,这些茂密的森林后来变成大片的煤田。

中生代历时约1.8亿年,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曾称霸一时,这时出现了原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动物,后来逐步演变成了煤田和油田。中生代还生成了许多金属矿藏。

新生代距今约6550万年,新生代时期自然界生物的大发展,导致了人类的出现。专家们认为,南方古猿(又被称为“正在形成中的人”)大约出现在500万~800万年前,后来逐渐演化成现代人。

科学家们间接推算出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那么,人类又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人类起源发展过程包括三个基本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猿类”是指生活在千百万年以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

“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的过渡,他们已能直立行走,能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

“完全形成的人”是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已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到了第三个阶段,人类才真正地进化完成。

地球是悬浮在宇宙中的舞者

故事里的大学问

物理课上,老师拿来一个很特别的地球仪,它不同于普通的地球仪,普通的地球仪需要转轴穿过球体才能立在空中,而这个地球仪却可以直接悬浮在空中。同学们看了觉得非常新奇,子涵好奇地问老师:“为什么这个地球仪可以悬浮在半空中呢?”

老师回答说:“这叫磁悬浮地球仪,运用的是磁悬浮的科学原理,它可以在无任何支撑点及触点的空中自转,展示地球的真实状态。”听了老师的话,子涵有些明白了,但另一个疑问又产生了:地球为什么能够悬浮在空中呢?

真相是这样的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把一颗石子抛向天空,无论抛多高,它最终都会落到地面上,这是受重力的影响。那么,地球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一直悬浮在宇宙中那么多年呢?这就要从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说起了。

引力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宇宙间的物体都有引力,这就是引力的万有性。由于太阳的引力,行星可以保持在各自的轨道上。地球一直绕着太阳运行,太阳比地球大得多,引力也大得多,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太阳半径的215倍,而地球的绕转速度约为每秒30千米,地球运动产生的惯性,使其向外飞转,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又使地球没办法脱离太阳。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将一根绳子系上一块小石头,在手里挥动绳子,使小石头在空中转圈,在惯性离心力作用下,驱使小石头向外飞转,但紧拉着的绳子又不让它飞去。

总之,地球正是在离心力和万有引力的双重作用下,保持力的平衡,得以悬浮在宇宙中。

我们知道,地球大概已经有46亿年的年龄了,那么,它还能存在多久呢?它会一直悬浮在宇宙中吗?

根据地质学家推测,太阳已经发光50亿年了,估计再过50亿年,太阳的大部分氢会聚合成较重的氦。氦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聚合成碳,因氦较重,其引力会更强,使太阳中心压力加高。

当气体压力增高,温度就会自动提高。当太阳重心温度增高到现在的10倍,达到1亿摄氏度时,所有的物体都会变成气体,太阳系就不会存在了,当然,地球也会因为失去太阳而消失。

爱运动的地球

故事里的大学问

19世纪,法国的一位名叫傅科的物理学家做了一个特殊的摆,这个摆由一根长60余米的纤细金属丝悬挂一个27千克重、直径约30厘米的铁球所组成。当时人们把这种从未见过的“超级摆”称之为“傅科摆”。

1851年的一天,傅科在法国巴黎万神庙的圆顶上将亲手制作的“傅科摆”吊上,并在摆的下方画了一个刻度盘,摆在广场上悠然自得地摆动着。不少人都来围观这一奇怪的实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发现摆在悄悄地“偏移”,并且是沿顺时针方向与刻盘所指示的方向发生偏移。

有的人在摆动开始时,明明看到摆球运动到自己眼前,又荡了回去,过了一段时间后,摆球离自己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在场围观的人认为,既然自己没有发生移动,那就是摆平面发生了“移动”。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不是,你又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真相是这样的

实际上,摆动的平面是不会发生移动的。摆作为一种物质运动形式,是无法摆脱地球自转的影响的。傅科选用较长的金属丝,是为了让摆动的时间足够长,以便于观察。选用较重的摆球是为了增加摆的惯性和动量,以克服空气的阻力,一旦它摆动起来,作为一种运动状态,有滞后于地球自转的惯性,也就是说能够减少地球自转的影响。

由于地球的自转,每个观测者都被地球带着运动,尽管观测者站在原地没有动,但脚下的地面是运动的,这就把观测者悄悄地带离了原来的方位,所以,摆动的平面并没有移动。“傅科摆”的摆动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已被世界所公认。

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那么,地球自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呢?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产生了地方时和区时。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向东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在零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零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即十二区。

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旧的一天的终点,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从这条线开始。由于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所以,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公转方向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公转方向呈顺时针。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单位是一年,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作一个回归年。地球公转的平均速度:角速度约1°/日;线速度约30千米/秒。

地球公转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正是因为有了地球的公转,才有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有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以及五种气候带等自然地理现象。

认识地球的结构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都可以到太空遨游了,真可谓是上天有路,但是对于我们脚下的地球却是入地无门。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南极和北极附近有两扇敞开的大门,从那里人们可以进入地球内部。

这当然是幻想故事,那么,人们面对庞大的地球,要想得知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物质组成,逐步揭示地球内部的秘密,该怎么办呢?

真相是这样的

如果地球很薄,我们完全可以像开凿矿井一样去了解地球,但实际上地球很厚很厚,要想了解地球深层的情况,只能用间接的方法,如通过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了解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利用地震波来揭示地球深处的秘密。

1910年,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千米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下面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美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地下2900多千米深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分别将他们发现的分界面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用这两个面,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地球最上面的一层,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33千米。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地壳的物质组成除了沉积岩外,基本上是花岗岩、玄武岩等。

地幔是介于地表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厚度将近2900千米,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它的物质组成具有过渡性,靠近地壳部分主要是硅酸盐类的物质;靠近地核部分,则同地核的组成物质比较接近,主要是铁、镍金属氧化物。地幔又分为上地幔(从33~1000千米)和下地幔(从1000~2500千米)。

地核的半径约3450千米,分内核和外核两部分。外核厚约1600千米,是液态的;内核是一个温度很高、密度很大、由铁镍构成的金属核。

刚才我们讲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三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那么,你知道地球的外部结构是怎样的吗?

地球外圈分为四个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因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千米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距地面10千米高度的对流层范围内。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其中海洋水质量约为陆地水的35倍。如果整个地球没有固体部分的起伏,全球将被深达2600米的水层均匀覆盖。

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地球上形成了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这构成了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称为生物圈。

对于地球岩石圈,主要由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组成,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一直延伸到软流圈。

地球优美的体形

故事里的大学问

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关于这个问题,我国在古代就已经开始“研究”了。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存在着一种“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当时的人认为,蓝天就像是一个半球状的圆盖,大地像一块四方的棋盘,并认为蓝天与大海相连。当然,也有人认为在地的四角八方都有一根擎天柱支撑着蓝天。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知识的积累,人们又提出了拱形大地的设想,即“浑天说”。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天表有水,水包地,犹如卵壳裹黄。

同类推荐
  • 汤姆的午夜花园

    汤姆的午夜花园

    一天深夜,楼下的古董大钟竟敲了十三下,这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汤姆家平日里放着垃圾桶的后院突然变成了一个神秘的夏日花园。在这个花园里,汤姆没有脚印也没有影子,还能穿墙而过……随后,一切奇怪的事情接连发生:时间忽前忽后,季节忽然冬季忽然夏季,人也忽大忽小…… 本书于1958年获得在世界上知名度颇高的卡内基奖。本书已被拍成电影,被公认为是当代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
  •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公主千金的故事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公主千金的故事

    本套丛书包括《国王皇后的故事》、《王子少年的故事》、《公主千金的故事》、《官员商人的故事》、《庶民百姓的故事》、《能工巧匠的故事》、《女人儿童的故事》、《魔鬼妖怪的故事》、《动物植物的故事》和《生灵怪象的故事》等10册童话故事,其中包括安徒生、格林、豪夫和王尔德的作品,也包括了世界各国许多民间童话故事, 很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相信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能够启迪儿童的心灵、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情趣、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智力,成为广大父母和少年儿童们的良好读物和收藏品。
  •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

    二战以来,欧美文坛出现了不少反法西斯题材的作品,其中不乏众口交誉的传世名作。然而,若论印行版本、读者数量以及影响深远,都比不上一个默默无闻的犹太小姑娘的作品:《安妮日记》。这本书是安妮为了躲避纳粹德国的残酷迫害,同家人一起藏身于“后屋”时假托给好友吉蒂写信的形式而写就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真实地记述了安妮的忧虑、欢乐、爱情以及对自由的渴望。
  • 校园三剑客·外星老师(经典版)

    校园三剑客·外星老师(经典版)

    《外星老师》是“校园三剑客”丛书中的一本,是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中篇科学幻想儿童文学。本书讲述绿星上的植物由于被绿星人过度砍伐,从而造成没有氧气耗尽,人们病疼缠身。阿汀做为绿星上的有志青年,努力研究并飞往地球,获得地球的绿色植物种子,最终使绿星恢复了绿色、拯救绿星人的故事。
  • 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

    在充满童趣的故事中去聆听童年时鸟儿的啾啁,撩开层层的烟尘,找寻属于你自己的秘密花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花园,它就隐藏在你内心的最深处,等待着你的恍然大悟;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关于孩子对生活的理解的小故事,但它同时也是一本关于爱和大自然的心灵魔法书,它的精神力量影响了几代人。《秘密花园》是美国作家伯内特最著名、最成功的作品。性情古怪孤僻的小女孩玛丽父母双亡后,生活在姨父神秘阴沉的大房子里,一次神奇的经历,玛丽闯入久巳禁闭、荒芜的花园。
热门推荐
  • 世事妖志

    世事妖志

    江卿儿等人前往人间历练,可一路上却遇见什么魅惑帝王的猫妖啊,什么杀害少女的画师,杀人挖心的狐妖,什么离奇死亡的宗门弟子等等.....
  • 唐捕快抓我走吧

    唐捕快抓我走吧

    窦云柳:你是糖,我是豆,你是我的小糖豆~唐易:我拒绝,我没有,你别乱说!窦云柳:唐捕快,甜又甜,每天忙得不得闲~唐易:通判大人,有人擅闯工作重地!窦云柳:咳咳,没来得及说。我正是新来的京城府衙通判~【男女双处,甜宠】破案+谈情,有那么一点点点点……虐。
  • 须颂篇

    须颂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找到我,离开我

    找到我,离开我

    当静姝变成满脸皱纹的老婆婆、满身稚气的萌娃或者中年胖大叔,一切都变了,她害怕躲避孤独…………哥哥和凯雨这两个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又是如何对她的呢?命运又还会让她收获真正的爱吗?
  • 全娱乐圈都以为我们结婚了

    全娱乐圈都以为我们结婚了

    晚宴现场,李安然被舞台灯具砸了头,经纪人着急,粉丝着急,赵卿着急。第二天,李安然出院了,经纪人放心了,粉丝放心了,赵卿郁闷了——因为李安然疯了。谁能告诉她,面前这个口口声声喊她“阿卿”的男人是谁!李安然:我还没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法律意义上讲,你是我老婆。赵卿:等会儿,这不是我的小说剧情走向吗?论入戏太深的男主是如何一步一步当上舔狗的。
  • 观猎三首

    观猎三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脑洞是第一修仙力

    脑洞是第一修仙力

    刘星躺在山洞土炕上,手里捧着一本《修道九窍·孩童版》,“原来开窍就是开脑洞……”ps:本书又名:大道摩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地上天国之曲

    地上天国之曲

    古老悠久的欧罗巴尼亚大陆,如同百万年来的岁月一般,无数个国家因为种族、信仰、文化等等的分歧而混战不休,怨恨已久的仇恨之链不可能斩断。大陆中央的神圣七芒星帝国在上一次宗教战争后虚弱不堪,意大利亚的圣庭却在筹划,下一轮撕裂帝国的十字军即将发动;一种诡异的仇恨和焦躁充斥在整个高卢中央王国的空气里,而上层的统治者们还醉心于自己的帝王霸业;雪狼的奔腾夹杂着复仇的怒火,犹如洪水一般疯狂的冲向格莱文教世界,向十字教徒们挥起屠刀;维京海盗盘踞的北海帝国所面临的宗教分裂好像是一个大问题,但后来的历史却告诉我们,直接扭转历史轨迹的却是三艘微不足道的冒险长船……山雨欲来风满楼,东方哨塔的动摇、日落之海的黑船,处于欧罗巴尼亚的每一个智慧体对此完全没有准备,他们明明是当事人,却因贪婪和欲望蒙蔽了权势者的眼睛,表现得像素不相干的局外人,注定要为自己的短视与大意付出代价!
  • 杂曲歌辞 昔昔盐

    杂曲歌辞 昔昔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